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树木时,尽量不要对植物和环境造成破坏,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最重要的是来观察植物的“直观可见的结构”——也就是仅靠眼睛观察,不动手或少动手,就能够看清的结构或特征(当然,你也可以在专家或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度观察或记录,这时可能需要动手操作)。和草本植物相比,有些较高的树木,部分特征难以看清,可以捡拾掉落的花、叶片、果实观察,也可用望远镜抬头观望。
观察鹅掌楸的花
我们首先可以判断,所观察的植物属于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以免将一些高大的草本植物误当作树木(如芭蕉就是草本植物)。确认观察对象是木本植物,就有木质的地上茎。之后还可区分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等具体类型。
不同类型的树木具有不同的习性,例如常绿、半常绿或落叶,需要在秋冬季节进行观察。有些阔叶树如枇杷、冬青卫矛、女贞等,就是常绿的乔木或灌木,针叶树中常绿的种类也比较多,如侧柏、圆柏、油松、白杄,但并非所有的松杉类树木都是常绿的,例如水杉、华北落叶松,在秋季也会落叶。
冬季常绿的女贞
在树木开花、结果的季节,也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通常,北方生长的木本植物大都是当年开花,当年结出果实并成熟,但一些裸子植物,例如雪松,花期就会跨至翌年,而白皮松等松属植物,花期在春季,球果要到翌年秋季才会成熟。
雪松的雌球花发育成球果,这段时间恰好跨年
绝大多数的植物都有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这仅指被子植物。松科、柏科、银杏科等裸子植物,部分结构或器官与被子植物不同,我们先介绍被子植物的情况,之后会单独对裸子植物进行介绍。
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一般扎在土壤等基质里,起到固定植物体和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作用,主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也有贮藏根、攀援根、寄生根等变态类型。我们在北京能够看到的树木,它们的根系一般都生长在地下,所以很难完整地观察到整个根系,仅有个别攀援根等特殊类型的根系,我们可以观察到。
直根系
须根系
寄生根
攀援根
贮藏根
茎通常起到支撑植物体、连接根和其他器官,以及运输和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植物的茎,形态和结构差异很大。比如很多植物的块茎、鳞茎、球茎、根状茎都生长在地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根;有些植物茎上的小枝或类似的特化结构,外观和功能都和叶相似,但并不是叶。区分茎和根、叶可以看“节”:茎上会分很多节,而根和叶不会。
节
鳞茎
根状茎
球茎
块茎
树木可以分为乔木和灌木。其中,乔木的茎会形成明显的主干,主干上面再有分枝,而灌木一般没有明显的主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乔木在幼苗时期也没有主干。典型的如白皮松,它要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茎才会形成主干,苗期就没有主干,植株形态很像灌木。
大部分植物的叶,最重要的功能是蒸腾作用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的结构、形态和叶序,都是鉴定物种的重要依据。完全的叶是由托叶、叶柄和叶片 3 个结构构成,也有很多植物的叶,缺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结构。
叶的结构
有些植物在一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这样的叶叫作“单叶”,也有些植物的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多个小叶片,这样的叶叫作“复叶”。不同的叶片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称为“叶形”。
复叶类型
叶形
叶序就是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主要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几种,大部分植物全株的叶序都一致,但也有例外,比如山梅花的叶在一年生枝上互生,在二年生枝上对生;对叶榕的叶大部分对生,但常混有互生叶。
