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收藏模拟唱片

村上春树

因为收藏唱片是我的兴趣,所以近60年来我经常光顾唱片行,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类似“宿疾”。好歹我也是笔耕之人,却对书籍没这么执着。对于唱片,虽然承认这一点有些羞耻,但我的确颇有些执着。

我一直以来主要收藏的是爵士乐唱片,但从很久以前就喜欢古典音乐,所以多少也会搜集,只是喜爱程度不及爵士乐。每次逛二手唱片行,都会先大致浏览一遍爵士乐专区,发现没什么吸引人的货色时,便移步到古典音乐专区,一旦看到有趣的唱片就会买(不然空手回去,总觉得颇落寞),所以我的古典音乐黑胶唱片大抵是这样搜集来的。我家现有的黑胶唱片大概七成是爵士,两成是古典音乐,摇滚、流行乐占一成。如果是CD的话,比例就不一样了。

那么,我都是买些什么样的古典音乐黑胶唱片呢?演奏家与作曲家当然是遴选基准,有时是因为封套设计很棒而买,也会纯粹基于“便宜”这理由而购入。但不像爵士乐那样出于“我要完整收藏这位演奏家的作品”的目的而有系统、有计划地购买,多是逛到、看到就顺手买了。

不过,我对于所谓的名盘没什么兴趣。因为经验告诉我,世间的评价与基准有时(常常)不适合我,所以我的一贯做法是以适当价格,尽量便宜地购入那种“姑且听听看”好像颇有趣的唱片。不喜欢就处理掉,喜欢就留下来;比起别人的评价,我更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个人喜好为优先考量。我对于善恶、好恶的判断有时可能有误或是不恰当,但至少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我想应该不会。

所以我收藏的唱片类型相当多样,几乎看不到什么一贯性。不过,还是会靠一个基本的“喜好”来挑选就是了。好比最近发现我家只有几张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的唱片(而且都是协奏曲),自己也觉得颇惊讶,倒也不是刻意避开富特文格勒,只是非常自然地没有想伸手拿来听吧。或者说,是敬而远之吧……这么说来,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卡尔·伯姆(Karl Böhm)的唱片我也只有几张而已。反倒像是托马斯·比彻姆(Thomas Beecham)、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迪米特里·米特罗普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阿德里安·鲍尔特(Adrian Boult)、伊戈尔·马克维奇(Igor Markevitch)、费伦茨·弗里恰伊(Ferenc Fricsay)、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等指挥家,我拥有不少他们的唱片。

古典音乐唱片中,也有那种喊到天价的“稀有盘”。我对这种东西没兴趣。我认为,一张唱片即便没什么收藏价值,只要内容不错就行了,或是包括封套在内,“样子”好看也行。但要是爵士乐的话,姑且算是收藏家的我就很在乎是不是初版唱片(母版),还有封套折损程度、盘质状况之类的细节。但是对于古典音乐唱片就没这么讲究,比起搜集稀有盘,努力翻找放在特价箱子里的货色可是有趣多了。

我对古典音乐唱片的封套设计可是相当讲究。就我的经验来说,不少封套设计很迷人的唱片,内容也莫名精彩(爵士乐也是如此),所以我时常连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纯粹被老旧的唱片封套所吸引而购买,然后反复聆赏。“怎么会把那种唱片当成宝贝在听啊?”或许一般(正经八百)古典乐迷会对我的行为深感惊讶、不解吧。

本书主要介绍的是“不知不觉间攒起来”的唱片,所以充其量就是一本讲述个人偏好与兴趣的书,不具任何系统性、实用性目的,没有“这张是这首曲子的必听盘”之类的推荐意图,也没想炫耀“我拥有如此珍贵的唱片”(我也没有这种层级的专业知识),只是从架子上偶然买来的唱片中,抽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用一种“你们看,还有这种东西哦”的态度让大家看看而已。这些唱片几乎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灌录的塑胶制纯黑唱片。

要说这样的书有什么助益,我只能老实回答:“呃,也许还真没什么助益。”但我猜测(希望)若是喜欢古典音乐的人翻阅,光是看到封套设计就有一定程度的亲切感吧。我有时会怔怔地坐在地板上一个钟头,拿起一张张喜欢的唱片,欣赏封套,有时还会嗅嗅味道,光是这么做就让我心情娴静。

因为新专辑几乎不使用模拟录音手段,所以买CD就行了。无奈的是,就算直盯着CD塑胶盒,也没有因此觉得幸福(互联网上的那些就更别提了)。相较之下,黑胶唱片里栖宿着它独有的氛围。这氛围有如充满乡土气息的温泉,从深处逐渐疗愈我的心。

我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黑胶唱片到底哪里好?”要我说的话,黑胶唱片的首要优点就是只要勤于保养,音质就会变好。不厌其烦地擦拭干净,就能确实看见(应该说,就能听见)音质提升。我称这是“唱片的报恩”,至少CD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所以只要有空,我就会努力保养唱片。对我来说,便宜购入满布尘埃的老唱片,尽量擦拭干净,可是比任何事都令我开心。

第二个优点是只要有音响设备就能提升音质,比如换唱针头、调整唱臂、弄好绝缘体、换一下机器的配置等,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双手操控音质,不像CD播放器,基本上买来就是个黑盒子,没有亲手操控的余地(我认为),不过,保养唱机既费工又花钱,所以是个行有余力才能培养的兴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有此觉悟。

以一句话来说,“黑胶唱片是那种只要悉心对待,就会有所回应的东西”。如此人性十足的信赖关系让我着迷。

还有,唱片封套比CD大多了,它的尺寸很适合拿着欣赏,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点。光是欣赏喜欢的唱片封套,就能从另一个入口进入里面的音乐世界,或许是我对于物体的样貌过于执着,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吗?只能如此厚脸皮地说服自己。毕竟人生啊,到头来不过就是累积些没什么意义的偏见。

不过,黑胶唱片的缺点就是不够轻巧(早期的唱片格外有分量),需要有地方存放。我家大概有15000张唱片(大概这么多吧。没数过),所以关于如何存放一事总是会被家人抱怨。即便买了又卖,但不知为何,数量还是不断增加。每次看到值得收藏的唱片摆在特价箱子里,等待有人青睐,也许是不忍心,总是怀着“帮助乌龟的浦岛太郎”般的心情,出手买了。所以,这种心态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宿疾”吧。

虽然本书基本上介绍的是模拟录音的黑胶唱片,但也会破例提及CD的演奏作为参考。总之,我平常的聆赏习惯大概是黑胶唱片与CD各占一半。

为什么没有布鲁克纳?为什么没有瓦格纳?或许会有这样的质疑与不满,但本书是以我家“现有的黑胶唱片”为主来书写,所以就各种意思来说,存在着个人偏好。当然也是因为碰巧找不到饶富趣意、适合介绍的老唱片,所以绝对没有蔑视布鲁克纳、瓦格纳的意思。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介绍的唱片,但担心再介绍下去就没完没了,所以暂且先这样吧。 XVKWGl1PJT1N8gn4Dt3uoZfIhVeauf4xyTZGIc13S1eS+HX0Ns3WQlp3qAmNES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