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说过这么一番话:“中国有句古话叫‘竹报平安’,虽然现代人早已不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了,但这青青翠竹在传统文化里一直被视为坚贞高洁、虚心向上的君子形象。”主持人把“竹报平安”理解为“把报平安的家信写在竹简上”,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竹报平安”的确是指报平安的家信,但“竹报”之“竹”却并非竹简。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著名博物学家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卫公”,指唐代中期名臣李德裕,赐封卫国公。李德裕早年曾在北都太原任职,太原西南的龙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童子寺,寺里有一丛数尺高的竹子。“纲维”指寺庙中的司事僧。因为北方不产竹,童子寺里的这丛竹子就显得十分珍贵,司事僧才每天向寺里报告竹子还平安活着呢。正如清代学者郑志鸿在《常语寻源》一书中所说:“北都即今太原地,无竹,故珍贵如此。”
正是因为这个典故,后人就把家信雅称为“竹报”,“竹报平安”于是顺理成章地代指报平安的家信。南宋词人韩元吉在《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中写道:“月白风清长夏,醉里相逢林下,欲辨已忘言。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此处的“竹”已非童子寺之实指的“竹”,更不是春晚主持人所理解的竹简,而仅有象征意义,代指家信。如果继续使用此词的原型“报竹平安”,相信人们就不会理解错误了。
从此之后,“竹报平安”一语进入了汉语的词汇库,竹子也成为中国民俗中吉祥平安的象征物,逢年过节张贴的对联上屡屡出现“竹报平安,花开富贵”等吉祥用语,吉祥图案中也屡屡描绘竹子的形象,以祈求平安吉祥。
《竹报平安》,明代陆治绘,纸本设色,155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1496—1576),字叔平,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因居包山,便以包山自号。为人倜傥仗义,以孝友称。能诗文,善书法,尤醉心绘事。与祝允明、文徵明交游。工写生,点染花鸟竹石,往往天造。山水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在吴门画派中自具风格,与陈淳并重于世。晚年贫甚,衣处士服,隐支硎山,种菊自赏。卒年八十岁。
此轴绘三只鹌鹑在太湖石下觅食嬉戏,梳理翎毛。石后一丛翠竹挺拔,竹竿上缠绕着开花的蓝色牵牛。画中鹌鹑与翠竹皆寓意“平安”,顾名思义,这是一幅吉祥画。此幅兼工带写,设色清雅,笔致潇洒,令观者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