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政府统计理论概论

一、内容

政府统计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系统,可归纳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三大系统,人口和科学技术两个基本变量。政府统计以覆盖经济社会统计的主要方面——“国情国力”为统计内容。政府统计围绕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科技及创新构建其基本内容架构。每个主题下分解出一套具体的统计内容。通过端口不同主题下的统计内容被连接为一体,最终形成完整的政府统计框架。下面具体介绍经济统计、人口与社会统计、环境统计以及科技统计。

经济统计:其内在逻辑来自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归纳,其中包含的要点包括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等。经济统计体系框架第一层为立足行业的统计。行业的基本特征都可以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刻画,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即可反映行业的生产率。行业统计的基本内容就是由这两个方面组成。投入统计从生产要素入手进行统计,具体统计应有两个着眼点:总量统计,即一共拥有多少;增量统计,即当期发生的变化量。产出统计代表生产的成果,常见的统计指标有总产出、增加值等。框架的第二层是立足企业、政府、住户的统计以及对外经济统计。企业统计的目标是显示经济体内整个企业群体的基本状况。政府公共统计包括公共财政统计和公共服务统计。住户经济统计的目标是显示经济体内住户群体的基本经济状况。对外经济统计主要是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统计,以国外为对象显示本国经济体的对外经济活动。框架的第三层是立足市场的统计。基本统计对象为: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市场统计的基本内容覆盖市场供应与需求统计、市场交易规模统计、市场交易价格统计,不同角度形成的统计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组合起来的。国民核算真正将上述各个方面整合为一体,对经济整体状况做综合统计。所谓国民经济核算,是基于宏观经济学原理用一套表对一国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进行的系统统计,具体包括经济产品的供应与需求核算、经济价值的创造、收入的分配与使用核算、投资与金融交易核算、国民财富存量及其变化核算、对外经济核算。

人口与社会统计:包括人口统计,家庭和社会组织状况统计,收入、消费、积累、财产状况统计,时间分配和闲暇状况统计,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状况统计,就业与谋生状况统计,社会保险与福利状况统计,环境和公共秩序与参与状况统计。

环境统计:环境在概念上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关系。环境统计本质上是以“期初存量±期间变化=期末存量”为基本模式的。环境统计实际上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资源统计,一般着眼于存量多少以及存量所发生的变化,即资源存量统计和资源增减变化统计;二是狭义的环境统计,重点关注环境的生态功能质量以及质量的变化,通过空间指标或质量指标予以间接描述,实际统计中常常对侧重于引起环境变化的原因——污染物排放与治理保护——进行统计。环境统计开发框架可分为环境条件和质量、资源及其利用、残余物、极端事件与灾害、人类定居与环境健康和环境保护、管理与参与六方面内容。

科技统计:当前科技活动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研发与创新两个主题上,除此之外科技活动还包括科技教育与培训以及科技服务活动。科技统计的内容可以用“投入—过程—产出”来概括。科技投入主要包含人力和资金两个方面,反映为开展科技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当期投入主要指当前科技经费支出、为科技投入花费的时间,累计投入存量则指服务于科技的资产、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等。科技过程统计关注科技活动本身,通过在研项目活动规模、进度等反映科技活动状况。科技产出代表科技活动的成果,由于科技活动的产出成果是以知识这样一种无形方式存在,会渗透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却常常难以单独表现。因此,科技产出统计的开发程度要远逊于投入统计,可直接观测的指标比较有限,主要集中于论文数、专利数等方面。

不同国家政府统计覆盖内容不同,影响因素主要是需求和供应,更进一步讲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以及政府治理模式、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组织的督导和敦促。中国具有“大政府、小社会”的特征,政府治理对社会的覆盖程度较高。一方面,政府治理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需求较大,所以政府统计在内容上必须有较宽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大政府”对社会有较大的规划能力,政府统计可以借此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搜集数据,实现政府统计内容的较大覆盖。表2-1以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为范本,对中国政府统计当前内容覆盖状况做一次整体展示。

表2-1 中国政府统计内容覆盖:基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续表

续表

续表

可以看到,当前中国政府统计在以上所述五个领域全部都有覆盖,在不同领域之间也有衔接。可以说,中国政府统计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内容体系。

