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绿色消费场景变化

我国居民消费主要分为八大领域,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其他。其中,衣食住行用领域消费支出占比近八成(见图2-1)。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专题政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 2015年我国每单位消费能耗最高的领域为交通通信,单位消费能耗达220.61千克/万元,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居住、食品消费能耗分别为170.99千克/万元、166.80千克/万元、125.19千克/万元、122.44千克/万元。

图2-1 各领域消费支出比重

注:E代表预测或预估数值。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社会治理专题政策研究”课题组。

根据欧洲国家政策导向,欧盟绿色新政将食品、住房、生活用品、出行及政府采购作为绿色消费的重点领域,《德国可持续消费国家规划》围绕食品、住房、服装、办公、旅游、交通六大领域展开,瑞典国家可持续消费战略着重推动食品、交通及住房领域的绿色消费。 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等文件,将绿色消费领域明确为旧衣回收、绿色居住、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产品供给等。综合考虑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及单位能耗等因素,可将衣食住行用及文娱旅游等作为居民开展绿色消费行动的重点领域。

(一)旧“衣”回收,绿色供给

衣着服饰方面的能耗及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生产环节及废弃物处置环节。因此,相应的绿色消费路径一方面在于废弃衣物回收再利用,实现消费减量化;另一方面在于促进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改造,从而实现绿色产品供给。

1.消费端:旧衣零抛弃,让衣物重生

我国是世界纺织服装设计、制造、贸易和消费中心,也是纺织大国、穿衣大国和纺织原材料进口大国。根据《中国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进展白皮书》,我国每年消耗的纺织纤维达3 500万吨,由于资源紧缺,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纺织品及原材料;2017年和2018年废旧纺织品回收量仅分别为350万吨和430万吨,再生利用率仅约20%。若充分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纺织原材料,解决石油消耗、耕地紧张等问题,还可减少焚烧时有害气体的排放。

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在政策端、产业端及居民端均存在问题。首先,政策端的相关支持与宣传工作启动较晚,缺乏技术研发支持、财税优惠及强制性政策等支撑;其次,回收行业普遍存在小、散等特点,回收技术及再生品附加值低,阻碍产业链价值链的形成;最后,居民端尚未普遍形成旧衣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回收渠道也不明确。为实现旧衣零抛弃,让衣物重生,需要建设并完善居民社区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规范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分级利用机制,有序推进二手服装再利用,提高废旧纺织品在土工建筑、建材、汽车、家居装潢等领域的再利用水平。

针对居民缺乏旧衣回收意识等问题,目前部分环保企业尝试通过完善旧衣回收渠道等方式,帮助用户更便捷地实现旧衣再利用。例如,“飞蚂蚁”环保回收平台作为一个倡导环保处理闲置物品的平台,开创了线上预约、线下免费上门回收旧衣的全新模式。用户既可以在“飞蚂蚁”平台线上预约免费上门回收旧衣的服务,也可以在“飞蚂蚁”平台上定位到离自己最近的线下旧衣回收代收点“环保衣栈”,自行将衣物送至就近的“环保衣栈”。在回收完成后,用户会获得相应的环保豆奖励以及优惠券、环保证书等。目前,“飞蚂蚁”的回收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 同时,“飞蚂蚁”还将旧衣物制成环保布袋、环保材料工艺品等,并为其创立了环保再生品牌“焕+”。旧衣回收再利用既延长了衣物的生命周期,降低了对原材料与能源的消耗,也以时尚前卫的方式,向居民宣传了绿色消费与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除了旧衣回收再利用,“共享衣橱”模式的创新也能够有效降低衣物的闲置率,减少过度消费和浪费的现象,从源头上减少衣物生产或处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托特衣箱、衣点租和易租衣等App(移动应用程序)是租衣类共享经济的代表。其中,深圳莱尔托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托特衣箱App,可提供上百种时装品牌的租赁服务,涵盖商务、通勤、休闲、度假、宴会等多种穿衣场景;衣点租App为会员提供包年、包月租衣服务,用户可将闲置且保存完好的衣物通过软件共享给别人来获得衣点,使用衣点再租赁其他用户共享的衣物;易租衣App则聚焦男士正装、女士晚礼服,提供网上租赁与线下体验中心相结合的模式。

