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社会单位理论的主要概念

社会单位理论最主要的概念有四个:需要、资源、社会单位、社会互动。

1.需要

心理学相关学科对人的需要有很多研究,社会学当然也研究人的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在我的理论当中,“需要”是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我们各种行为的驱动力,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都跟我的需要相联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跟他人发生互动,以此来获取资源,从而维持个体的生存。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体,必须呼吸空气,必须吃饭,这些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还要喝水,水是人离不开的东西,空气也是这样。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需要,如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等。对需要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方法。

我们是没办法单单依靠个人满足这些需要的。人跟其他动物不一样,其他动物可以靠个体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人,特别是现代人,是无法靠个体自身来满足自己的所有需要的,所以就一定要跟别人发生联系,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就会形成社会单位,组成一个家庭、形成一个班级、成立一个公司、建立一个国家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最终的驱动力就是人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的需要,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情。

我认为人是理性的,所以理性选择理论是我的社会单位理论的基础。当然在有些方面我的社会单位理论跟理性选择理论是不一样的,如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的行动都是基于算计的,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但是我讲的不一定都是经济利益。人们试图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仅仅是试图,能不能真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呢?结果跟愿望有时候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我提出“需要”这个概念,用的是马斯洛的理论。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要,我加了一种,叫作“价值需要”。什么是价值需要?我这里做了定义,价值需要是一种与价值观、世界观相联系的需要,它是个体对外界事物和世界秩序进行解释而产生的,满足这一需要的资源便是与个体世界观、价值观相一致的世界秩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观点、方法,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经过社会化的学习,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世界的“理论”,尽管这种“理论”有简单和复杂之分。

对于那些信仰某种宗教、学说或主义的人来说,他们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他们所信仰的学说,宗教、学说或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对于那些不信仰特定宗教、学说或主义的人来说,他们的“理论”可能是自身的经历和各种知识的综合。也就是说,对于后者,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不过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朴素、有的比较精致。就像需要吃、喝、住、穿等才能维持生理的平衡一样,人们也要求世界建立与自己世界观一致的秩序以维持心理的平衡。这个价值需要在我这里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需要,甚至比其他需要更重要。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它决定了你的其他需要的排列组合。

马斯洛讲,人在低层次需要被满足以后,就会转而寻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但实际上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些情形跟他的理论不一致。比如两个同样是厦门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差不多,用马斯洛的话讲,他们的需要满足情况是差不多的,可是在毕业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可能会大相径庭,这是怎么造成的呢?按我的理论来解释,更可能是出于他们价值需要的不同。

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我这个价值需要放在哪里呢?必须指出的是,价值需要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一样的。你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然而,任何人都有价值需要,而不是少数能够很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才有。当然价值需要有时候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某些人来说是重合的,不过大部分是不一样的。价值需要很重要,它是一种独立的需要,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需要的排列组合。比如,有人受某种主义的影响,他的生理需要可能都没有得到满足,但他有为了主义去牺牲自己生命的想法,所以价值需要很重要。

价值需要在某种意义上跟韦伯的“价值理性行动”有点类似,但是两者不一样。谁要是无视可以预见的后果,让行动服务于对义务、尊严、美、宗教训示、孝顺或者某一件“事”的重要性的信念,不管什么形式的,他坚信必须这么做,这就是纯粹的价值合乎理性的行动即价值理性行动。韦伯讲的是“行动”,我讲的是“需要”。

有了价值需要的概念,好多东西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传统的理性选择理论因为无法解释利他行为而遭到攻击。确实,作为一种理论,不能仅限于解释一部分行为,而无法解释另一部分行为,尽管这一部分的行为不常见。我们经常会遇到利他的人,他们奉行利他主义,为了别人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我刚才讲,人是理性的,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的,这是我的另一个命题。既然用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假设,那么我认为人都是自我的。在这里,我想用“自我中心”概念取代传统理性选择理论中的“自私”概念,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做出行动选择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都是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每个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做出行动的选择,但是不同的行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仁人志士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需要选择和采取行动的,而普通人要糊口、养家、买房,也是出于自己的需要。你为了主义和理想去奋斗,那是你的主义和理想,而不是我的主义和理想。

