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背景和缘起

大家都知道,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其中提到如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这是中央政策中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为什么提出来?大家都知道,“农业现代化”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我们以前说的“四个现代化”当中就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这个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作为学术概念正式提出来的。社会学对农村现代化有过一些研究,当时我跟我的老师陆学艺先生写过一本《中国的农村现代化》小册子,其他人也做了一些研究,我自己也对“农村现代化是什么”做了一些指标性的研究,但是在国家的政策当中一直提的是农业现代化。在机构设置方面,以前国务院各个部门中管理农业农村的部门只有农业部,没有农村部,中央有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为什么国家以前只有农业部没有农业农村部,到2018年又组建农业农村部?增加的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现在把农业农村放在一起来提,之前却没有提?我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个背景,也是常识性的知识。

1.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这把交椅我们已经坐了11年,而且跟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差距在缩小。我讲的都是总量,如果讲人均,我们还是很靠后的。所以我们在认识自己经济地位的时候头脑要清醒。总体来讲,我们的总量是比较大的。后来中国的经济不像以前那样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转向以质量为主的新常态,现在叫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城乡差距的问题还是比较大,并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突出的难点,用政策语言来讲就是一个“堵点”。因此,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

(2)发展政策与发展增长点的调整。

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都有它的重要增长点,虽然我不是搞经济的,但一直关注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增长点,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90年代高考扩招。中国21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增长,后来发展房地产,城市大规模扩张、城镇化加速推进。当然这个城镇化更偏重于物理上的,如修路、盖房子,这和房地产发展有关系。后来,中国转为发展汽车产业,再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等。到21世纪第二个10年,这些增长点都面临着一些困境,例如生态困境、市场困境、外部困境,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困境。我们在探索: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的发展尽管进入新常态,但是它的发展潜力在哪里,以及能够带动什么新的增长点。当时探索了几个方面,一个是“中国制造2025”,一个是“一带一路”,再一个就是反贫困,重点抓农村反贫困。2020年我们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一带一路”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而“中国制造2025”又面临着美国的封杀。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中央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这两个很重要的战略。

(3)城乡社会结构变化。

乡村振兴不是有了政策就行,我们的城乡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人口结构角度来看,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乡村外出务工;另一方面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需要农村的劳动力,同时我们又看到输入地对外来人口还没有抱着彻底接纳的意思。所以2013年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当时提出我们的城镇化不能只是物的城镇化,而要开始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要解决大量人口进城导致的融入问题、市民化问题。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一线城市现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全面放开。这几年我做了一个调查,像上海,外来流动人员子女上公立学校的数量明显下降。2009年已经达到了9万人,2019年变成只有5万多人,大概少了4万人。按道理讲,城市放开后,随迁子女特别是农村的随迁子女人数应该会增加,但实际上并没有。北京也是这种情况。北京曾经疏解流动人口,而在疏解过程中,外来人口是主要对象。二线城市也存在这种情况,一方面很需要农村来的流动人口,但另一方面又不给他们提供融入城市的政策支持。现在大家感觉农村人口有回流的态势,但是这个态势还不太明显,回流人口大多数会回到旧地,回到他们家乡所在的小城镇、小县城。乡村振兴最缺的是人,中央也提出乡村振兴里有五大振兴,其中就有人才振兴。虽然讲的是人才,而且人才也的确短缺,但现在劳动力也短缺,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城乡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收入不平衡和人口结构的不平衡,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乡村的发展?这是第三个背景。

(4)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

现在国家面临新的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各种发展风险在增加,特别是在2020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在五个发展理念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安全”发展。从2020年开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行封杀、与中国脱钩。面对这个情况,国家安全问题凸显,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的粮食安全。为什么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谈的都是农业农村问题?因为农业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粮食有个重要的安全保障功能,如今国家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原来是说产粮县、产粮地区保证耕地要种粮食,从2020年开始,全国各地都要做到“应粮尽粮”,即所有宜耕地都要开始种粮,这个背景使农业和农村的重要性明显比以前更强。

(5)发展理念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来变成经济、社会、政治三位一体,再后来加入了生态,现在又加入文化。现在的发展理念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农村的不发达问题,即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问题。当然,城市内部的差距也是存在的。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怎么缩小?这是摆在国家发展面前的一个大的背景。

2.缘起

我为什么研究这么一个议题,其实就是想将国家的发展跟我们学科的视角结合起来思考。

(1)关键问题是“三农”问题。

怎么解决农村的问题,是农学界、农界人士以及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研究者都关注的。中央提出要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要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怎么来实现?国家在2017年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意味着原来的“农业现代化”这个提法不够用了,已经不符合发展的需求了。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一直在提高。

有一组统计数据是这样的,2000年我国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26亿千瓦,2019年达到10.28亿千瓦,增长了近一倍;农业大中型拖拉机数量从2000年的97.45万台,增加到2019年的443.86万台,增长了3.6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了3.98倍。

在物质、技术、经营、环保层面,我们的农业现代化有了很大的进步,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农业照样没有强起来。所谓没有强起来,就是虽然现代化机械、技术都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在市场中竞争力还是不够强。更重要的是,农业在收入上的贡献特别是对农村收入的贡献还是不够的。

(3)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并没有留住农村的青壮年劳动者。

空心化、老龄化大家都谈得很多了,我不再赘述。为什么农业现代化不能推动农村现代化?国家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这里面加进了“城乡互补”,不仅仅要产业互补,而且要城乡互补,要协调发展,要建立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所以把农村加进来。原来的农业现代化可能是不够了,需要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农业现代化没有带动或者很好地实现农村现代化? swASUna6n+ie3NOZUVdf0nkKN2fTOCPoahwYUDlg+6Z99e81IegjE8VOyo8lbC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