2.生产端:节能生产,构建绿色供应链

作为衣着领域的重要能耗来源,生产端的节能环保及绿色产品供给是促进绿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方面:一是要从服装设计、生产过程及销售方式等方面,全方位降低能耗及废弃物产生;二是要提供透明有效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识别具有环保及可持续特征的服装产品,包括要求生产企业披露供应链信息,完善产品绿色标签制度等。

在服装设计环节,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多年前,慢时尚品牌设计师薇薇安·威斯特伍德提出“少买,择优,久存”(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的口号,呼吁消费者购买更耐用的时尚单品,从而减少购买次数以支持环保。在其2022年秀场系列中,该品牌第一次做到了不采用任何原始合成材料,低环境影响材料使用占比达98%,用实际行动号召整个行业加入可持续发展行列。此外,部分国际奢侈品品牌也逐渐开始宣传可持续时尚的理念。例如,普拉达与面料生产商艾菲而联合,用海洋废弃塑料制成再生尼龙用于服装制作;古驰也在近几年推出可100%回收利用的环保手提袋,停止使用PVC(聚氯乙烯)材料等。

在服装生产环节,纺织生产过程不仅耗费大量水资源,还消耗煤炭、生物质燃料,从而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绿色生产方式能够创造巨大的减排空间,在生产环节使用可再生能源成为一种有效的碳减排方式。以纺织制衣龙头企业申洲国际为例,该公司使用环保原材料,改善染色工艺,引进环保设备并进行末端水处理再利用,2020年单位废水排放量较2016年减少约36.41%;其宁波工厂全面使用天然气替代煤炭,2019年该公司天然气消耗总量约为0.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44%,同年生物质燃料及煤炭消耗总量为17.48万吨,同比下降16.15%,有效减轻了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服装的环保信息标识方面,由欧洲及日本的独立研究和检测机构组成的国际纺织及皮革生态学研究和检测协会(OEKO-TEX ® ),在纺织品和皮革生态领域开发了著名的环保纺织标准:生态纺织品认证(OEKO-TEX ® STANDARD 100)、可持续纺织和皮革生产认证(OEKO-TEX ® STeP)以及供应链尽职调查工具(OEKO-TEX ® RESPONSIBLE BUSINESS)等。这些认证可从供应链输入端、生产加工过程到最终成品阶段,为整个纺织品价值链上的企业提供支持。其环境影响评估工具可以测量企业每个工艺步骤及每千克材料的碳足迹与水足迹情况,其签发的再生材料认证吊牌,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企业在循环经济形势下的资源回收贡献,追踪产品的环保信息。

(二)绿色饮“食”,杜绝浪费

碳排放广泛发生在食品的原料、生产、包装、物流等各个环节,根据《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食物及相关产业链贡献了全球26%的温室气体排放。具体而言,与餐饮相关的能耗及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三个环节,分别为农业生产环节、食物包装环节及餐厨废弃物处置环节。相应的转型路径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杜绝食物浪费,实现消费及垃圾处置减量化;二是鼓励饮食结构调整,扩大绿色有机食品供给;三是鼓励简化包装,促进食品碳中和。根据国际经验,欧盟实施“从农场到餐桌战略”以减少营养过剩造成的污染;德国提倡绿色的饮食生活方式,减少食物浪费,鼓励使用低包装或零包装商品等;瑞典关注食品消费的碳排放和食品标签。

1.杜绝食物浪费

当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其中宴请聚餐是重灾区,因此降低食物的浪费率极为迫切。根据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相比之下,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食品浪费统计调查》,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费率仅为5.1%。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全国每年在餐饮上浪费的粮食高达4 000万~5 000万吨,是目前粮食生产量的6.0%~7.5%。其中,大型餐馆、朋友聚餐、商务宴请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朋友聚餐、商务宴请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分别为107克和102克,大型餐馆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量为132克。餐饮食物的浪费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用的水、土地、能源等被无端消耗并产生大量碳排放。此外,相应的垃圾处置也会造成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见表2-1)。

