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使用的工具中,最有名气的无疑是洛阳铲,传说它是盗墓贼的工具,后来被用到考古工作中。这是真实的吗?它的真正用途和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又为何而得名?这些问题,你会在这篇文章里得到答案。
在民间传说中,洛阳铲是民国年间河南洛阳马坡村村民李鸭子首创,他将村民们挖坑时所用的筒状铁铲略作改良,用于探寻古墓,洛阳铲从此诞生。
这种工具头部为金属锻造,呈半筒状,最前端一般有较锋利的刃,后端则与木柄相连,使用时将铲头插入地下,再拔出时即可带出土样,有经验的人便可通过这些土样判断下方是否有古墓。洛阳铲制作简易,携带方便,因此被盗墓贼广泛使用。
然而,在古代史书的记载中,类似的工具至少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的水土深厚,墓葬下挖四五丈都达不到黄泉……虽然墓葬如此深,盗墓的人仍能用铁锥探入地下,他们嗅泥土的味道,发现有金、银、铜、铁的气味,就开始挖掘。
也就是说,早在明代,盗墓者就已经使用铁锥插入地下,进而通过带出的土壤判断地下的墓葬及随葬品。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在《河防一览》一书中,记载了使用“铁锥筒”验堤的方法,用法是将铁锥筒插入堤坝再取出,则可检查堤坝修筑的质量,其原理与洛阳铲如出一辙。此外,《天工开物》一书中还绘制了当时凿井取盐时使用的一种尖锹形的钻探工具,与现代洛阳铲的操作方法十分相似。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洛阳铲并非近代人的发明,并非盗墓贼的专利,而是有十分悠久的使用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凿井等行业。洛阳铲的得名或许与李鸭子的传说有关,又或许因为这种工具常常出现在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而得名,或许它的真正发明者与得名原因已经被历史湮没,成为永远的谜团。
洛阳铲为什么能探到地下遗存呢?
在考古学中,我们一般将洛阳铲称为“探铲”。顾名思义,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勘探地下遗迹,因此它并不是考古发掘工具,而是一种勘探工具。
早在中国考古学刚刚诞生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济和董作宾就在殷墟发掘时使用了探铲进行探测。新中国成立后,洛阳铲的应用更加普遍,成为考古勘探最主要的工具。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只要是需要考古勘探的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也许有人会问,探铲这样一种简单的工具,为何能够长期受到考古工作者的青睐,又是如何据以判断地下遗存情况的呢?其实这与中国古代遗址的特性有关。在古代,大多数建筑是土木结构,被废弃后只能残存土遗址。这些古人使用或加工过的土,与自然状态的土是不一样的,比如宫殿等大型建筑的土壤十分坚硬,垃圾坑的土松散且颜色灰黑,墓葬里的“五花土”颜色斑驳,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些不同的土壤的质地、颜色,便可以判断它们是来自古代的墓葬、建筑,还是道路。
考古工作者根据土质土色划分遗址地层
洛阳铲怎么用呢?
洛阳铲的功能是将地下的土壤带上地面,因此在使用时要将铲头垂直插入土壤之中,再取出时就会将土带出。将附着在铲头上的土样卸下后再次进行下探,循环往复,即可获得一个位置的由地表至一定深度的土壤。
洛阳铲下探取出土壤后在地面残留的圆孔,被称为“探孔”。考古工作者会对每一个探孔进行编号,对不同深度提取的土壤进行排列、拍照和记录,从而获取每一个探孔土样的完整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的组合,再对地下遗存的性质和形状等进行判断。
然而,因为探铲只有一个很小的铲头,因此也只能获得探孔内的土样信息,这对于认识古代遗存的样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钻探的位置往往需要精心设计。现代考古学已经摸索出了一些钻探方法,比如考古工作者一般会使用每隔2米或3米钻探一次,形成4个角,再在4个探孔中心点钻探一次的“梅花式钻探法”。这种钻探法相对节省人力,又可以获取较大面积的遗迹的情况。
使用洛阳铲钻探土层
对土样中的黑色灰烬进行记录拍照(可能为焚烧痕迹)
在此基础上,如果发现了地下遗迹,考古学工作者还会根据遗迹的种类对其进行详细钻探。比如发现墓葬的“五花土”时,就会通过较密集钻探的方式找出墓葬的边缘,搞清楚墓葬的形状。这样通过钻探,就可以无须进行考古发掘,以一种相对小的成本了解地下遗存。如果勘探的面积很大,钻探的工作量也会变得十分惊人,比如汉代长安城南部的昆明池遗址就曾钻探了超过60万个探孔。
总而言之,利用探铲进行钻探工作所获取的地下信息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对地层和遗迹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不过,这些信息却能为进一步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提供最重要的资料。有了钻探结果,考古工作者才能知道这片土地需不需要发掘、值不值得发掘、怎样发掘。
在世界各国的考古学中,中国使用的洛阳铲是独一无二的。这并不意味着洛阳铲只适用于中国。近些年,随着中国考古走出国门,在埃及、乌兹别克斯坦、蒙古、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文明古国开展考古工作,中国的考古工作者也将洛阳铲带出国门。洛阳铲在国外的遗址中大展雄风,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关注与称赞。可以说,这是中国考古对世界考古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