二、基本原则与意义

官方统计其实就是政府统计。联合国欧洲委员会1992年4月通过了欧洲地区各国的官方统计的基本原则,并将这一文件送交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认为欧洲委员会提出的官方统计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征询各国关于该原则在全球或区域应用的意见后,对欧洲委员会的文件的某些条款做出修改。1993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27届会议将官方统计基本原则列入议事日程,1994年4月该委员会特别会议通过了《官方统计基本原则》,提出了10项原则作为各国官方统计的建设目标和评价标准。同年,联合国亚太统计委员会第9届会议决定促进本地区各国信守官方统计基本原则。

(1)官方统计是民主社会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为政府、经济部门和公众提供有关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状况的数据。为此,应编纂通过检验证明有实际用途的官方统计,由官方统计机构公正不偏地公开这些数据,以履行尊重公民公共信息权的义务。

(2)为了保证官方统计的信誉,官方统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职业需要行事,这包括遵守科学原则与职业道德规范,制定搜集、处理、储存和公布统计数据的方法及程序。

(3)便于正确解释数据,官方统计机构应按照统计来源、方法和程序的科学标准提供资料。

(4)统计机构有权力对滥用统计数据或错误解释统计数据的现象发表意见。

(5)官方统计数据有不同的来源,这包括自己所进行的统计调查和其他政府机构的行政记录。官方统计机构在选择数据来源时应当考虑其质量、时效性、费用以及被调查者的负担。

(6)统计机构为汇编资料而搜集的个人数据,不论涉及自然人还是法人,都应严格保密,并只能用于统计目的。

(7)有关统计工作的法律、规章、措施等应向全社会公开。

(8)协调本国各官方统计机构的关系是达成统一性和提高效率的基本条件。

(9)各国统计机构使用国际通用的概念、分类和方法可提高各级官方统计系统的一致性和工作效率。

(10)开展统计方面双边与多边合作可促进各国官方统计系统的发展。

十年后,在2004年月的第三十五届会议上,根据对194个国家统计局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回收了112份),提交了《官方统计基本原则的实施情况》报告,将10项原则简单表述为:(1)相关性、公正性和平等获取;(2)职业标准和道德;(3)接受问责制和透明度;(4)防止不当使用;(5)官方统计资料来源;(6)保密;(7)立法;(8)国内协调;(9)使用国际标准;(10)国际合作。上述官方统计的10项基本原则归纳为对官方统计的三个基本要求——独立性、相关性和可信性,三个部分合起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能力。

独立性涉及“谁统计”,如何做到独立。所谓独立性,主要是针对官方统计机构而言的,指其不会因某种政治目的而受到操纵,能够公正不偏地编纂通过检验证明有实际用途的官方统计。官方统计独立性的达成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及外界的监督来完成,为此,管制统计系统的各项法律、规章和措施应向社会公开。独立性是官方统计的保障,独立性对官方统计的保障具体表现在其对相关性和可信性的保障上。从相关性方面来看,独立性的存在意味着统计机构能够独立地提供统计数据。这既包括统计机构有权对数据汇集、分析或公布的口径、内容和频率做出专业性决定;也包括能够识别个体身份的数据不会被用于行政管理、制定规章或执行法规等目的。而如果缺少由高度的独立性带来的可信性,用户可能会对该机构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失去信任;数据提供者也可能不愿意对统计机构提出的要求予以合作,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官方统计的可信性。

相关性涉及“统计什么”,即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面包括什么,以及“和什么相关”,即如何定义所谓“相关”信息。官方统计机构提供的统计数据应该是有用的,贴近需求的。相关性是官方统计的生存基础,正如没有需求的产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样,之所以成立国家统计机构,是为了向公众、政府和企业界提供覆盖国家发展基本方面的相关信息。这就提出以下问题: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面包括什么?如何定义所谓“相关”信息?描述一个国家发展整体状况的总体信息大体包括以下领域: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官方统计体系所提供的信息,在内容架构上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于上述领域,是各个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具体细化。所谓相关性,是说要选择与发展显著相关、持续相关的现象来提供统计数据。为达此目标,要求统计机构能够具有洞察力,确定真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对用户所需的信息进行排序,在其预算范围内尽可能地提供优先级别较高的数据。相关性是官方统计的生存基础。正如没有需求的产品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样,之所以成立国家统计机构,是为了向公众、政府和企业界提供覆盖国家发展基本方面的相关信息。

可信性包含着如下多维度的要求:(1)准确性: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正确描述按照设计意图所要计量的现象;(2)可比较性:数据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比较;(3)及时性:从参照期结束到用户得到资料相隔的时间长度;(4)可获得性:用户易于得知有这种资料,找到它,并将其引入到自己的工作环境;(5)可解读性:能否得到为了对资料做出适当解读和利用而需要的补充资料;(6)一致性:数据在多大程度上能在一个广泛的分析框架内同其他统计资料成功地结合起来。

