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景气一致指数及预警

(一)指标说明和研究方法

服务业除了自身的产业活动以外,其相关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活动以及投资、物价和收入等宏观领域广泛的经济活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反映服务业的景气波动情况。为了全面反映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的各个方面,确保现代服务业景气指标评价有据可循,本报告结合中国经济景气指标的相关文献,在综合分析服务业景气波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指标选取的经济意义、可获得性等基本原则,收集了与现代服务业和宏观经济相关的各项经济指标100多个,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交通运输情况、金融、房地产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及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当期值和累计值,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多项景气与调查指数。其中,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相关指标来自中经数据网站,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多项景气与调查指数来自历年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的联合发布,其余指标均来自上海市统计局。

由于近20年来,我国大多数经济指标在绝对量上都是增长的,只是增长速度波动较大,大多数研究文献都利用增长率周期波动研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因此,本报告在进行价格平减的基础上统一使用各指标的同比增速。报告中使用的增长率数据均为季度数据,由于季节因素会对时间序列中的数据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数据处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估计出季节影响,将序列原本的趋势与季节趋势分离开来,在去除季节影响的同时也剔除了一些无关的外生因素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指标真实的内在发展趋势。本研究使用X-12方法对各指标的同比增速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受限于所选指标的样本长度,本报告分析的时间区间为2012年一季度—2023年四季度。

1.基准指标的确定

景气指数是基于经济变量之间的时差关系来指示景气动向的,确定时差关系的参照系——基准指标就是首要的基础环节。通常利用下列四种方法来确定基准循环指标:一是以重要经济指标的周期为基准循环;二是专家意见及专家评分;三是经济大事记和经济循环年表;四是以主要经济指标合成指数的转折点为基础。本文采用“方法一”即重要经济指标的周期为基准循环展开研究。

以往文献大多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反映服务业总体运行情况的基准指标,但前文已经提到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现代服务业,考虑到直接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不足以说明现代服务业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选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实际增长率序列作为基准指标。

2.确定一致指标

筛选一致景气指数的方法通常有三种:K-L信息量、时差相关分析和峰谷对应法。

对于偶然的带有随机的现象,通常可认为是服从某一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的一些实现值。如果已知(或假设)真正的概率分布,而希望估计我们选择的模型与这一真的概率分布相近似的程度,从而估计模型的好坏,就需要有一个度量,这就是Kullback-Leibler信息量,即K L信息量。K-L信息量愈小,说明模型与真分布愈接近。具体地,我们以一个重要的并能够敏感地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的经济时间序列作为基准指标,我们规定基准指标不动,而另一些指标在时间上相对于基准指标前后移动若干个月(季),计算基准指标与这些移动后序列的K-L信息量,从而选出与基准指标大体一致的一致指标。

时差相关分析是利用相关系数验证经济相关序列先行、一致和滞后的一种常用方法。时差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是,首先挑选一个重要的能够敏感地反映当前经济活动地经济指标作为基准指标,然后使被选择指标相对基准指标超前或滞后若干期,对移动后的这些指标序列与基准指标序列计算相关系数,最大的相关系数对应移动期数就是该指标地超前或延迟期数。假设Y是基准指标,取值为{Y 1 ,Y 2 ,Y 3 ,……Y n },X是被选指标,取值为{X 1 ,X 2 ,X 3 ,……X n },r表示时差相关系数,则r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时差或延迟数i表示超前期或滞后期,i取负值时表示超前,取正值时表示滞后,L表示最大延迟数,n表示数据取齐后的数据个数。在选择景气指标时,一般计算若干个不同延迟数的时差相关系数,然后进行比较,其中最大的时差相关系数被认为反映了被选指标与基准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相应的延迟系数表示超前或滞后期。

前述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初步筛选景气指标,特别是当预选指标很多时,利用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迅速地得到结果,从而筛选掉一批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指标。但通过比较分析,初步选择的一批指标还需要利用峰谷对应法来决定哪些指标可以被最终选择作为景气指标。这是因为前述的方法是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指标的某些性质,但缺乏对指标的各个特殊循环的波动状态的具体描述,因而还需要利用画图方式,研究每个初选指标与景气循环峰谷的对应状态,以此来最终确认入选指标。峰谷对应法主要是通过比较转折点的位置来确定指标的类别,这种研究方法比较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绘图来对比转折点的位置。首先绘出基准指标和被选指标,通过对比反映出被选指标与基准日期或基准指标的峰谷的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最佳经济波动指标。

本研究在利用时差相关性分析和K-L信息量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峰谷对应法最终确定入选指标,得到七个一致指标,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科学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机构投资期望指数、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金融业增加值(见表1)。

表1 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标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能够反映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情况,因此本报告将其作为筛选一致指标的基准指标。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是经济发展和贸易的重要体现,且与基准指标有较好的同步性而入选。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和科学技术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作为代表租赁和商务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两大重要服务行业的指标入选。机构投资者期望指数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上海市宏观经济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综合反映并量化了个人投资者对经济形势的评价以及投资者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与服务业景气变化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与服务业密切相关,它直接反映了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业经济发展规模的重要体现,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服务业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

