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做一名能走进来访者内心的咨询师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和许多咨询师一样,在从业之初被心理学的魅力所吸引,但随着职业生涯的深入逐渐意识到咨询工作的不易,这些年我投入大量的精力,疲于在理论学习、个人成长、临床实践、培训督导之间奔波,而心理学的流派众多,常带给我雾里看花的感觉。

当我们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咨询工作中时,常常会觉得自己说对了但对来访者却没有帮助。这让我不断思考:理论建构从何而来?临床工作的思路又是什么?培训督导如何传授经验让咨询师有信心理解来访者?这其中一定蕴含着共通的心理学规律,我确信有一个清晰可行的途径,能让咨询师真正明白精神分析的解释从何而来。

当我在研读自体心理学的文献时发现,即使跟随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学习的学生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咨询师在循着理论的框架给来访者做出解释时,来访者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但却觉得没什么帮助。而在督导中,科胡特讲得深入浅出,一下就点出了来访者的需要,似乎他自己工作时运用的并不是他的理论而是另外一种东西,我意识到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的工具——共情。

当我学习了足够多前辈的经验,比如人的各种自体客体需要,我发现需要我做的并不是把这些结论告诉来访者,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这些无意识的需要一直存在,它们如此重要,自己的痛苦与这些无意识渴望和冲突密切相关。而我需要与来访者一起完成这个探索过程,也就是说,我无法直接给他们答案,而是需要真正经历来访者的痛苦之旅,和他们一起发现痛苦背后的需要。这是另一条路径,有难度却可以走得通的路径——体验。

我开始尝试以体验的方式理解症状,并在体验中询问自己。例如,我的内心中是什么让我疑病?我在担心什么?为什么要不断地告诉周围的人我有问题?我体会到我不想听到别人的劝慰和安抚,而是想知道是否有人愿意问我是什么感觉,是怎样的一种难受,以及联想到了什么。我更想靠近内心的烦乱,因为那里似乎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恐慌。我发现这种体验式的尝试很有帮助,尽管没那么快得出答案,却让我与来访者靠得更近,我发现他们开始愿意和我分享他们的体验,而不是急于消除那些症状。当我们更靠近了彼此,讨论的便不再是症状带来的困扰,而是痛苦——内心深处更重要的东西,那些隐藏在症状之后的根本,即自体客体需要。

当将这种我称之为“从内到外”的工作路径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时,我的信心大增,原来每位咨询师都可以在放下理论的包袱时和他们的来访者靠得很近啊。当我们在督导中不急于解决来访的问题而是与他们一起体验时,来访者的痛苦变得清晰可见,而在痛苦的体验中,渴望会“冒”出来,它们可能是被在乎、被承认、被允许、被欣赏、被喜欢。我意识到当咨询师运用这种体验感受的方法与来访者工作时,一项精神分析的重要活动发生了——移情。

以上经验不只是我个人的经验,而是几十年来自体心理学家共同实践的结果。如今,这些以共情为精神分析工作基础的思路早已成为很多咨询师的工作习惯。体验让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不断丰富对人类痛苦和需要的理解,并建立起因理解而治愈的信心。我们努力的方向不再是苦读多年掌握理论,而是对人类感受和体验的了解与领悟,这让我们有信心信任自己,信任来访者,并在感受中学习前辈的经验。我想这就是心理学最初吸引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相信我们原本拥有理解彼此的桥梁——感受。

以上经历与思考促使我写作此书,与读者分享自体心理学带给我的深刻视角以及工作中的重要启示。

以体验的方式学习心理学

写作得益于我每天持续不断的体验式工作,我不想以抽象的方式描述概念和原理,而更愿意带着感受讲述我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解。这里也有我对读者的期待,即我们可以一起体验人类的心理世界,而不是被灌输某些概念和结论。因此对这本书的阅读很可能是沉浸式的,尽管离不开思考,但更多地需要读者进入体验,并通过体验获得理解。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咨询实践的书,但我仍然想把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介绍给大家,也就是说先帮助读者弄明白心理痛苦的本质是什么,心理治疗的原理是什么,治愈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工作框架和思路。

因此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会结合上述目标呈现 理论框架。

首先,在第一章,两个重要的概念“自体”和“自体客体”将以新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它们不会再“躺在”文字里,而是需要我们调动体验,在心里与它们相遇。我们将在动机中发现自体——自主性——那些一直存在却可能被忽略的人类重要的心理内核;在体验中感受自体——自体感——那些主宰我们却无法被清晰描述的重要体验;在关系中确认自体——自体经验——那些人类一直寻求并蕴含治愈本质的核心经验。