表2-1 食物浪费造成的碳排放量

注:*具体值为0.21,本列数据均为四舍五入后取值。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为杜绝粮食浪费,居民可以主动参与到“仓储-运输-零售-餐桌”全链条的反食物浪费行动中,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餐饮企业也可以合理设定有关自助餐食物浪费的收费标准等。随着我国网络餐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卖用户规模快速增长,防范外卖食品浪费成为防止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美团和饿了么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外卖平台,均推出“小份餐”“适量点餐”等选项帮助有需要的人群减少餐食的分量,进而避免外卖食物浪费的情况。这项服务在消费者群体中获得了积极的响应。截至2023年7月,美团、饿了么共销售“小份餐”11.99亿份。

2.鼓励饮食结构调整,扩大绿色有机食品供给

饮食结构不同也会带来碳排放量的区别,素食造成的碳排放量要远低于肉食。这是由于动物成长过程中对食物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会排放甲烷类温室气体,因此肉食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同等情况下远高于素食。在肉类中,不同品种的碳排放量也有区别。例如,牛羊肉等红肉类食品产生的碳排放量约是相同质量下鸡肉、猪肉类食品的4倍(见图2-2)。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均衡菜谱中,肉食占碳排放量的比重超过50%;而在中国,水稻等主食类摄入量较多,碳排放量占比与肉类持平,约为31%。

图2-2 中国每千克食物碳排放量

资料来源:中金研究院。

相较更普遍的杂食食谱,纯素食和蛋奶素食在满足人体均衡营养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人均碳足迹分别为杂食的59%和65%(见图2-3)。多吃蔬菜、蛋奶素食,适量吃畜禽肉可减少碳排放并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结构的改善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依靠公共宣传引导;二是需要产业端通过食品加工创新,将素食做出肉食的味道,淡化饮食结构改变所带来的口味变化;三是在政策上,统一强化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和标准,扩大绿色食物有效供给。

图2-3 不同饮食结构每日所产生的人均碳足迹

资料来源:中金研究院。

目前部分公司推出植物肉品牌,提供以植物为原料制成的替代肉食品,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如美国某公司使用豆子、甜菜根、椰子油、菜籽油和马铃薯淀粉等制作味道和口感与肉类相似的产品。 中国的某公司致力于开发由黄豆和谷物等植物原料制成的纯素的植物肉产品,制作过程中减少了对水和土地资源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乳制品领域的某龙头企业也积极开展绿色创新,部分产品在原料的获取、生产和运输,以及产品的生产、运输、包装和废弃阶段均实现了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3.鼓励简化包装,促进食品碳中和

食品行业内碳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包装,其中塑料产生了不少碳足迹。根据国际环境法中心的研究,每生产1千克塑料,将向大气排放3.5千克二氧化碳。因此,绿色餐饮可以在支持餐饮企业、食品零售企业、外卖行业等采用简化包装、可回收利用包装,以及减少过度包装和塑料餐盒使用等方面采取措施。

为了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很多食品企业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的原料进行材料创新。例如,芬兰的Paptic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木纤维的可回收利用的纸张,用于干燥食品包装;纸包装领域的跨国巨头利乐,通过采用可再生原材料制作包装材料,或者工厂通过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从材料源头减少碳排放。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改进包装设计,尽量使用单一材料制造包装,既减少因包装印刷和材料消耗带来的多余碳排放,也便于产品使用后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例如,康师傅发布的“纯萃零糖原味茶饮料”,采用轻量化空瓶设计,减少了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量,同时使用透明包装瓶减少对油墨的使用;特仑苏“沙漠·有机纯牛奶”的包装采用通过FSC(森林管理委员会)永续森林认证的环保纸板包材,纸板表面没有白色涂层,纸板上层也不做漂白处理。

在包装材料处置方面,饿了么尝试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包括与中国包装联合会联合制定外卖包装标准,为商户提供绿色设计指南与采购渠道,尝试餐盒使用后的回收利用等。据统计,到2022年末,饿了么“无需餐具”的订单量已达13亿单,相当于减少使用了6 000吨的木材和3 000吨的塑料。

在绿色生活理念广泛传播的今天,产品包装甚至成为一些企业向消费者传达绿色影响力的方式。例如,元气森林在其“零碳”气泡水的瓶身上标注“零碳绿码”,消费者在扫描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手中这瓶饮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达能武汉工厂在脉动维生素饮料的瓶盖上添加由“来自碳中和工厂”和“脉动”字样组成的微笑表情。

