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景气度是服务业整体市场的景气程度,即服务市场的兴盛和繁荣程度。通过测度分析服务市场景气度,不仅能及时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经济走势和服务业发展潜力。结合市场景气度的特点以及作用,服务市场景气度(一级指标)包括服务市场总量、服务业市场增长、服务市场供需匹配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四个二级指标。
从一级指标总体上来看,服务市场景气度指标权重为0.3708,其中,2022年服务市场景气度评分为59.93分,2023年服务市场景气度评分为62.38分,较2022年服务市场景气度评分上升2.45分。在五个一级景气度指标中,2022年服务市场景气度下降很严重,只比服务机构景气度高,比服务人才景气度、服务创新景气度以及服务生态景气度都低;而在2023中服务市场景气度有所上升,比服务机构景气度和服务人才景气度高,但比服务创新景气度和服务生态景气度低。
从二级分指标上来看,2022年服务市场总量指标评分为50分,服务业市场增长指标评分为50分、服务市场供需匹配度指标评分为66.44分和企业家信心指标评分为71.41分;四项二级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最高,市场供需匹配度次之,而服务业市场总量和增长都很低。2023年服务市场总量指标评分为70分,服务业市场增长指标评分为48.78分、服务市场供需匹配度指标评分为66.47分和企业家信心指标评分为69.93分;四项二级指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服务市场总量指标评分最高,服务业市场增长指标评分最低,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22年和2023年服务市场景气度指标对比
把2020—2024年的企业家信心指数连成的折线图如图2所示,2020—2022年,随着疫情的深入,企业家信心降低;2022年随着疫情的解除,企业家信心是上升的;但在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指标的恶化,企业利润指标的降低,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也是降低的。
图2 企业家信心指数折线图
相较于2022年,2023年服务市场总量指标是大幅上升的,服务业市场增长指标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是略微降低的,而服务市场供需匹配度是略微增长的。2023年是服务业生产经营整体恢复阶段,服务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流量迅速增长,企业快递物流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突破千亿件,使得服务市场总量大幅增长;但随着外部经济景气度低迷,大型房地产企业爆发债务风险引发信用紧缩以及财政支出增速下降加剧了总需求的放缓,导致服务市场的增长和企业家信心指数都有下滑趋势;现代服务业以技术创新为动能,通过科技创新带动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服务市场供需匹配度逐步提高。
服务机构是指从事服务产品生产的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是能给企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政策等服务的企业统称。主要通过服务机构绩效指标、服务机构增长指标、服务机构知名度和服务机构投资四个二级指标来衡量服务机构景气度。
从一级指标总体上来看,服务机构景气度指标权重为0.1462,其中2022年服务机构景气度评分为57.29分,2023年该指标得分为52.67分,较2022年景气度得分下降4.26分。在五个一级景气度指标中,2022年服务机构景气度指标最低;2023年该指标得分在五个一级景气度指标中位列第四,高于人才景气度。
从二级分指标上来看,2022年,服务机构景气度二级分指标中排名最高的是服务机构知名度指标,评分为65.84分,第二为服务机构绩效指标,评分为60.80分,服务机构增长指标的评分为55.74分,位列第三,服务机构投资的评分最低,仅为50分。2023年,服务机构景气度二级分指标中服务机构知名度指标排名最高,为65.65分,其次为服务机构绩效指标,得分60.49分,再次为服务机构增长指标的55.18分,最后的服务机构投资指标仅得分13.93分。与2022年相比,四项二级指标的排序保持一致,其中服务机构知名度指标基本保持不变,仅下降了0.19分,服务机构绩效指标下降了0.31分,服务机构增长指标下降了0.56分,下降数据突出的是服务机构投资指标,整整下降了36.07分,如图3所示。
服务机构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服务机构经营效益和业绩。服务机构绩效的评价主要基于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涉及企业的成本收益对比,度量服务机构最核心的盈利能力,因此在服务机构绩效评价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针对服务机构绩效,主要通过服务机构的营业收入、服务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服务机构的利润率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图3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机构景气度对比
从图4中可以看到,2022年服务机构的营业收入指标表现最好,评价分数为66.15分;服务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次之,评价分数为63.57分;服务机构的利润率评价分数最低为52.67分。2023年,服务机构营业收入的得分最高,达69.1分,其次为服务机构净资产收益率,为58.81分,排名第三的为服务机构利润率,分数为53.56分。其中,服务机构利润率指标的分数上升了0.89分,服务机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数下降了4.76分,服务机构营业收入指标的分数上升了2.95分。
图4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机构绩效对比
