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的可能路径和动力问题

中央说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那么怎么实现从农业现代化到农村现代化?怎么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有没有可能的路径?

1.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支持问题

国家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农业要提高技术含量、质量效益以及竞争力,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要一并推进的话,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业技术支持由谁来提供?中央也在考虑,政府肯定要投入。城乡差距中一个很重要的差距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都要由农民自己来承担,当然这十来年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了不少,但还是不尽如人意。第三个方面是要打通农业农村现代化之间的体制阻塞。谁来打通?我认为,要了解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我们要考虑主体。经济学家们可能更多地说资源投入、资本投入、资本的产业运行,而社会学想了解这个由谁来做、担当什么样的角色、享受什么样的成果?这个很重要,必须要考虑。

2.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主体关系问题

农村现在的变化非常大,社会主体也比较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推手是党和政府,这是最重要的推手,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乡村振兴是谁提出来的?不是农民提出来的,而是国家提出来的,是党提出来的。曾经有个说法,现在是政府很热闹,但村民并不热心。按道理讲,不管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还是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村民应该是直接的需求者、参与者,他们应该是核心主体,政府扮演的应该是引领者的角色。二者之间应该是这样一种理想的关系。而企业、公司、合作社、城镇居民等应该扮演一种市场型的支持主体角色,企业不进农村、不进农业是不可能的,完全靠农村、农业自身、农民来搞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农村和农民一方面没有这个资源,另一方面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中央提出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形成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这个关系要有外部的支援、外部的人才。外部人才在里面起什么作用?是起主导性的作用还是主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当中?是跟村民一起扮演合作者的角色还是其他什么角色?社会组织可能是个辅助性主体,但我们看到有些社会组织在农村很热闹,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传给村民,村民对此怎么看?村民的看法,一些社会组织并不了解。社会组织更多的是承接政府给它的项目,各种培训、乡村振兴学院,也搞得很起劲。学者也乐于参与其中。但是农民的动力来自哪里?他们有没有能力?他们的利益有没有受到关注?作为政府、作为其他主体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此类问题还需要很好地思考、研究,政策上应该是以村民为核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有人会说,村民现在都老龄化了,你以他们为核心,能有用吗?我觉得村民应该是开放型村民,这背后涉及很多社会规范、利益格局,怎么来破除,需要我们去探索。

如果放在40多年以来的历史维度里面来看,当前的农民与20世纪70年代末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相比,在农村发展上的主动性、动力、积极性在减弱。20世纪70年代末,很多农村的发展都是由农民自身来推动的。说白了,当时农民对解决温饱和致富有着强烈的渴望,他们为了冲破体制约束,甚至能拿生命去冒险,比如小岗村“18枚红手印”的故事就是如此。现在可以看到,虽然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增长,但是农民发展的主动性、动力、积极性不如以前强,原因在什么地方?农村现在很难给农民提供一个与城市共同富裕的希望和可能,所以年轻人留不下来,只能往城里跑,剩下的老人就在农村守业、养老,农民的动力、动能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有的地方的农民连讨价还价的能力都没有,反正干部怎么做我也没办法,我只能跟着你,这种谈判协商的能力也在弱化。

3.对农业农村缺少吸引力的经济学解释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首先要发展产业。现在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是不够,我们的农业还属于传统的非精细农业,产业链条短、价值低,很难形成跟其他产业共享的利益机制。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先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耦合,可对于怎么耦合,却没有政策路径。这是第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我们的农业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地方政府受经济学家观点的影响非常大,现在要进行规模化改造。对于乡村振兴,地方政府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要招商引资,做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对土地流转进行改造。第三种观点认为还是二元体制问题。国家对农业现代化要优先投入,对农村基础设施要优先配置,优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是怎么优先?在政策上怎么保证优先?组织优先,人才优先,财政投入优先。什么样的情况属于需要优先考虑的?至少在现有的投入上优先照顾农村。原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讲农村优先,人才要优先,干部提拔要优先,也就是到农村去的干部首先要提拔等,他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理解的。农村的教育怎么优先?现在农村教育基本上是离农化的,教育质量远远不如城市,所以很多农村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或中心学校,农村的小学越变越少,这种状况怎么改变?

