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十几亿人要吃饭是中国最大的国情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局稳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十几亿人要吃饭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下面重点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个永恒的课题

纵观古今,横贯中外,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研究讨论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历朝历代都把吃饭问题视为大事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农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从先秦时代的神农尝百草、后稷教民稼穑等神话传说,到民间口口相传的“五谷丰登”“瑞雪兆丰年”等农业祝语,无不昭示着农业生产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历朝历代,都把吃饭问题视为大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提出:“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周书·武成》中说:“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农事被列为五常之教的第一项。班固《汉书·食货志》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据《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灭商后,箕子向其建议应重视“八政”,即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等,分别是指粮食、布帛与货币、祭祀、工程与土地管理、赋役征敛、刑狱、礼仪、士子教育诸事。这“八政”是中国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重要方面,其中农业更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观点纷呈、各成体系,但这些思想家们都一致认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兴盛的根基。儒家对于粮食安全问题是相当重视的,子贡曾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荀子在《荀子·王制》中,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只有通过“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也就是只有做好充足的粮食储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特别强调粮食对于国家安全与富强的重要性。他对于粮食安全的认识主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曾直接指出“富国以农”。他还曾用磐石和象人作比喻来突出粮食生产和农业的重要性:“磐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石非不大,数非不众也,而不可谓富强者,磐不生粟,象人不可使距敌也。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磐石一贯也。儒侠毋军劳,显而荣者,则民不使,与象人同事也。夫祸知磐石象人,而不知祸商官儒侠为不垦之地、不使之民,不知事类者也。”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宗师,也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提到“农事废,田不修。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应之以恶气,即害五谷,五谷尽则伤人也”,明显地表现出对于废弃农事的厌恶和人民受饥的关怀。此外,老子还具备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出“道法自然”的理论,对我们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强的经世济民的思想。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墨子认为无论是人民,还是统治者,都离不开粮食,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国家安全也就失去了依凭。在《墨子》中有大量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论述,如“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是在说粮食、军队和城池是国家生存的基本条件,在这里墨子将粮食排在第一位,更是凸显了他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相信大家对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都不陌生。齐桓公继位前与公子纠的国位之争,导致齐国实力衰退,而齐国的邻国鲁国对齐国的土地虎视眈眈,让齐桓公十分苦恼。这时管仲献出一计,让齐桓公和臣子近侍穿鲁国的丝绸织品,引领当时的穿着时尚,但规定齐国的百姓不能私自织蚕丝,必须从鲁国和梁国进口衣服,而且对能够买到两国丝织品的商人进行补贴。这样一来,鲁梁两国的百姓便可以从丝织贸易上赚取大量财富,两国的百姓开始着迷于商业贸易,而忽略农业生产。等到两国的粮食生产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时,齐国下令全国不准穿鲁梁两国的丝织衣服,并断绝和鲁梁两国的经济往来。很快鲁梁两国就陷入了饥荒之中,不久便不战而降,后来齐鲁归一。

秦国推进商鞅变法,实行耕战政策。商鞅变法的第一道政令便是《垦令》,它要求秦国的官吏、贵族、商人必须与农民一起全力除草开荒,增产粮食。商鞅还利用政策优惠吸引魏、韩、赵等国的人口,以充实农业人口。商鞅曾指出“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又宣布“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不起十年之征”,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三晋之民入秦,对秦国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封建集权国家。统一后秦始皇仍然坚决奉行农战政策,在全国范围实行重农积粟。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起因多数都是农民吃不上饭。比如方腊起义的起因之一就是苛捐杂税太重,很多老百姓吃不饱饭。史书记载:方腊乃椎牛酾酒,召恶少之尤者百余人会饮。酒数行,腊起曰:“天下国家,本同一理。今有子弟耕织,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至死弗恤,于汝甘乎?”皆曰:“不能!”腊涕泣曰:“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起义的口号中也大都强调均分土地或粮食。比如李自成起义时的“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太平天国起义时提出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在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也为我党团结群众、争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始于宋代的土地鱼鳞册,是官府最大的档案库,农民起义或改朝换代,攻下一座城,首先把土地档案库保护起来。

