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上海软件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创新引领、要素驱动、开放包容、安全可控”的发展原则,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抓运行、扩增量、促创新”等多重举措保障下,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支撑上海产业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上海软件全行业共实现经营收入8086.30亿元,同比增长11.1%。
图1 2019—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经营收入情况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4732.03亿元,同比增长11.3%,较去年提高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2.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7.1%提高到10.0%;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3.3%。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共实现利润总额970.36亿元,行业利润率为约12%。其中,利润主要来自大型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
图2 2019—2023年上海软件产业利润情况
2023年,上海软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软件服务化趋势明显,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到80.28%,较上年度提升了3.88个百分点;软件产品收入占比为19.01%;信息安全收入占比为0.73%。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3万人。
图3 2019—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规模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中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84.04%,硕士占11.82%,博士占0.45%。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中研究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占比为55.43%。
图4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学历结构
图5 2023年上海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职能结构
根据市商务委统计,2023年上海软件出口接包合同4206份,同比增长16.03%;接包合同额15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39%;接包执行额97.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软件出口的主要方式为信息技术外包(ITO)。2023年1—12月ITO接包合同额达150.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67%,占总接包合同额的98.99%;ITO接包执行额96.19亿美元,同比增长20.44%,占总接包执行额的98.60%。
2023年,上海16个区中绝大部分区的软件产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同时,产业积聚进一步增强,浦东新区、长宁区、杨浦区和徐汇区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70%。全市范围内有中国软件名园1个、市级产业基地50家,围绕基础软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金融科技和在线新经济等重点领域,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了圈层叠进、环状辐射、双环多点的产业布局。
2023年,上海新增依据团体标准评估的软件企业331家,同比下降31%。累计认定或评估软件企业达8921家。2023年,上海新评估软件企业区域分布方面,浦东、嘉定、闵行、宝山、奉贤位居前五。
图6 2023年上海新评估软件企业区域分布
2023年,上海软件企业体量(按营收计)和产业集中度继续保持提升态势。以软件企业评估数据为样本统计,2023年软件企业体量平均值和中位值均较上年有所提升。
表1 2019—2023年上海软件企业体量(按营收计)分布
2023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评选的“2022年度国家支持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上海共有21家企业入选,较上年增加1家。
表2 上海入选“2022年度国家支持的重点软件企业清单”的企业
续表
2023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报告(2023)》,从企业规模、盈利、创新能力、成长性、风险防控能力和社会责任等六大维度进行综合排序,上海共有17家企业入选,总量仍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表3 2023年上海入选“中国互联网收入百强”企业名单
2023年,上海共有23家软件企业入选工信部发布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占上海入选企业总数的11.2%。
表4 2023年上海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软件企业名单
续表
截至2023年底,上海累计先后五批94家软件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3年,上海新增6家上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索辰科技、英方软件、友车科技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华勤技术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威士顿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小i机器人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截至2023年底,上海在国内外上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总数已达73家。具体如下:
表5 上海主要软件类上市企业(截至2023年底)
续表
续表
续表
2023年,根据跟踪统计,上海共有216家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不含IC设计)完成244笔不同轮次融资,均较上年度有所下降。
从融资主题领域看,智能软件跃居第一,且占比超三分之一。其他依次为:行业应用软件(含SaaS)、工业互联网(含工业软件)、元宇宙、其他互联网服务、信息安全、金融科技、大数据、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云计算、区块链等主题领域。
图7 2023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融资主题领域分布
从融资轮次看,与上年类似,除战略投资外,主要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
图8 2023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融资情况
从融资金额看,有169笔披露了融资金额。其中基本为人民币融资,合计金额超300亿元,较上年显著下降。此外,10亿元以上的融资有4笔,1亿—10亿元的有45笔。
图9 2023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融资金额分布
2023年,上海软件企业新增2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市新增152家企业技术中心的18.42%。截至2023年底,上海软件企业技术中心总量达152家,占全市1105家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的13.76%。