图1 景气一致指标和基准指标的增长率趋势

以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为例,可以看到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序列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实际增长率序列的增长趋势与峰谷转折点出现的一致性较高。整体上看,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率虽在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相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率波动程度较大,但除此之外其他季度的趋势基本相同,水平略有不同,涨跌情况较为相似,因而将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纳入一致指标的范围是合理的。

(二)景气一致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近年来,上海始终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已成为支撑上海经济的主力。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指数的编制可以反映上海现代服务业及相关子行业的景气状况,全面揭示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及未来变动趋势。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现代服务业运行状态的监测和预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为相关行业及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数

景气指数方法的出发点是经济各领域的波动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一个从某些领域向其他领域,从某些产业向其他产业,从某些地区向其他地区波及、渗透的极其复杂过程。从这一认识出发,由各领域中选择出一批对景气变动敏感、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用数学方法合成为一组景气指数(先行、一致、滞后),将它们作为测定和分析经济波动的综合尺度。虽然这些方法不是新方法,但是目前仍是国际上进行经济景气分析的常用工具,景气指数方法仍是预测宏观经济转折点非常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景气分析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手段。

合成指数(Composite Index,缩略语为CI)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景气指数。合成指数除了能预测经济循环的转折点外,还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经济循环变动的幅度。本报告采用合成指数方法计算景气一致指数。我们以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实际增长率为基准指标,选择前文筛选出来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科学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机构投资期望指数、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金融业增加值7个反映景气变动的景气一致指标,构造了一致合成指数CI。一致合成指数于2015年一季度达到本次循环的峰值,CI值为101.19,2022年二季度达到本次循环的谷底,CI值为95.62,之后开始调头回升。图2是上海现代服务业一致合成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到,一致合成指数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实际增长率的波动大体一致,说明我们构建的一致合成指数是合理的,能够反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发展趋势。

图2 上海现代服务业一致合成指数趋势

2.上海现代服务业周期波动转折点判别及特征分析

所谓周期波动转折点就是经济时间序列的峰、谷日期。周期转折点测定是经济周期测量和分析的基础,在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转折点测量方法是由Bry-boschan提出的测定经济周期转折点准则和程序(简称B-B法),该方法在各国的景气分析中被广泛应用。B-B法认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应该满足:(1)一个谷到峰或者峰到谷的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2)一个波动周期的持续时间在15个月以上。根据上述服务业周期识别准则,我们可得到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数测量的初步结论(见图3):2012年一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的样本期间,现代服务业增长共经历四轮“谷—谷”的景气周期,分别为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第一轮现代服务业周期持续期为63个月,其中扩张期为33个月,收缩期为30个月,属于长扩张型周期。2017年第三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第二轮现代服务业周期持续期为15个月,其中扩张期为9个月,收缩期为6个月,属于长扩张型周期。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第三轮现代服务业周期持续期为15个月,其中扩张期为9个月,收缩期为6个月,属于长扩张型周期。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第四轮现代服务业周期持续期为27个月,其中扩张期为12个月,收缩期为15个月,属于长收缩型周期。2022年第二季度至今,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数呈波浪形先升后降走势,尚未形成符合判别准则的波谷,其未来走势待进一步观察。因此,2022年第二季度这一周期谷底点为暂定结果,需进一步确认。

图3 上海现代服务业周期波动转折点判别

3.现代服务业景气波动的历史考察

回顾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2012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达到60%,开始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的开展,各项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行业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于2015年一季度达到本样本期内第一个短期波动的峰值点,并持续了33个月的景气扩张阶段。此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叠加效应和自身转型发展中各种因素的交错影响,上海经济发展出现增速放缓现象,服务业也进入景气收缩期,服务业景气指数在2017年三季度达到样本期内第二个短期波动的谷点。随着经济新常态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上海着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服务业步入样本期内第二轮周期的上升期,并持续了9个月的景气扩张阶段。此后,受经济下行压力,服务业景气指数也一路下滑,在2020年一季度达到样本期内第三个短期波动的谷点。为推动服务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2019年底,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着力推进服务业升能级、优结构、增动力、提效率、强品牌,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在此背景下,服务业景气指数从2020年一季度开始新一轮快速而短期的扩张,随后新冠疫情大面积的突然袭来,服务业景气在2021年一季度重新进入收缩阶段,此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服务业发展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22年二季度,这也是样本期内的最低位谷底点,至此结束了该轮服务业周期。

(三)景气一致指数的预警

本节采用以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经济波动的周期及规律性,建立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的监测预警系统。首先对一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性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然后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蓝灯的标识,对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发出预警信号,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利用该系统,对上海现代服务业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的景气动向进行了分析。

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系统最重要的工作是选择合适的预警指标。预警指标应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入选的指标应与经济循环变动大体一致或略有超前,这就要求是一致指标或先行指标,我们这里采用前文已经筛选的一致指标作为预警指标。