服务机构增长能力也称服务机构的成长性,它是服务机构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针对服务机构增长,主要通过服务机构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服务机构的营业利润增长率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5中可以看到,2022年服务机构的营业利润增长率评价分数为58.22分;服务机构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现次之,评价分数为53.25分。2023年的服务机构营业收入增长率得分为61.59分,服务机构营业利润增长率的得分为48.76分。与2022年相比,2023年服务机构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评价分数上升了8.34分,而营业利润增长率指标评价分下降了9.46分,表明收入在增长,但很多业务的利润空间在下降。
图5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机构增长对比
服务机构知名度是指服务机构被大众所熟知的程度,它关系着服务机构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虽然知名度不像产品那样会给服务机构带来直接的利润,但它却是服务机构潜在的财富,会间接地给服务机构带来许多好处,因为任何经济交往都是从知道和了解开始的。知名度对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服务机构知名度主要通过服务机构的品牌知名度、服务机构在品牌排行榜中排名、服务机构的媒体曝光率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6中可以看到,2022年服务机构的品牌知名度表现最好,评价分数为68.42分;服务机构在品牌排行榜中排名表现次之,评价分数为66.63分;服务机构的媒体曝光率表现排第三,评价分数为62.48分。2023年,服务机构品牌知名度的得分最高,为68.05分,其次为服务机构品牌排名,得分为65.22分,最低为服务机构媒体曝光率,得分为63.69分。与2022年相比,2023年服务机构知名度三个子指标评价分数有升有降,服务机构的品牌知名度得分下降了0.37分,服务机构的媒体曝光率评价分数则提升了1.21分,服务机构在品牌排名得分则下降了1.41分,表明2023年越来越多的服务机构虽然在强化媒体曝光率,但实际对于品牌的知名度和排名影响较小,反而在下降。
图6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机构知名度对比
服务机构投资是指服务机构作为一级投资主体把资金投放于生产经营环节中所进行的投资。总体上说,服务机构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从而实现财务目标。主要通过服务机构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占总资产的比值、服务机构用于购建厂房和设备支出减去折旧、损耗和摊销之差占总资产比值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2022年,服务机构投资指标得分为50分。2023年服务机构投资子指标中,服务机构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占总资产的比值评价分数为14.49分;服务机构用于购建厂房和设备支出减去折旧、损耗和摊销之差占总资产比值表现评价分数为13.16分。综合得分为13.93分,与2022年比整整下降了36.07分。
本报告使用群决策的专家数据集结方法,取各专家排序向量加权算术平均,从一级指标来看,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指数为49.71,权重为0.1613,以50为基准,2023年服务人才市场整体景气状态欠佳;与2022年数据(61.70)相比,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指数下降约19.43%,服务人才景气度呈现出衰退态势。在五个一级景气度指标中,服务人才景气度得分最低,与2022年该指标在现代服务业景气度一级指标中处于中等水平排序相比,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度位序有了明显下滑,恢复到2021年的排序。
服务人才景气度包括服务人才供给、服务人才需求、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度、服务业人才流动率和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五个维度,权重分别是:16.92%、21.38%、29.72%、11.39%和20.60%。从服务人才景气度五个二级指标来看,2023年服务人才供给情况良好(58.48分),但较2022年(66.24分)下降11.71%;2023年服务人才需求景气表现欠佳(43.98分),较2022年(57.12分)下降23%,降幅较为明显;因服务人才需求分值较低,2023年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度得分受到影响,较2022年降低了25.98%,为51.37分;2023年服务业人才流动率为38.09分,较2022下降38.59%,下降幅度最为显著,表现出2023年人才流动放缓;2023年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为52.46分,较2022年(51.4分)小幅增长2.06%,是服务人才景气度评价五个二级指标中,唯一呈现增长的指标(如图7所示)。
图7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度对比
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度呈现下滑趋势,服务人才供给、服务人才需求、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度、服务业人才流动率指标得分较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服务业人才流动率存在显著衰退,仅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指标略有增长。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度五个二级指标中,服务人才供给指标得分最高,服务业人才流动率指数得分最低,而2022年服务人才景气度得分最高和最低的指标分别是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度和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服务业人才景气度变化较为明显。如图8所示,以50为基准,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度指标中,服务人才供给、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度以及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超过了基准,而服务人才需求和服务业人才流动率在基准线以下,未达到景气标准,2023年整体服务人才景气度不够理想。