既然提到了历朝历代对粮食的重视,那么也简单谈一下历史上粮食产量情况。粮食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标。根据吴慧先生编著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西汉末年粮食总产量为1 368万吨,当时只有6 000万人,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56斤。唐朝、北宋、明朝的总产量分别达到4 396万吨、5 795万吨和17 410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为1 256斤、1 159斤和1 741斤。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总产量在1964年才超过明朝,而且到目前为止,人均粮食占有量仍不足1 000斤。当然,那个历史年代形成的人口和粮食数据只能是一个参考。可能有人会说,那时经济以农业为主,现在经济相对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均粮食消费量已明显下降。大家要注意,虽然直接食用粮食数量减少了,但间接消费量在增加,下面我还会具体讲到。

(二)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解决好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早年就提出:“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此后几十年他一直在“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的思想指导下,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告诫全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邓小平同志1982年5月在谈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983年1月邓小平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脱贫攻坚强调的“两不愁三保障”,排第一位的就是要不愁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好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实行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二是加强市场管理,打击囤积居奇行为,稳定粮价和市场。改革开放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比较重大的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区的扶持力度,等等。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逐步建立完善了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三是确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实现“丰年吃进、歉年吐出”,平衡粮食供需总量。四是坚持保底稳价收购制度,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五是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稳定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升。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自2015年以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85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线。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好的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三)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三大经济安全。美国战略家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其中的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之基,探讨世界经济安全问题,首先要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的重要性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可能没那么明显,但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就会凸显出来。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丰收,为保证有效供给、稳定物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胀压力逐渐加大,世界经济前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粮食安全这个概念的由来。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爆炸性增长。到了70年代初,连续几年的恶劣气候和自然灾害导致世界性的粮食歉收,特别是主要粮食生产国的产量大幅下降,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求矛盾异常突出,从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这次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因无钱购买粮食或缺少国际粮食援助甚至出现了人口非正常死亡率急剧上升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4年11月在罗马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大会通过了《世界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即“粮食安全是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同时,该约定要求各国采取措施,保证世界谷物年末最低安全系数——当年末谷物库存量至少相当于次年谷物消费量的17%~18%(其中:6%为缓冲库存,11%~12%为周转库存,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的口粮消费)。该约定还明确:如果一个国家谷物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则为不安全;如果低于14%,则为紧急状态。显然,这样的粮食安全概念重点强调的是粮食供给的数量。

此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先后进行了两次充实和完善。一次是在1983年,另一次是在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3年4月给出的粮食安全新表述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和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这一新表述突出了粮食安全的三项基本目标:一是确保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的供给;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在1996年11月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再次对粮食安全的内涵给出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这种表述进一步丰富了粮食安全的内容,更加突出了粮食安全的质量。从偏重于粮食的数量安全到既重数量安全也强调质量安全,一方面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认识的更加深入和更为全面。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即粮食需求大国,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市场运行和价格总体平稳。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巨大的粮食供需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二、当前我国及国际粮食供求形势

(一)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处于紧平衡态势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基本态势,一方面受制于粮食供给状况,另一方面受制于粮食需求变化。

——从供给看,粮食连年丰产,但增产压力加大。

近年来,国家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农业首要任务,加强政策指导推动,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实现了粮食的连续20年丰产,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以上。其中,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稻谷、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为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也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而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方面也存在诸多制约,这些制约导致国家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态势,这是由我们必须面对的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决定的。

——从需求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粮食消费需求水平将呈现刚性增长。影响需求增长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是人口增长。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处于上升通道,大多预测人口峰值不会超过14.6亿且将在2030年以前达到。按14.6亿测算,比现在要增加近5 000万人,以现在国内的粮食人均占有量计算,5 000万人需要240亿公斤粮食。这么多粮食,需要多少土地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7 080公斤,小麦为每公顷5 856公斤,玉米为每公顷6 436公斤,豆类为每公顷1 979公斤,薯类为每公顷4 144公斤。也就是说,把这240亿公斤粮食折算成土地,如果种水稻,就需要约340万公顷土地;种小麦,就需要约410万公顷土地;种玉米,就需要约380万公顷土地;种豆类,就需要约1 200万公顷土地;种薯类,就需要约580万公顷土地。