叶序
叶尖
叶基
叶缘
叶分裂
以上说到的叶序、叶形,以及叶片边缘、基部、顶部的特征,叶片的颜色、是否有毛或其他附属物等,都是识别植物或区分物种的重要特征,大多可以直接观察到。
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般来说,植物开花后完成传粉,然后发育形成果实,果实中的种子会发育成新个体。
被子植物的花,实际上是高度特化的枝条:“枝条”中茎的下半部分就是花柄,不同植物的花柄有长有短,形态不一;上半部分是花托,上面生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4 个参与繁殖的主要结构。
花的结构模式图
花萼由萼片组成,位于花的最外一轮,通常是绿色的,与叶相似。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萼颜色鲜艳,比较醒目,有着与花瓣类似的形态和功能。有的花萼会合生在一起,只在顶端分裂;有的会合生成筒状;还有的是完全分离的数枚萼片。
花冠由花瓣组成,位于花萼内轮,颜色和形状多样,通常鲜艳、薄软,起到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有时花冠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花瓣,而是合生在一起的,在花冠下部合生、上部分裂时,我们通常把分裂的部分叫花冠裂片。
花冠类型
花萼与花冠合称为花被。有些植物的花被,并不能明显区分出谁是花萼,谁是花瓣,我们也可以把花被裂片统称为花被片。
雄蕊群位于花冠之内,由数个雄蕊组成。每个雄蕊通常都有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可以释放出花粉。
雌蕊群通常位于花朵中央,由一个或多个雌蕊组成,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3 个部分,柱头用来接受花粉,而子房的子房壁发育为果实的果皮。
雄蕊释放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作传粉。传粉成功后,子房壁会发育为果皮,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和果皮合在一起就是果实。有些植物的花托、花萼、花序轴等结构也会参与果实形成。
有些植物的花,具有以上所有结构,被称为完全花。也有些植物的花缺少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被称为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称作两性花,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称作单性花。开单性花的植物中,如果雌花和雄花长在同一植株上,叫作雌雄同株,如果雌花和雄花长在不同植株上,叫作雌雄异株。
有些植物的花是单独一朵生长的,称作花单生。很多植物的花都不是单独生长的,而是多朵花按照一定的方式生长在一个轴状结构上,这就叫作花序。植物的花序可分很多种。
完全花(紫叶李)
不完全花(桑)
单性花(雌)(雀儿舌头)
单性花(雄)(雀儿舌头)
植物的花序和花朵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鉴别特征。本书中,我们会选取最直观、最易观察到的特征来着重表述,例如花的颜色、花瓣(或花被片、花冠裂片等)的数量、比较特殊的花序类型等。
花序类型
有些植物的果实仅由果皮、种子两部分构成,叫作真果,比如枣、桃、葡萄等;有些植物的果实中,除了果皮、种子,还包含了花托、萼片等其他结构,这样的果实叫作假果,如山楂、杜梨等。
假果(苹果),真果(桃)
有些植物每朵花中的雌蕊只有一个,授粉后发育成一枚果实,这样的果实叫作单果,如桃、苹果等;有些植物每朵花中有许多个分离的雌蕊,每个都能发育成一枚单独的果实,这样的果实叫作聚合果,如玉兰、芍药等;还有一些植物,由很多朵花共同形成一枚果实,这样的果实叫作聚花果,如桑、构树、无花果等。
单果(蓝莓),聚合果(莲蓬),聚花果(桑葚)
根据成熟后的质地和结构,可以把果实分成肉果和干果两大类,每一类各自又包括几种类型。肉果类可以分为浆果、核果、柑果、梨果、瓠果几大类。干果可以分为裂果、闭果两大类,裂果又包括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闭果又包括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分果。
果实的类型
有些树木,特别是乔木,主茎的树皮形态也可以作为识别的依据。例如白皮松,老树的树皮白色,壮年植株的树皮有像迷彩服状的花纹,呈不规则斑块状脱落,类似形态的树皮还有二球悬铃木。梧桐的树皮,青壮年植株为明显的青绿色,老树的青绿色较淡。
老年白皮松的树皮为灰白色
青壮年白皮松的树皮颜色多样
