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问题与本书的分析框架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满意度绩效评价。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效用理论、二重指数分布、Logit模型及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运用两种不同模型进行比对、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上海农村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第二,运用多重响应分析法和基于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交叉分类法两种数据转换方式,针对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需求优先序形成结果进行讨论与成因剖析。

第三,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机制等视角,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探求背后的运行机制。

第四,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结果,从可能存在的改进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二、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1.研究思路

图1-1 研究思路

2.分析方法

(1)文献研究法。梳理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具体的操作案例是本书的研究起点。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文献:一是对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二是对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以了解其地方性政策文本和发展现状;三是针对本论文研究的视角搜索文献。通过层层讨论,多维度分析形成文献综述,为本书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本书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获取方式为带领学生自主下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调查为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问卷调查中,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正式下乡调研之前,笔者赴不同的村落,把纸质版问卷分发给村民及负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先后进行了5次预调研,通过预调研发现问卷所存在的不足,并不断调整问卷的问题,确保问卷符合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此外,笔者还结合上海农村人口(即以老年人口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采用纸质版的问卷开展调研,以访谈者在旁边朗读问卷的方式,协助受访者完成问卷。

本次调研针对上海的8个有农村村落的区县展开(崇明岛除外),分别是闵行区、奉贤区、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宝山区、浦东新区。该问卷调查对这8个研究区域采取了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式,在每个区随机选择至少2个村落进行调查,共计23个镇、31个村(大团镇龙潭村和车站村后合并为车站村,故总计为31个村),每个村落选取至少2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出问卷681份,收回有效问卷617份,有效率达90.6%,调查的对象包括学生、农民、外地务工者、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公务员等不同职业群体,男性占比45.06%,女性占比54.94%,年龄以18岁—75岁为主,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初中居多,高职、大专、大学占问卷总量1/3的比例,具体数据详见第四章、第五章的数据说明,调研村落样本(见表1-1)。

表1-1 调研村落样本的选取及问卷发放表

(3)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对上海典型村落做深度的田野调查,把握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状况,为政策优化提供现实佐证,并为其他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借鉴。

本书的田野调查进程如下:

①参加各类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乡村振兴的会议与论坛,其目的是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前沿动态。如:参加未来乡村生活节的开幕论坛“聚焦章堰,城乡共创”。

②采访上海各区县负责公共文化的主要工作人员,其目的是了解该区域的公共文化发展政策。采访的相关人员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嘉定、松江、奉贤、青浦等区域文旅局公共文化的负责人;嘉定、青浦、闵行、奉贤、松江等区域文化馆和图书馆的负责人。

③采访金山区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的负责人,了解该区域乡村振兴的落实情况,以及乡村治理的方式与方法。

④采访农村新乡贤,了解他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愿度、满意度,以及建议和想法,如崇明岛建设村林芝书屋、嘉定区新丰村百姓书屋的负责人等。

⑤采访各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中心的负责人,他们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的主要实施主体,对他们的采访,有助于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动态以及区域文化品牌、区域文化特色等。这一部分的调研主要集中在嘉定区的几个乡镇。

⑥采访扎根上海农村创业的新乡贤,如八十八亩田的创始人、美厨玩家的创始人,通过采访,了解乡村创业的政策支持以及难点痛点。

⑦采访崇明富安美术馆和青浦薄荷香文苑的发起人,以及参与艺术乡建的艺术家,了解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可能性。

⑧采访金山芳香小镇的负责人、吴房村第三方运营的负责人,通过采访了解企业入驻乡村的政策支持,企业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⑨采访各村的村支书,了解各村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执行情况,以及对政策的满意度、对公共文化的参与度、意愿度等,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治理的难点、方式方法等。走访的村落有嘉定区的葛隆村、北管村、大裕村、新丰村、周泾村、灯塔村、草庵村、联三村、华旺社区;奉贤区的吴房村;松江区的兴达村、腰泾村;金山区的待泾村、山塘村、嘴渔村;青浦区的莲湖村、林家村;崇明岛的建设村;浦东新区的棋杆村等村落的村支书或相关负责人。

(4)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是理论部分的拓展和延伸。本书所选取的三个案例主要从社区营造、党建引领以及新乡贤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探讨各种视角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从而为本书的主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路径优化提供现实的依据与支持。此外,还讨论了各种视角介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可能存在的不足,为其他区域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三、本书的分析框架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涵括八个章节,分别是: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

第三章 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成效与问题

第四章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绩效与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优先序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案例分析

第七章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优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主要阐释本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的意义、国内外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讨论、本书的写作方法、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本书写作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首先阐述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发展及变迁;其次将相关理论依次进行了解释,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最后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第三章 首先阐述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最后阐述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首先是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绩效评价;其次是基于执行协商的视角对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最后是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文化生活满意度与绩效评价总结。

第五章 首先描述了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现状与需求优先序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对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求优先序的实证分析;最后是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优先序结果讨论与成因剖析。

第六章 首先是基于社区营造的视角,对乡村文化复兴有效路径的案例分析;其次基于党建引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视角,对莲湖村案例的分析;最后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文化新乡贤案例的分析。

第七章 是对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政策优化建议。第一是财政支持: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财、物的供给;第二是融合发展: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功能;第三是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第四是技术突破:创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第五是产业互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第八章 主要是对本书主要内容与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上述章节,力图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针对性,并努力以清晰的逻辑关系,全面展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 fOEhgxAWROdHeJR9Ne18vi0zdL2zp3VXi4p8E5RO4dxax6XZ0X5V9iodh3xbk8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