4.现有政策和体制机制对农业现代化主体的影响及有可能的想象

根据我国现有的政策体制,若按经济学家所讲的,则在这样的体制下村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会有什么样的出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行为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东西我们改变不了。在现有的政策体制下,村民作为核心主体,他们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结合现实的状况,我有两个想象。

第一个想象是关于现有体制的。现有体制是允许土地流转的,现在是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那些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可能会流转土地,同样不愿意住在农村的人可能会出让住房,现在的政策已经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流转空间。我们会看到,年轻的村民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城镇,乡村人口出现老龄化,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村民”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概念?我们能否让愿意从城镇到农村去的一些人变成务农者、村民?这个界限能否打破?能否为他们提供空间?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比如日本,为了鼓励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务农、生活,政府会一次性给他们一定经费支持,保证他们在农村能够生活下去,当然前提是要在农村至少待足五年。另外,日本的制度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租地种,也可以变成村民,但前置条件是你到村里种地要经过当地村民的审查表决,村民认为你到村里种地是真心实意的,不会给村里带来麻烦,就会通过村民会议进行表决,如果大家同意你成为本村村民,你就可以享受在本村的一切合法权利。

我们应该形成打通城乡双向流动的机制,让愿意从城市到农村种地的人成为村民。我们一方面讲新型城镇化,让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成为市民,另一方面也应该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去变成农业劳动者,变成村民,而不再像原来那样城乡居民的身份完全分割,体制应该往这个方向改革、创新和发展。

第二个想象涉及农业现代化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纲。

(1)合作社。

这几年合作社发展得比较快,当然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像僵尸合作社及以个人企业名义办的合作社也非常多,在法律政策上怎么规范合作社?办合作社有个很重要的要件,即要有合作精神。我们要看这种合作存在不存在,哪怕是能人办的合作社、企业办的合作社,普通村民也应该能参与,享受一定的权利,得满足这个构建要求。事实上,农村原来的合作变成现有的组织化合作、合作社合作,这里有个转换过程,有个规制的学习过程。我们现在搞农业农村培训,对农民的合作精神、合作组织、合作参与、规章制度鉴定、民主协商能力等这些方面的培训是严重缺乏的。

(2)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这几年发展得也非常快,但是它毕竟还是有限的。在有些地方可以搞家庭农场,但有些地方是搞不了家庭农场的。我们知道,有的地方土地比较多,像东北、华北平原、新疆、湖北、湖南,这些地方能形成很多的家庭农场,但是很多地方搞不了。因为我们国家的地形非常复杂,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经济学家说要搞产业规模化,规模化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家企业可以承包几千亩、上万亩;另一种是一个家庭可以承包几十亩、上百亩。一般家庭农场规模在50亩以上。有人对家庭农场规模的最低限度作了测算,认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在100亩以上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贵州、云南这种山区没法做那么大的规模。所谓的产业规模化,小农家庭形成一个规模,是不是也算一种规模?不能只说企业经营是一种类型,家庭农场可能也是一种类型。

中央在政策上提出新型农业主体的时候,其中用了“等”,这个“等”字给我们留下了很有意思的想象空间。

“等”后面是什么呢?实际上是企业、资本下乡办农业。现在对这方面的争论比较多,一种情况是反对资本下乡,一种是强力主张资本下乡。我觉得,资本不管是进工业还是进农业,政策都应该是允许的,很多问题不完全是资本本身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政策、管理机制有问题?强力反对资本下乡观点的一个理由是资本存在着会排斥小农的原罪,我们如果这么看资本的话,那么连改革开放都不需要了,外资也不需要进来了。事实上大量资本在城市的各个行业都在发挥作用,这里面肯定需要各种规范,税收政策、劳动政策等各方面都需要相应跟上,如果跟不上,就不完全是资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管理也有问题。我主张农村需要资本,但是对资本在农村发挥作用应该给予规范,既保证资本在农村能安全增效,同时也限制它对村民进行剥夺。现在问题在什么地方?要么是有的资本进入农村后就开始大规模流转,雇用农民种地,只考虑自己盈利;要么是有的资本进入农村后就像跳进一个火坑一样,有去无回。城市的资本下乡现在有更多顾虑,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使用问题、建设用地问题等等。

