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2000年以来)

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并出台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的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努力,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成形,而上海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此同步。之后,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已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

一、起始阶段(2001—2005年)

20世纪末,市委、市政府以基层(含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开始建设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海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也由此逐步推进。

1.确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心下移的决策

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的15年是上海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时期,上海要初步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

由此,上海兴起了第一轮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的高潮。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也为上海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较之下,上海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相对于标志性文化地标而显得滞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基层文化没有传播和发展的阵地,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深入群众,由此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迫在眉睫。

2.召开上海市社区文化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1998年4月1日,上海首次召开上海市社区文化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根据上海各区县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和规划,部署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确定了“十五”期间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初步建成与上海国际一流大城市相匹配,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上海市民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

为推进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配套措施的工作,1998年3月27日,市委、市政府领导针对社区文化设施为公益性项目的情况,召集相关部门协商,并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相关事项有: 减免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行中的有关税收;②减免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有关配套费用。

二、全面推进阶段(2006—2010年)

上海与国家的部署相适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见表3-1),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根据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的部署,明确了构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领导体制、分级财政保障机制、四级文化设施网络、以上海市级“东方”系列为支撑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系统、明确四级网络机构的管理机制、绩效评估、社会参与等事项。根据2004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配置要求》(沪委宣〔2004〕063号),实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的标准化。至2006年,上海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0家和社区东方信息苑200家。

表3-1 国家及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规文件(2005-2006年)

除了法律法规的建设,上海还加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如2005年8月完成文化领域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公共领域概念等辨析研究,2005年年底完成《英美两国及伦敦、纽约公益文化事业概况》研究,上海市社联2006年第4期《社联策论》推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专辑,组织力量系统研究和回答了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类别属性、主要难题、功能价值、推进思路、对象内容、主体构成、运作机制、规划建设、政策配套、经验借鉴。

1.实施规划

按照上海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社区三中心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加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进度,指标为建成150个。“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构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抓手,以两个“三位一体”为基本思路。一是建、管、用“三位一体”建设:建设施、管标准、定规范,发挥好基层文化团队和市民群众的积极性。二是责任主体、专业队伍、支撑系统“三位一体”:责任主体放在街道乡镇,建设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建好内容资源配送系统。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模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2.制度创新

上海从2006年3月开始着手制定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体现了多方面的探索创新。

(1)创新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尤其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问题,上海在机制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创新,如:确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成为:文化教育、体育健身、普法宣传、科学普及、青少年教育、健康咨询、为老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工作的共用共享平台,实现多项职能、多个条线共建、共享、共赢的局面(见表3-2)。

表3-2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2)创新配送体系

在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为保障与硬件条件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上海从2003年开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着手建设以面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的“东方系列”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体系,开创了公共文化内容资源供给的新模式(见表3-3)。

表3-3 上海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东方系列”基本情况一览表

采用“资源整合、百姓点单、政府买单、区县联动、按需配送”的方式,为社区、农村提供各类展品、节目、讲座、教育培训、数字电影资源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各艺术门类的文艺指导员等,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

2005年,为协调以上六家配送单位的内容配送工作,组建了以市委宣传部为主管单位的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巡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活动项目,独立开展各种文化培训。

(3)创新绩效评估制度

“上海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于2010年正式成立,其业务主管部门为上海市委宣传部,是全国首家民办非企业的公共文化评估机构,中心根据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实践需要,每年对评估指标进行修补,以引导和督促上海公共文化的健康发展,其发展历程见表3-4。

表3-4 上海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发展历程

备注:本表格是根据陈丽丽的研究制作的。

3.深化改革: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新模式

(1)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的社会化、专业化

上海在1998年就提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管理的理念和要求。2004年之后,根据实践总结,着力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运行新模式。市文广局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等法规规章,开展上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构)资质认证工作。为深化政府委托社会及社会专业机构管理运行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委托方式有:一类是政府委托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另一类是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机构管理场馆内的部分活动或项目。力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社会化与专业化,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平衡与互动关系。

(2)探索形成公共文化工作者专业培训和岗位资质认证制度

2006年6月,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研究制定了《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岗位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明确本市各公共文化场馆相关岗位任职的新进工作人员,在岗位描述和岗位要求确定的基础上,均须通过相关考试并获得上海市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

(3)探索实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2004年,在总结先期建设的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配置的基础上,市委宣传部联合十个部委,正式推出第一版《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要求》。2006年,市文广局对配置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问题,并制定《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让上海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化、规范化(见表3-5)。

表3-5 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置要求与管理办法(2006年)

(4)为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拓展新平台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上海文化节庆品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旨在拓展重大文化节庆活动的内涵,吸引广大群众的文化参与。全市各级文化部门以“共创、共建、共享文化成果”为宗旨,不仅鼓励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还注重开发、推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样式。在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组织群众文化成果交流、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4.转变职能: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2010年之前,市委宣传部牵头实施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09年,市文化局“公共文化处”正式成立(由原来的社会文化处变更而来),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法规的制定(见表3-6)。

表3-6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法规(2003-2009年)

备注:参考陈丽丽、赵青的研究,制表而成。

(2)推进五大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的建设(详见表3-9)。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9年11月,上海户户通工程全部完成,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9年新增基层服务点853个,基本实现街道、镇级基层服务点和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全覆盖);③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截至2010年年初,全市社区文化活动室达到了1616个,基本实现郊区县行政村全覆盖);④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009年,上海具有农业功能的8区1县实现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的全覆盖);⑤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09年年底,上海已经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前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3)制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文件,依法依规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见表3-7)。

表3-7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规文件(2008-2023年)

①因后文不再专文提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题,故此处收录了上海市分别于2015年和2023年颁布的法规文件。