第二是消费升级。现在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将来会超过70%。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里人消费水平较高,对粮食包括粮食加工品、转化品的消耗更大。即使是农村人,未来的消费结构也会不断升级,对肉、蛋、奶以及蔬菜、水果等消费的占比会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到粮食上,人均消费增加还是减少呢?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量为148.7公斤,而2021年是人均144.6公斤,也就是说,2021年比2013年减少了4.1公斤/人。从直接的粮食消耗来看,似乎人均消费量在不断减少,但随着人民的饮食结构越来越多元化,计算人均粮食消耗时不能只考虑直接食用的部分,还要考虑间接消耗的部分。肉蛋奶的产出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蔬菜、瓜果虽然不用粮食转化,但也需要地来种,而且还是好地。一直以来,人们的认识有个误区,认为城里人比农村人吃的粮食少,对农业资源的需求就少,其实不然。城里人直接消费的口粮,也就是吃的饭,确实比农村人少;但是,城里人消费的肉、蛋、奶以及蔬菜、水果等明显高于农村人,而这些都需要用粮食来转化,或者需要占用优质粮田来生产,这就直接增加或间接影响了粮食消费。比如,农民一次吃一个苹果,而城里人喝一杯果汁就要榨两个苹果。所以实际上,一个城里人消耗的农业资源远高于一个农村人,城市化会明显增加和拉动农产品消费。这些年,我们对肉、蛋、奶以及水果等消费的占比一直是不断增大的。如果计算上肉蛋奶等消费,我们会发现人均粮食的消耗是增加的。与2013年相比,2021年肉类、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人均消费量分别增加了7.3公斤/人、5.1公斤/人、3.8公斤/人、5公斤/人和2.7公斤/人,人均增加总量是23.9公斤/人。干鲜瓜果类增加了20.3公斤/人。

从食物链的角度看,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些民俗的说法也是一斤肉五斤粮。也有学者通过计算,给出了较为精确的说法:每公斤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禽蛋分别需要5公斤、3.6公斤、2.7公斤、2.8公斤、2.8公斤的饲料粮才能转化。上文提到,与2013年相比,2021年肉类、禽类、水产品、蛋类、奶类消费量增加了23.9公斤/人。无论按照上面哪种方式折算,最后计算的结果都是人均消耗的粮食实际上是增加的。即使不计算干鲜瓜果类,人均间接消耗的粮食也至少增加了60公斤/人。间接消耗增加量减去直接消费减少量,8年期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的粮食至少增加了55公斤。

第三是加工需要。主要是对以玉米为主的深加工衍生品的需求,玉米加工用于饲料、酒精、制油、制药乃至工业,是一个很大的量,这部分需求增量每年在250万吨以上。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的预测,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新增、扩建产能逐步落地以及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玉米工业消费将呈现刚性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5%~3%,到2025年会超过9 200万吨,到2029年将接近1亿吨。所以,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从整体上看,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从作物结构看,稻谷、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玉米供需偏紧,大豆自给率低。

稻谷、小麦是我国最基础的两大口粮作物。在粮食安全方面,老百姓最关心的能不能吃饱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这两种作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 849.5万吨,小麦产量为13 772.3万吨。而《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预测,2022年稻谷消费量为21 089万吨,小麦消费量为13 868万吨。这么算下来,每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与消费量基本差不多,加上充裕的库存,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是27 720.3万吨,预测消费量为28 870万吨,产需缺口超过1 000万吨。从数据上看,玉米的供求确实偏紧,进口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为2 835万吨,比上年度增长152.2%,约占当年玉米总产量的1/10。数据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只能代表当下。实际上,在2016年之前,我国玉米的供给是过剩的,当时为了解决“三高”(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高)问题,才采取了一系列调减措施,现在看,效果还是不错的。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玉米产业链条相对较长,消费用途更为广泛,直接食用是少数,作为饲料和淀粉、酒精等工业的加工原料是大头,因此调节相对灵活。今年缺,不代表明年还缺,现在价格上来了,农民自然就会多种,产量也就上来了。