加入“价值需要”以后,我的理论同时考虑到理性选择与文化对人的影响。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经济学强调人为何做出选择,而社会学强调人为何不做出选择。其实经济学和社会学并不矛盾,布劳也说过:“社会学的中心任务不是解释个体行为,而是解释社会环境结构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变迁。”

如前所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价值需要,价值需要不仅是一种独立的需要,而且会影响我们其他需要的排列组合。这里就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了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强调了社会化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人的个人行为选择过程中,社会化、文化、社会结构都很重要。

但是,你一旦有了这样的价值需要,怎样去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你个人可以选择的。你在当下特定的情境中怎样进行情境定义,怎样进行取舍,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可以发挥出来的。

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概念也是我的社会单位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物质资源尤其如此。精神资源有时候可以无限,比如精神奖励。但是物质资源就不一样了,这里有10个面包,你多拿了一个,其他人就会少一个。所以,在每个人都试图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多占必然会使总的资源份额减少,从而损及他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就会被贴上“自私”的标签。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尽管这些情况并不多见——一些人对个人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的追求不仅不会损害他人及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增进他人及群体的利益。比如你为了国家、为了某个主义而行动,这固然出于你自己的价值需要,但是这么做能给你的国家、你所处的群体带来利益。

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但并不是说人都是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个人利益跟个人经济利益不能画等号,如果把我们的利益仅仅归结为经济利益就太片面了。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但这种利益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因此人既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追求非经济的利益。

举例来说,在家庭观念很强的中国,一个人在经济上要帮助他的弟弟,比如给弟弟10万块钱。这个人这样做了,他其实也在追求自身的利益。在这里他给了弟弟10万块钱,自己的资产就减少了,但他获得了价值需要的满足。在弟弟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他无论如何都要帮这个忙,如果不拿这个钱给弟弟,他就会心里不安。也就是说,价值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会不平衡。

我们说“人是理性的”,说的是人会尽最大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满足自己的利益。在以上的例子中,某个人要帮助自己的弟弟,他想的是提供怎样的帮助最有效。如果能帮助弟弟解决生意中的难题,可能就不一定非要出这10万块钱。如果要出钱,那么怎么出最有效,或者怎么给这10万块钱最有效,这是需要仔细考虑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现在在三楼办公,要到一楼的大厅。一般做法是先从三楼走到二楼,再走到一楼。除非有特殊原因,我不会从三楼走到五楼,再从五楼下来。除非我有毛病,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所以,经济学从理性的角度对个人进行分析,道理是对的,即使有些片面。经济学把其他因素舍弃了,只看到经济因素。个人的目标、利益是十分丰富多样的,人们除了在经济行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其他方面也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效果最大化。

人们通常把一些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叫作“利他行为”,实际上这些利他主义者只是牺牲了满足自己低层次需要的物质利益。这些人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只不过他们在做出“利他行为”的时候,需要层次和偏好的排列组合中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信仰)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如生存需要)则处于次要位置。

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他们牺牲生命追求的是他们认同的“义”,即自己的理想、主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并不认同的理想、主义和价值观。因此,不管是那些为满足自身低层次需要的物质利益追求者,还是那些为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奋斗的“利他主义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是在试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经过深入探究之后,那些乍看起来似乎与理性选择的原则相矛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资源

很多理论也提到“资源”的概念,我这里把所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都叫作“资源”。面包、金钱等物质性的东西当然是资源,精神性的东西,只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如爱、尊重等等,也可以叫作“资源”。

资源的价值因他人的需要而变动。同样的个体,因为环境发生了改变,别人的需要改变了,可能你拥有的资源的重要性或者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贫困家庭出身是一种资源。不管是在找配偶的时候还是在找工作、寻求晋升的时候,出身贫困家庭、贫下中农往往更有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关系是一种资源。现在大学里讲究“双带头人”,党员身份变成很重要的资源。

个体在社会单位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拥有的与单位目标相联系的资源。这是我的社会单位理论的一个命题,在这里先不细讲。

随着人们需要的改变,很平常的一个东西有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比如有一个人因为长得像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而走红,这个人是一个普通的厨师,长得像动画人物光头强,这就成为他很重要的资源。又如,你头上长了一个包,如果大家喜欢这个包,这个包可能就会变成一种资源。所以,社会的需要对资源来说很重要。

