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舒曼:《 C大调第二号交响曲》(作品61)

乔治·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Col.ML4817(1952年)

乔治·塞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Epic LC-3832(1960年)

弗朗兹·康维茨尼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Etema 8 20 289(1960年)

莱纳德·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德CBS SBRG 72122(1960年)

保罗·帕雷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Mercury SR90102(1955年)

《C大调第二号交响曲》算是舒曼留下来的四首交响曲中最不起眼的一首吧。不过细细聆赏,就听得到处处都有舒曼那种“有点奇特”的风格,成了充满独特魅力的音乐,第二乐章尤其有趣。

塞尔(George Szell)分别于单声道与立体声时代灌录过这首曲子。单声道版本很有塞尔那种纯粹不妥协的演奏风格。克利夫兰管弦乐团也回应他的要求,奏出了洗练的乐音。当时不少水平高超的指挥家(主要是犹太裔)逃离欧洲战火,移居美国,所以这时期的美国乐团水平非常高。

进入立体声时代后,塞尔的指挥风格相较于单声道时代,表面上多了几分圆融感,变得更易被人接受,但其实骨子里仍保有他的一贯风格。基本上,塞尔指挥时采取的是“战斗型”的进攻态势,或许当他指挥这首曲子时,下意识地试图牵引出听者的紧绷情绪。

《第二号交响曲》 的首演是在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上。也就是说,康维茨尼(Franz Konwitschny)指挥的这场演奏成了“道地名产”,当然也不能说一定是因为这一因素,但是整体演奏确实比塞尔的版本自然许多,可能多少也是因为录音的关系吧,两者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总之,康维茨尼讲求的是奏出“属于舒曼的真正乐音”,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的音乐格局正确、悦耳动听,让人颇有共鸣。

才子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演奏十分精彩流畅,机敏又知性。只是相较于康维茨尼的版本,有些段落显得过于老练,让人觉得:“稍微粗糙一点不是比较好吗?”听了这演奏,不由得怀念曾经造访的乐都莱比锡街景之中,那色调既不鲜艳也不协调的阴影。

帕雷(Paul Paray)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的演奏有如紧实的肌肉,却不会过于刻板。乐风偏美式,但不同于塞尔和伯恩斯坦那种自我主张强烈的演奏,而是力求健全的中庸之道,也没有康维茨尼那么硬派,算是让人听得舒心又充实。虽然指挥家和乐团似乎都不是那么有名气,我倒是挺喜欢这场演奏的。 stSdAJtlHfwyUO4HJ76QuVO8+VMY63q/wMLXbOKsSqyu29roTKhxuva4IqAS0k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