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4队的两位队长把几个白领与防盗门大盗的案子联系起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注意到这几个人帮酒店修水管的事情。
老太爷对此感叹,说这会技术的人要做了贼啊,那叫一个防不胜防。
说完,忽然看看老萨,眼神看来竟有几分心虚,大概是想起老萨也是干技术这行的。
这其实没什么的,俺们科学院的女研究人员,杀情敌都能把脑袋割下来,这在北京市公安局是有案可查的……
坑里不挖坑,咱们言归正传。
从现场勘察来看,防盗门大盗使用了某种特殊的工具,因此,他们当中应该有人十分熟悉机械。从这一点引申,会玩扳子钳子的自然嫌疑会大一些。
但是,怀疑归怀疑,在北京干警察这个行当,办事儿没证据是不行的。
就在老太爷他们开始怀疑永兴酒店那几个白领的时候,市局二处的侦察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很多案件的破获,只是因为负责的干警做事比别人认真一点而已,这一次也不例外。几支专门派出的小分队选择积存小广告较多的住户加强巡逻,这种守株待兔的做法如果兔子不来撞桩子似乎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然而,在巡查中,依然有一位细心的干警找出了一丝蛛丝马迹。
这个干警巡逻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些住户门上到底有哪些广告。也许他自己也没想过这样会发现什么,但是,看来看去,居然真的被他发现了问题。回来一查,立刻部署警力,在当地蹲守。
当天傍晚,两个拿着一卷东西的人走进了一座居民楼中,他们挨家挨户地把那卷小广告塞到各家的信箱或者门把手上。当他们在微弱的楼道灯光下走到某单元的防盗门前,把一张“新桂米粉”的广告刚塞到门上,蹲守的干警已经一拥而上,当即将两人抓了起来。
两个发小广告的被连夜突审,口喊冤枉。这京城真是不一样啊,不就是乱扔个废纸吗,至于蹲笆篱子吗?
那位看出问题的干警问,你们真的是发小广告吗?
这个……也就是混口饭吃。
警察乐了,说你们俩知道我住哪儿吗?
您住哪儿?
就住你们那家“新桂米粉”对门啊,你说这家店都关门一个月了,怎么还会雇你们发广告呢?
两人顿时语塞。
原来,这位干警看到有的人家门上居然有这家已经关门一个月的饭馆的广告,不由得起了疑心,再回头一问,一家最近被盗的防盗门大盗案现场也有这种广告,便设下了埋伏,专等对手再次到来。
这样一审查,两个被抓的人终于低了头,交代的确是利用这种方法踩点。每次,他们将广告塞到人家的门把手,一天以后再发一次,如果连发三次都没有人清理,便可以认定这里的主人已经出门,于是上门撬锁洗劫。小广告,是随手顺来的,他们也不知道那家饭馆已经关了门。
一时,防盗门大案似乎破获在即,前景一片光芒。
只是有的干警觉得有一点不对头——在随后的审问中,这两个案犯承认了七八起撬锁案,但并没有和防盗门大盗相关的案件。虽说避重就轻是案犯常用的手段,但侦查员们还是感到一丝担忧。
“先抓沙皮狗。”
“先抓王经理。”
就在市局对两名发小广告的继续突审之时,并没有得到消息的刑警四队正吵成一团。对于这伙“白领”的进一步调查显示疑点越来越多,他们发现,这几个人在酒店登记的身份和身份证号,都是伪造的。然而,赵老太爷认为这几个人销赃途径不明,作案滴水不露,似乎极有反侦察经验,因此嘱咐大家侦察取证一定要小心从事。
但是,即便如此,刚刚开始侦察,永兴酒店已经人去楼空,那几个人忽然就消失了。
是不是觉察了我们的侦察?
消息传来,侦察员们炸了窝,纷纷建议先抓一两个仍能掌握的涉案人员讯问,通过搜查和审问获得进一步的线索。这里面被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外号沙皮狗的出租车司机,通过车号查到本人,已经找到了他的住址。另一个则是永兴酒店的王经理。抓谁呢?老太爷让大家讨论,结果弟兄们各执己见。这中间,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先抓司机,按理说,他很有可能直接参与了犯罪,如果开口,会给案件带来重大突破。然而,抓他的理由不很充足。于是又有人提出先捕王经理,因为王经理有销赃和提供犯罪窝点的嫌疑,弄得好,也能审出不少东西来。
别人说得热闹,老太爷却在听天鹏副队长汇报情况:“那跟人借钱的小哥俩是表兄弟,都姓牛,在北京一个铅笔厂打工,他们租住了一家农户的房子,老孙悄悄去看过,里面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你好像还有什么话没说,有疑点吗?”老太爷看了他一眼。
“也不算什么疑点,在他们的住处,看到两本小学课本。老孙说这种东西在打工的住处还是第一次见到,您知道他们都是单身,更别说有孩子了……可是,听人说这他们俩都挺好学的,写得一笔好字,也不算疑点吧。”天鹏道。
“铅笔厂?铅笔厂……你去查一下是哪个铅笔厂。”老爷子点点头,脸色却有些阴沉,“我觉得闹不好这背后可能有一个大案子……”
“好吧。”副队长天鹏点点头。
老太爷转回身来,一锤定音——“先把那个姓王的经理拘起来吧。我亲自带人去。”
事后老太爷才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那几个人应该还没有掌握公安人员的监控,最多是有所怀疑。结合他们和王经理关系变差,突然搬离也可能是巧合。但如果那几个人“上班”,“沙皮狗”每天早上准时去接他们,我们抓了“沙皮狗”,到第二天早上他还不供怎么办?那对方不就“惊”了?而拘姓王的经理应该更安全,因为他以前有过吸毒记录,以此为由抓他,不见得引发那几个“白领”的警觉。
甚至,由于他们之间前些天闹了一些矛盾,很可能当我们拘王经理的时候,对方根本就没有警觉。
这一次,老太爷还真低估了对方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