我国粮食缺的主要是大豆,2022年国内大豆产量为2 028.5万吨,创历史新高,但却进口了9 00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超过80%,主要是国内大豆生产增速远低于消费增速。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利用了国外近7亿亩耕地,而且进口来源国相对集中,供应链容易受到冲击。我国主要从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大豆。在2021年进口的大豆中,60.2%来自巴西、33.5%来自美国、3.9%来自阿根廷。这里要说明一点,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家的粮食概念是指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有些国家包括杂粮如高粱,大豆是统计在油籽里面的。这一点与我们国家不同,我们所讲的粮食是粮豆薯统称的概念。

此外,我国大豆和玉米种植带高度重叠,东北四省区大豆产量占全国总量的六成,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成左右,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大豆和玉米种在一块地里”。在二者都需要增加供给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如何双赢,也很值得我们思考。

——从品质结构看,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结构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小麦,小麦主要分四种类型:强筋小麦,主要用来做面包;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主要用来做面条和馒头;弱筋小麦,主要用来做蛋糕和饼干。现在是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比较多,缺优质的强筋小麦和优质的弱筋小麦,需要部分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再比如玉米,90%以上都是普通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等专用玉米不到10%。此外,优质稻米、高油大豆、特色杂粮等还有一定缺口,部分需要通过进口进行调剂。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们的更高要求和更加多元化的食物需求,我们也应该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农产品。国家推行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从区域结构看,生产区域不断集中,能稳定调出粮食的省份减少。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平衡区。其中,13个主产区按行政区划分别是: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2003年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主产区的确定方法是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指标:1999—2001年三年平均产量在250亿斤以上、人均占有量在650斤以上、商品库存量达到85亿斤。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这13个主产区。近些年,90%以上的粮食增产来自粮食主产区。2022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的78.2%。在粮食主产区之间,生产也在不断集中。2003年,净调出率在5%以上的省份有10个,到2010年减少到8个,到2020年只剩下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河南5个。

我国粮食主要集中在3个优势区域,分别是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优质粳稻和大豆产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7%左右。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小麦、玉米及稻谷优势产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5个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5%左右。长江流域是我国稻谷集中产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四川4个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7%左右。

——分品种看,三大主粮和大豆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种植,但主产区的集中特点也十分明显。

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口粮品种,在我国种植地域广阔,除青海外的省份都有种植。区域上集中趋势明显。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逐渐形成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水稻产区,其中,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5%左右。季节上早中晚稻分明。单季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除广东、广西、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最高的水稻品种类型。双季稻(早晚稻)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光温资源丰富地区。籼稻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稻区以及北方稻区的河南信阳、陕西安康,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70%。粳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高海拔山区,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

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我国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西北冬春麦区、东北春麦区五大区域。其中,黄淮海冬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基地,该区包括河北、山东、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左右,是我国发展优质强筋、中筋小麦适宜区之一。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以及河南南部,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我国发展优质弱筋小麦适宜区之一。

玉米是我国三大谷物之一,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玉米产区。北方春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河北北部、陕西北部与山西中北部,以及太行山沿线玉米种植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一半左右。黄淮海夏玉米区包括河南、山东、天津、北京、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5%左右。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我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黄淮海、西南三大区域。东北大豆产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左右。黄淮海大豆产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18%左右。

粮食生产中有几个最,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是黑龙江省(1 550多亿斤),全国每9碗饭里有1碗产自黑龙江。黑龙江的水稻、玉米、大豆产量都居全国第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是河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全国每4个馒头中就有1个产自河南。全国第一产粮大市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近300亿斤)。全国第一产粮大县是黑龙江省富锦市(65亿多斤)。

