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拉之死

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绘画作品里,总是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种情况在艺术史上非常常见,有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有的是因为意识形态的转变使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产生了不同,有的则是单纯的不同的人所看到的场景不同。这样的情况最经常发生在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身上,因为绘画毕竟是主观的创作。有争议性的人物在不同人不同的视角下,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而在不同的画家的眼中,事件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这听上去似乎是一些七零八碎的场面,但是往往却能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多面的历史。

最经典,也是最好的例子,就是“马拉之死”。

它让我们得以在多种不同的视角之下,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以及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内,全维度去感受同一个事件。

很有趣,我上学的时候,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开设了比较政治学课,中文系那边则开设了比较文学课,而我们接下来要聊到的故事,完全可以开玩笑地称为比较艺术史课——用比较研究的方式,从图像的角度去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同样出自大卫之手的《死去的马拉头像》( Marat mort ),现藏于凡尔赛宫

○ 马拉是谁?

让-保罗·马拉(Jean-Paul 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记者和医生。他以激进的观点和强烈地为平民百姓发声而闻名,也被认为是雅各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马拉的《人民之友》报( L'Ami du Peuple ,初称《巴黎政论家》)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正是他的激进主张和对反革命分子实行恐怖政策,最终导致他本人遭遇了暗杀。

马拉出生在今属瑞士纳沙泰尔州的小镇布德里,早年间他曾在法国、英国等地学习、工作。他曾在巴黎的一家医院担任医生,并开始涉足社会活动。他进行写作、演讲和广泛的社会活动,而创办《人民之友》报无疑是他最具影响力的成就了。

这份报纸为贫苦大众发声,抨击富有的特权阶层。马拉坚信,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旧制度,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使人民能够享有自由、平等、博爱等权利。因此,在他的文章中,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君主制、贵族特权和教会势力。

此外,马拉还通过演讲和参与重要公众事件来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他积极参加各种革命组织,如国民公会、巴黎公社等,为推动社会变革贡献力量。他还积极参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各派政治力量展开激烈争论。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理念,成为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激进派代表之一。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马拉始终保持着激进的政治态度。他支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反对君主制和贵族特权。他认为,为了保卫革命,所有的反革命分子都应该受到惩罚。他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文章,痛斥反革命分子,要求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正因为如此,马拉在革命过程中树敌无数。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定地支持着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事实上,马拉的激进立场和行动引起了当时各方的关注和担忧。许多温和派人士将他视为极端分子,认为他的行为有损革命事业。不过,马拉认为法国大革命需要坚定的信仰和勇敢的行动,只有通过彻底的改革,才能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因此,他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好,现在让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马拉被刺杀这一事件。

1793年7月13日,夏洛特·科尔黛(Charlotte Corday) 来到了马拉的住所,声称她要告知马拉有关反革命分子的情报。当时的马拉因长期患病而卧床,但他还是同意接见科尔黛。在得知她的来意后,马拉表示非常感激,并立即开始记录起她提供的相关信息。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科尔黛突然拿出了藏在衣服里的刀,猛地刺向马拉的胸部。这一刺,使马拉当场丧命。

科尔黛被捕后,她表示刺杀马拉是为了拯救法国。她认为马拉的激进主张和行动对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如果不除掉他,法国将陷入更大的混乱。然而,在当时的雅各宾派眼中,科尔黛的行为无异于背叛革命。她最终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约瑟夫·博兹(Joseph Boze)绘制的马拉肖像,现藏于卡纳瓦莱博物馆(Musée Carnavalet)

马拉的死在法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人为他的遭遇感到愤怒和悲痛,认为他是革命事业的烈士。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发表演讲,悼念马拉的死,并表示要为他复仇。马拉的遗体一度被送进巴黎的先贤祠 ,他成为革命烈士的象征。

然而,马拉的死亡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政治斗争。在他死后不久,法国进入了所谓的“恐怖时期”。在这个时期,雅各宾派加强了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和迫害,许多无辜的人因此受到牵连。恐怖时期四处弥漫的暴力和残杀,使得许多人对革命事业失去了信心,对雅各宾派的执政产生了质疑。最终,雅各宾派在逐渐失去了民心后被推翻。

尽管马拉的政治生活充满了争议性,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和影响却不容忽视。他通过《人民之友》传播革命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反抗旧制度的必要性。他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了坚定的立场,付出了勇敢的行动,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正因为如此,尽管他的激进主张和行动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质疑,他仍然在法国大革命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马拉的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革命者在捍卫革命事业时,是否应该采取激进的手段?如何在坚持原则和保持理智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问题即便对于今天的世界,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激进主张和行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批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像马拉这样的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改变了法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正如许多革命者一样,马拉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而奋斗。虽然他的方式和观念可能引起争议,但他在法国大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在回顾马拉的一生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革命者形象:他具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行动和不懈的奋斗精神。他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为自己的理想而战。这种精神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并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与此同时,马拉的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在社会变革中同时存在的激进主义问题。在追求变革的过程中,激进主义可能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推动力,但它也很容易引发极端思想和暴力行为,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因此,在推动变革时,我们需要在激进主义与温和主义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更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

