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狡猾
本来是一项罪名

“狡猾”是什么意思不用再解释了,人人都明白。“狡猾”还有一个同义词“狡狯”,一并在本文中详加解释。

“狡”的本义是小狗,《说文解字》:“狡,少狗也……匈奴地有狡犬,巨口而黑身。”不过,《山海经·西山经》中有不同的说法:“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穰(ráng)”指丰收,据此则“狡”乃瑞兽。

“狯(kuài)”的本义就是今天说的狡猾,不过“狯”含有诡计多端但是又容易败露的意思。

“猾”的本义是乱,比如“蛮夷猾夏”,蛮夷扰乱中原。扬雄所著《方言》中说:“凡小儿多诈而狯……或谓之猾。”明人张自烈所著《正字通》中记载了一种海兽的名字叫“猾”:“海兽名猾,无骨,入虎口,虎不能噬,处虎腹中,自内啮之。”

《荀子·非十二子》在罗列了一系列应该做到的道德准则之后议论道:“如是,而不服者,则可谓妖怪狡猾之人矣,虽则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可见“狡猾”之罪已进入法律范畴。汉代屡屡出现“狡猾不道”的律令用语,指一项罪名。

那么,什么是“狡猾”罪?学者贾丽英在《“狡猾”罪论》一文中总结说:“‘狡猾’之罪为汉代罪名,是指惑主乱政,营私舞弊,或为脱己之罪而诬告他人等具有‘诡诈性’的犯罪行为。同时,由于‘狡猾’定罪的模糊性,至三国时期,随着刑法立法技术的进步,此罪被更加具体而量化的条文所替代。至此,‘狡猾’之罪从刑法典中消失了。”

罪名模糊、不易操作的特点恰恰符合“狡猾”这个俗语的语义:狡猾的家伙看起来很坏,可是又滑得像条泥鳅,抓不住他的罪名。

“狡”既然指小狗,那么“狡狯”顺理成章地就跟小儿有关。“狡狯”最早是指小儿游戏,北宋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卷三百六十引曹丕《列异传》:“北地傅尚书小女,尝拆荻作鼠,以狡狯,放地,荻鼠忽能行,径入户限土中。又拆荻更作,咒之云:‘汝若为家怪者,当更行,不者不动。’放地,便复行如前,即掘限内觅,入地数尺,了无所见。后诸女相继丧亡。”“荻”是芦苇。这种用芦苇编成的小老鼠居然能跑动,傅尚书的小女儿真是心灵手巧。

《南史·齐废帝郁林王本纪》载:“与群小共作诸鄙亵掷涂赌跳、放鹰走狗杂狡狯。”显然,这里的“狡狯”也是指游戏。

陆游曾经写过一首《示子遹》的诗,其中有“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之语,自注道:“晋人谓戏为狡狯,今闽语尚尔。”从这些早期含义中,“狡猾”和“狡狯”才慢慢引申出今天的语义,即诡诈多端。

《恶作剧的男孩》,锦绘木版画,1873年后。

此画未署绘者名,出自日本明治六年起由文部省制作发行的一组“教育锦绘”,由歌川派浮世绘师二代歌川国辉等人绘制。文部省是曾经存在的日本中央省厅之一,管辖教育、文化、学术等,2001年起与科学技术厅合并成新的文部科学省。明治初期,日本的教育体系开始向现代教育改革。这组锦绘是为了帮助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而发行的,涵盖幼儿的衣食住行、文化、体育、玩具、伦理、道德等主题。

这幅《恶作剧的男孩》(狡戯をなす童男)是用作反面教材的,训诫幼儿此种行为不可取。“狡”字在日语中有狡猾、贪婪、自私自利等含义,“狡童”指狡黠的孩子,此处“狡戏”指恶作剧。三个淘气的男孩正在院子里掏房檐下巢中的幼鸟作乐,的确是危险又恶劣的行为。母亲从窗内看到定是要喝止的。 M72GgEqf4EQXO/JMDmeiF1vLP4KQsQBUfq+8nS9jS/GtGB+vqeGWxYJT3mGinE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