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聪明与否,谁来认定?

什么叫作聪明?

本书的目标是让 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成为“聪明人”

也许有人会反驳: 一下子变聪明是不可能的

你很可能认为头脑聪明就是IQ高和学习能力强,这样想也不无道理。然而,不难想象,即使一个人学历好、智商高,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他就能胜任这份工作或者值得信赖。

那么, 什么叫作聪明

逻辑思维能力、大脑运转速度、知识储备、分析能力、教养、掌握本质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抓住重点的能力、词汇量、预知未来的能力……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构成“聪明”的要素之一。

但是,你有知识、词汇量和逻辑思维能力,就算是“聪明人”吗?

现在,我们试着改变一下视角。

请问, 聪明是由谁认定的呢 ?是自己?不是吧?如果自认为“聪明”,那我觉得这不能算是聪明。聪明的人不会说“我很聪明”!

这样看来,聪明不是满足自己的需求,那是满足谁的呢?是的, 是别人的

聪明没有标准,但是不聪明无法生存

学生时代有一个简单易懂的评价学习能力的指标叫“偏差值” 。但是,进入社会以后,这个指标就消失了。即使当初模拟考试的偏差值达到70,也不再被认为是“聪明人”,自然也不再有测试聪明程度的考试,反而需要的是将工作向前推进并拿出成果的能力。

话虽如此,但并不是说“聪明”就已经不被需要了。在泡沫经济崩溃30年后的今天,只要埋头苦干、拼命工作就能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完全成为过去。如今,所有职业的成果几乎都与智力挂钩。

步入社会之后,衡量聪明与否的标准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聪明与否没有明确标准的社会中,“聪明人”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周围人一致认为“聪明”的人。 越多人认为某个人聪明,越说明那个人就是“聪明人”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观点感到奇怪,会发出不同声音。他们认为,如果职业性质是跟很多人打交道、重视沟通能力,那这种观点还好理解。但是,如果是比拼创意的职业,或者是需要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工作,那么很难说聪明与否是由他人认定的。有时,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即使遭到周围人的反对,仍旧相信自己并勇往直前,他们的事迹也会被人传为佳话。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明确指出:

“那个拥有知识的人,必须承担起被他人理解的责任,认为门外汉能够或者应当费心去理解他,而自己只需与少数专家同行交流便足够了,这样的设想无疑是一种粗野的傲慢。”

有人认为“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理解,是因为对方的理解能力差”,德鲁克否定了这一观点。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聪明的人”。虽然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尚未公布,但诺贝尔奖的定义是“授予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也就是说,评价的核心是对除自己以外的人做出了多少贡献。

无人的山林,一棵树倒下是否会发出声音?

“聪明与否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这一观点极为重要,因为它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智力技能之一——沟通能力的本质非常接近。

关于沟通能力,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中有这样的描述:

“禅宗佛教徒、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者、犹太教的法典学家都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古老的难题:‘ 无人的山林,一棵树倒下是否会发出声音?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没有声音,但是的确存在声波。可是,如果没有人感觉到它的存在,就没有声音。声音因被感知而成为声音。这里所说的声音,就是交流。

“这个故事可能显得平淡无奇。古代的那些神秘论者毕竟早已知道了这一点,他们也始终认为,如果没有人听到,就没有声音。

“这个古老的答案在今天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进行沟通的是信息的接收者。所谓的发送信息者,即发出信息的人并没有进行沟通,只是发出声波,如果没有人听到,就没有沟通,有的只是噪声。”

沟通的主体是对方而不是自己。说得极端一点,无论多么优秀的创意,如果不能传达给他人,这个创意就从未存在过。

在“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这一前提下,知道“别人怎么想”,才是聪明且受人仰慕之人所拥有的思维意识的根本,也是提高思维质量的重中之重。

越是觉得“自己的企划案未获通过”“想说的话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对方”“周围的人不认可自己”的人,往往越缺乏这种意识。

因此,本书认为,聪明是由他人认定的,所谓聪明的人,并不是自我的满足,而是被周围的人认定为“聪明人”。

美国人提倡的聪明之道是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说根本不需要用偏差值来衡量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聪明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你知道与IQ(智商)相对应的SQ(社商)这一概念吗?