(三)绿色建“住”,环保家居

居住方面的能耗及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家用电器等能耗产品的使用,以及对水资源等的消耗。相应的转型路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建筑建造过程中,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推行老旧小区改造,使住房本身具备冬暖夏凉等特征,降低防寒或降温等用电需求;二是推行绿色装修,降低木材的使用量。参考国际经验,欧盟支持公共与私人建筑更新,提升住房、供暖能源利用率;德国将居住供暖在二氧化碳减排上的潜力作为绿色消费的重要衡量指标;瑞典将居住建材的能源标签作为绿色消费的衡量指标。

1.绿色建筑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数据,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约51.3%,其中建筑使用过程中碳排放占比约42.8%。建筑领域节能一方面需要在建材生产及建筑施工过程中,推动工业生产绿色转型,使用绿色建材,推广装配式及智能施工方式;另一方面在于对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推广,降低居民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能源需求效率、水资源管理和室内环境质量等因素,成为居住行业绿色消费的重要领域。在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节能技术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利用BAPV(光伏与建筑简单组合连接,分布式的主体)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建筑光伏技术,将光伏组件与幕墙、采光顶、屋顶、阳台等建筑结构结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022年,我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约占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的51.1%。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各类建筑用地为测算基础,并根据假设的建筑密度和可改造比例进行预测,未来存量建筑的屋顶可以改造加装光伏的潜力为1 448.4千兆瓦。此外,通过对墙壁、窗户、屋顶和隔热层进行节能改造,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需求效率。例如,在屋顶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合理选择屋顶保温材料和隔热设计等,加强绿色节能效果。新加坡的SDE4大楼,其悬挑屋顶装有1 200多个光伏面板,利用太阳能满足整栋建筑的供电需求。另外,该建筑内设有创新混合制冷系统,配有天花板跟随器,与新加坡的传统建筑相比,可以减少36%~56%的电力消耗。

建筑碳排放源及绿色转型路径见表2-2。

表2-2 建筑碳排放源及绿色转型路径

近20年来,我国政府循序渐进地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从“十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共经历了科技先行先试、搭建平台体系、激励促进、强制普及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建材生产方面,2020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该通知启动了我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鼓励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打通供给侧与需求侧通道。在建筑施工方面,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15%;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推进地区。根据“十四五”期间各省市装配式建筑政策目标,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基本在30%以上,最高达50%。与现浇式建筑(传统盖楼是现场浇筑混凝土)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建材生产及建筑施工环节的碳排放量均有一定量的减少。一方面,装配式建筑采用集约规模型数字化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材料消耗;另一方面,其后期采用机械化安装方式,大幅度规避了建筑废弃物的出现,能耗降低超20%,节能减排优势明显。根据《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测算,以预制率约35%的30层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项目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造阶段减少碳排放645.66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2 415.9吨。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近年来国内装配式建筑迎来高速发展。2016-2021年,全国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由1.14亿平方米增长至7.4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45%。在建筑运行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绿色建筑逐步向县城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见表2-3。

表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资料来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目前,国内已开展许多绿色建筑试点。例如,北京中信大厦先后获得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级认证(2020年)、WELL铂金级认证(2021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2021年),其采用的智能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应用变频技术的空调系统、垂直电梯、光伏屋顶、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等,预计每年节约的电量相当于间接降低碳排放4 000吨;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获得美国LEED铂金级以及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双料认证,其通过窗帘太阳自适应控制系统、高空取风、冰蓄冷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及变风量空调系统(VAV)、雨水回收及水循环系统等八大绿色系统的运用,一年节电量约710万千瓦时,节水量近4.1万立方米。

天津生态城是我国首个大规模的、示范性的绿色低碳新城区,其在绿色建筑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创新低碳措施,运用了大量节能建筑材料,如高效保温材料和太阳能光伏板,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生态城率先建设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可实现年节电量约17.2万千瓦时,能源自给率达112%,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 此外,生态城还应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家居控制等,实现了对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控,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绿色家居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增长了173%,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在每年的木材消耗中,家居家装领域占比持续走高,其中人造板占比最高,为32.99%,实木类家居产品占比约3%。树木对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地球上一棵树一年可减少超过21.8千克的二氧化碳。因此,减少木材消耗、提升木材利用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我国木材年消耗总量和木材年产量分别见图2-4和图2-5。