可信性是官方统计的生命线,它意味着官方统计是值得信赖的、可以被放心地使用。为了达成可信性,通常来说,统计机构需要通过以下一些路径来保证、改善其提供数据的质量。第一,原始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统计机构保证调查对象能够就统计机构提出的问题提供尽可能最好的答案,从而能提高可信度。而官方统计的原始数据最终都来源于公民、企业和其他调查对象,需要遵守基本原则中的保密要求。第二,从官方统计的生产过程来看,应该从两方面来保证其提供数据的质量。一方面,作为一般统计数据的官方统计,需要官方统计机构能够按照严格的专业上的考虑,这就需要遵守基本原则中的第二条与第七条。另一方面,由于官方统计机构通常是数字的垄断生产者,用户无法明白或者很容易误解资料,因此需要遵守基本原则中的第三条。第三,在实际中,不同机构可能会对同一现象进行测度并发布数据,而不同机构提供的数据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会影响官方统计的可信性,为此需要遵守基本原则中的第八条。第四,从统计的角度来看,需要一个尽可能清晰的概念框架来明确我们测度的对象。此时,引入国际通用的标准是必要的,即遵守基本原则中的第九条和第十条。第五,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会涉及多学科的问题,而且统计方法本身就充满了专业性,在其使用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误解,也会出现滥用的情形,因而需要遵守基本原则中的第四条。

现实中,上述三个基本要求的实施都有很大弹性,有多种选择。独立性方面,统计内容覆盖有大有小,数据也存在缺口;相关性方面,统计组织方式有集中有分散,各有各的利弊;可信性方面,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程度也是有差别的,而且在整体判断下还有局部判断。

三、抽样与调查理论

(一)政府统计调查方法

1.一般统计调查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按组织方式主要分为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和综合分析五种。

(1)普查。普查是指专门组织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对全体调查对象普遍进行的一次性全面统计调查。它通过逐个调查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国情国力情况的统计数据。由于普查往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作量大、时间性强,需要动员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不宜经常进行,而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统计资料。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进行统计调查,取得样本统计调查结果,并据以推断或代表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在统计工作的实践中,许多统计项目都需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例如密封食品灭菌质量、电器产品抗震质量等有关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又如全国农作物产量、城市居民生活收支状况、个体商业摊点经营情况等调查对象分布过广的统计项目,同时,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层层汇总、上报统计报表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取得较为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

(3)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按照统一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指标内容、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有定期的和临时的,全面的和非全面的之分。统计报表制度具备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

(4)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少数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能否开展重点调查是由调查任务和调查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且调查对象中又确实存在重点单位时,方可实施。重点调查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5)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指在广泛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采取科学推算、科学测算和专家评估等形式,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在政府统计中的具体运用如下:

在政府统计中,各种调查手段的综合运用保证了统计资料的客观性、时效性。我国《统计法》规定,我国现行调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类似地,美国也实行以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重点调查、估算、推算等其他手段为补充的统计数据收集模式,周期性国情普查主要由美国商业部普查局组织实施,提供了普查年度的标志性数字,经常性抽样调查工作分散于联邦政府各主管部门,提供年度、月度调查数据。

在政府统计实践中,往往不局限于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如拉脱维亚、荷兰、西班牙等国实施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即充分运用人口行政数据或充分调取已经存在的人口调查数据,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抽样调查来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方法。对工商业企业的调查也常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如印度的工业年度调查(AIS),对拥有100名以上的员工或从事电力行业的企业采用全面调查,其他注册企业采用抽样调查。又如由加拿大的工业能源消耗调查(ICE),在对样本分层的过程中根据地理和工业分类的同质性对企业进行分层,同时为样本中至关重要的单位创建了一个特殊的Must-Take层。

2.中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

政府统计是政府了解整个国家和所辖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对于政府制定方针政策、进行国家管理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统计调查是取得统计信息的基本来源,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我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主要有普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