图8 2023年服务人才景气指标得分
服务人才供给通过应聘人数和学历水平两个问题来评估,2023年应聘人数变动情况得分为47.71分,较2022年的63.36分降低24.7%,人才供给有较为显著的下降,2023年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为69.24分,较2022年的69.12分略增0.2%,高学历人才供给变化不明显,服务人才供给情况有所衰退,服务人才市场活跃度有了明显降低(如图9所示)。
图9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业人才供给对比
服务人才需求主要通过企业招聘人数变化和招聘岗位变化两个问题来进行评价。相比于2022年,2023年企业招聘人数变化为44.21分,较2022年(54.52分)下降18.9%,2023年企业招聘岗位变化为43.74分,较2022年(59.72分)下降26.8%,2023年企业招聘岗位和人数均呈显著下滑趋势(如图10所示)。
图10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业人才需求对比
服务人才供需匹配度是通过相关岗位需求专业的应聘人员人数占比、本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学历的应聘人员人数占比以及本企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三个问题来反映。2023年服务人才供需匹配度较2022年相关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其中相关岗位需求专业的应聘人数占比指数为50.02分,比2022年该指标(70.32分)下降28.9%,相关岗位需求学历的应聘人员人数占比为59.76分,比2022年该指标(68.64分)下降12.9%,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44.32分,比2022年该指标(69.23分)下降36%,下降趋势最为明显。2023年服务人才供需匹配状况整体表现不景气(如图11所示)。
图11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业人才供需匹配对比
服务业人才流动方面,主要通过与全社会平均离职率比较和企业离职人员人数两个问题来反映。2023年服务业人才流动率有所下滑,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被调查企业的离职率指数为28.78分,比2022年(64.44分)显著减少39.3%,2023年企业离职人数为47.39分,比2022年(64.44分)大幅减少55.3%,说明2023年样本企业平均离职人数和离职率显著减少,服务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减缓(如图12所示)。
图12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业人才流动对比
服务业人员薪酬方面,与全社会平均薪酬相比,2023年服务业人员薪酬景气指数为52.46分,该指标2022年(51.64分)小幅提高了1.6%,服务业人员薪酬增长提高,薪酬景气指数上升(如图13所示)。
图13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业人员薪酬对比
服务创新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指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是一种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社会行业创新和需求与用户创新的综合。主要通过服务行业创新指标、服务技术创新指标、服务模式创新指标和服务产品创新四个二级指标来衡量服务企业创新景气度。
从一级指标总体上来看,服务创新景气度指标权重为0.1914,2023年服务创新景气度评分为66.00分,较2022年服务创新景气度评分65.52分增长0.48分,整体服务创新景气度有小幅提升。具体从四个一级景气度指标来看,服务创新景气度指标与其他景气度指标相比较,整体景气度指标较高,与2022年相比依旧仅次于服务生态景气度,位列第二位,与2022年排名保持一致,与服务生态景气度差距2.31分,与2022年差距略有所缩小。但评分均大幅超过服务市场景气度、机构景气度和人才景气度。
2023年服务行业创新能力评分为66.01分,服务技术创新指标评分为65.88分、服务模式创新指标评分为66.32分、服务产品创新为65.73分,整体分数均高于65分,整体分指标创新能力较为平衡,如图14所示。相较于2022年最高分的服务行业创新指标,2023年服务模式创新能力评分一跃成为四个指标最高分,服务产品创新指标分数为最低。总的来看,2023年服务创新具有较好的景气度。
图14 2022年和2023年服务创新景气度评价对比
服务行业创新能力是指在商业服务、通信服务、销售服务等服务贸易行业上进行的创新活动能力,通过非物质制造手段所进行的增加有形或无形“产品”之附加价值的行业经济活动,这种能力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针对服务行业创新能力,主要通过服务企业拥有较高的创新研发投入、服务企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和服务企业拥有较好的创新投资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15中可以看到,2022年服务创新研发投入、服务人员创新素质和服务企业创新投资环境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4.60分、67.11分和65.70分,其中服务人员创新素质的分数在67分以上,位列第一,说明服务人员创新素质整体评价较高。2023年服务创新研发投入、服务人员创新素质和服务企业创新投资环境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5.03分、67.59分和65.41分,创新研发投入和服务人员创新素质评价分数均有小幅提升,分别为0.43分和0.48分,其中服务人员创新素质达到67分以上,依旧位列第一位。但服务企业创新投资环境评价分数略有下降,下降0.29分,位列第三位,需要更加关注服务企业目前创新投资环境和氛围。
图15 2022年和2023年服务行业创新能力评价对比
