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将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视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在互联网时代,广告、电商和游戏成了全球互联网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全球大部分的广告收入集中在拥有众多活跃用户、较长用户使用时间以及丰富社交和资讯内容的互联网平台。数字广告的收入占全球广告市场收入的80%以上。2022年,谷歌和Facebook两家平台的数字广告收入超过了3380亿美元,约占全球广告市场收入(1万亿美元)的34%,而全球国家GDP总额约为100万亿美元。
自2001年中国正式步入2G时代以来,桌面和移动互联网终端已成为“Z世代”成长的伴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平台已经汇聚了众多数字消费者用户。无论媒体和企业如何发展变化,用户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企业的广告和营销工作也应该跟随到哪里,这项历史规律已经得到了长时间的实践验证。
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及中国广告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广告论坛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柴保国表示,2021年,全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的广告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799亿元,同比增长20%。2021年,中国GDP约为114.4万亿元,广告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1.1%。有广告学者认为,我国的数字广告收入已超过万亿元,数字化比例占广告整体市场收入的85%以上。互联网广告营销已深入渗透到数字社会转型、消费增长与商业创新的各个层面。由群邑互动出品的数字营销趋势报告短片《指尖上的中国》指出,我国消费者使用数字媒体的时长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当前消费者的数字生活方式主要包括:
❑使用百度、知乎、豆瓣等平台,主动寻找商品、品牌、人物、事件和观点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企业营销的目标。
❑关注B站、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发掘KOL的原创或改编视频内容,“宝藏up主”已成为“Z世代”年轻人主动订阅的重要自媒体。
❑浏览微博“热搜”,关注全国流行的热点头条、明星事件、新闻事件等,微博成为年轻人的公众文化、资讯和娱乐广场。
❑查看小红书上的建议,上面有多名美妆达人活跃在自媒体账号上,很多品牌自建账号也在平台上活跃发帖。
❑沉浸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娱乐平台,后台自动推荐朋友及相似用户关注和感兴趣的内容,下滑屏幕就能不断刷到新的用户生成内容(UGC)和专业生成内容(PGC)。
❑在微信朋友圈平台上评论互动,信息流广告和用户生成内容的交互日益丰富,品牌回复和代言人的精彩回应成为一大亮点。用户越来越能分辨出评论区中的人工答复和智能机器人答复的差异。
❑活跃于各类本地服务APP,进行点评、订餐、酒店预订、租车、租房等,在信息决策过程中,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积极分享个人使用体验。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性。
以上内容主要围绕真实的中国消费者,大多数用户每天平均有5.5小时的数字媒体生活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字媒体和广告在2000年以前大多数都不存在,这显示出我国在社会数字化应用方面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
在电商领域,阿里妈妈平台和京准通平台上有数以百万计的商家投放的商品广告和排行榜单,体现了这个领域数字广告的多样性和竞争的激烈性。
在智能家居板块,通过点击智能电视的会员订阅服务,用户能够跳过节目前后常见的30秒视频广告。在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中,增加了关于“一键关闭”弹窗广告的条款。
在生活圈媒体方面,超过四亿的城市居民可在住宅电梯和办公楼宇中接触到视频广告或框架媒体广告。在广大村镇地区,户外墙体广告新增了二维码功能,让用户可以直接扫码访问,一些互联网企业甚至在乡村投放流动广告车,并通过数字红包鼓励更多人下载应用。
基于此,本章将重点阐释数字广告定义的三个理论问题:
❑数字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广告定义的边界问题以及数字广告定义的理论创新;
❑数字广告的产品逻辑、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
❑数字广告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广告涉及数据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