(1)普查。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为详细调查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其主要用来调查不能够或不适宜用定期全面的调查报表来收集的资料,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普查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措施等提供参考依据,普查也为其他调查确定调查范围等提供原始资料。普查调查对象简单、准确性高,但工作量大、花费大、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调查质量不易控制。普查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周期性普查。常见的一次性普查有全国水利普查、全国污染源普查、全国科技清查等。周期性普查包括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国家统计局于1994年正式建立了周期性的普查制度。普查项目包括人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基本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周期性普查在中国统计调查体系中的作用,国家统计局在总结第一轮普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一轮普查的初步改进意见。从2000年开始的周期性普查拟包括3项普查,即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人口普查和农业普查每10年一次,分别在逢0、6的年份进行;将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合并为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2次,安排在逢3、8的年份。

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统一的普查期限、普查项目、指标及计量单位。以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例。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调查时期为:6月30日24时至11月1日零时。普查长表的主要内容为:年龄、民族、户口状况、迁移情况、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婚姻和妇女生育状况,以及家庭户的住房情况等;普查短表仅包括年龄、民族、户口状况、迁移情况和受教育程度等主要内容。

(2)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全面定期统计报表是统计部门依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式、指标项目和含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报送时间等,将本行政区域或本系统某类统计总体的全部单位都作为统计调查对象,通过定期向这些统计调查对象发放、收取统计调查报表,按年度、季度、月度等频率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全面”指调查范围内的调查单位全数填报,“定期”指定期向调查对象发放和收取统计报表。该调查方法主要面向规模较大、相对稳定、数量又比较少,或者有归口部门管理的统计调查对象。由于能定期、连续地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定期统计报表调查法仍是我国常规统计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且全面定期统计报表调查法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应用,已建立相当稳固、扎实的基础。目前,全面定期统计报表主要运用于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运输邮电业、对外经济贸易、房地产开发、教育科技、资源环境等众多统计调查领域。

以价格统计报表制度为例。

为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该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商品零售价格调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的调查,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该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的一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流通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统一要求。各地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也称样本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按一定程序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并以此对总体的一定目标量(参数)做出推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调查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根据应用场景可将抽样调查分为独立应用的抽样调查、普查中应用抽样调查和与全面定期报表结合运用的抽样调查。

每月都要进行抽样调查的项目:工业调查、建筑业调查、第三产业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农村住户调查、城市住户调查;每个季度都要进行抽样调查的项目:农业调查、城镇居民家庭收支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每年都要进行抽样调查的项目:1‰人口抽样调查,另外逢5年进行一次1%人口抽样调查;每个季度/每年都要进行抽样调查的项目:社会满意度调查、居民健康调查、环境调查;每次普查后用于评估普查的数据质量的质量抽查:在每次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后都要进行事后的抽样调查都属于独立应用的抽样调查。为节约人力物力,在普查中应用抽样调查。例如人口普查中,短表采用全部人口逐户逐人填报形式,长表采用抽取10%调查户填报形式;在经济普查中具体调查中个体户可以采取抽样调查。全面定期报表结合运用的抽样调查也很常见。例如工业统计调查中规模一下工业统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价格统计调查制度中居民消费价格: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选调查市县,以等距抽样方法抽选价格调查点;商品零售价格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选调查市县,选择经营品种齐全、零售额大的中心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价格调查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按照经济区域和地区分布合理原则抽选具有代表性的县,选择经营品种齐全、零售额大的中心市场作为价格调查点。

(4)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是在全体调查对象中整群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这些重点单位虽然为数不多,但其标志总量在整个总体的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重点调查取得的数据只能反映总体的基本发展趋势,不能用以推断总体,因而也只是一种补充性的调查方法。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目前主要是在一些企业集团的调查中运用。如为了掌握“三废”排放情况,就可选择冶金、电力、化工、石油、轻工和纺织等重点行业的工业进行调查。重点调查的优点是花费力量较小,而能及时提供必要的资料,便于各级管理部门掌握基本情况,采取措施。如1979年大中型企业环境保护基本情况调查和1985年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就是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是一种比较灵活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初步分析,有意识地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般来说,典型调查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据,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据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例如,江苏省原吴江县开展一次对县属镇中的“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来认识“农民工”是否有利于城镇建设等问题。在对全县7个县属镇进行粗略分析的基础上,最后选定了震泽镇作为典型调查,因为震泽在7个镇中发展较快,而且该镇农民工占职工总数的20.4%,超过全县15%的比例。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推动该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镇吸收了大量农民工。因此,通过典型分析,最后可以推论出农民工是有利于城镇发展的结果。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调查既能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又能掌握实际具体生动的情况;还能补充全面统计报表的不足,可以验证、检查全面统计数字、抽样调查数字的准确程度等。这也是我们在普查、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等实施过程中或完成后必定开展重点调查或典型调查的原因。

