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球/旋转球(Gyricon)显示是微胶囊电泳显示的前身,诞生于施乐(Xerox)公司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1977年,Nicholas Sheridon制作了大量带静电的小球,小球由两种不同颜色的半球组成,通过施加电压产生不同的电场,控制小球移动和翻转,实现不同颜色(黑/白)的变化,进行文本、图案的显示。在Sheridon发明了这项技术之后,施乐高层并没有重视这项技术,直至20多年后,麻省理工学院发明了电子墨水技术,人们也有了电子纸的消费需求,施乐高层虽重新重视电子纸显示技术,但已经错过了先机。21世纪90年代初,Sheridon将“电湿性”理论与Gyricon结合,完善了显示技术,并于21世纪初准备实现柔性显示屏的规模化量产,然而,由于成本方面不被施乐高层接受,因此商业化没有成功。截至2005年底,施乐公司停止了反转球电子纸显示技术商业化推广,并转向提供技术授权的模式。
如图3-5(a)所示,在转盘的两个对立面上分别放置黑色和白色聚合物,当转盘旋转时,在转盘的边缘就会形成长长的带状流体和一些小的喷气涡状的流体,喷气涡状的流体会由于瑞利不稳定性发生破裂,从而快速固化形成双色小球,即反转球。根据聚合物的性质,小球的两个半球分别形成永久正/负电偶极子,随后小球与未固化的弹性体混合,固化成为250~500μm厚的膜材,并将膜材浸泡在低黏度的硅油中,使其膨胀,使得每个球的周围形成油腔,于是每个小球可以在各自的油腔内自由旋转,如图3-5(b)所示。通过调控电场来驱动反转球转动,实现黑/白的显示。考虑小球的重力等要素,调整硅油的密度等参数,可以使反转球在去掉电压后,能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图像得以持续保持。每次电压转换,调整一次反转球的状态,即视为一次数据擦写,在一般情况下,反转球能擦写数千次。
图3-5 反转球的制作方法和结构原理
传统的扫描方式都需要导线接口连接,反转球显示的驱动方式与其不同,类似于一种手写笔阵列的位扫描驱动。如图3-6所示,一个电荷/电压源阵列扫过电子纸表面,阵列集成了很多小电极矩阵,对应像素单元,阵列可以按位改变电子纸表面的显示状态,每一位像素单元都可以施加峰值为150V的电压来改变反转球的显示状态。整个阵列封装成可以移动的棒状结构。该结构可以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来完成整张电子纸的扫描。同时,为了增强扫描棒的性能,在电子纸的表面图案化制作导电薄膜方块网格,当电荷/电压源扫描棒扫过之后,薄膜导电方块能够保留部分电荷,形成电场,维持电子纸的显示状态;导电薄膜方块同时充当图像显示的缓冲,实现任意快速的扫描速率和解决各种响应问题。另外,反转球显示可以额外配备手写笔,即通过按位更改像素显示状态的方式,在电子纸的显示图像上添加图像信息。
图3-6 反转球显示的驱动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