马拉的生活和事迹也让我们思考如何看待革命者的历史角色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在当时可能引起争议,但我们需要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来评价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马拉之死》——法国大革命时代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在今天的世界,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再面临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性变革,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马拉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得到启示:在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追求公平与正义;同时,我们也需要找到平衡,找到可延续的发展方式。

○ 《马拉之死》

◎ 消失的凶手

在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于1793年的作品《马拉之死》 [1] 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触动的场景。这幅布面油画的尺寸为162厘米×125厘米,描绘了马拉一生的最后时刻:在棕绿色背景的衬托下,马拉的身体呈现出了垂死的样子,裹着白色头巾的头倒向了一边;他悬垂的右手握着一支鹅毛笔,左臂搭在一块盖着绿布的木板上,手上还拿着一张有手写字迹的纸;他的躯体倚靠在浴缸上,浴缸上盖着一块沾满受害者鲜血的白色床单;而就在离他悬垂及地的右臂的不远处,放着一把沾满了鲜血的白色刀柄的刀。

大卫和马拉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大卫在马拉去世前一天还与他见过面。大卫为了完成这幅画,投入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最终于1793年11月14日交付了这幅作品。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没有出现杀手夏洛特·科尔黛的身影。然而,她的名字却出现在了马拉手中的纸上。这一细节表明: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到科尔黛,可大卫却在画面内暗示着凶手在这一刻的存在。

《马拉之死》(局部),科尔黛写给马拉的信,她的名字赫然在目

画作中马拉的肢体呈现出无力的状态。他右手未曾放开的鹅毛笔,似乎是在诉说着他生前的工作和职责。马拉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记者,因此这里的鹅毛笔可视为他的某种象征。而在他左手中紧握着的那张手写纸,可能也是在表示他生前一直在为心中的事业而奋斗——是的,马拉在死前还在努力工作。

马拉倚靠在浴缸上,这一动态体现了马拉生前的不幸。他患有皮肤疾病,只能在浴缸中工作,因此浴缸对他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浴缸上盖着一块沾满鲜血的白色床单,这不仅凸显了马拉的生命所遭受到的无常和残酷,也显示了他在死前不可避免的痛苦。而左下角的白色刀柄的刀,则是科尔黛用来结束他生命的凶器,在这一刻,我们仿佛目睹了马拉被谋杀的全部过程。

画作的色调和细节展现了大卫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用心。棕绿色的背景为整幅画作提供了一个沉静的氛围,使观者更能专注于马拉的形象。白色头巾和倒向一边的头部,则表达了马拉生命的结束,以及他的悲壮和无奈。通过这些细节,大卫成功地传达了他对马拉的敬意,同时也让观者能够感受到这一悲剧性事件所带来的巨大震撼。

可马拉的面容却尽显安详,仿佛他在死前并未经历太多痛苦。这可能是大卫对马拉的尊崇之情所致,他通过这种方式将马拉塑造成一位英勇的殉道者。同时,马拉的双眼紧闭,使得观者也无法从中读取他生前的恐惧和绝望,而是更多地关注到他的死亡和对他的怀念。

画作中的光线起到了强化氛围的作用。如此的光线处理使马拉的形象更加立体,同时也增强了画面的对比度。光影之间的转换使马拉的肌肤显得更加苍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死亡。此外,光线还照在了马拉手中的那张纸上,使观者的注意力得以流畅转移到这一重要的细节上,从而更好地了解这幅画作所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

画面右端的绿布木板则是马拉的写字台,这是一个独属于文字工作者的符号,这一细节使画面更加丰富,并突显了马拉作为政治家和记者的职业身份。黄色木箱上摆放着墨水瓶、鹅毛笔,还有其他带有字迹的纸张,这些物品都与马拉的工作息息相关,进一步强调了他生前的职责。同时,这也让观者对马拉的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体验,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他生前一直在为革命事业进行奋斗的决心。这一细节进一步表达了大卫对马拉的敬意,将他描绘成了一个为民众奋斗的英雄。同时,这也暗示了马拉生前的成就和他在法国大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马拉之死》(局部)马拉留下的信笺及钱

整幅画作都充满了对马拉的悼念之情。

大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朋友的怀念,也使观者对马拉的生活、事业都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画中所传达的信息也激发了观者对这位被谋杀的政治家的同情和敬意。

尽管画面中并未出现杀手科尔黛的形象,但她的名字却出现在马拉手中的纸上。这一细节使她尽管身处画面之外,但我们在画面内也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存在。这种处理方式既强调了她在事件中的关键属性,也让观者对马拉之死的原因产生了巨大的好奇。此外,这也让画作更具故事性,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势必会更加关注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事件。

《马拉之死》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它突显了大卫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这幅画作不仅展示了大卫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人物情感的描绘,还通过对马拉之死的表现,传达了一种对英勇牺牲者的敬意,以及对法国大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特别关注。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马拉之死》作为一幅政治宣传画,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它使马拉成为革命的象征,激励了许多人为民主和公正的理念而奋斗。画作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使得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股激昂的力量。这幅作品不仅是大卫的艺术杰作,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见证。