还有一些相近的树木,也可以通过树皮的形态彼此区分。例如白蜡树的树皮呈灰褐色,通常具有纵裂,它的亚种花曲柳,树皮呈灰褐色,比较光滑,远看就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桦木属的植物,有的种类树皮呈薄纸状剥落,白桦的树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红桦的树皮为淡红褐色或紫红色,还有的桦木,如坚桦,树皮不剥落。
白桦的树 皮灰白色
红桦的树皮红褐色
常见的树木中,有一些种类就是裸子植物,例如松柏、银杏等。它们的形态结构,与被子植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想要辨认裸子植物的种类,就需要对它们的形态结构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散播花粉的雄性生殖结构叫作雄球花,而生有胚珠、可以接受花粉的雌性生殖结构叫作雌球花。雌球花授粉后会发育成球果,而成功授粉的胚珠将会发育成种子。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裸露在外,所以叫裸子植物。
北京常见的树木里,属于裸子植物的有 3 个类群:银杏科、松科、柏科。其中松科和柏科的球果结构是它们重要的鉴别特征。这些植物的球果本质上是一个极度特化的枝条,上面生有许多苞鳞和种鳞,苞鳞在下,种鳞在上,种鳞内侧生有种子。有些植物的种鳞边缘厚实、盾状,称作鳞盾。松科植物的苞鳞和种鳞一般是分离的,成熟球果就是“松塔”,上面一层层的结构就是种鳞;而柏科植物的苞鳞和种鳞会有不同程度的合生。
银杏
油松
侧柏
有时我们只能在某一个时刻,观察一株树木,这样的观察可以很细致。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对同一株或同一种树木进行观察。有时,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季节,才能够看到最显著的特征。
有些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花朵和茎叶状态会发生变化,比如合欢的花在傍晚开放,翌日上午逐渐萎蔫,但它的羽状复叶中的小叶片,在傍晚时会彼此闭合,翌日清晨再度张开。
合欢的花傍晚开放
合欢的花上午萎蔫
有些植物需要进行连续几天的观察。比如忍冬属(金银忍冬、忍冬等)中的一些物种,花色会发生变化。一朵花在初开时是白色的,而后变成淡黄色,再变为金黄色。一些树木秋季时叶片变色,与昼夜温差相关,也可以连续几天观察一株树木叶片的变色比率。
连续几天观察忍冬
每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表现出不同的物候特点,有些植物最好在特定的季节观察,才能看到花和果实的典型特征,或者看到新叶、老叶的不同形态特征,而有些植物一年四季都可观察。比如,梣叶槭的新叶通常带有淡黄色,新叶开展后就渐变为绿色,但梣叶槭有一种园艺品种,叫作金叶梣叶槭,从春至夏,叶片都是淡黄色的。
还有一些植物类群,近亲种类的花期、果期有所不同,首先就可以根据开花或结果的时间来区分种类。比如榆属的树木,榆、春榆等种类,都是春季先开花,花后结果,新叶生出的时间和果实成熟的时间接近,但榔榆却是在秋季开花结果的。
榆树春季开花,然后慢慢长出果实和新叶,夏季枝叶繁茂
除了观察树木本身之外,还可以详细观察它所在的环境。有些树木为了适应环境,形态特征和习性都会随之改变。即使同一种植物,有时在不同的环境里,形态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中叶片较小,而在潮湿背阴的环境中叶片就比较宽大。此外,在观察树木时,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经济价值或可食的种类,它们与动物和人类的相互关系,也是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考的。
植物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观察树木时,常常可以看到和它们关系密切的动物。有些动物栖息于某类树木上或是专以某类植物为食,比如在黄檗树上,可以看到绿带翠凤蝶的幼虫;而在花椒树上,则能看到柑橘凤蝶的幼虫。
取食黄檗树叶的绿带翠凤蝶幼虫
植物并非单纯地给动物提供住所和食物,很多植物也利用动物传播花粉或种子。有些植物的花朵上有蜜导、蜜腺等结构,在吸引动物采蜜的同时,也帮助自己传粉。例如,毛泡桐的花就是明显适应昆虫传粉的结构;枣、酸枣的花中能够看到花盘特化的蜜腺;掌裂草葡萄的花瓣有时掉落,但蜜腺仍可吸引昆虫。
毛泡桐适宜吸引昆虫
酸枣的花盘特化为蜜腺
也有些植物可以依靠动物来传播果实或种子。例如,桑树、构树都是依靠鸟粪传播种子,在它们的果实成熟时,往往可以在附近见到带有果实颜色和种子的鸟粪;华山松的种子依靠松鼠或一些鸟类传播,动物们将种子埋藏在地下储存,如果忘记挖出吃掉,春季时种子就有可能萌发。
构树的果实
鸟类取食构树果实后的粪便
