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上海算力服务2023年发展报告

在数字化浪潮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和产业形态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尤其在计算机行业,新技术的涌现不仅重塑了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作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对算力服务模式和市场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

随着基础大模型的普及,本地训练成本高昂,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利用人工智能就绪的数据中心设施和服务器集群,以期缩短部署时间,降低长期投资成本。这一变化为算力服务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算力服务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传统的计算基础设施已难以满足大模型时代对于高性能算力、存储和网络的需求,算力基础设施迫切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升级,以提供更加可用、易用和高效的资源供给服务。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在数字经济、高科技创新以及国际科技交流方面的领先地位,为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组合式进化,算力作为连接这些技术的核心,正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上海计算机行业在应对全球算力风暴中的策略及其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在数字化转型与科技革新的大潮中,上海凭借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已处于引领算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潮头。算力,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核心资源,不仅是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智能社会的基石。针对这一趋势,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布局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包括“新型数据中心‘算力浦江’行动计划”和“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优化算力供给、推动算力发展向低碳化转型、提升算力网络的互联互通性,以及建设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应用。

上海的算力供给策略,注重平衡与高性能的双重追求。通过构建以超级计算能力和智能计算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算力协同体系,预计上海的总算力将超过15×1024次浮点运算/秒,其中高性能算力占比达35%。这一策略不仅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持,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算力保障。在追求算力提升的同时,上海也高度重视算力发展的绿色化和高效化。通过降低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的功耗效率比和提高数据中心的平均利用率,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展现了该行业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通过建设算力交换平台,上海已初步建立了算力网络的一体化调度与结算体系,不仅提升了网络服务质量,还实现了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小于15毫秒的目标,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效率,为上海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战略上,上海旨在加速智算中心的建设,提升先进存储能力资源部署,实现智能算力的高效调度等关键任务。预计到2025年,上海的智能算力规模将超过30×1024次浮点运算/秒,占总算力的50%以上,大幅推进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在算力政策制定上,上海不仅聚焦于算力资源的扩展和优化,更加重视算力应用的深化与拓展,尤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领域。通过加速智能计算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强化开源大模型的适配应用,以及构建创新融合的智能计算应用场景,上海计算机行业正不断深化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算力、网络、存储能力的协同布局。

根据《上海市算力综合指数(2023)》,上海市在算力发展领域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特色,主要聚焦于“算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生态系统、绿色发展”五大关键维度。该报告基于5项一级、9项二级及19项三级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法对上海各区的算力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算力领域对整体指数的贡献最为显著,占比达30%。在总体排名方面,浦东新区、嘉定区及宝山区表现尤为突出,各在其优势领域内展现了明显的领先地位。细节如下:

浦东新区:以其在算力规模、网络能力、生态系统方面的综合优势位居首位,尤其在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高性能算力占比及算力业务收入等方面保持领先。此外,数据中心出口带宽方面的显著优势亦不容忽视。

嘉定区:凭借在绿色发展、生态系统方面的良好表现排名第二,特别是在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方面展现了显著的领先优势,并在增值电信经营许可企业数量方面也表现良好。

宝山区:凭借算力和存储能力方面的优势跻身前三,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上架率方面表现出色。

报告还深入分析了各区在存储能力、网络能力、生态系统以及绿色低碳等方面的表现:

存储能力:奉贤区、宝山区、浦东新区在存储总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奉贤区在存储规模方面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网络能力:浦东新区、徐汇区、静安区在基础网络条件及网络运力质量方面领先,徐汇区在每万人光传送网站点数方面表现突出,静安区在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方面保持相对领先。

生态系统:浦东新区、徐汇区、嘉定区在资源环境、研发环境及产业环境方面领先,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尤其在推动算力发展的政策支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绿色低碳:嘉定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在绿色低碳应用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嘉定区在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方面展现了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上海在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优化、提升网络质量、加速算力赋能、稳固增强产业链以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上海各区在算力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化特征,不仅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推动上海市数字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上海不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更好地汇集算力资源、发挥算力价值,构建了泛在融合的“算力+”行业应用体系。上海的“算赋百业”生态初具规模,通过持续夯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并通过推动“算力浦江”计划演进升级,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上海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42.3万个,上架率约65%,在用和在建算力总规模超过14×1024次浮点运算/秒,算力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三。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上海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也预示着其在人工智能计算、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突破方面的巨大潜力。

上海在“算力+医疗”“算力+城市治理”“算力+金融”等多个领域推动了算力应用的实践,通过算力网络的应用实践,构建了全流程行业场景服务模式,深化算力赋能医疗行业应用,推动智慧医疗的创新发展。同时,这一项目在技术、体系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的突破,实现了场景应用、数据治理、算网服务、算法应用的全流程搭建。

上海的算力应用已逐步从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实体经济拓展,形成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这不仅展示了上海在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其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上海也是我国最早推出算力交易平台的城市之一,未来将进一步加快算力交易平台的演进升级,推动实现基础电信企业调度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资源,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供稿) 1iJV4tX2cNKXPOkmjdPAtuBuEBD2T0puj/pZfQOMx3piCLA/Y15qAXhfM1GF6P0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