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鳞副泥鳅

拉丁学名: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别名: 大泥鳅

分类类群: 硬骨鱼纲 鲤形目 鳅科

形态特征: 全长10~18厘米,体细长,近圆柱状,尾部侧扁,有发达皮褶,背部灰褐色,体侧有黑色斑点,腹部白色;口下位,有5对短须;尾鳍圆形。

原产地环境: 淡水底层

北京民间所说的“泥鳅”,不仅指分类学中所说的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这一种,而是泛指鳅科的许多种鱼类,其中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是大鳞副泥鳅,它的体形比泥鳅粗壮,个体也更大,肉更多,经济价值也高一些,现在有比较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在市场上比泥鳅更容易见到,有时会被顾客误以为是“打了激素的泥鳅”。大鳞副泥鳅本来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近年来随着物流、放生、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在华北、东北的自然水体也多次发现,北京也有,它和泥鳅的区别除了体形外,还可以看尾鳍。大鳞副泥鳅的尾鳍上沿和下沿都向躯干部延伸出薄薄的“尾褶”,有时可延伸至背鳍处,所以显得尾巴比泥鳅粗很多。真正的泥鳅在北京的各大水体中广泛分布,野生数量也很多,用简易的鱼笼即可捕获,近年来较少出现在菜市场、超市里,更多地作为活饵出现在花鸟鱼虫市场上,充当大型观赏鱼、某些蛇类、龟类的食物。 733A33uwBmeAv8NwZO/vTtuJqgMzRcyJB/3qJTUaOTy6IkDHl2Z5XhWo9fXtFI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