SQ是指社会智力(社交商数),由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是人类最重要的关于聪明头脑的概念。

在此之前,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EQ(情商)的概念,他认为EQ是“情感智商”和“心灵智商”。“SQ=社会智力”是这一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他将SQ定义为“ 在与他人交往中发挥高智商的能力 ”。

聪明有两种

回想起在咨询公司学到的东西,我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社会智力”。无论是社会所需,尤其是求职时必备的“沟通能力”,还是在咨询公司中受到重视的“地头力” ,都可以用社会智力来概括。

本书将聪明分为社会智力和学校智力两种类型。学校智力是指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如IQ(智商)、记忆力、学习能力等,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社会智力,简而言之,就是 读懂对方的想法、获得他人信任以及调动别人的能力

有趣的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威廉·冯·希伯在《当我们一起向狮子扔石头》一书中提到: 社会智力才是人类智力真正的主体,IQ(智商)这样的逻辑能力不是智力的本质,而是副产品

聪明人加深思考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聪明人加深思考的方法”与市场营销的思维方式非常相似。

德鲁克认为“营销”和“创新”是企业最重要的两个功能,而营销对所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被定义为“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换句话说,营销本身就是社会智力。

那么,如何掌握这种营销思维呢?购买大量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书籍仔细阅读吗?当然,通过书本学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经常想想“对方想要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坐在旁边的人想要什么,那么你很难想象你的客户想要什么。

虽然我现在经营着一家市场营销公司,但是刚刚当咨询顾问的时候,说实话,即使读了大量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也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当时我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完全不懂。

当我积累了三年的咨询工作经验后,从家里书架上拿起营销方面的书读了一下,我发现非常容易理解,甚至感觉很有趣。

我甚至从头读到尾,心想:“这个作者的解释很容易理解啊,把我的想法都解释清楚了。”这与我作为职场新人时的读书体验完全不同,我仿佛确认了市场营销对我的意义,这是我通过自身经验得出的想法。

在付诸实践之前购买大量市场营销专业书籍来阅读,展现的是学校智力。学历高的人往往更擅长这方面。但是,在实际工作和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展现的是社会智力。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学校智力和社会智力之间来回转换。

学生时代是先学习教材,然后参加考试,学习成绩都是用数据来呈现的,结果被量化。但是,学校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也就是说,我们掌握知识的顺序是先掌握学校知识,进入社会之后,再掌握社会知识。

在社会上大显身手的人,会“反着来”,他们先掌握社会知识,再用学校智力进行复习。然后,如前所述,他们会在学校智力和社会智力之间来回转换,借以提高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本书介绍的让头脑一下子变聪明的方法,也和学生时代的学习顺序相反。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掌握智慧 ”,请先牢记这一点,再继续读下去。

为了跟价值观不同的人分享想法,有必要培养说话的逻辑性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都说逻辑思维能力是商务活动中重要的技能。那么,逻辑思维为什么如此重要?这是因为 我们有必要和与自己立场及价值观不一样的人分享想法

请回想一下和与自己兴趣相似、价值观相同的朋友之间的对话。

“那个太好了!”

“对,那个部分最棒了!”

“就是那个部分吧。”

这样的对话,即使没有逻辑性,也能充分理解。但和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交谈时,这么说是行不通的。对方会问:“请问,‘那个’是什么?”所以,说话一定要有逻辑性。

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只用一句“那个太好了!”彼此就能心领神会。这种关系固然让人舒服,但是和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交流并分享想法,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另外,在商务场合,如果还说“那个太好了”,那么,这种交流方式是行不通的。

如何跟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沟通?当你开始想象别人会怎么想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注意到说话的逻辑性。

你只需简明扼要地总结结论,然后罗列出几条简单易懂的理由,你的逻辑性就出来了。

一旦你认为“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事情就容易许多

一听到“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有人就会说:“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要做真实的自己。”

近年来,“自我肯定”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活出自己”的重要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另外,心理咨询师的书中提到,为了提升自我肯定感,我们不要以他人为中心,而要以自己为中心思考。或许你也在某些随笔类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没有能力珍惜别人。”我也完全没有反对这个想法的意思。特别是精神处于压抑痛苦状态的人,更应该积极休息,爱惜自己。

在当今社会,正因为人们都注重自己的想法,所以从“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这一前提出发思考问题才更有效果。

一旦养成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的习惯,成为“聪明人”就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容易得多。

迄今为止,我见过很多优秀的人,因为太过于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在群体中落败。正因为在当下的社会,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一个聪明人。

人们喜欢听聪明人讲话,也想要聪明人推荐的东西,如果你是公认的聪明人,那么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更容易做成。

有的人很努力地做企划案,但方案总是通不过;而有的人只是简单说明,就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是否被周围的人认定为“聪明人”,这当中的信赖感非常重要。

虽说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你必须经常这样做。平时注重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心不在焉地想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在开口说话之前,本着“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这一前提来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就足够了。

“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是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为了最终活出自我而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黄金法则2

聪明与否由他人认定 jF7qDpSGaoFgrRnJlDh7KGLsd+z+42whvc2mLmlLuw1yPe56CtrRWf5wuNre5N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