图2-4 我国木材年消耗总量

资料来源: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

图2-5 我国木材年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

家居家装行业作为木材消耗大户,近年来为实现成本管控与低碳环保等目标,持续通过智能制造方式及柔性化生产提高木材利用率。先进的柔性化生产等智能制造方式,与微电子学、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技术有机结合,借助大数据、信息化软件,对于尺寸不一的各类柜体,可通过自动组合、运算及排版,出具最佳切割方案。随后,通过柔性化设备进行生产,既可充分满足家具产品的定制化需求,又可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木材利用率,减少树木砍伐。目前,我国定制家居龙头如欧派、索菲亚等企业,均发力柔性生产技术,木材利用率已提高到85%以上,很好地减少了木材消耗,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家居装修中,还应更多地选择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大自然家居推出了植物水漆等产品,植物水漆可替代石油原料,从而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拥有漆膜硬度更优、抗刮、耐污、耐黄变等性能,可提高使用时长。

(四)低碳出“行”,智慧交通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2018年交通部门碳排放总量约9.4亿吨,其中,公路、民航、水路和铁路运输的直接碳排放占比分别约为82%、9%、7%和2%。一直以来,公路运输都是我国交通领域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比长期维持在80%左右;民航运输为碳排放增速最快领域,2005-2019年增长约293%;近年来铁路运输电气化率提升,虽然运营里程快速增长,但直接碳排放增长相对较慢。

出行活动的能耗及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动力交通工具的使用,相应的转型路径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比重,创建智慧城市,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条件;二是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倡导汽车共享、拼车出行等共享出行模式。

1.公共交通

根据Defra(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2018年公布的数据,飞机的排放因子为0.182 77kgCO 2 e/km(每千米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火车的排放因子为0.012 26kgCO 2 e/km,即相比飞机,火车是更低碳的长途出行方式。但由于飞机更快捷,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作为传统的高碳排放的航空运输业,也在积极探索针对乘客的低碳减排运营服务模式。例如,中国南方航空以自有航空会员积分体系为依托,在预订餐饮、电子票务等环节帮助用户低碳出行;中国东方航空则推出采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的“可持续飞行”主题航班,2022年全年节约燃油消耗达2 468吨,减少碳排放超17万吨;厦门航空则从飞机减重入手,推出了“轻装出行”活动。

在火车运输方面,高铁是现代化绿色交通的重要标志。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高铁每人百千米能耗仅为飞机的18%和大客车的近50%。 提高高铁占比以及优化高铁运营,可以加快火车运输的低碳化。此外,针对高铁机务段能耗问题,也有公司尝试开展节能创新。例如,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赫里欧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为山东淄博高铁维护车间安装BIPV项目,以清洁电力替代高碳电力。该项目不仅为铁路机车整备、检修及其日常用电提供绿色能源,还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并解决了原有屋顶的漏水问题。同时具备建筑美观性,以及防火、防水、保温等功能。 该项目被评选为当地铁路系统示范项目,为铁路能源转型提供了新范本。

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欧盟提出加快向可持续与智慧出行转变,通过多式联运,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使交通运输价格体现在其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上;德国通过汽车标签等提供车辆的能效信息,升级本地公共交通网络,使公共交通更具吸引力。2017年6月,深圳巴士集团举行“开启公交全面电动化新时代”仪式,正式宣布其364条公交线路共5 698台运营车辆已全部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2017年起,北京公交快速发展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等不同形式的新能源汽车,形成了当前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力车型的新型能源结构。截至2022年末,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4.27%。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出租车也是一支重要的队伍,除了增加新能源汽车占比,各地也在不断完善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末,北京汽车集团累计在北京投放换电出租车3.2万辆,累计建成换电站175座,覆盖五环、城市副中心周边、机场周边等区域。 2023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投放160多台换电模式新能源出租车,并同步投入3个换电站,这批换电模式的新能源出租车更换电池耗时仅为20秒,叠加进出换电站的时间,最快只需2分钟,每个换电站单日能满足500~600车次换电。