在画作中,大卫对光线和阴影的运用也值得称赞。他通过对光线的精细处理,使得画面中的人物和物体更加立体,增强了空间感。同时,光线还强调了画面中的重要细节,如马拉手中的纸和浴缸边的刀柄。这些细节使得观者更加关注画面所传达的信息,深入思考画作背后的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

大卫在画作中对颜色的运用也非常考究。以棕绿色为背景色,为画面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与此同时,他又通过白色头巾、血迹斑斑的床单和苍白的肌肤等细节,持续增强画面的对比度,使马拉的形象生动又突出。这些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同时也增强了画作主题的悲壮之感。

在绘画技巧和表现力方面,《马拉之死》无疑是大卫的巅峰之作了,这是一幅充满了情感和历史价值的艺术杰作,它不仅是大卫的艺术成就,更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艺术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如今,《马拉之死》被收藏在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美术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中,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前来欣赏。它不仅是一幅美术史上的杰作,更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见证,激励着人们不忘历史,珍视和平,勇敢地去追求民主与公正。

◎ 另一幅“马拉之死”

1860年,距离法国大革命结束已有60多个春秋,但这于我们依旧是一个遥远的时代。一位名叫保罗-雅克-艾梅·博德里(Paul Jacques-Aimé Baudry) 的画家,灵机一动创作了一幅名为《夏洛特·科尔黛》的画作。然而,这位画家并非在一味地模仿大卫的经典之作,而是将视角巧妙地从马拉转向了行凶者夏洛特·科尔黛,既紧扣主题,又彰显了事件本身的戏剧性。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垂死的马拉,他的左手紧紧抓住浴缸的边缘,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他的不幸遭遇。而与此同时,夏洛特·科尔黛则毫无畏惧地站在窗边,巧妙地将她的形象与背后的一张法国地图结合在一起。这幅画作的创意之处在于——它将马拉与科尔黛两位关键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让观者在欣赏这幅画作的同时,体会到两位主人公命运的无奈与悲剧色彩。

如同一场轻松的游戏,博德里在这幅画作中巧妙地反击了大卫的作品。他并非简单地重复大卫的创作,而是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科尔黛,展示了她在这场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这幅作品充满了戏剧性,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画面中的故事与情感。

在画面的构图上,博德里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才华。他将马拉与科尔黛的形象巧妙地安排在画面的两侧,形成了一种戏剧性的对比。垂死的马拉与坚定的科尔黛,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使画面更具张力,还让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加了解画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在《夏洛特·科尔黛》中行凶者出现了,她不再只是一个冰冷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本幅画作现藏于法国南特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Nantes)

画作中的色彩运用也堪称一绝。博德里巧妙地运用了暖色与冷色的对比,突显了画面中的情感冲突。马拉身上的暖色调与科尔黛身上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使观者更加关注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背景中的法国地图也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使观者在欣赏画作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背景与历史意义,当年的法国,就是如此地充满着对立与冲突。

○ 不同历史时期,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

雅克·路易·大卫于1793年创作的《马拉之死》和保罗-雅克-艾梅·博德里于1860年创作的同主题画作,尽管为描绘同一历史事件,但因两位艺术家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受到了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环境和观点的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视角。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大卫和博德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显著差异。大卫的《马拉之死》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这段时期充满了激进和变革的气氛,大卫本人是一位热情洋溢的革命者,他的画作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相较之下,博德里的画作创作于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政治氛围较为保守,博德里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保守的社会观念。

从社会环境方面考虑的话,两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期望也有所不同。大卫在创作《马拉之死》时,受到了革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宣扬革命精神的象征,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博德里在创作此画作时,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舆论的质疑,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更加谨慎。

从观点方面来看,大卫和博德里对待“马拉之死”这一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大卫将马拉塑造成一位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在他的画作中,马拉的形象被高度理想化,成为一位充满荣誉和尊严的英雄;而博德里则更加注重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在他的画作中,马拉和科尔黛的形象都表现得更为真实和生动,也突显了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物性格的复杂与多样。

从两幅画作中表现的人物关系来看,大卫的《马拉之死》强调了马拉个人的英勇形象,将科尔黛隐藏了起来,使其显得较为次要,这反映了大卫试图通过画作强调革命英雄主义,突显马拉对法国大革命的贡献;而博德里的作品则更注重表现马拉与科尔黛之间的微妙关系,他详细地描绘了科尔黛的面部表情和姿态,使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科尔黛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种表现手法旨在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性之复杂,强调了历史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

两位艺术家在描绘“马拉被刺”这同一历史事件时,所展现出的视角和侧重点都有着各自的依据。而通过对比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事件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艺术家对事件的表现手法和视角传达上,还体现在他们看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上。这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审视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注释:

[1] La Mort de Marat/Marat Assassiné。 MjVtbOCl31Q9Qi5eabyseaG1DtB9ytlfaPaF5WQbMTIxefXDo43P7IAcIZPhm/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