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贝多芬:《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47)

格尔奥格·库伦坎普夫(Vn)、威廉·肯普夫(Pf),Gram.17153(1935年),10英寸

亨利克·谢霖(Vn)、阿图尔·鲁宾斯坦(Pf),Vic.LM-2377(1958年)

亚瑟·格鲁米欧(Vn)、克拉拉·哈丝姬尔(Pf),Phil.05351(1956年),10英寸

耶胡迪·曼纽因(Vn)、路易斯·肯特纳(Pf),HMV HMV-10(20世纪50年代前期)

亚莎·海菲兹(Vn)、布鲁克斯·史密斯(Pf),Vic.LSC-2577(1960年)

这张库伦坎普夫与肯普夫(Wilhelm Kempff)共演的10英寸唱片,是我在德国的二手唱片行买的,录音时间是1935年5月。当时正值希特勒掌权时期,许多音乐家流亡海外。他们两人虽然不是纳粹分子,却选择留在德国,为同胞继续演奏。这时的库伦坎普夫37岁,肯普夫40岁,其实都还很年轻,两人奏出了充满活力又不失典雅的乐音,而且演奏状态也绝不张狂。小提琴与钢琴温柔地相互应和,不断交织出丰富的音乐,有如拼命抵抗政治强风的植物。

另一张唱片基本可以认为是乐音一向犀利的谢霖(Henryk Szeryng)与乐音华美的鲁宾斯坦的组合。他们彼此倒也没有什么互补作用,只是当两人的个性融合时,就会产生一股说服力。这时期的鲁宾斯坦十分推崇谢霖,但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录音的关系,谢霖的乐音似乎过于犀利,有几个地方少了圆润感,或许这就是他的作品内容扎实,却唤不醒真诚感动的原因吧。我觉得谢霖与鲁宾斯坦过了几年后再次搭档的演奏听起来舒服多了。

格鲁米欧(Arthur Grumiau)与哈丝姬尔(Clara Haskil)这一组合的演奏相当自然流畅,始终都让人听得很舒心。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的音色都十分柔和优美。不过,对于希望听到这首曲子蕴含的某种精神性意义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搔不到痒处吧。我倒是很喜欢这样的演奏风格。

曼纽因(Yehudi Menuhin)携手肯特纳(Louis Kentner)(两人交情深厚,情同手足)进行钢琴伴奏,在英国录制的这张《第九号》,录音具体年份不详。那时还是单声道时期,推测应该是录制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曼纽因的小提琴声一向予人纤细感,的确是能够充分展现才华的演奏。肯特纳的琴声也很有个人风格,稳稳地支持着曼纽因。这一版本毫无生硬的炫技感,是让人可以静心倾听的版本。

海菲兹的演奏听起来就是有名家炫技的意图,音色相当尖锐,欠缺温润感。老实说,听到最后觉得颇疲累。史密斯(Brooks Smith)的钢琴伴奏也配合着这风格。毕竟那时期的古典乐坛以美国为中心,可能比较流行这种即物主义流派。但是现在听来,总觉得少了共鸣感。这张唱片另外还收录了一首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与弗利德曼(Erick Friedman)共演,萨金特(Sir Harold Malcolm Watts Sargent)指挥],可是在这首曲子中,海菲兹的演奏却是无比温柔沉稳,不免让人心生疑惑:“明明是同时期录制的,怎么风格完全不一样啊?!” AM5njkrJoTx8zZJEjWdLr+419mC6bqsccqynHURhUbyPructhlVvXB9S9T6rq3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