共享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绿色交通的新模式,为降低交通拥堵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美团作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旗下的美团单车和美团电单车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经济的中短途绿色出行服务。根据美团单车发布的数据,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美团单车及电单车用户累计减碳43.65万吨。除此之外,美团还创新性地回收外卖塑料餐盒并制成单车零部件,如挡泥板和座桶等,将单车轮胎回收再生用于建设环保塑胶球场等,进一步提高交通出行领域的节能降碳水平。

2.新能源私家车

受制于电池能量密度等因素,在2030年前,民航和水路运输领域难以脱碳,节能空间也相对有限。预计在2030年前后铁路运输领域电气化率将达90%,但由于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较小,碳减排效果有限。因此,公路将是交通领域碳减排的重要抓手,路径则在于汽车领域的电动化转型。

在出行方面,为促进绿色消费,在使用环节,可以增强绿色汽车产品使用的便利性,降低使用成本;在报废回收环节,推动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政策和标准,完善制造业相关政策,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当前,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以来我国汽车销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汽车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已超过社会就业总人数的1/6。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走过依赖补贴的阶段,随着锂电池技术的进步,成本逐渐降低,能量密度不断提高,智能驾驶方兴未艾,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电动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绿色交通方式。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发布;202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延续和优化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更大地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持续作用下,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 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

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厂商领域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2008年,绝大多数车企还在燃油汽车领域激战时,比亚迪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双模电动汽车F3DM,率先实现电动汽车商业化。同年,比亚迪发布“太阳能、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三大绿色梦想。经过10余年的发展,比亚迪已将绿色能源深植于其发展理念。据该公司年报数据,在2022年比亚迪销售的180.24万辆汽车中,新能源汽车达178.78万辆,同比增长2倍多;比亚迪车主2022年纯电行驶总里程达194亿千米,减少燃油使用约94万吨,全年减少碳排放238万吨,相当于种植1.3亿棵树。

(五)节能家“用”,资源循环

家用场景相较衣食住行更加复杂多样。从能耗及环境影响的角度,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直接影响主要包括家电运行、烹饪、取暖、用水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间接影响主要包括商品生产阶段的资源消耗,以及处置阶段产生的污染物等。相应的转型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鼓励消费者选用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二是鼓励消费者选用耐用商品,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包括提倡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鼓励企业提供并允许消费者选择可重复使用、耐用和可维修的产品,纺织、建筑、电子等行业开展减少材料使用或可重复利用的可循环产品设计,提倡家具、电子、电器等长期使用,完善社会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提供电子信息设备和产品的开发升级及维修服务,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等;三是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再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

在国际经验中,欧盟促进消费者选择可重复使用、耐用和可维修的产品,日本鼓励居民对生活用品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1.提高能效标准,选用节能家电

2022年,我国居民用电量为13 369亿千瓦时(见图2-6),相当于碳排放9.19亿吨(2022年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为30.2%);城市燃气用量为1 198亿立方米,相当于碳排放2.59亿吨。居民用电量存在刚性增长,除了依靠能源生产体系绿色转型,还可以在消费端通过提高家电能效标准的方式进行协同。

资料来源:Wind。

图2-6 2011-2022年居民用电量

家电创新想提升能效水平,需要家电企业积极推动,并配合国家政策的扶持。目前,很多家电产品不断向节能方向推陈出新(见表2-4)。例如,变频技术可提升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的能效水平,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可缓解电网的负担,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能效高于普通产品,以LED灯替代节能灯、白炽灯等。存量家电的机龄越长也意味着平均能效标准越低,单台能耗越高。

表2-4 家电领域的高效节能产品创新

海尔卡奥斯是海尔智能家居的核心平台,致力于通过智能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绿色环保的家居解决方案。海尔卡奥斯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庭能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了解家庭能源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智能调控功能优化能源利用。例如,系统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习惯和实际需求,自动调节照明和温度,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效。这种绿色创新不仅帮助用户节约了能源费用,还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海尔卡奥斯通过智能社区互动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享经济和可持续生活的理念。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共享闲置的家电设备,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此外,平台还提供智能社区服务,如共享儿童托管、共享健身设施等,鼓励用户在社区中共同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2.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变废为宝

