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愿
原来是彭泽湖神的婢女

如愿、如愿以偿、但求如愿,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喜庆用语。从字面意思来说,“如愿”就是遂了心愿,但鲜为人知的是,“如愿”这个词以及中国民间“求如愿”的习俗却是从一则神异故事而来。

《搜神记》是东晋干宝的著名神异小说,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明白如话,全文照录于下:“庐陵欧明,从贾客,道经彭泽湖,每以舟中所有,多少投湖中,云:‘以为礼。’积数年。后复过,忽见湖中有大道,上多风尘,有数吏。乘车马来候明,云:‘是青洪君使要(邀)。’须臾,达见有府舍,门下吏卒。明甚怖。吏曰:‘无可怖!青洪君感君前后有礼,故要君。必有重遗君者,君勿取,独求“如愿”耳。’明既见青洪君,乃求‘如愿’。使逐明去。如愿者,青洪君婢也。明将归,所愿辄得,数年,大富。”

原来,“如愿”乃是彭泽湖神青洪君的婢女,欧明得到她后,“所愿辄得”,一切要求都能如愿,遂成富人。

南朝学者宗懔在记述荆楚地区民俗的《荆楚岁时记》中载:“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这项风俗后来演变为过年时不能倒垃圾,闽南地区则演变为过年时要用新扫帚扫地,然后将扫帚、畚斗、垃圾堆放到门边,谓之“求如愿”,求的就是青洪君的婢女如愿。

为什么要“求如愿”呢?《搜神记》今天的版本中并没有如愿后来的故事,也许是佚失的缘故,但隋唐之后的各种笔记小说中却有保存,比如唐末五代时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一书中引《搜神记》后续故事:“后至岁旦,如愿起晏,明鞭之,如愿以头钻粪帚中,渐没失所在,明家渐贫。故今人岁旦粪帚不出户者,恐如愿在其中也。”“岁旦”指新年的第一天。“求如愿”的习俗即由此而来。之所以不倒垃圾,是盼望着钻进粪帚的如愿在人们的恳求声中重新走出来,从而帮助人们发家致富。

北宋诗人黄庭坚《宫亭湖》一诗即咏此事,诗末写道:“灵君如愿倘可乞,收此桑榆老故丘。”宫亭湖即彭泽湖,宫亭湖神当然就是如愿的主人青洪君,灵君即指青洪君;“桑榆”指晚年。灵君和如愿倘若真的可以乞求,请收了我这把老骨头,让我得以终老故乡吧。

日常用语中的“如愿”一词竟然来自神灵的婢女之名,大概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吧!

《龙宫水府图》,元代朱玉绘,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玉(1293—1365),字君璧(一作均璧),昆山(今属江苏)人。淡于名利,闻佳山水,每悠然独往。工道释人物,从王振鹏学,遂精界画。传世作品有《地狱变相图》《揭钵图》等。

这是一幅册页,描绘的是“柳毅传书”的故事,出自唐人李朝威所著传奇小说《柳毅传》。故事讲述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丈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牧羊河畔,幸遇书生柳毅仗义为之传书,终得救。画面上正是柳毅抵达洞庭龙宫,下马揖见,龙君率众相迎的一幕。只见水府上空波涛汹涌,龙君身后的伞盖飘带翻飞,倾斜的构图令画面如在动荡的水波中,将海底龙宫的感觉传达得很生动,也令画面多了几分戏剧性。

《搜神记》中的欧明送礼多年,求得青洪君婢如愿,成大富之人,与柳毅急人之难、仗义传书之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柳毅虽无私心,但龙女感恩图报,几经波折,二人终成眷属,共登神仙之列。从这两个故事来看,无论彭泽君还是洞庭君,行事都颇为正直厚道,有得必偿,有恩必报,远胜人间君主。 S4d/JeecrIUBkfL2zC9+tWYarYu45RB+eUN3CZkL27PW638yYxIQwr+Of1od/S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