三、全面深化阶段(2011—2022年)

2011年至2022年,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深化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阶段。依据国家出台的公共文化发展政策,上海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具体如下(见表3-8):

表3-8 国家及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法规(2011-2022年)

此外,为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加城市人文气息,上海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的进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主要项目包括市文广局在2013年开始实行的《营造上海城市文化氛围三年行动计划》,让文化融入各种公共空间,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即文化进地铁、广场、绿地、商圈、机场、街区、校园、外来人口集聚区等十进工程;实施《小陆家嘴地区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品牌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之春、上海书展等品牌的群众参与);创新举办全年无休的市民文化节;大力发展群文创作;探索设立街头艺人表演试点区域、创新开展街头艺人持证上岗项目;推动各类社会组织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商业、旅游、贸易、金融、体育、信息等领域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各方联动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

1.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出版物发行网点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时期,在推动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上海结合世博场馆后续利用,市级公共文化场馆显著增加,还营建了上海京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区域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掀起高潮。如浦东新区、虹口区、静安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县(2016年改区)等一批区县级文化设施纷纷建成开放,其场馆的接待能力和服务功能都有很大的提升。镇一级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则拾遗补阙。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建成226个标准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包括5个域外农场大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上海出版物发行网点逐步优化,形成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市、区、镇、社区相配套的纵横交融的出版物发行网络新格局。依托上海市少儿图书馆和全市工会系统等,积极推进延伸服务点建设和职工书屋建设。

2.完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机制。上海在“东方系列”的基础上,始终将需求对接机制、举手机制(如配送资源,由承接主体举手选择)、流程再造(如申报指南、评审要求、服务标准、专项资金等)、街镇联动机制、监管机制(市、区、街镇各司其职)、绩效评估(组织主体、配送实施主体、资源供应主体、社区承接主体之间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等放在重要位置。

努力打造公共文化内容资源配送升级版,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的针对性。全面建立市、区县(区县级文化内容资源配送中心陆续成立)、街镇(以基层文艺团队交流展示为主)的三级公共文化内容配送体系,加强市、区县、街镇以及各部门文化资源的纵向横向整合,实行按需配送,提升内容服务的匹配度,重点做好向远郊、新建城镇和大型居住区倾斜,并逐步向村居延伸。2014年,市、区县、街镇三级公共文化配送机制、网格格局基本形成,上海公共文化内容资源大配送、大循环的格局初步显现。

扩大社会参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配送。如上海市文联的“百名艺术家进社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艺术团体、上海惠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世界音乐季”、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推出的“星期广播阅读会”、新闻出版等文化企业,社区文化名人、文艺达人都成为公共文化配送的主体,丰富了全市公共文化配送内容。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功能与机制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运行与发展,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模式进入新的阶段。首先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作为指挥上海全市群众文化的“司令部”,从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主办主体转型为组织协调主体。其次是完善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机构的结构,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再次,改革市级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体制机制(即“东方系列”根据时代的发展,其职能有所调整)。最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协调小组下设的办公室由市委宣传部事业处调整至市群众艺术馆。

(1)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除了坚持对公共文化机构和重大文化活动进行绩效评估,以及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多维监管机制和文化志愿服务制度,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外,主要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这一主体进行了深度优化。第一,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综合性功能,如:将旅游信息服务点、百姓健身房、社区创新屋、东方书报亭等更多功能嵌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及服务内容。第二,因地制宜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第三,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法人主体建设。第四,大力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运行。

(2)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第一,2009年,上海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为顺应时代的发展,2015年11月,上海完成624万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和郊区部分城镇化地区。 第二,根据国家对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的要求,上海加快推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各类艺术机构的数字化建设。第三,积极构建数字化惠民文化服务体系和搭建多渠道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如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制作文化地图,开设微博、微信及开发App应用),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市民知晓率。第四,2012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实现对全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全覆盖。第五,建设文化上海云,2014年后,各区县文化云平台也陆续建成运行。第六,推进数字阅读工程,在部分公共文化场馆实现WLAN覆盖,为百姓提供一定时段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第七,2019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统一采购平台投入运营,“平台统一,实现了配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了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的效能”。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首先,上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博资源、工业遗产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名人故居、历史风貌区和老建筑。2011年,在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上海还非常重视民间收藏,2013年在全市文化节中举办了首届市民收藏大赛,全面推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具体包括建立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启动国家级非遗项目记录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升级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宣传和青少年教育。最后,探索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利用,如推出“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中国非遗十大名茶”等试点项目,深受广大市民欢迎。

此外,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如: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深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有序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人群和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工作,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上海实现了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既定目标。“十三五”期间,上海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如制定《上海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地方法规。第二,立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以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服务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建设,促进了上海公共文化设施向广覆盖、促均衡、提效能转型,如2019年年底,上海有5546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提升,让公共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保障村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推动总分管制,让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第三,公共文化内容供给从文化系统小循环向包含系统外、体制外在内的全社会大循环转型,如着力在商圈、地铁、机场等公共空间打造城市公共文化厅,让老百姓的公共文化活动有好去处。第四,在公共文化课题研究方面,形成了相关的优秀案例集和研究报告,如《上海市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上海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优秀实践案例》等,为繁荣群众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联动融合发展,实行团队走亲机制,开展戏曲进乡村,举办各类休闲农事活动和乡村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这些对今后公共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五,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向在场、实体和在线、数字“两轮驱动”转型;公共文化活动运作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转型;公共文化建设主体从单一主体向丰富多元主体转型。 D3LZq5ucLtUtcR1Da7j1H9Jt1dOqM4It2XwEUEKUAHSd4wpsdqnSEme4G59jwJ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