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减少废弃物或提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率是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研究表明,根据材料的不同,每回收1吨垃圾可以减少多达8.1吨的碳排放量, 即使对于塑料这一单一品类的分类回收也能显著提升垃圾回收效率,其所降低的单位碳排放量达50%~100%。此外,旧家电等废弃生活用品中还包含有色金属、橡胶,以及铅、汞等有毒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会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物质。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球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平均约为26%,其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3%。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约为1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35%以上。2019年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假设每人每年回收5千克纸、0.5千克塑料、1千克纺织品,金属较少暂不考虑,专门从事碳排放管理软件开发及提供碳咨询服务的科技公司碳阻迹估算数据显示,生活垃圾回收领域碳减排潜力约为每人每年5.875kgCO 2 e。

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发展,快递包装的使用也急剧增加,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1 100亿件,快递包装循环利用问题亟待解决。通过降低包装复杂度,使用绿色包裹,以及提升重复使用率、回收利用率等方式,可有效解决快递包装的碳排放问题(见表2-5)。例如,菜鸟通过开发智能切箱、装箱算法来减少包装用量,平均可降低15%的包装材料使用,其算法已向全行业开放,每年助力至少3亿个快递包裹实现“瘦身”,相当于减少使用8 000万个纸箱;菜鸟还推出了快递箱回收及循环箱等功能,仅2022年“双11”期间,菜鸟就回收超740万个纸箱,其循环箱的使用,预计每年可节省16万个纸箱;此外,在绿色物流方面,菜鸟还应用了智能合单引擎,将多个包裹合单发货,实现前置分拣和集装运输,有效降低了快递物流环节的碳排放。

表2-5 快递包装减量回收再利用(“3R1D”)

3.支持发展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形态实质上反映出租赁的生活方式和共享的生活理念,它使生产力和消费需求得到更有效的匹配,也因此更加节省资源,为低碳经济做出了贡献。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它减少了消费者购买充电宝的需求,也因此降低了生产过多充电宝所产生的碳排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共有手机网民9.32亿人,假设极端情况下人均保有一台充电宝,平均换购周期为3年,则每年充电宝需求量在3亿台左右。实际上2019年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近2.5亿人,交易规模近80亿元,人均支出约32元,次均付费按1~1.5元计算,用户年均消费为20~30次。参考行业数据,假设市场上每台共享充电宝每天被借出0.8次,测算共享充电宝数量为2 000万~3 000万台,资源节约效益显著。

共享模式将原本分散化、个性化的需求集中起来,既避免了超额生产,又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碳减排效果得到双重放大。除了共享充电宝,共享出行、共享办公等众多其他共享经济形式也因切实提供了高效的生活方式而节省了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为碳减排做出了贡献。例如,会议室空间实行智能系统预订制度,鼓励远程会议等;办公用品选用可再生材料,同时尽量实现数字化。未来随着更多共享需求的开发、模式创新及技术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必将向更加低碳节能的方式演进。

某智能家居品牌开发了一款专注于环境友好和高效能的空气净化器,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租赁模式提供服务,而不是传统的销售模式。租赁模式具有多重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临时或短期的需求,可以避免购买设备造成的闲置和浪费,减少废弃物产生。其租赁模式还包含维护和服务的内容,用户在租赁期间享受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得到必要的维护和保养支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除了租赁模式,闲置物品通过交易和再利用,同样也能有效避免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原料消耗与能源消耗。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二手交易平台,闲置交易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二手商品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预计到2050年将接近3万亿元。以国内最大的二手交易及转让平台闲鱼为例,截至2022年末,其注册用户已突破5亿人,商品量突破10亿件,2022年全年累计碳减排量超300万吨。2022年“双11”期间,超过700万闲鱼用户参与了手机估价和回收,减碳量相当于在地球上种下350万棵树。

(六)绿色出“游”,健康文娱

随着居民精神文明的提升,旅游及文化娱乐需求日益增加。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业强劲反弹,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3.84亿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9.29亿人次,同比增长63.8%。旅游业碳排放产生环节相对复杂,根据2021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的数据,旅游业及其价值链上下游直接与间接碳排放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8%~10%。游客在出行、住宿、饮食等环节中均会产生二氧化碳,相应的低碳转型路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做好旅游业的绿色升级改造,倡导低碳绿色旅游理念;二是创新旅游业态,开发绿色旅游、低碳运动会及低碳展区等产品和业态,并辅以碳补偿等方式实现碳中和。

