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和砀山本是偏僻的地方,刘邦与壮士们为避祸寄身此地,担心被人发现,随处迁移,行踪不定。吕雉带着子女来寻找刘邦,好像很熟悉他的行踪,一下子就找到了。
夫妻父子在此聚首,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刘邦忙问原委,吕氏说:“你背离父母,抛弃妻儿,藏身山谷,只能瞒得了别人,又怎么能瞒得过我呢?”刘邦听了大吃一惊,吕氏接着说:“无论你逃到哪,天上总有云气盖着。我望望天,就知道你的下落。”刘邦说道:“有这样的事吗?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所以几次出巡想杀掉此人。难道我刘邦能担此重任?”吕雉说:“但现在是甘还没来,苦已经吃得够多了。”说着,两眼饱含泪水,刘邦急忙劝慰,并问起了家里的情形。
原来县令知道刘邦把罪犯放走,自己逃跑了,就立即派人搜查刘邦家,也没找到什么线索。吕雉受丈夫连累,被县令监禁起来。因萧何想方设法为吕雉开脱,县令最终将吕雉释放回家。吕雉回到家中,便拖儿带女来找刘邦。刘邦见到妻儿后,也不挂念什么了,索性住在芒、砀山中。
陈胜起兵后,东南各郡县纷纷杀死驻守的县令,响应陈胜。沛县县令恐怕城池被陈胜攻破,也想投降。萧何献计说:“你是秦朝的官吏,为何要降服于盗贼呢?这样做恐怕会人心不服,导致激变,不如招集人马,守住城池。”县令也同意这么做,于是派人四处招募壮士。萧何又说刘邦有豪气,如果将他赦罪召还,刘邦必当感恩图报。县令认为这个主意可行,就派樊哙前去召回刘邦。樊哙也是沛县人,力大无比,靠杀狗生活,娶了吕雉的妹妹。县令因他与刘邦有亲戚关系,所以叫他去召回刘邦。樊哙已经知道刘邦的住处,就直接来到芒、砀山中与刘邦相见,传达县令的意思。刘邦此时已在山中住了八九个月,听说县令相召,便带领家属众人,与樊哙一同赶往沛县。
走到半路,突然看见萧何、曹参狼狈过来。刘邦忙问怎么了,萧何、曹参二人齐声说:“请求县令召你回来,原希望等你回来后共同举事。不料县令忽然反悔,竟然怀疑我们召你回来是别有用心,就下令关闭城门,抓捕我们两个。幸亏我们事先得到了风声,现在只有赶快想办法保全我们的家眷了。”刘邦笑着说:“承蒙二位多次关照,我怎能不思回报呢?幸好我手下已有一百多人,我们先到城下察看形势,再从长计议。”于是萧何、曹参又与刘邦一块返回,来到沛县城下。只见城门关着,无法进去。萧何说道:“城中的百姓未必都服从县令,不如先投递书函,叫他们杀死县令,免受暴秦统治。只可惜城门未开,无法投递,这该怎么办呢?”刘邦说:“这不难,你快快写书信,我自有办法。”萧何听了,急忙写了一封信,递给刘邦。
刘邦大致看了一遍,说道:“写得太好了!”便将书信收起来,自己带着弓箭来到城下,对守兵大喊:“你们快看我的书信,可保住全城人的性命。”说完,就把书信系在箭上,“嗖”的一声,射到城上。城上守兵取过来一看,觉得句句在理,便下城与乡亲们商量。大家一致赞成,于是一群人攻入县衙,把县令杀死。然后大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
刘邦召集众人,商议以后的事。众人都推举刘邦做沛令,脱离秦朝。刘邦感慨地说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我们不能推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来领导众人,将来必定一败涂地。我自知才疏学浅,不能保全父老乡亲,还请大家另选贤能,才能成就大事。”众人又重新推选萧何、曹参,但他们二人都是文吏出身,害怕将来大事不成,祸及家族,于是极力推荐刘邦。刘邦仍然推辞,众父老同声说道:“听说刘季出生时与众不同,将来必定大富大贵。既然大家都说你是最佳人选,希望你不要再推辞!”刘邦还想推让,可见众人都如此坚定,只好答应下来。于是众人推举刘邦为沛县县令。县官称为公,因此称刘邦为沛公。这一年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