表6 2023年新增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软件类企业)名单
2023年,全国共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49.52万件,同比增长35.95%。从各地区登记数量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较多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山东、湖北、安徽、陕西。其中,上海市登记软件著作权25万余件,登记量占全国比重达10%,位居全国第五。
图10 2019—2023年上海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
根据协会统计,2023年上海共评估软件产品4214个,基本与上年度持平。截至2023年,上海累计登记或评估软件产品97477个。
在2023年上海新评估软件产品区域分布中,浦东新区、闵行区、徐汇区、嘉定区、宝山区位居前五,合计占比超过60%。
根据协会数据统计,在2023年的软件产品中,系统软件产品共计23个;支持软件产品总计73个;应用软件产品共计4118个,占总量的97.73%。
在系统软件产品中,数量较多的类型是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和操作系统软件。
在支持软件产品中,数量较多的类型是中间件(22个)、工具软件(20个)、网络通信软件(17个)。
在应用软件产品中,数量较多的类型是行业管理软件(1516个)、信息管理软件(522个)、嵌入式应用软件(345个)。
图11 2023年上海新评估软件产品区域分布
表7 2019—2023年上海应用软件产品类型分布
(单位:个)
一是软件根技术孜孜以求。如:鲲宜软件发布基于微内核架构自主研发的高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KunwayOS,支持国内外主流芯片,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等特点;筑栈发布企业版Zadig X,它是基于Kubernetes开发的云原生CI/CD持续交付平台,即软件迭代工程平台;赜睿信息发布轻量级开源向量数据库Milvus Lite,专门用于索引、存储以及查询那些由深度神经网络和其他机器学习(ML)模型生成的向量,支持十亿级别的数据规模;爱可生发布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的企业级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数据库ActionDB;信也科技发布第一代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框架E-LADF,以类ChatGPT大模型引擎、向量数据库等基础组件为底座,提供一系列功能接口,可帮助开发者方便、快速地构建和部署基于LLM的应用程序。
二是工业软件新品迭出。如:东欣软件推出的最新一代船舶三维设计软件HDSPD6.0旗舰版,是目前中国唯一自主可控的船舶三维设计软件,融合了3万项船舶业务知识,提供1093项软件功能模块,覆盖船舶设计制造全流程;步科股份推出小型经济型PLC产品K6,支持使用2个堆栈、16个数组,最大允许连接64个从站,并支持节点保护和心跳等控制方式;UDS青翼推出自研CAE软件,拥有强大的前处理建模功能、专业的结构力学分析能力、全面的后处理工具,并提供前/后处理+求解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鼎捷软件发布全新一代PLM软件,基于MBSE模型的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和行业领先的低代码平台技术,以BOM多视图为核心的数据主线,可实现客户订单协同化、项目管理智能化、产品设计协同化、设计生产一体化、品质管理体系化、异构系统生态化的场景应用;国微芯发布多款自研数字EDA软件,包括物理验证平台核心DRC工具EsseDRC、可靠性平台芯天成可靠性时序分析工具EsseChipRA等;积鼎科技发布自研通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VirtualFlow,具备领先的网格建模与求解技术,内嵌丰富的多相流物理模型及先进的相变模型,可模拟单相和多相/多组分物质流动、传热、界面追踪、粒子追踪、相变、水合物反应等复杂问题,实现专业级流体仿真。
三是智能软件井喷涌现。如:面向通用领域,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首个图文混合创作大模型书生·浦语灵笔并宣布开源,同时上线GitHub、Hugging Face及魔搭社区,该模型具备强大的多模态性能,可接受视觉和语言模态输入,还可以“一键生成”图文混合文章,并支持商业化应用;面向金融领域,新致软件发布了新致新知AI2.0产品,并携手华为共同发布了大模型“昇腾”一体机,提供通用和AI融合算力,助力企业快速实现“数智化”场景的应用转型;面向医疗领域,卫宁发布大模型WiNGPT和基于WiNGPT的医护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支持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和医疗管理30多个场景;商汤科技发布智能遥感云平台SenseEarth3.0,基于AI遥感大模型,已服务行业用户超过2万个;面向汽车领域,零束科技推出首款大模型产品“妙语生花”,以零束银河®全栈自研技术底座为基础,基于整车SOA架构和开放型SOA原子能力,以语音交互为入口,实现“所说即可见”。
四是软件出海日益提速。如:宝信软件综合运用超融合计算机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为印尼永旺不锈钢冷轧工厂建设交付自动化生产指挥控制系统;富勒科技以WMS软件为核心,为马来西亚零售巨头MR.DIY、菲律宾领先的食品杂货分销公司Suy Sing等海外客户建设交付了一系列全自动智能仓;扩博智能以自主研发的Clobotics IBIS风电巡检平台在巴西、日本等国拓展风机叶片计算机视觉检测业务,成功进入海外市场。
五是信创生态加速发展。一方面众多软件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路线投入,陆续推出一批优秀信创产品或解决方案。如:优刻得发布基于沐曦曦云®C500旗舰GPU芯片、智谱AI大模型以及优刻得算力部署方案的首台GPU千亿参数大模型训推一体机;云轴科技ZStack联合龙芯中科发布首个龙芯国密云一体化方案,并在省级政务云落地,可及时应对国内政务云市场稳定增长、数据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市经信委授牌成立上海市信创公共服务平台和6家“市级信创适配中心”大大加快了信创适配进程与合规化。2023年,信创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发放“信创产品评估证书”756张,较去年增长687%。适配产品服务领域横跨党政、金融、医疗、电信等十多个大型行业。
展望未来,202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中低速增长轨道,增长动力需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环境需进一步优化,需求回暖仍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经济整体韧性更足、底盘更稳,随着新发展格局构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国家加快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效拉动数字化需求。软件是数字化表现形式、基础载体和使能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必将从中获益。无论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的深入发展,还是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都将凸显软件在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变革、实现行业高质量转型方面的作用。总体而言,2024年上海软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面。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供稿 执笔:姚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