(二)统计调查规范

1.统计调查的过程管理

政府统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仅涉及统计内容和方法,也涉及统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政府统计覆盖面大、调查内容多、数据影响大,规范的统计业务流程是保证统计数据生产标准化、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基本保障。统计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一直在推进,国际上提出了《通用统计业务流程模型》(GSBPM),国内统计业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基于企业一套表业务流程进行。

2.通用统计业务流程模型

通用统计业务流程模型(Generic Statistical Business Process Model,GSBPM)于2009年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统计局和经合组织联合公布,为统计机构开发统计元数据系统和业务流程提供一个标准术语的基础。GSBPM描述和定义了一套生产官方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为在统计机构内解释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协调统计的计算机处理基础结构、方便软件部分的共享、流程质量评估和改进等方面提供一个框架。GSBPM目标适用于官方统计数据生产所涉及的所有活动,适用于原始数据的收集加工、现有数据的修订、时间序列再计算、统计资料的业务处理以及统计登记的开发与维护等。GSBPM模型具有弹性,不要求所有的步骤必须按严格的顺序执行,只是确定了统计业务流程步骤和它们之间内部相互关系。因此该模型是通用的,有些情况下可以适当地组合模型中的一些要素,也可以增加需求,列出更详细的层次,分别确定子流程的不同内容。

GSBPM包括几个应用于所有阶段的跨越式流程及管理要素。可分为两类,具有统计学内容的和通用的(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机构)。第一类较为重要,第二类也影响着模型的各个部分。以下列出与模型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除这些之外,管理要素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法律架构管理、组织架构管理、战略规划管理等。

(1)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评估和控制机制,存在于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

(2)元数据管理:元数据产生和应用于每个阶段,通过管理确保相应元数据与整个通用统计业务流程中数据的链接;

(3)统计架构管理:包括各种标准开发,例如应用于多重业务流程中的制度方法、概念和分类;

(4)统计项目管理:对统计项目运行的综合监测,包括对所有统计领域中产生信息要求、数据资源产生和变化的系统监测和回顾;

(5)知识管理:对流程记录进行维护保证统计业务流程可重复;

(6)数据管理:如通用的数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

(7)数据处理管理:对统计业务流程各部分产生的数据和元数据及信息提供做管理;

(8)提供者管理:包括跨流程的管理任务及一些专题管理如联络信息的概述和管理;

(9)用户管理:包括一般的市场活动,用户信息反馈等。

GSBPM由四层组成,第零层:统计业务流程;第一层:统计业务流程的九个阶段;第二层:每个阶段内的子流程;第三层:子流程的具体描述。下面从第一层开始对流程进行分析。

(1)确定需求。

这个阶段包括六个子流程: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商议和确认需求;建立产出目标;确定概念;检查数据的可获得性;准备业务文件。明确统计需求、基本概念、要获得的数据信息,是否可以获得。明确需要的统计资料,理解用户需求,提出符合质量检测与用户要求的产出目标,检查现有的数据资源能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以及获得数据的条件,最后提出申请执行新流程的业务文件。

(2)设计。

这个阶段包括六个子流程:设计产出;设计变量描述;设计数据采集方法;设计框架和抽样方法;设计统计处理方法;设计生产系统和工作流程。定制具体统计产出目标,包括定义统计产出目标、设计调查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工作组织。

(3)开发。

这个阶段包括六个子流程:开发数据采集工具;开发或改进处理软件;设定工作流程;检验生产系统;检验统计业务处理;确定生产系统。这个阶段主要是开发数据采集工具、软件工具和生产系统,并在准备应用的“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小规模实验,最终确定业务处理的活动。

(4)采集。

这个阶段包括四个子流程:选择样本;建立采集;运行采集;确定采集。本阶段不包括采集数据的转换,只是应用不同的采集模式(包括开发行政的和统计的登记记录和数据库)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加载到合适的数据环境中。

(5)处理。

这个阶段包括八个子流程:整合数据;分类和编码;回顾、核实和编辑;纠错;加工新变量和统计单位;计算权重;汇总计算;确定数据文件。对进行数据整合、编码、纠错、加工、汇总,为分析做准备。“加工处理”和“分析”阶段能够迭代和并行。分析能展示对数据更广的理解,也能带来额外的处理需求。为提高分析的时效性,加工处理和分析活动可以在采集阶段完成前就开始。这两个阶段的关键区别是“加工处理”是对微观数据的转换,但是“分析”是对统计总计的进一步处理。