有关预警指标预警界限的确定本报告预先采取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按照3σ法则进行警界划分,即求出个指标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将μ-2σ、μ-σ、μ+σ、μ+2σ定为过冷、微冷、正常、微热、过热五个状态的临界点。所以蓝灯、浅蓝灯、绿灯、黄灯、红灯五个区间分别是[-∞,μ-2σ]、[μ-2σ,μ-σ]、[μ-σ,μ+σ]、[μ+σ,μ+2σ]、[μ+2σ,+∞],也同样用3σ法则来划分综合预警指数的区间。二是用监测预警信号系统自带的预警界限值原则进行划分,即将指标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将指标个数在前10%处的值作为“红灯”和“黄灯”的界限值;在前25%处的值作为“黄灯”和“绿灯”的界限值;在前75%处的值作为“绿灯”和“浅蓝灯”的界限值;在前90%处的值作为“浅蓝灯”和“蓝灯”的界限值。对于综合预警指数的界限,以最高分值的85%、70%、40%、20%分位数为界限(高铁梅等,2015)。根据数据和检查值即可得到综合预警指数及警界限,并将其转换为百分制,则检查值分别为85、70、40、20。针对这两种划分方式的结果并考虑上海服务业发展态势,采用方法二得到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我们最终采用系统默认预警界限值的结果。表2是季度预警指标与预警界限值表,图4和图5分别是季度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和季度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图。

表2 各预警指标与综合预警指标界限值

注:指标的界限值为百分率(%)。

自2013年12月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之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服务业增长明显快于工业,服务业经济也在这一阶段显现出趋热趋势。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格局持续分化以及国内经济运行稳中趋缓,也导致了上海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服务业发展速度也开始出现回落,在2015年二季度下滑到正常区间,2016年现代服务业发展出现回转趋势。

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预警指数在2016—2021年间都处于正常区间,说明服务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较为平稳。当然,服务业经济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短期波动。受全国新冠疫情的冲击,综合预警指数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回落,并于2021年四季度末急剧下滑到趋冷区间。2022年3月份疫情蔓延,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预警指数在2022年二季度末下滑至样本期内最低位。此后,各项政策措施也逐步放开,服务业发展也掉头回升,于2022年三季度上升至正常区间。2023年,上海经济复苏缓慢,服务业也呈现下滑趋势,至样本期结束,上海现代服务业综合预警指数下滑至趋冷区间,已趋于预警临界值。

图4 景气预警指标信号

图5 季度景气动向综合指数

(四)上海现代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率预测

经过将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实际增长率与同期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数趋势进行对比,本报告构建的景气一致指数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变化情况,因此可以用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数来判断未来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为了更好地把握上海市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利参考,我们结合前文的分析,并利用ARIMA模型对上海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标2024年的走势进行了预测(见图6)。

图6 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标预测值走势

表3 2024年上海现代服务业景气一致指标预测值

表4 近5年一致合成指数其预测值

从表4和图6的预测结果和走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致合成指数在2023年呈缓慢下降趋势,预测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的走势是缓慢向上的,总体起伏较为平缓,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这表明2024年上海现代服务业经济运行走势是稳中向好的,具体表现如下:

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势良好

2024年上海现代服务业整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势较好,其中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相关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这与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表现是一致的。总的来说,我国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政府各部门要继续推动结构升级、质效提升,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稳健

近年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中国主动地自主开放,扩大外商投资的准入,在服务业上也加大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度。2024年上海将持续打造各国企业投资兴业首选地,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始终打造外商投资沃土。

3.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运行平稳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2024年上海商务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仍在努力寻找增长点,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部分传统商务服务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以提升竞争力。此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能力建设,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4.科学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稳中有进

2024年上海科学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大体稳步上升。经济保持持续中高速增长离不开科学技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从细分行业来看,科技服务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较大。所以,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上海市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有利于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政策环境,提升科技服务业能级,提高科技成果向高价值产品和流程转化的效率,加快推动上海市科学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势头。

5.机构投资者期望指数企稳回升

2024年上海机构投资者期望指数企稳回升,这离不开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改善、市场情绪于投资者预期的修复、市场估值于资金流动的积极变化以及行业与板块的向好发展。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政策支持的加强,投资者信心增强,推动市场指数上升。然而,在享受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机构投资者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和风险因素的变化,以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并降低投资风险。

6.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处于乐观区域

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在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呈上升态势,四季度有小幅回落。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是反映个人投资者在市场预期下跌时仍愿意购入资产的信心和意愿的指标,当经济增长稳定、通胀可控时,投资者信心通常较强;反之,则可能引发市场担忧和信心下降。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和政策支持的加强,个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逐渐增强,2024年上海个人投资者下跌购入信心指数处于乐观区域。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市场情绪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为投资者创造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

7.第三产业增加值稳中向好

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稳中向好,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进展和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持续稳步上升,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显著的水平。这一趋势表明,我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未来,随着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上海市第三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8.金融业增加值增势良好

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经济增长方面看,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逐步恢复,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这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政策支持上看,政府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优化金融服务,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为金融业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环境。在此背景下,上海市金融业将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 GyrtrEY9biY21/I6D6MgQvbGqp6+N51gx02amVJZAh72bXMHiXVXM863JywKVr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