(三)国际粮食供需形势

在国际上,粮食通常被理解为谷物,因此,我们主要讲一下国际谷物的供需和贸易情况。

——从供需总量看,世界谷物供需大体平衡,供给略小于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谷物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贸易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基本贸易格局在波动中调整变化。谷物总产量从2000年的20.60亿吨增加到2021年的28.13亿吨,贸易量从2.24亿吨增加到5.10亿吨,贸易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18.13%。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2022年度全球谷物总消费量为28.05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8.26%。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看,全球谷物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中国和美国、欧盟、印度、巴西的产量优势明显,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谷物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在贸易方面,全球谷物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和粮食人均占有量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美国、乌克兰、阿根廷、欧盟和俄罗斯是主要谷物出口国和地区,2021年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谷物出口量合计为2.87亿吨,占全球谷物出口总量的55.05%。而全球谷物的进口格局则相对稳定,进口市场的集中度比较低。欧盟、墨西哥、日本、埃及和中国是谷物的主要进口市场,2021年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谷物进口量合计为1.36亿吨,占全球谷物进口总量的15.58%。还有一些地区,粮食产量不足,但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进口也不多,导致部分民众食物获取不足,如非洲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达8.28亿。从数量上看,亚洲的人数依然最多(4.25亿),非洲位列第二(2.78亿),其后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5 650万)。从比例上看,全球食物不足发生率为9.0%,其中非洲最为严重,共有19.1%的非洲人口处于食物不足状态,比亚洲(8.4%)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7.8%)分别高出10.7、11.3个百分点。目前来看,非洲的饥饿人数增长最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测,到2030年,世界长期饥饿人口中将有半数以上位于非洲。

——分品种看,不同作物的生产和贸易格局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谷物。除南极洲之外,世界各大洲有70多个国家种植玉米。据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2.17亿吨,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43.51%。世界上玉米产量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巴西,2021年三个国家玉米产量合计7.71亿吨,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63.4%。在贸易方面,2000—2021年,全球玉米贸易量由0.8亿吨增长至1.94亿吨,占全球谷物贸易量的39.66%。

世界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2021年全球小麦产量达到7.79亿吨,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27.82%。世界上小麦产量最高的五个国家和地区是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2021年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小麦产量合计5.05亿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64.76%。在贸易方面,2000—2021年,全球小麦贸易量由1亿吨增长至2.03亿吨,占全球谷物贸易量的41.6%。

大米是亚洲和非洲多数国家居民的主要口粮。2021年全球大米产量达到5.15亿吨,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18.41%。世界水稻生产大部分集中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亚洲面积和总产量常年分别占世界的87%和90%左右。在贸易方面,2000—2021年,全球大米贸易量由0.2亿吨增长至0.56亿吨,占全球谷物贸易量的11.4%。

国际粮食贸易具有不确定性。经过几十年发展变化,世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粮食供求和贸易格局,世界粮食交易范围已从局部、区域性市场扩展为全球市场。但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等非传统因素增加了粮食贸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国际政治、突发事件导致粮食禁运和可获得性受到威胁。如金融危机、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都暂对粮食生产、贸易带来了直接冲击。现阶段,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尚未建立持续稳定的全球农产品供应网络,粮食进口产品、进口来源地、进口通道较为集中。作为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的粮食消费量远高于国际粮食贸易量。我们既要看到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与余缺调剂的潜力与空间,也要充分估计国际市场存在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

三、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谁来养活中国人?中国人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如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极为重要。大家可能都听过“谁来养活中国”这句话,这句话最初来自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的质疑。1994年,他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他认为,中国由于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加上人口增长,到21世纪初,可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并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对世界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影响,导致全球粮食大恐慌。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粮食。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到底我们是否能养活得了自己?1996年,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阐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向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证明,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10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约1/4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近1/5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已连续20年丰产。这么长时期的连续丰产,不仅历史罕见,也是世界罕见。据我们了解,世界排名前六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只有美国、印度曾经出现过五连增。一般来说,我们粮食生产的规律是4~5年一个周期,大体表现为“两丰一平一歉”的周期循环。远的不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就经历过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土地家庭承包以后连年丰收,出现卖粮难问题,农民积极性受挫,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再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1996—1998年,粮食丰收,达到1万亿斤,随后几年又开始出现波动减产,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2004年才得以扭转。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大国,粮食连续丰产和增产,打破了过去的“怪圈”,创造了世人称叹的中国奇迹,不仅增强了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即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同时鲜明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以我为主,就是要把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立足国内,就是要把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基础上;确保产能,就是要紧紧扭住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个国家粮食安全的“牛鼻子”;适度进口,就是要通过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进行一定数量的余缺调剂和必要的品种调剂;科技支撑,就是要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与水平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四点一线”:

第一,把握战略立足点,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 。就是我们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的粮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粮食有缺口是客观现实,需要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但14亿多中国人不能靠买饭吃、讨饭吃过日子。为什么强调立足国内?因为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靠国际粮食贸易无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其一,全世界粮食还不太够吃。2021/2022年度,全世界谷物产量是27.97亿吨,但消费量是28.05亿吨,还差800万吨。其二,国际贸易量很小。世界粮食贸易量每年大体在5亿吨左右,仅相当于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比如,稻谷是我国口粮消费的主体,占口粮的近60%,大米消费量为每年1.45亿吨,而国际市场大米贸易量也就是5 600万吨,约是我国大米消费量的40%,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其三,我国大国效应明显。由于体量大,进出口在国际上所占比重高,往往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其四,运输成本问题。我国幅员辽阔,进口粮食从上海、广东到岸后再转运到贵州、甘肃,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成本太高,消费者吃不起。有人讲,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国情看,只能适当进口,不能依靠进口。所以,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为了确保自己国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各国纷纷捂紧自己的“米袋子”,一些国家相继实行交通封锁及限制民生物资出口政策,多个粮食出口国宣布或启动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以求自保。各国限制出口的品种不一,采用的方式不同。例如: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3月24日越南决定在疫情期间停止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3月28日埃及停止对未来三个月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3月31日白俄罗斯对包括荞麦、荞麦米、洋葱和大蒜在内的一些主食产品实施为期三个月的出口禁令,等等。这些出口限制措施引发了当时世界对粮食安全的恐慌,让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雪上加霜。联合国粮农组织曾表示,除非快速采取行动,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全球将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尽管实施出口限制的农产品品种不一,有粮食产品、蔬菜、油料、鸡蛋等,但以稻麦口粮的出口限制为主,充分显现出稻谷和小麦,也就是口粮的战略价值。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搞清楚:一个是能不能买得到?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目前全球的粮食贸易量仅有5亿吨左右,仅相当于我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既不够我们吃,也不可能都卖给我们。总的来看,国际市场调剂空间有限,真到用时买不到。另一个是靠买粮吃会有什么后果?在粮食贸易上,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如果我国长期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粮食,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会影响我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达8.28亿,而且多是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它们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只有立足国内保障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才是可靠的。

第二,把握战略着眼点,明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序 。也就是我们的饭碗主要装哪些自己生产的粮食。过去我们曾想保全部,保所有品种,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耕地就这么多,需求又那么大,必须有保有压、有取有舍,集中力量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重点是要做到“两保”:首先是“保口粮”。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品种,全国60%左右的人以大米为主食,40%左右的人以面食为主食。这就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先保障水稻和小麦的生产,水稻面积要大体稳定在4.5亿亩的水平,小麦面积要大体稳定在3.5亿亩的水平。其次是“保谷物”。保谷物主要是保稻谷、小麦和玉米,这三大谷物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90%左右,面积大体要稳定在14亿亩以上。前面已经讲到,稻谷和小麦作为口粮品种要保,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近年来需求增长最快,也要保。202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46亿亩,还应该稳中有增。对于大豆和油料也要提高自给率,“油瓶子”也要攥在自己手上。

第三,把握战略着力点,努力确保产能、强化科技支撑 。这里所说的就是我们靠什么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自己的饭碗多装自己的粮食。重点是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玉米、大豆等种源立足国内也有保障。总体上,我国种子供应有保障、风险可控。但有些品种的自主创新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可能会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保持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玉米、大豆以及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振兴行动。在耕地方面,我们也要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推进:一个方面是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另一个方面是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质量持续稳定和不断提升。首先把“口粮田”建成旱涝保收的“吨粮田”,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都建成高标准农田。

