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总结与展望

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现代服务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上海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5509.6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2%,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展现出上海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成效。

(一)行业表现与区域特点

1.主要行业表现

在多个业务领域,上海市的现代服务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金融、信息技术、专业服务,还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1)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37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金融市场交易活跃,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进一步落地,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落户上海,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了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

(2)信息技术服务业

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表现尤为突出。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上海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732.03亿元,增长11.3%。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商贸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在2023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上海作为中国的商贸中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2023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2023年,上海服务业平台经济不断创新,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广告设计等领域,上海市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2023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达2.34万亿元,增速达7%。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时装周等大型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了上海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同时,上海市政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高端专业服务业

2023年,上海高端专业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此外,随着上海市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端专业人才涌入上海,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区域发展特点

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各区县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浦东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559.74亿元,占全市的35.4%。此外,黄浦区、静安区和徐汇区等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也表现出色。

(1)浦东新区引领作用凸显

作为上海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新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浦东新区拥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功能平台,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推动了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现代服务业升级

上海市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作用,与周边城市共享市场、人才、科技等资源,推动现代服务业整体升级。此外,随着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区域内的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

2023年,上海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一方面,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线上线下服务业态不断创新,例如: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服务业现代化的特征与短板

在当前全球服务业发展趋势下,服务业现代化展现出八大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我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具体包括:①高附加值。这意味着服务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服务,而是通过提供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例如,金融服务、专业咨询服务和创意设计等领域,通过专业知识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了价值链的升级。②知识密集型。这表明现代服务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度依赖。服务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③技术驱动。这也是服务业现代化的另一个核心特征,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服务业的效率和质量。例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服务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④客户定制化。它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对个性化需求的关注,通过定制化服务,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独特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⑤促进产业升级。这意味着服务业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末端,而是通过其创新和增值服务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⑥创新和研发。这是服务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服务业能够保持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⑦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服务业现代化的直接结果,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进步,服务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⑧支持可持续发展。服务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尽管服务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新质生产力同行,仍然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短板。

1.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素质的提升已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紧迫需求。新质生产力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上海服务业人才队伍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在高端专业人才、创新型人才方面仍显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限制了服务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匹配和应用。

2.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是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上海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数字化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

3.绿色化程度有待提高

绿色化程度的提高是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服务业的绿色化发展已成为国际趋势。上海虽然在一些领域已经开始了绿色转型,但整体来看,服务业的绿色化程度仍有待提高。这不仅涉及服务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问题,还包括服务模式的绿色创新。

4.技术设备水平有待提高

技术设备水平的提升是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基础。现代服务业依赖于高效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当前,上海服务业在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不仅影响了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也限制了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5.生产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生产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性服务业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其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对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至关重要。目前,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尚未形成全面覆盖,服务内容和范围有限,尚未充分发挥其对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上海市政府在2023年继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金融、信息技术、商贸和文化创意等重点行业的发展。例如,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政策和浦东新区的科技创新政策,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报告分析发现2023年服务市场景气度较上一年有小幅提升,服务创新景气度和服务生态景气度也略有提高,表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前景和创新发展能力仍然较好。然而,服务人才景气度和服务机构景气度指数综合值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反映出上海现代服务业在人才培养和机构发展方面面临一定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提高人才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上海市创新创业。同时,建议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2.支持服务机构发展

针对2023年服务机构景气度下降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帮助服务机构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支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引导服务机构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升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

3.推动服务创新和技术应用

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高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4.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当前上海市政府对现代服务业有较好的扶持力度,优化了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加强对服务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提高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对服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还可以不断深化上海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5.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

在政策宣传和引导方面,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众认知度。加强对企业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政策执行力,确保政策效果的落实。同时,加强对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展望

在上海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中,主要呈现出五个趋势性的变化,它们正在引领行业向前发展,同时也为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1.创新趋势

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对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应用。现代服务业通过不断地创新,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还催生了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形态,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2.融合趋势

现代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成为常态。例如,零售业与娱乐业的结合,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这些跨界融合为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数字化、智能化趋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服务业正在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正在深刻改变服务业的传统面貌。

4.个性化服务趋势

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现代服务业正努力从标准化服务转向定制化服务,通过提供更加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来提升满意度。

5.平台化、生态化趋势

现代服务业正在形成以平台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通过集聚各类资源和主体,促进了服务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了整个服务业的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下十个现代服务业领域亟待赋能,以实现更快的发展。首先是数字文旅服务,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文化旅游的体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参与。其次是在线教育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第三是远程医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加普及,改善了医疗服务可达性。第四是个性化智慧健康服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第五是智慧家居服务,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了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和舒适度。第六是智慧养老服务,关注老年人生活品质,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第七是直播和即时零售服务,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即时的购物体验。第八是共享经济平台服务,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第九是绿色和可持续服务,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环保的需求。第十是数字化治理服务,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这些领域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力量,正在逐渐崛起,并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总体看来,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在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和跨界融合等方面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上海市现代服务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五)总结

总之,2023年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然而,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因此,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制单位:上海商学院) 2VOZ+ppGdFWWY5igX6cIMqz29JNtQ3wTp23xvt2Fyj8LWu9LDwUtMjPJmQcjjq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