5.推动城乡融合和三大产业融合

为什么国家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面是有深意的。乡村振兴里有个“产业兴旺”,实际上产业兴旺不只是农业,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话,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很难。从苏南模式甚至珠三角模式可以看到,凡是经济比较发达、村民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村庄,三大产业都是相互支持的。而且农业本身的产业链拉长的话,它必然会跟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三大产业还必须跟城乡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中央在政策里提到城乡融合和三大产业融合,事实上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

回顾过去40多年的乡村发展路径,大致有以下四条。

第一,工业化带动农村现代化,这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明显。苏南现在的土地流转、集体合作社,很多是因为工业发展,工业有钱投入到农业当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上来了。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物理化、技术化,农业的链条在拉长,这个模式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出现。

第二,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这是在城乡接合部农村发展的一个模式,如北京城乡接合部的农村是非常富有的。

第三,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现代化,这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浙江很多地方都推行农旅结合,即旅游、农村、农业结合,像莫干山、安吉一带。中西部也有越来越多的村庄在做类似的尝试,旅游资源成为带动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科技发展触发农村现代化机制,特别是网络带动的电商及其推动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目前走过的路径中,完全靠工业带动的模式已经不行了,因为国家对生态、土地的限制越来越明显。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还在继续。现在国家在搞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群不仅仅是将城市和城市、城镇和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它更多是通过城市把周围的乡村都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带动农村现代化。同时,旅游、村庄营造、创意农业、创意产业等在乡村的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空间。此外,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电商的发展对于带动农村现代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6.带动农村现代化的未来农业现代化——第六产业以及新型村民

历来农村现代化大致由我前面讲的四条路径带动,这里涉及很多问题,包括这四条路径是不是会出现一定的融合。其实,这四条路径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的融合,特别是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日本已经有学者提出在农村发展第六产业,所谓第六产业,就是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在一起,这不是简单的1+1,而是在农业当中注入第二产业的一些技术,又注入第三产业的一些技术,由此可能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变化。未来的农村可能会在生产方式、生产形态上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会看到农业越来越精致化,且各具特色。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各地差异很大,会出现互补性、差异性的发展,也会出现更加精致的东西。我们会看到精致的食品或者一些在地性的东西,拥有唯一性、独特性的产品会成为主打产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小型家庭工业制作坊的形成是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经营,以后的发展方向会是另一种家庭经营模式,即以小型家庭工业制作坊的方式来实现经营。在三大产业的融合中小型家庭工业制作坊可能会成为主导力量,它不再是以前那种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家庭作坊,而是一种科技、工艺、文化、艺术和本土材料有机融合的模式,与自然生态融合,居民(包括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构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的动力源之一。

这里会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家庭作坊主、家庭经营者,对他们在各方面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技术的掌握和对文化特别是农业农村承载更多的文化这方面的理解、挖掘、展现的能力。以后民宿也好、农家乐也罢,不再是简单地睡个觉、吃顿饭,要吃出文化来,吃出体验来,这样才能打开农业农村共同发展的局面。

当然这只是我根据前面谈到的发展路径所做的社会学想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能只是把土地流转起来,搞规模化经营。当然在一些地方是可以的,但很多地方还是要保持家庭经营。这种家庭经营不是过去那种粗放型的,而是融合了三大产业,成为科技、工艺、文化、艺术和本土材料有机融合的模式。这样的农村、这样的农民,其社会地位和品位将跟过去大不相同,这样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农村、村民。 3BZZ4yIKc0dgnTW21rVM7LL9X7uFwJMc2ak5qWiqtleFXG7uS4OSC2Cwii76Ms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