服务技术创新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软技术创新活动。服务技术创新分为围绕物质生产部门的管理、组织、设计等软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文化产业、社会产业的推动社会和生态进步,丰富精神生活的软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围绕现代服务业和狭义智力服务业的软技术创新。针对服务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服务企业拥有较高的数智化水平、服务企业拥有较好的技术科技发展环境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比例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16中可以看到,2022年技术服务企业数智化水平、服务企业技术科技发展环境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比例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5.99分、65.2分和64.3分,平均分为65分。2023年总分有一定幅度增长,其中服务企业数智化水平、服务企业技术科技发展环境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分别为66.72分、65.86分和65.06分,较2022分别增加了0.73分、0.66分和0.76分,三项评分都有所增长,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比增幅位列第一,数智化水平和技术科技发展环境位列第二、三位。虽然在2023年评价分数增幅位列第一位,但相较于其他两项指标,总评价分数还是位列第三,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比未来仍有发展空间。整体上来看2023年服务企业数智化水平位列第一,服务企业技术科技发展环境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比位列第二、三位,和2022年依旧保持相同排序。
图16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对比
服务模式创新是指在服务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创新模式,如创新合作、创新文化等,通过构建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实现创新的互利共赢。针对服务模式创新主要通过服务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学研合作水平、服务企业拥有较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服务企业与其他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17中可以看到,2022年服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创新文化氛围和与其他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合作伙伴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3.96分、67.54分和65.58分,三项分数之间相差较大。2023年服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创新文化氛围和与其他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4.58分、68.06分和66.32分,与2022年相比较,服务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创新文化氛围和与其他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合作伙伴的评价分数分别增加了0.62分、0.52分和0.74分,其中与其他科研机构良好合作伙伴评分增幅位列第一,为0.74分。三个指标横向来看,创新文化氛围在2022年和2023年评分都位列第一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和产学研合作水平位列第二和第三,整体排序未发生变化,产学研合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个指标较2022年均有所增长,服务创新模式整体能力有所提升,可以继续保持。
图17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模式创新能力评价对比
服务产品创新是以各种劳务形式表现出来无形产品的创新活动,服务产品创新可以与有形产品密切联系,也可以表现为无形产品。主要通过服务企业高新产品具有较高的投入与产出比、服务企业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和服务企业具有较强的产品获利增长力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从图18中可以看到,2022年高新产品投入与产出比、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和产品获利增长力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3.84分、67.26分和64.68分,其中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分数较高,达到67分以上,高新产品投入与产出比分数较低,分数保持在64分左右,产品创新可持续性评分位列三个指标第一位。2023年整体有小幅提升,高新产品投入与产出比、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和产品获利增长力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4.59分、67.56分和65.05分,增幅分别为0.75分、0.30分和0.37分。三项指标均有小幅提升,其中高新产品投入与产出比增幅最大。产品创新可持续性在整体评分中依旧位列第一,三项指标评分排序和2022年保持一致。
图18 2022年和2023年服务产品创新能力评价对比
服务生态是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健康的服务生态能够有效服务于经济体系的其他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主要通过中介服务、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可持续发展、服务政策支持、服务监管环境五个二级指标来衡量服务生态的景气度。
一级指标服务生态景气度的权重为0.1303,2023年服务生态景气度的得分为68.31分,2022年服务生态景气度的得分为67.99分,2023年相较2022年得分提高0.32分。2020—2023年连续四年,五个一级景气度指标中服务生态景气度得分均为最高,生态意味着服务业长期运行的健康状况,可见被调查企业对服务市场的长远前景较为看好。
