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成本会计概述

1.2.1 成本会计的内涵

传统的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通过一定程序的归集,按一定标准在各类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汇总,确定各种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供部门、企业制定产销政策时参考。这种对生产过程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的记录、核算,在现代成本会计中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企业仅进行事后的记录与核算,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成本管理的要求。因此,现代成本会计必须拓宽企业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所涉及的内容应更为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考核。

1.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结合发展前景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利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未来期间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做出科学的推测和估计。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点。

①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应预测企业计划及目标成本,以及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价格等因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总成本水平和成本变化趋势。

②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预测和计划,对期中的成本进行预测,从而揭示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程度。

③根据日常的核算资料和经营管理的状况,预测单位产品成本水平的变化趋势。

④运用各项成本指标和有关资料预测企业各项技术经济工作的经济效果。

预测是着眼未来、展望未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前景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寻找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为编制最优成本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成本决策

成本决策是指用决策理论,根据成本预测及有关成本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选择最佳成本方案的过程。成本决策可分为宏观成本决策和微观成本决策。宏观成本决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向问题;微观成本决策的主要任务是在宏观计划的指导下,充分研究企业内外的技术经济条件,从成本效益出发,在对多种成本方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成本决策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每个环节都应选择最优的成本决策方案,才能达到总体的最优效果。企业成本决策的构成内容主要有:①合理安排生产批量的成本决策;②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成本决策;③接受追加独立核算订货的成本决策;④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成本决策;⑤产品转产的成本决策;⑥自制半成品出售或进一步加工的成本决策;⑦产品薄利多销的成本决策;等等。做出最优化的成本决策,是制订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的成本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指在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和其他相关资料,通过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以货币计量形式表现计划期产品的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并以此作为控制与考核成本的重要依据。企业的成本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按照生产要素确定的生产耗费,编制生产费用预算,如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和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二是按照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即按产品成本项目编制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对于做好成本计划工作、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降低成本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严格控制生产费用支出、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任务、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通过对产品成本形成的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偏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使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被限制在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标准的范围内,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是:对各种费用开支进行控制;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料进行控制;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过程一般应按成本费用发生的时间先后划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也就是成本控制循环中的设计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成本目标、制订成本计划、规定成本限额、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实行成本分级管理;执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执行成本计划、控制费用及成本的限额,以保证实现成本目标;考核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计划执行的情况,分析研究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借以纠正偏差,评定和考核业绩,修正成本控制的设计和成本限额。

成本控制使企业产品成本按照人们事先测算确定的成本水平进行,防止生产过程中损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使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合理利用,达到节约各项耗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5.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对生产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成本核算是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特点以及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所确定的核算,它采用与成本计算相适应的成本计算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严格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将生产费用进行一系列的归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因此,成本核算过程,既是对生产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对象化的过程,也是对生产中各种劳动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通过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实际成本资料与计划成本等目标成本的比较可以了解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为编制下期成本计划、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资料,并为制定产品价格提供依据。

6.成本分析与考核

成本分析是指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将本期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上期实际成本、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以便了解成本升降变动情况,及其变动的因素和原因,并划分单位与个人的责任,提出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成本考核一般是以部门、单位或个人作为责任对象,按其可控成本为条件,以责任的归属来考察其成本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其工作业绩并决定奖惩。成本分析与考核的目的在于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调动人员积极性,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1.2.2 成本会计的特征

成本会计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其实这仅是它的特征之一。成本会计的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方面。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并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为了正确制订成本计划,确定成本目标,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进而完善情报体系。同时,提高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制订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订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形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为了实现成本目标,除了根据成本计划体系确定的各个环节的责任标准进行控制外,还可以将费用按核算和控制的需要加以细分。例如,费用可以按要素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可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费用甚至还可以按是否可控进行划分,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的费用。这些费用分类,一是满足实际成本核算的需要;二是在选择计划成本指标时可按费用的要素、性态等形态进行选择,并以划分指标的形式,将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和人员,通过控制措施进行成本控制,使计划成本达到预期的目标。

1.2.3 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增加。目前成本会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反映职能

从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它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反映,即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俗地讲,这项职能就是进行实际成本的计算,把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耗费如实地反映出来,达到积聚成本的目的,并用积累的成本资料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耗费和价值补偿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2.计划与预算职能

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在企业计划期内产品生产的消耗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编制成本计划一般是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确定目标成本水平开始的,经过设计过程,将目标成本落实到设计方案中,最后根据设计方案计算出产品定额成本,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如果是陈旧产品,一般在上年成本计划执行的基础上考虑计划年度的各种因素加以调整确定。产品成本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全部产品的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等。有了上述计划和预算,企业就可以按计划和预算的目标对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进行控制,这也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

3.控制职能

成本控制是指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它贯穿产品生产、销售的整个经营过程,包括目标成本、设计成本的确定,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实际发生。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使产品成本按照人们事先测算确定的成本水平进行,从而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损失和浪费现象的产生,使企业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利用。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两大部分。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目标成本进行控制,包括目标成本自身的控制和利用目标成本去控制设计成本和试制成本。投产后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销售成本的控制,从而达到节约生产经营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分析与评价职能

成本分析与评价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不仅要按时编制既积极又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而且要组织和监督成本计划的执行,同时还要分析、检查、评价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结合有关计划、定额、预算和技术资料,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地分析、比较,以便了解成本变动情况,并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和原因。通过对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为企业管理人员和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并用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绩效。

要想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职能的联合作用。因此,需要了解各种职能间的相互联系:成本反映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职能,离开了成本反映,就不存在成本会计,更谈不上其他职能的发挥;成本反映是对决策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决策是成本预测的结果,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以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如果决策目标未能达到,或是决策目标如期实现,为总结教训和经验,必须通过成本分析,才能查明原因和责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才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潜力,使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2.4 成本会计的任务

1.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成本数据正确可靠,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成本资料不能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水平,不仅难以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进行成本决策,而且还会影响利润的正确计量和存货的正确计价,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编制各种成本报表,可以使企业的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并作为制定售价、做出成本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

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

优化成本决策,需要在科学的成本预测基础上收集整理各种成本信息,在现实和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各种降低成本的措施,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生产每件合格产品所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最少的方案,将成本最低化作为制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为了优化成本决策,需增强企业员工降低成本的意识,使之在处理每一项业务活动时都能自觉地考虑并重视降低产品成本的要求,把所耗与所得进行比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成本控制,防止挤占成本

加强成本控制,首先是进行目标成本控制,主要依靠执行者自主管理进行自我控制,以促使其提高技术、厉行节约、注重效益;其次是遵守各项法规的规定,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等、防止其挤占成本。

4.建立成本责任制度,加强成本责任考核

成本责任制度是对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和执行人在成本方面的职责所做的规定,是提高职工责任心,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办法。建立成本责任制度,是要把降低成本任务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层次和责任人,将职工的责、权、利相结合,职工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本相结合;各责任单位与个人要承担降低成本之责、执行成本计划之权、获得奖赏之利。 IqOZY8RmJ2cRbDRG767vaZUXrv/JgJUhOLrlVR3E3yUWcbC31RJBuughO510b5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