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在东来顺,吃饭。
吃饭的就仁人,老宋,尹,还有萨。服务员看来认识老宋,上了菜老想在旁边待着。
老宋这人特有亲和力,而且妙语连珠。那天,老宋侃的是陈水扁,聊得眉飞色舞,分析要打起来陈水扁能怎么跑,头头是道,如何化妆,如何手术,如何躲在阿里山种蘑菇避风,合理而且实用,假如被那边的某个国策顾问听去一定大有裨益,就是怎么看怎么不是在谈“中华民国总统”,而是在谈某个流窜犯。这种分析匪夷所思又天下罕见,有趣得紧,难怪服务员在一边听得不愿意走。
不过,我当时的思想在开小差。为什么呢?
因为我在比较尹和老宋,这两个人在北京警界要照三国志的游戏设置都得是武力八十以上的大将,还是多年的老朋友,可两个人怎么看怎么不一样。
老宋激情四射,精力过剩,坐卧不宁,说起话来全身肌肉没有一块儿老实,不时迸出两句擦边球的脏话,顾盼神飞,两眼放光,所谓“宋队长盯人三天不睡,回来一睡三天”,看来并非谣言。而尹呢?你看他坐在那儿,全身肌肉没一块儿肯动的,仿佛熬夜赶设计刚睡醒的工程师,惬意自如,放松得很,只有眼镜后面俩眼不一样,眯缝起来东看西看,似乎东来顺的顾客每一个都很有趣。
尹跟别人吃饭常常是一上来就表态:你们聊啊,我这人就这毛病,懒。
真懒,尹巡逻连枪都很少带,大约是嫌那玩意儿累赘,他对自己的脑子十分自负。1988年12月17日破获王刚四人盗窃团伙之后,他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公安工作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破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完善……关键要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让对手舒舒服服,乖乖地进到你的网里来。”不过老尹第二天的日记马上写道:“不要认为光是艺术,就像把老虎引进笼子,随时有危险性。”这人还蛮理智。
老尹的自负是有道理的。
盛夏的一天,有个人从北京站前一走就让尹盯上了,他是这样形容此人的:“身体强壮,面色黝黑,服装崭新,纽扣都扣着,顺着脸流汗,还戴一顶太阳帽。”
老尹说了,他真不怕热啊。
虽然这样说,他得承认,这家伙还真有点儿小聪明。
于是,老尹就上去询问了。老尹这人长相文质彬彬,而且问起话来温文尔雅。开始我以为他这是注意形象,后来才明白这不是主要原因,用老宋的说法,这人扮猪吃老虎啊。很多被他抓的犯人最初都是被他这副模样骗住,等明白过味儿来已经来不及了。
这次,老尹的盘问同样文明礼貌,大致内容如下。
问:您从哪儿来?
答:新疆。
问:家在新疆么?
答:不是,在辽宁。(口音是符合的)
问:家里还有什么人?
答:老婆孩子。
问:去新疆干嘛?
答:打工。
问:怎么不带老婆一块儿去?
答:不愿意她吃苦。问:一个月挣多少?答:七百。
得,可以带回去了,肯定有问题。
审问之后证实,此人是十几天前从砂石场劳改农场越狱,准备去新疆避风的抢劫犯孙××。
上面那段话我在老尹的日记里看了,就不明白里面有何破绽,老尹一解释,才明白这里面有让老虎钻的套子呢。
至于破绽究竟在何处,老萨卖个关子,后面说,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琢磨琢磨,这就是个逻辑问题,并不涉及太多专业的刑侦技术。
老宋和尹不一样,他走哪儿枪都带着,而且是一支大号,过时的五四式手枪。
我走神,老宋几乎马上就发觉了,问我想什么呢。
对周围变化的敏感,大约是这些干了几十年刑侦的“老鸟”的本能。事实上,老宋的外型和他的内心有着相当大的反差。和北京警界的其他人物接触,提起老宋其人,无一例外的评价竟然是:小诸葛。
老宋破的案子,几乎都以斗智开始,以斗勇收尾,其间的推理过程,有些颇可与波洛或者柯南这类文学形象相比。
但是未免有些邪门,有拿一支大号老式手枪满街走的小诸葛么?
还真就是这样,包括老宋干吗偏偏带这支五四手枪,都有他独特的逻辑在里面。
五四式手枪,是我国1954年定型生产的7.62毫米军警两用手枪,设计仿照苏联托卡列夫手枪,到了今天,从性能上说问题多多:后座力大,尺寸大,噪声大,远距离射击准确性差……
然而,老宋说,这些未必是缺点。我要的就是它尺寸大,噪音大,笨重。理由呢?警察用枪,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呢?
老宋说:威慑。
枪大,噪音大,才有威慑效果呢。你要拿一支六四或者九五式枪,对着它,罪犯可能都不怕你。因为你不开枪,他感觉不到威胁,很可能继续拒捕或逃跑。而如果开枪将其击毙或者击伤呢?那是最后的手段,好的警察轻易不会干。
嫌犯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也可能罪不至死,也可能将来还能做好人呢,一枪下去,就全完了。
说得有理啊。另外,据我了解,要真用六四式,轻便是轻便了,开枪却不一定有用。老宋是常常开枪的,这一点他当然明白。不过他的子弹十有八九是射向天空。
那也叫威慑,眼看老宋手持一杆大枪指东打西的“狰狞”形象,耳听老五四震耳的枪声,闻着刺鼻的硝烟味道,案犯当场吓瘫的绝非少数。
省了警方的麻烦,也省了案犯的麻烦——跑不跑的琢磨那么多,损伤脑细胞啊。
也有个别的。
红庙打黑案件,那一次老宋等人穿的是便衣,黑社会的老大一看脑筋就短路了,他误以为警察是另一个团伙来打群架的,呼喝一声小兄弟们一拥而上,抓捕成了群殴。
混乱中老宋就把大五四掏出来了,砰砰砰的一阵放,这一大帮人顿时醒悟——警察!!!
一时纷纷作鸟兽散。老宋上去就把那老大铐在马路的隔离栏杆上了。其他的案犯也纷纷被跟上来的警察抓住。
张飞似的面孔,李逵般的胡子,那老大看着老宋哆嗦得跟树叶似的,这就是枪的威力。
但是,还真有不怕的。团伙中的老二,号称最能打的一号,见势不妙,顺着马路就跑下去了。
老宋鸣枪警告,照着这小子左右当当两枪。按照经验,也就该停下来了。
没想到这小子却越跑越快,用老宋的说法,刘翔都没那么快。老宋当当又两枪。
嘿,跑得更快了。
好小子,还真没见过这么嘎的。老宋心说,同时也觉得有点儿奇怪,这人怎么就这样顺着马路疯跑呢?这又不是奥运会,他怎么就不知道拐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