此时又出现了几个英雄豪杰,那就是项家叔侄,他们召集了八千人,横行吴中地区。项梁本是楚将项燕的儿子,项燕被秦将围困,兵败自杀,随后楚国也灭亡。项梁常常想起兵报仇,只因秦朝那时太强盛,自己手无寸铁,终究没能如愿。他有一个侄子名籍,字羽,少年丧父,跟着他生活。项梁让项羽读书,不见起色;改让他学剑,仍旧没有起色。项梁非常生气,项羽说道:“读书有什么用!不过是会记自己的姓名罢了;学剑虽能护身,也只能抵挡一个人。一人怎么能敌得过万人呢?项籍愿学能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了项羽的话,怒气渐消,对项羽说:“你有这样的志向,我就教你兵法吧。”
项梁祖上世代为楚将,受封于项地。家中虽遭变故,但祖传的遗书还在,项梁于是一律取出,教项羽阅读。项羽生性鲁莽,开始时虽很用心,后来渐渐倦怠起来,所以兵法大意,也只是略知一二。最终项羽一无所成,项梁知道他本性难移,就任他把岁月蹉跎过去。
后来项梁遭人诬告,差点冤死狱中,出来后项梁找到此人,与他理论,他不肯认错,项梁一气之下把他打死了。项梁害怕被官吏抓,便带着项羽隐姓埋名逃到吴中地区。他时常见义勇为,渐渐取得了吴人的信任,吴人也都愿意听项梁的指挥。
过了几年,项羽成年,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气可拔山,当地没有一个少年能与他比武,个个都怕他。项梁见项羽资质过人,料想他日后定会有一番作为,因此偷偷养了几十个死士,并铸造兵器,静待时机。
陈胜起义后,项梁认为时机已到,正想起兵响应,忽然会稽郡守殷通派人过来,召项梁前去议事。项梁于是去拜见郡守殷通。殷通把他领进密室,低声对他说:“陈县已经失守,江西也叛变了,看来是天意亡秦。我想乘机起事,你认为怎么样?”这一席话,正合项梁心意,他当然极力赞成。殷通又说道:“行军要先挑选将领,当今将才,非你莫属。”项梁回答说:“我侄儿项羽,力拔山河,如果把他召来,如虎添翼 ,大事一定能成!”殷通一听,很高兴,忙答应。项梁说道:“明天我带项羽前来拜见,听从你的安排。”说完起身回家,私下与项羽商议了很久。
第二天,项梁让项羽暗藏利剑,与他一同前往。来到衙门,殷通见项羽身材雄伟,非常喜欢,对项梁说:“好一位壮士,真不愧是你的侄子。”项梁微笑着说:“一介蠢夫,不足夸奖。”又在一旁对项羽使了个眼色,项羽心领神会,立即从怀里拔出剑,上前一步向殷通砍去,只见剑起头落,殷通倒地身亡。
项梁弯腰从殷通的尸体上取下官印,挂在腰间,又将殷通的人头提在手中,与项羽一同出来。才走几步,就有许多武夫,手拿兵器拦住他们。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几百个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只见他大喊一声,举剑四挥,剑光所到之处,人头纷纷落地,把众人吓得是四散逃跑。府中文吏都躲了起来,不敢出头。项梁亲自去寻找,叫他们不要害怕,全部出来议事。众文吏陆续出来,战战兢兢地站到项梁面前。项梁婉言相劝,无非是说秦朝暴虐,改图大事等。众人惊慌不已,但又不敢说一个“不”字,只好连连答应。项梁又召集城中居民,说明大意,父老不敢反抗,同声应命。
项梁自封将军,兼会稽郡守,项羽为副将。遍贴告示,招募士兵,把壮丁编入军籍,然后拜访当地豪杰共谋大事。项梁命项羽带着几百人出去招兵,共招来士兵八千人,都强壮无比。项羽年仅二十四岁,就做了八千子弟的首领,更加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