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结语

可能有些人会批评我追逐华而不实的时髦问题,其实针对“饭圈”,我们的研究还是比较严肃的。我们小组做这个工作的研究动机,一半是出于对“饭圈”的好奇,一半是出于探求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兴趣。后者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我们还是把“饭圈”被社会迅速接纳理解为其适当使用结构性机会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以“饭圈”通过类组织形态保障适当使用结构性机会并具体实施减排斥策略来解释“饭圈”现象,结构性机会特别指国家让渡和资本青睐这两类机会。这些维度也可能适用于比较、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其他新群体的状况。

我曾经大胆假设,一个新群体如果同时具备这些方面,多半也会顺利被社会接纳,但缺失其中任何一方面,都可能会影响新群体的社会接纳度。今后如果还有机会做农民工、快递员等其他新群体的研究,希望有机会验证、修正观察“饭圈”所得到的这些假设。

第二,如果这个研究验证了假设,那么以之去研究农民工、快递员等其他新群体也同样属于案例性研究、案例性验证。尽管如此,也不妨碍我们进一步假设,一个社会结构特别是群体结构的变迁并不见得总是通过阶层群体冲突进而由胜出者重组社会结构的方式实现,日常更多的也许是通过新群体被社会顺利接纳而成为群体结构中的有机部分来实现,期待今后类似的研究能够丰富这方面的验证。

谢谢大家! rm8UqBV3izM3269e8j7RGmuVkNAth0pa/5B4Tigj2Rm0zw7w6cS1tMu03gx7zg/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