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同样也和树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北京,人们除了栽种、养护树木之外,很多树木都和北京人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春季时的香椿嫩叶就是北京人喜爱的食物。此外,民间还有取食“榆钱”(榆树的嫩果)、槐花(刺槐的花)等习俗。秋季的柿子不但是时令水果,而且北京所产的柿子和南方的品种不同,不能直接吃,需要经过“漤”之后才能食用,过去秋冬季“漤”柿子的情形也成了北京四合院、大杂院内的经典场景。
过去的民间风俗也有一些和树木相关。例如,栽种柿子树时最好种两棵,取的是事(柿)事(柿)如意的谐音。桑树、柳树、杜梨因为分别与丧、流(流失)、杜(杜绝)等读音相同或相似,过去被一些人看作不吉利的树木,所以在北京民间,通常不会把这些树木栽种在院子里。还有一些树木则是孩子们的天然玩具。例如,北京秋季有一种儿童游戏叫“拔根儿”,用的就是加拿大杨的叶柄,两人各找一根叶柄,双手抓紧叶柄两端,两根叶柄交叉,同时向自己的方向用力拉,先把对方的叶柄拉断者为胜。
北京初冬四合院里的柿子
秋天,两个小孩儿拔根儿
树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有机营养物质,给很多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和食物,同时也维持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氮等物质的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森林覆盖率、林木的物种多样性等,都是判断自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绿化更是有着详尽的要求。特别是,有些树木可能对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例如,杨柳科植物的雌株在春季果实成熟后会散发出飞絮,不但影响环境,造成火灾隐患,导致部分人群过敏,还可能携带病原体,所以人们在栽种时选择雄株,并用其他方法使已经栽种的雌株不再飞絮,这些都是园林部门的重要工作。
毛白杨的果实成熟后生出飞絮
杨絮堆积在地面
有一些树木的枝叶比较密集,除了可以用作行道树,也可以使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物附着在叶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例如,侧柏、圆柏就是常见的针叶树中对PM2.5 吸附与削减能力较强的树种。
二球悬铃木可吸附空气污染物
圆柏可吸附空气污染物
除了用肉眼观察树木之外,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更加准确地判断树木的花和果实的颜色,或测量树木的高度等特征。还有一些工具,则可以用来观察肉眼难以看清的特征或状况。此外,有些工具对于专业人员研究时采集材料有所帮助。
比色卡: 比色卡可以用于比对树木的花或果实的颜色。有些颜色如果我们仅靠观察,在判断上可能有误差,例如紫红色和蓝紫色。到底这两种颜色的界限在哪里呢?这时可以利用比色卡来对比。
用比色卡对比红花刺槐的颜色
直尺、卷尺或其他长度测量工具: 通常观察树木时,在测量叶片长度、宽度等特征时,可以使用直尺;在测量树木胸径时,使用卷尺或其他种类的软尺。
用直尺测量白桦叶片的长度
放大镜: 放大镜是在野外观察时最常用的工具,可以用来观察植物表面的一些细小结构,例如毛的形态、果实或种子表面的花纹等。使用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方法,即让放大镜的镜片靠近眼睛,调整植物和镜片之间的距离,直到能够观看清晰。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放大镜对着太阳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槲树叶片的细微结构
望远镜: 有些树木比较高大,花、果实甚至枝叶可能无法清晰看到,这时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注意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望远镜,禁止用望远镜对着太阳或强光源!
用望远镜观察梓树的花
枝剪: 用于剪断木本植物的枝条。有时专业人员进行研究时,需要采集材料或标本,使用枝剪不但更为便捷有效,也可以避免徒手采集时,对植物本身或采集者造成额外伤害。
用枝剪剪沙梾的枝条
高枝剪: 用于剪断高处木本植物的枝条,也可用于采集高处的花或果实。
用高枝剪剪香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