1.倡导低碳绿色旅游理念

对于旅游业而言,绿色出“游”意味着借助行业自身的绿色转型,为旅行者创造一个低碳旅游的行为环境,与旅游相关的出行、住宿、饮食等各个环节均需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旅客,旅途只是日常生活的自然拓展,只需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和思维融入旅途中,以减少旅途中的碳足迹。

在出行环节,旅行组织和出行平台已陆续推出绿色飞行航班,并构建公众价值激励引导机制,通过实施积分计划和折扣鼓励可持续行为;许多园区景点禁止私家车进入,要求旅客换乘景区内的专用车,通过电动大巴、电瓶车代替机动车,来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系;此外,也有景区提供徒步、骑行、露营等亲近自然的体验式旅游,如成都市于2021年底建成100千米一级绿道,串联起121个特色生态公园,成都市温江区建成全长65千米的北林绿道,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低碳出游方式,许多地方还举办了主题骑行活动,如北京市推出“游文化古都——骑行最美中轴线”活动。

在住宿环节,可持续酒店联盟的报告显示,酒店业需在2030年和2050年之前分别降低66%和90%的绝对碳排放量,才能确保行业的预期增长不会导致相应碳排放的增加。酒店的降碳方式主要有增加清洁能源使用,不提供或优化六类一次性日用品提供等。例如,万豪集团在中国市场已有92家酒店安装了太阳能设备,为酒店区域提供热水和电能的供应,其采取大号泵顶瓶替换单人份洗发水、护发素和沐浴露,每年可节省约170万磅 塑料;华住酒店集团LED节能灯具覆盖率达100%,空气源热泵在直营店的覆盖率达32%,并适度减少阀门开启幅度实现水资源的节约,2021年旗下海友酒店开始试点“绿色住”服务,顾客只需在预订时自主免除不需要的服务项目(如早餐代订、毛巾浴巾、续住清扫等),即可在房费基础上获得相应金额减免;全季酒店客用水的瓶身采用PET材质和无标签设计,且可被完全回收,据测算每年可助力减少碳排放约1 801.8吨;希尔顿酒店集团也在持续推进大包装洗护用品更换,并倡导使用电子房卡。

在饮食环节,景区餐饮企业可通过建立当地食品供应链,或者自己开设种植区域等,避免大量食品运输带来的碳排放,同时可将食物垃圾转化为动物饲料或生物燃料,达到就地回收利用的目的。游客则可选择自带水杯,更多地选择品尝用当地食材制作的地方性特色美食等,助力碳减排。

2.发展绿色旅游,打造零碳生态

在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自然修复力的基础上,创新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也是促进绿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从能源利用、景区低碳建设、零碳运营等方面入手。在能源利用方面,可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加快路灯节能改造,提升新能源运营车辆比例,提高景区全电厨房普及率,如江苏省扬州市的瘦西湖,通过配备全电厨房餐厅,景区设置太阳能光伏伞、光伏路灯、光伏座椅、智能垃圾桶、光伏厕所等光伏储能设备,实现每年约3 000吨的碳减排。在景区低碳建设方面,可加强景区既有建筑节能化改造,增加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通过植树造林或草地种植提升碳汇能力等,如广州市越秀公园由越秀公园旧垃圾场和部分低效利用建筑改造而成,其中还设有碳中和科普展馆、现代农业示范区、垃圾分类及园林垃圾就地处置区、新能源光伏技术展示区等。在零碳运营方面,可加强绿色技术的利用,设置低碳宣传标识,提升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率等,如国内各大景区均推出了线上预约、无纸化门票等服务。

此外,越来越多的文旅活动被冠以零碳新标签,如零碳运动会、零碳展览等,围绕大型运动会、低碳科技馆等展开的活动也逐步成为新的旅游方式。例如,2023年,碳阻迹公司在北京南海子公园举办的春节运动会,通过“低碳十条”的打卡活动,践行了绿色低碳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闭电源、无纸化办公等低碳行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届碳中和冬季奥运会,其所有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标准,通过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使用可降解餐具等举措实现最低碳排放。 Q2yRNliqSxLKit6WuUJtDIooZwXoHl0jGuRE/JgF7TWGM+j6XTpIMwxpJTf18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