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记录变化,它描述焦点人物从一种心理状态向另一种心理状态转变的细节。
以典型的侦探小说为例。故事开始于英雄人物以某种方式卷入谋杀案的危险之中,结束于他将凶手绳之以法,从而消除了危险。
开头和结尾之间是行动——事实上是双重行动。从外部看,客观行动是英雄与反派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冲突,直到一方击败另一方。与之同步发展的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通常以自省的形式出现——至少在部分思想和感觉中出现。不过有时候感情线只是暗示的,需要通过客观行动来证明。
这种内部行动揭示了在外部斗争的过程中,英雄内心紧张感的持续波动。这里也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反应,比如震惊、悲伤、愤怒、恐慌和坚定的决心,以及许多太复杂以至于无法归类的其他感觉。
比如一个爱情故事,我们从男孩爱上女孩开始,到男孩得到女孩结束,其间存在着客观困难和情绪波动的无限可能性。
就是这样。在奇幻故事中,女主角 变成了 女巫;在科幻小说中,太空人 大战 怪兽;在言情小说中,妻子 扶助 丈夫;在西部故事中,警长 清理了 小镇;在商业小说中,经理 赢得了 最高职位。
在每一个例子中,最突出的一点都是:某人做了某事。在一个成功故事的结尾,情景和事态都与故事开头不同,焦点人物的心理状态也不同。或多或少地,他改变了自己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评价,以及处理某类麻烦时的态度和观点。如果故事没有发生,他的未来不会是这个样子。至少,他从问题将如何解决的不确定性中解脱出来了。
为什么变化的因素如此重要?
答案与读者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有关。如果没有接受到新的刺激(在阅读中,指的就是“变化”),读者很快就会厌烦。如果你要证据,自己试试看你能全神贯注于某个特定目标或固定点多长时间——或者不如说是多短时间。没有静止状态下的故事,静止的生活永远抓不住读者。仅有惟妙惟肖的文字还不够。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仅有变化是不够的。你要追求的不是行动本身,而是那些影响故事发展的具体变化。发生的事件必须让你的人物朝着目标前进,越来越接近你想让他去的地方。
具体说来,你需要的外部发展以一种与故事中的问题有关的、建设性的方式引导他去感觉——继而去行动。
让我们把这跟许多初学者故事中的陈词滥调作一个对比。一天晚餐时,主人公点了牛排,但是侍者劝他不要吃牛排,尝尝牡蛎。吃完牡蛎,主人公觉得有点恶心。他断定牡蛎不合他的胃口,以后再也不吃了。
现在,故事中的确有了变化。主人公的客观状态(侍者作为一种外力,引导他改变最初的选择,没有吃牛排)和心理状态(感觉恶心,决定再也不吃牡蛎)都发生了改变。但是除非他的感觉和/或再也不吃牡蛎的决定在故事的其余部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否则你只是在浪费时间、篇幅和精力。
另一方面,假设一个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决定给女友一个惊喜,突然去找她。
他确实这么做了——此时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中。
主人公很震惊,骂了她,或者一拳打中了情敌的鼻子,或者决定回去给别的女人打电话,或者在狂怒中驱车离开小镇,咒骂着女人的善变。
发生了变化吗?是的。它们对故事的其余部分——发展和结局——产生了影响吗?是的。焦点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改变了吗?事实上的确如此,即使他只是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想当然地做任何事。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必须删除所有心爱的小片段,因为它们的贡献太小了?
刚好相反。正确的做法永远都是想办法让它们对故事的发展变得重要。如果你想看一个精彩的例子,去找一本克利夫顿·亚当斯的《吉奥瓦人琼斯的危险生活》,读一读第4章,其中有一幕描写落日的场景。一代又一代的编辑公开咒骂用长篇大论描写这类自然现象的作家。现在,这次日落占据了一章中的大部分篇幅,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它。
为什么?因为亚当斯妙笔生花,让这一幕包含的内容有了动机,对他的主人公至关重要,成为一场生死攸关的斗争的核心。
简言之,这就是关于故事的双重行动的全部。无论多么温和或者多么暴力,外部事件本身没有意义。它们包含或者没有包含哪些东西,全都不重要。只有当某人对它们有感觉、对它们作出反应时,它们才辅助故事的发展。
因此必须既有外部世界的变化,即焦点人物客观状态的变化,也有他内心世界的变化,即心理状态的变化。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当它们相互作用,像齿轮一样紧密啮合在一起时,故事的车轮才能向前滚动。
这种相互作用、双重行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这个问题要求对支配故事世界的因果关系模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