3.社会单位

我的理论就叫作“社会单位理论”,“社会单位”是我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我认为,社会学就是研究社会单位的,研究人与人怎么联系在一起。我说的社会单位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互动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或为一定目的而建立的具有持久关系的集合体。具体来说,家庭、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个车间的工人、一个朋友群都是社会单位。有的社会单位是自然形成的,比如一个朋友群,这个群里有多少人,5个人还是10个人,界限不是很明确。但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理论教研室有几个老师,这个边界是确定的。

这样的集合体有时候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建立的,比如我要通过生产皮鞋挣钱,就投资建立一家厦门市××皮鞋厂,这也是一个社会单位。社会单位还有更大的,比如城市、国家、世界体系,我把它们都看成社会单位。

但是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社会单位”跟社会类属是不一样的。什么叫社会类属?比如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分为社会上层、中层、下层,属于社会类属。同一个类属的成员之间不一定会有相互联系的网络,不过在有的情况下也会形成一个网络。马克思讲无产阶级为了革命有能力组织起来的时候,可能就会形成我这里所说的社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用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的阶层,则这里的阶层不是我所说的社会单位。又如我们所说的社会中的某个群体,如老年人、青年人、妇女,像这样的概念也不是社会单位,我所说的社会单位一定是成员之间有相互的联系。

我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类似科尔曼所说的社会行动体系。我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前并没看过科尔曼相应的书,1989年我就把我的观点提出来了,他的书的英文版还是在1990年出版的。在某种意义上,我有些地方跟他还是有点类似的。比如科尔曼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社会行动体系的最基本要素是两个行为主体,每个行为主体都控制着对方感兴趣的资源。正是对方控制的资源对行为主体的利益产生了影响,才使得这两个作为有意识行为主体的人参与对方的行动。

因此,社会单位具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社会单位是互动的产物。社会单位一定是有互动的,用这一点可以将社会单位跟社会类属区别开来。第二,社会单位当中的关系是一种网络。当互动频繁到一定的程度时,出于某种需要,或者按照风俗,或者按照法律,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就产生了社会单位。第三,社会单位中的关系具有持续性。比如过两天我要到北京开会,我在厦门机场上飞机,跟飞机上的乘客有了一定的联系,但是下了飞机以后这种关系就不再持续了。这都不是我所说的社会单位。

4.社会互动

当个人将他的行动导向他人,和他人产生联系的时候,这个行动就是社会行动。我们早上起床后上厕所、洗脸、刷牙、吃早餐、开车上班,有一系列的动作,有的动作是跟别人没关系的。但是我们在穿衣服的时候,如果穿衣服不仅仅是为了御寒蔽体,还是为了给别人看,这就是社会行动了。你吃饭是为了充饥,那不是社会行动,但是你请客吃饭,去高档饭店吃饭,那就是一种社会行动。在哪里吃饭,吃什么样的饭,都显示出你的社会地位。

相互的社会行动就是社会互动,这里涉及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社会成员。我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社会互动的主体更多的时候是个人,但有时候也包括社会单位。有时候是个人跟社会单位互动,比如我要在厦门大学做一件事情,向学校提出申请,那是我个人跟一个社会单位发生互动。厦门大学跟美国的某所大学建立学术联系,两个学校的校长坐下来交流,那是两个社会单位的互动。中国国家主席出访,外交部部长出访,他们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社会单位。所以社会互动不仅有个人之间的互动,也有社会单位之间的互动。

社会互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的沟通。这方面,符号互动论讲得很多。人会使用语言,语言是我们最常用的符号,除了语言,我们的动作也传递着某种信息,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有某种意义。二是动作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人际互动如握手、唱歌、拥抱等各种动作的相互作用。三是资源的转换。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两个人交谈,老师给学生上课,各种情形下都会有资源的转换。我去街上买一双皮鞋,到店里买两瓶酒,这里肯定有资源的转换,我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有资源的转换。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互动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转换,没有资源的转换就失去了社会互动的动力。

以上给大家解释了我这个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其实这个理论包含的概念不止这些。为了将自己的理论跟别人的理论区分开来,我对一系列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 Y6+DaggmKm8D6y8wh53aMxQhpPB28gsMrt2kUcTTVrUGMOXN6b5/ObWIy8SRWX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