第四,把握战略平衡点,适度进口农产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也就是我们的饭碗也需要适当装一点外国粮。我国地不足、水不够、资源环境压力大,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适度进口是必要的,主要是做好“两调”:一是品种余缺调剂。我国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啤酒大麦等专用品种仍供不应求,需要通过适量进口来弥补国内不足。进口一些调剂品种,比如泰国香米、意大利通心粉等,不仅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要满足每年来华投资、旅游、工作的大量外国人的消费需求。近些年,代表口粮的稻谷和小麦产需基本平衡,库存也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市场一年的需求,适当进口一点主要是为了品种口味调剂。二是年度平衡调节。战国时期,魏国丞相李悝就把“平籴法”作为变法的重要内容,实质就是调节粮食市场和价格,防止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在计划经济时期,靠的是国内调节,现在是开放的时代,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国际粮价低的时候,可适量进口粮食来补充国内库存,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但要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防止某个品种集中大量进口冲击国内生产,给农民就业增收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守住战略底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也就是我们的饭碗里究竟能装多少自己的粮食,确保装什么。要对“两保”细化,这里需要量化“两个指标”、划定“两条底线”。量化“两个指标”,从资源条件、需求结构以及国内外经验看,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就要保持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做到“口粮绝对安全”,就是稻谷、小麦的自给率要基本达到100%。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硬指标,也是硬约束。划定“两条底线”,实现上述自给率目标,稳定播种面积是基础。从目前的粮食单产水平和未来科技进步的潜力看,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必须守住粮食播种面积17亿亩以上和谷物播种面积14亿亩以上的底线。如果耕地守不住,播种面积稳不住,我们的饭碗就端不牢。目前,我们已经划定了“两区”,也就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按照国务院“三年划定,五年建成,永久管护”的统一部署,自2020年开始推进“两区”建设,建好以后,可以保障我们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的安全。

如果从供求关系上、从工作上再对粮食安全问题作一点深入的分析,我以为保障粮食安全应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粮食供给问题主要是城里人的问题,不是农村人的问题。从全国来讲,除一些受灾地区和纯牧区外,农民总体上不存在粮食问题。农民是生产者,生产的粮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自己饿肚子也要先交公粮,现在他们首先会满足自己的需求,剩余的再拿去卖掉。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有的农民就种点自己吃,留出时间去打工。再看看城里人的情况:一是城镇人口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总数超过9亿人,城镇化率以年均1%以上的速度增长。大批农民进城后由粮食生产者转变为粮食消费者。二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首先是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加工食品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城里人蔬菜、水果、肉蛋奶吃得多,蔬菜、水果需要耕地来生产,畜产品需要更多的粮食来转化。

第二,粮食供给问题主要是主销区的问题,不是主产区的问题。全国将近80%的粮食产量来自黑龙江、河南、吉林等13个主产区,粮食净调出的省份有5个,而广东、浙江等7个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过去是北煤南运、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南运、南猪北移。

第三,保障粮食供给问题主要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农民要解决的问题。保证老百姓吃上饭是政府的第一责任。政府要粮,农民要钱,这个矛盾怎么统一?这涉及政策的判断、取向和制定问题。人民公社时期,这两者目标是统一的,实际上都没有实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政府目标和农民期盼存在一定差异。过去靠行政命令推动农民务农种粮,现在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行政推动不那么管用了,要依靠政策引导、经济激励、增加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所以,在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上,政府要尽责,销区和城里人也要尽力、尽心,不能把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责任都甩给主产区和农民,应当给粮食生产必要的补贴,承受粮价的合理上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之,粮食是战略物资,在粮食问题上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盲目乐观,不能今天吃饱了,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不能粮食连年丰收,就看不到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和压力,确保粮食安全任务依然艰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没有粮食安全就没有一切。 tTAcK8ybzKpelHAw4Wyh/YjcL8Vxkm3q1SZ3MEqcBSM3hcE0Lr0yutCR0XevBp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