从二级指标上来看,2022年中介服务得分为67.89分,基础设施得分为66.74分,服务市场可持续发展得分为69.17分,服务政策支持得分为66.54分,服务监管环境得分为69.37分,五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全都超过65分;2023年各二级指标的得分相较于2022年都有所上升,分值分别为69.21分、67.31分、69.42分、66.22分、69.74分,其中,服务监管环境得分最高,其次是服务市场可持续发展得分,2023年服务政策支持得分略有下降,比2022年该指标减少0.32分。
图19 2022年和2023年服务生态景气度评价对比
中介服务业是指介于各类市场主体之间,提供居中专门服务,发挥鉴证、经纪、咨询、代理、监督、公证等功能的行业总称。
从图20可以看出,2022年中介服务的便利性、服务满意度、质量认知和中介服务企业诚信度得分分别为68.92分、66.92分、67.2分和68.53分,其中中介服务企业便利性的得分最高,满意度得分的排名最低。2023年,四项三级指标得分数据分别变为69.4分、68.75分、69.11分和69.59分,得分最高的是中介服务的便利性,得分最低的是中介服务的便利性,排序与2022年一致。对中介服务指标来说,2023年的得分数据与2022年相比普遍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介服务便利性,提高了4.51分,说明整个中介服务市场生存与经营状况良好。
图20 2022年和2023年中介服务评价对比
服务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决定了服务业向其他产业及民生提供服务的基础能力和能力上限,是整个服务行业存在的根基,有效的基础设施能够扩大服务行业的规模,提高服务效率,为服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底层支持。
在基础设施的得分数据中,2022年完备性、便利性和支持力方面得分分别为63.88分、68.84分和67.50分,便利性方面的数据最高。2023年评价指标得分分别为64.3分、69.36分和68.27分,最高得分仍然是便利性,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的便利性程度较高。2023年基础设施各评价指标比2022年都略有提高,增长幅度分别是0.42分、0.52分和0.77分,说明中介服务基础设施整体得到了优化。
图21 2022年和2023年基础设施对服务的影响评价对比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长远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服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情况下,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追求服务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由图22可知,相对中介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评价,服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得分普遍要高。比较2022年与2023年的得分数据,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可度均略有提高,但变化不大。对比2022年与2023年可持续发展理念认同方面的得分,分别是70.25分和70.55分;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上分别是67.32分和68.71分;可持续发展执行效果上分别是69.73分和69.64分,2023年该指标略有下降;可持续发展关注度上分别是69.38分和68.78分,2023年该指标略有下降,得分最高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其次是可持续发展执行效果,两年得分最低的均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应用。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对可持续发展观念上的认同度及取得的成绩评价较高,但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技术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化。
图22 2022年和2023年服务市场可持续性发展认知比较
服务政策支持是政府和法律环境对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对资源投入服务行业的政策性引导状况,也表现出社会对服务产业重视与支持程度,良好的政策支持能引导和推动服务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影响对服务行业的投资偏向,也影响从业人员的在服务行业的就业意愿,更能激发对服务业的消费需求。
从得分数据(图23)看,2022年的政策支持力度为66.96分,政策支持广度为66.11分,两项数据基本持平,政策支持力度略高。2023年的政策力度和广度得分略有下降,分别为66.46分和65.98分,尤其是政策支持力度降幅较大,在被调查者企业的认知中,2023年服务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服务监管环境是有权利对服务行业监管的组织和机构对服务行业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规制调整其行为而构成的服务业外部环境的一部分。良好的监管环境能够让服务业高效、有序、公平的发展,不良的监管环境会导致服务行业低效、无序,增加经营成本,体量萎缩,对社会的支持作用下降。
由图24可得,2022年在监管合理性、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方面得分分别是70.51分、70.36分和67.25分,2023年三项指标的得分分别为70.8分、70.7分和67.72分,总体得分最高的指标依旧为监管合理性,最低项为监管效果,从三项数据综合来看,对于监管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整体监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图23 2022年和2023年服务政策支持度认知比较
图24 2022年和2023年服务监管环境认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