第二章也将以新的视角看待精神病理学,我们不再侧重于“从外到内”的工作路径,例如学习症状、人格类型和表现并总结其心理学规律,而是以“从内到外”的工作思路,将病理学的原理视为“精神痛苦形成的原因”,这意味着我们不再被动接受某些“科学的”结论,而是需要调动体验,进入人的内心深处感受那些难以言表的痛苦。这将根本地改变咨询的工作思路,我们将不再把我们学到的结论解释给来访者,而是与他们在互动中一起体会和描述那些无意识里的精神之痛。

在第二章我们还会看到对自恋的体验式解读,从这个自体心理学的核心象征视角还原人类对彼此关系中情感连接的渴望。我们也会以感受的方式学习两种重要的移情——前缘与后缘,在案例中了解如何找到工作的主线——自体客体需要,并完成心理治疗的过程。在这一章我们会看到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性系统理论对病理学理解的异同,这会为读者学习后面的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看到在自体心理学框架下对无意识的解读,无意识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在关系中生动的呈现;反移情不再被割裂到一边,而是作为理解的重要线索,以此来寻找在关系中激活的欲望、恐惧和羞耻,让我们在感受的切换中和关系的远近中体会到各种无意识表达,从而完成理解。

这一章将以如何找到工作主线来介绍工作思路,即如何在叙事的意识主线下发现和切换到另一条隐藏的无意识主线,并重点学习打通无意识通道的工具——情感的金线。同时了解自体心理学工作的几个重要原则:维护自体感的稳定、自始至终的共情以及保持前缘视角。

从第四章开始将进入第二部分—— 临床实践。 首先我们会了解到,共情是指向无意识的工作,即通过对感受的不断体验来获得意义,从而完成解释与回应。解释不再是高难的技术,而是蕴含情感的理解;解释也不再是咨询师以单向的视角工作,而是和来访者共同完成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这一章还介绍了主体间性系统理论对共情的重要补充——情感安住,即如何慢下来等待和逐渐进入以及安住在那些咨询师也会躲开的糟糕体验,而这个过程恰好是咨询中突破僵局的关键。除此之外,我通过具体的案例片段介绍了如何倾听与展开,如何解释与回应。

第五章我将介绍自体心理学的工作框架,初始访谈的侧重点不是收集表面的基本信息,而是以共情为原则听出这些信息背后的东西。评估工作的视角也会不同,它不再是远离情境和体验的抽象的概念化,而是围绕几个重要的原则,包括在动机水平上做出评估、关注来访者对自体维护所做的努力,以及在自体客体情境下做动态评估。我们会在具体的案例中了解到如何在更深的维度,比如来访者的痛苦、自体感、自体客体需要(来访者的渴望)等维度做出自体心理学评估。在个案报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体心理学的案例报告侧重于对互动中的无意识主题的关注、对主体间互动中的情感线索以及体验深度的把握。这无疑会为督导工作中咨询问题的呈现提供更有意义的素材。

第六章将会进入具体的临床工作过程,这一章会介绍如何围绕关系变化找到工作的核心主题。工作不再是被动的跟随,而是在找到工作思路后对未来的工作方向和节奏都有所把握。此外,我们会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习如何判断工作的位置以及如何在互动中调节。咨询师将不再刻意地保持中立和共情,而是更自如地靠近体验,让咨询双方的无意识流动,并将错位作为理解的机会。在之后的案例中我们也会了解到如何在前缘与后缘的生动变化中不断切换,直到咨询双方在互动中更加信任彼此,共同发现那些重要的无意识主题。

第七章会着重介绍如何突破工作中的难点,即大部分长程咨询中常见的僵局阶段。自体心理学的视角将不再困于来访者的阻抗或咨询师的反移情这种单人视角,而是将僵局视为理解的机会。僵局意味着有重要的无意识主题需要通过深入的互动来探索,从而突破以往的无意识重复,这需要咨访双方的共同努力。

第七章还包括有关创伤工作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自体心理学对体验和关系的重视加深了我们对创伤的理解。当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更靠近来访者无法独自进入的体验,尤其在创伤激活的动荡中及时地回应时,关系就有了本质的改变,从而使创伤的治愈成为可能。

在最后一章,我对督导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比如缺少工作框架和思路、难以把握工作的节奏和深度,以及不知道怎样展开和对反移情的困惑。

写作本书时,我常常回到咨询时那些难忘时刻,在此我也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和我一起经历这个体验之旅,可以感受到人的痛苦并看见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3KM3FKYUuJ3VothccOXNSR1Bmaa1ifprwj0sWMDxPSUUA8gtJNAG1W8RLwsqAZ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