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不隔”的美学境界说

在《论不隔》 一文中,钱锺书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美学概念,即“不隔”的境界说。这个观点是由英国评论家马太·安诺德(M. Arnold)在讨论翻译时引发的。安诺德在《迻译荷马论》中认为一篇好的翻译,“在原作和译文之间,不得障隔着烟雾”。由此引发了钱锺书把“不隔”扩大到作为一切好文学的境界的想法。并且联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论诗文时也有“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类似说法。钱锺书比较了这中西两位批评家的异同。安诺德的“不隔”讲的是“艺术化的翻译”,而王国维心中的艺术是“翻译化的艺术”。那么什么叫“不隔”呢?不隔离着什么东西呢?钱锺书认为,在艺术化的翻译里,所谓“不隔”指译文跟原文的风度不隔。那么,“在翻译化的艺术里,‘不隔’也得假设一个类似于翻译的原文的东西。这个东西便是作者所想传达给读者的情感、境界或事物,……假设作者的艺术能使读者对于这许多情感、境界或事物得到一个清晰的、正确的、不含糊的印象,像水中印月,不同雾里看花,那么,这个作者的艺术已经满足‘不隔’的条件:王氏所谓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在翻译里,“隔”与“不隔”有原作供我们参考,而在文艺欣赏中我们向何处去找标准来跟作者的描写核对呢?钱锺书认为,“这标准其实是从读者们自身产生出的”。一切“实获我心”,“历历如睹”,“如吾心之所欲言”的作品,都算得“不隔”。“只要作者的描写能跟我们的亲身的观察、经验、想象相吻合,相调和,有同样的清楚或生动,像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这便是不隔。”这里钱锺书所说的“不隔”的效果接近于人们常说的读者“如身临其境”,作品的人物“栩栩如生”。但是,钱锺书的“不隔”说又绝不等同于一般说的“身临其境”和“栩栩如生”,而是有了新的创意。至少,他的“不隔”说有两点贡献:第一,他的“不隔”说,把人们常说的“身临其境”和“栩栩如生”的感性经验,与美学上的“传达”理论相联系,从而把这种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高度,变为一种美学理论,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钱锺书说:“在翻译学里,‘不隔’的正面就是‘达’,……翻译学里‘达’的标准推广到一切艺术便变成了美学上所谓‘传达’说(Theory of communication)——作者把所感受的经验,所认识的价值,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的媒介物来传达给读者。因此,假设我们只把‘不隔’说作为根据,我们可以说:王氏的艺术观是接近瑞恰慈(Richards)派而跟柯罗采(Croce)(现译‘克罗齐’)派绝然相反的。这样‘不隔’说不是一个零碎、孤独的理论了,我们把它和伟大的美学绪论组织在一起,为它衬上了背景,把它放进了系统,使它发生了新关系,增添了新意义。”就感性经验的“身临其境”“栩栩如生”来说,只适用于衡量显性的,特别是有情景、有人物、有故事的小说戏剧之类,而对于隐性的,抒发内心情感的作品却不适用。钱锺书把它提升为一般理论,可以使用于所有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局限于显性的。第二,钱锺书指出了“隔而‘不隔’”的情况。什么叫“不隔”呢?是不是明白浅显就是“不隔”而钩深致远就是“隔”?对此,钱锺书认为:“‘不隔’不是一桩事物,不是一个境界,是一种状态,一种透明洞澈的状态——‘纯洁的空明’,譬之于光天化日;在这种状态之中,作者所写的事物和境界得以无遮隐地暴露在读者眼前。作者的艺术的高下,全看他有无本领来拨云雾见青天,造就这个状态。所以,‘不隔’并不是把深沉的事物写到浅显易解;原来浅显的写来依然浅显,原来深沉的写到让读者看出它的深沉,甚至于原来糊涂的也能写得让读者看清楚它的糊涂。”可以看出,钱锺书说的“不隔”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或描摹的事物和境界完美地表达出来,至于在表达中运用艺术手腕,造成作品的含蓄隽永,这并不能算“隔”,而是隔而“不隔”。他说:“雾里看花当然是隔;但是,如不想看花,只想看雾,便算得‘不隔’了。”隐的,钩深致远的文艺不是隔,而是作者有意追求的一种艺术效果。所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似乎半个脸被隔了,但是假使我们看清半个脸是遮着,没有糊涂地认为整个脸是露着,这便是隔而‘不隔’”。钱锺书对“不隔”的分析,使我们对文学欣赏和批评中常说的“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身临其境”,“栩栩如生”等说法由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分辨清了“隔”、“不隔”和隔而“不隔”的情况,从而能够理智地把“不隔”的理论应用于艺术品的欣赏和批评中去。所以钱锺书提出“不隔”的境界说并把它纳入美学体系,这是他早年对文艺美学的一大贡献,并且,钱锺书自己的创作可以说是对他的“不隔”理论的完美实践。像他的小说《猫》中李太太的沙龙,《纪念》中曼倩的土墙小院,《围城》中的白拉日隆子爵号邮船,苏小姐家的客厅花园,三闾大学以及主人公在上海和内地光顾过的饭店旅社等等,我们都能如身经目击一般,历历如睹。而书中的人物像爱默、建侯、颐谷、曼倩、天健、才叔、鸿渐、文纨、晓芙、辛楣、柔嘉甚至陈侠君、方遯翁、禇慎明、董斜川、高松年、韩学愈、汪处厚等,无不个性鲜明,写来栩栩如生,和我们亲身的观察、经验、想象相吻合,清楚生动,可以说是“不隔”境界的最好例证。而钱锺书的散文活泼风趣,有的直露主题,纯洁空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给读者,做到了“不隔”,如《说笑》《释文盲》等;有的却钩深致远,引而不发,在旁征博引、娓娓而谈中蕴含深意。追求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隔而“不隔”的境界,耐人寻味。如《窗》《吃饭》等。 NsWicJvIw50NmCT8jtiLRsNBvovcSV9IG/n3PxR+CRZGN998zUjONdFL7m/1BW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