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六 員標墓誌

【誌磚正面】

兖、岐、涇三州刺史、新安子,姓員,諱標,字顯/業,涇州平涼郡陰槃縣武都里人。楚莊王/之苗裔,石鎮西將軍、五部都統、平昌伯曖/旽之曾孫,冠軍將軍、涇州刺史、始平侯郎/之長子。惟公文照資於世略,英毅括囊/仁倫,納言則貞波顯司,出牧則純風再宣。匪悟星/寢宵泯,華景盡戾,以大魏景明三年歲次壬午

【誌磚右側】

□岐涇三州刺史新安子員世墓□銘

【疏證】

員標磚質墓誌,1964年出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彭陽鄉姚河村,現藏寧夏固原博物館,詳見楊寧國《寧夏彭陽縣出土北魏員標墓誌磚》,《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5期,文内有墓誌録文及拓片圖版。又請參看羅豐《北魏員標墓誌》,載《桃李成蹊集——慶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壽辰》 。誌磚右側所題誌主姓名爲“員世”。據洛陽出土的元顯魏墓誌 ,顯魏之女元仲容,“適南陽員彦,父標,故兖岐涇三州刺史、新安子,謚曰世”。可見“員”是姓,而“世”爲謚,員世仍是指員標。員標墓誌正文不全,似别有誌磚相續,今已不存。

員標及其父親員郎的姓名,不見於史。員標墓誌所稱其曾祖員曖旽仕“石鎮西將軍、五部都統”,亦不見於石趙及十六國史文獻。從“五部都統”官名來看,員氏應當是内入胡族。《廣韻》卷一上平聲二十文部:“員,……又音運,姓也。”《元和姓纂》卷三員氏條,引《前涼録》(案即崔鴻《十六國春秋》之《前涼録》)有安夷人員平、金城人員敝、大夏人員倉景。案漢代安夷縣、金城縣屬金城郡,大夏縣屬隴西郡,都在黄河上游的湟水、洮水流域,這一帶漢魏以來爲羌族和盧水胡的重要活動區。員標墓誌稱其籍貫爲“涇州平涼郡陰槃縣武都里”(里名武都,是否與遷徙自武都的氐人有關?),員氏當是魏晋十六國時期由西東遷到達陰槃的少數部族的酋長,故得用於石趙時期,“五部”不詳所指,當是安定郡某一種胡族的部族聯合組織。這種背景使得員氏得以在北朝時期繼續活躍,員標墓誌提供了這方面的素材。出土於甘肅涇川的北魏南石窟寺碑,是記録涇州刺史奚康生開南石窟寺的重要材料,其碑陰題名中有兩人,一是“主簿平涼員詳”,一是“□□從事史平涼員英”,見羅振玉《石交録》卷三。這反映了北魏時平涼員氏在地方上的活躍。

北朝以後的員氏多以平涼爲郡望,《元和姓纂》員氏條便只列平涼一望。唐代墓誌中,有兩位員氏女性的郡望標明爲平涼,見李景陽墓誌和梁令珣墓誌 。但是也有員氏似乎改造了自己的譜系。《舊唐書》卷一九〇中《文苑中·員半千傳》:“員半千,本名餘慶,晋州臨汾人。”而《新唐書》卷一一二《員半千傳》:“員半千字榮期,齊州全節人。其先本彭城劉氏,十世祖凝之,事宋,起部郎,及齊受禪,奔元魏,以忠烈自比伍員,因賜姓員,終鎮西將軍、平涼郡公。”關於員氏以劉凝之爲祖的説法,似乎可以由員半千的墓誌作證。南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二“侯霸員半千宋璟”條,引《嘉祐雜志》載白水縣民所得員半千墓誌,稱“十八代祖凝,自宋入魏,本姓劉氏,彭城人,以其雅正似伍員,遂賜姓員” 。除世系數字外,基本與《新唐書》本傳合。員半千這一支,很可能經歷了改造姓族譜系的過程,即把宗姓淵源從胡族改爲華夏舊族。從元顯魏墓誌看,員標之子員彦被稱爲“南陽員彦”,似乎已經改籍南陽,不過這可能只是員彦這一支的特别情况。

而員氏得姓的由來,尚無可考。北朝時西方藩國,有名“員闊”者,不知道與内入的員氏是否有關聯。 JdSxo6/qCBWof1kj4huCpdPi4kXPlalU4i7GvI15sxHAjBl2GyPRrVt/mFkFo/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