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之作”比喻非常有分量的作品,“鼎”乃国之重器,随随便便就能“扛”起,那该有多大的力气!因此“扛鼎”比喻有大才,能堪重任。那么,“扛鼎”到底是怎么“扛”的呢?
有的读者朋友一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扛鼎”就是用肩膀扛起来呗!让我们重温一下《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青年项羽的描述:“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被吴中子弟忌惮的项羽奋力用肩膀扛起了鼎,这个画面怎么想怎么可笑,力气如此之大,竟然还要借用肩膀,怎能服众?
原来,“扛鼎”的“扛”不读káng,而是读gāng。《说文解字》:“扛,横关对举也。”什么叫“横关对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以木横持门户曰关,凡大物而两手对举之曰扛。项羽力能扛鼎,谓鼎有鼏,以木横贯鼎耳而举其两端也。即无横木而两手举之亦曰扛,即两人以横木对举一物亦曰扛。”“鼏(mì)”是鼎盖,有鼎盖就有鼎耳,用木头横贯鼎耳举起来才叫“扛鼎”。试想一下,两手举起鼎和用肩膀扛起鼎这两种方式,哪一种更能表现出项羽“力拔山兮”的气势呢?毫无疑问是两手举鼎,而且两手举鼎也要比用肩膀扛起鼎更有美感。
南朝齐文学家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吟咏道:“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揭”的本义是高举,“揭旗”和“扛鼎”并列而言,当然也都是高举的意思。
丁善长(约1860—1902),字心臣,号莲峰,清末书画家,山东潍县人。精于绘事,尤善人物佛像,笔法宗清代巨匠张士保。《历代画像传》为丁氏自刻本,共四册,由丁善长绘像,王寿伟撰写传略,共收中国历代名贤、君臣、闺媛、仙佛等各类人物版画130幅,刻印精美。
孟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勇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据说他天生神力,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能生拔牛角。因秦武王喜勇士,孟贲便入秦投奔武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到东周国都洛阳观看九龙神鼎,兴致大发,便与手下勇士比赛举鼎。孟贲手抓鼎耳,奋力将鼎举离地面。而武王却用力过猛,折断了胫骨。是年八月,武王因伤势过重去世,孟贲因此被秦国灭族。《史记》说他“勇焉而死”。画面上孟贲正在举鼎,他咬牙瞠目,五官扭曲,肌肉凸起,显然已用尽全力,而神鼎离地不过尺许。倘若加上横木来“扛鼎”,会不会容易些呢?
《历代画像传》第二册“孟贲”,清代丁善长绘,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