(6)分析。

该阶段包括五个子流程:准备产出草案;确认产出;详细审核和解释;应用披露信息的控制;确定产出。这个阶段要求分析人员对生产出的统计资料充分理解,将采集的数据转化为统计产出,并对统计资料进行审核和解释,为发布做准备。

(7)发布。

这个阶段包括五个子流程:更新产出系统;生产发布产品;管理发布产品的发行;促销发布产品;管理用户服务。这个阶段是对统计产出发布过程的管理,包括从准备数据和元数据系统的升级,设计发布产品,到向消费者发行统计产品的一系列活动,最后要做好对用户服务的管理。

(8)存档。

这个阶段包括四个子流程:制定存档规则;管理档案文件库;保存数据和相关的元数据;清理数据和相关元数据。这个阶段从减轻数据存储成本考虑,统计机构要制定存档规则和战略,依此对数据和元数据的存储和清理进行管理。

(9)评估。

即对整个统计业务流程做详细评估。这个阶段包括三个子流程:评估预期投入;实施评估;制定一个行动规划。

3.中国政府统计调查规范与流程

企业一套表业务流程是对企业一套表业务工作各环节及要素的总体描述,为各级统计机构及其内部的各专业部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及要求,提供了标准模式和基础。企业一套表工作流程根据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将统计调查流程确定为6大工作环节,在每个环节下包括了更为详细的工作节点。其总体架构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6个工作环节,即统计设计、调查单位确定和管理、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审核验收和数据加工汇总;第二层包括80个工作节点,即在每个环节中包括若干工作节点;第三层是对每个工作节点的具体描述。

(1)统计设计。

本环节涉及建立核心指标、制定元数据标准、设计统计调查制度、编制审核规则、确定数据采集处理要求并开发和完善数据处理软件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包括建立完善核心指标体系、建立并完善元数据标准、设计(修订)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整理修订元数据、审批地方报表等工作结点。

(2)调查单位确定和管理。

本环节涉及制定统计单位标准,创建调查单位库,对调查单位的历史数据、管理级别、统计机构、单位账户等基本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等业务活动。包括制定统计单位划分标准、统一管理调查单位、确定年定报调查单位、确定并编制调查单位标识和代码、生成全国调查单位库等工作结点。

(3)任务部署。

本环节涉及部署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环境,分配系统和业务管理权限,布置业务培训、确定报表的定制、管理时间、处理要求、分配方式等业务活动。包括在测试环境中分配管理权限、分专业定制基层表、分专业测试基层表、分专业定制综合表和汇总表、搭建培训环境等工作结点。

(4)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即调查单位的数据填报,涉及调查单位内部业务分工,管理权限的分配,数据填报、查询、打印及储存等业务活动。包括下载安装身份认证用户证书(CA认证)、确定内部分工、分歧业务管理权限和报表、填写或维护个人信息、填报数据等工作结点。

(5)数据审核验收。

本环节涉及各级专业部门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环境中对基层数据进行审核、验收、查询和评估等业务活动。包括基层数据审核验收、提醒和催报工作、录入基层表数据、查实基层数据、基层数据修正等工作结点。

(6)数据加工汇总。

本环节涉及各级名录库管理部门和专业部门进行报表加工、处理、增设和数据管理、评估、分析等业务活动。包括加工处理综合表、加工处理固定汇总表、增加自定义汇总表、管理数据、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结点。

本章参考文献

[1]姜奕波.统计调查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06(19):69-70.

[2]金勇进,戴明峰.我国政府统计抽样调查的回顾与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2(4):4-7.

[3]李金昌.政府统计方兴未艾:纪念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60周年[J].统计研究,2012,29(8):33-37.

[4]盛剑.官方统计的基本要求:《官方统计基本原则》解读[J].中国统计,2012(1):24-25.

[5]王吉利.官方统计的基本原则[J].中国统计,1995(4):38.

[6]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30(3):18-24.

[7]王萍.统计业务流程的国际规范: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通用统计业务流程模型》[J].中国统计,2012(10):34-36.

[8]熊剑,黄力平.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基础及等价原则的再思考[J].统计与预测,2000(5):21-24.

[9]张茉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J].中国金融,2016(16):62-64.

[10]朱启贵.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1):5-13. SDOtvt5xjXfNQLNlwfEGe0dDWfXMp7mzSnl5uFTTPKREINq8A4i3vYjsycCRM0K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