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概念界定

“文艺铸魂”,从字面上来看,由“文艺”和“铸魂”两个关键词构成。其中,文艺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通常被理解为文学和艺术的统称。文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艺术,它运用审美手段,“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从广义上讲实际上涵盖了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但由于本研究将文学与艺术并列,因此,这里的艺术是从狭义上所理解的概念,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包含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以及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皮影、杂技等)。因此,简而言之,本研究中所提到的文艺,既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在内的文学作品或相关文艺批评,也包括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或门类。

“铸魂”,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象生动的描述和表达,包含塑造个人灵魂和熔铸国家民族精魂的双重内涵,因而其实质上就是要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有的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使用“育德”“育人”“培根”等词,实际上所指并无多少差异,都是指代思想政治教育。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的集中表达,体现了特定阶级的教育目的与社会规范。

文艺铸魂,实际上就是通过文艺来铸魂的意思,即“利用文学艺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因而文艺并不是执行铸魂职能与使命的主体,而是充当一个载体。这里先简要说明一下为何文艺不是主体而是载体。的确,特定时代的文艺作品或者某些特别形式与内容的文艺作品,是可以被直接视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的,也就是说,在文艺创作者主观层面,他们就已经非常直白地展现自身作品的价值引领意图,但是现在,我们将探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借助文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是思政课教师,而非文艺创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也不是唯一的,并不仅限于文艺,文艺只是多种手段与载体中的一种。所以,思政课借助文艺达成铸魂目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者将文艺作品或文艺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系统,“借助文艺的形式,发挥文艺感召、教育、引导、激励人的作用” ,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想要传达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或道德准则。由于文艺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与政治、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其他意识形态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蕴含着一定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 ,其本身就能将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承载其中,并通过感性体验等间接的隐性方式令人受教,因此这一载体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青睐。然而,文艺载体纵有千般好,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使用且获得预期效果,并非易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对文艺作品进行加工改造与提炼升华,否则文艺作品就难以拥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可能性,而这正是我们开展此项研究试图探索与突破的难题。需要说明的是,能够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文艺载体不仅包括小说、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电影等艺术文本形式,还包括形形色色的文艺活动,而文艺活动的具体形式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完善。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立足新时代这一特定背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以推动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铸魂实效为出发点和旨归,借鉴艺术哲学、文艺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对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艺的重要论述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有关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阐明艺术院校思政课所具备的“文艺铸魂”功能与优势,深度剖析文艺铸魂的心理生成机制和功能作用机制,积极探索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的有效路径,以期使艺术院校更好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借助文艺这一特殊载体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价值目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一,导论。该部分首先就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从现实诉求和理论价值两方面横向展开,之后对学界关于文艺铸魂问题的研究现状做较为详尽的回顾并做出简明扼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对本课题的基本概念与关键词进行学理界定,并依次阐述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重难点。

二,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文艺铸魂思想的纵向解析。该部分将逐一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文艺的重要论述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剖析这些代表性人物的文艺思想以及他们的思想在立场与内核方面的历史延续性,为文艺铸魂的提出奠定深厚的学理基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与研究事业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前瞻性指导,因而在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建构时,将着力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总之,基于全面系统的纵向分析,加深对“文艺铸魂”内核的理解和价值的把握。

三,无为之为:文艺铸魂“四位一体”的实现机制。通过阐述文艺的本质、创作规律等特性,指出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赋予了文艺“铸魂”的天然使命,继而在此基础上细致剖析文艺“铸魂”功能的生成过程,阐明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心理作用机制和双措并举的功能实现机制。所谓四位一体的心理作用机制,即“形象认知—情感触动—价值认同—行为指引”。第一步,形象认知:文艺通过艺术思维这一感性形式通过感性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存在状态。第二步,情感触动:文艺用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观众或听众,使他们在面对作品时自然而然带入自己的情感,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第三步,价值认同:文艺作品表达了作者试图传递的思想价值,受众在享受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时,经由自身的情感体验调动审美评判,潜移默化地接受文艺作品的价值熏陶。第四步,行为指引:在形象认知、情感触动和价值认同三者合力作用下,能够凝聚信仰,激发人们的内在行为动力。四步联动,形成了完整的文艺铸魂心理作用机制,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文艺得以铸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文艺铸魂的功能要真正得以实现,则是通过教育对象的自主提升和教育者的有效引导来发挥双向作用。

四,负重前行: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在摸索中前进。系统介绍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思政课在文艺铸魂方面所做的诸多尝试,大致可划分为艰难拓荒期、快速成长期和深入推进期三个阶段,即从最初“思政+艺术”的构想提出时“原理”教研室的孤军奋战、逆流而上,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个教研室凝心聚力,各显神通,初步形成“五微”系列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再到努力扩大文艺铸魂的实施范围,双向发力推动文艺铸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专题教学与实践活动。三个阶段呈递进关系,每一次递进都是一种完善与涅槃,同时,潜在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给我们文艺铸魂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五,喜忧参半: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成绩与不足相交织。纵观南京艺术学院思政课文艺铸魂的八年艰辛摸索过程,我们深深地意识到,正是因为联合发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力文艺铸魂;潜心研究,挖掘更多文艺素材充实思政课堂;与时俱进,更新文艺铸魂的内容与形式,我们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而在肯定所取得成绩和收获宝贵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客观承认实际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如思政与艺术的结合中镶嵌痕迹较为明显,离水乳交融仍有距离;思政教师队伍文艺素养欠缺,文艺铸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不够,引领能力不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平行展开,协同育人尚未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保障乏力,缺乏考核评价机制等。

六,勇辟蹊径:艺术院校思政课“两地四翼”的路径模式构建。有效打造“两地四翼”的文艺铸魂的路径模式,使文艺铸魂不再只是口号和愿景,而能真正变成现实。所谓“两地”,就是有效利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阵地:一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巧借艺术这一他山之石,在全面把握教育对象内部差异的基础上,有效搭建文艺素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着力提升教师文艺思政课的驾驭能力,用心打造有画面、有声音、有故事的新型课堂;另一方面,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形式方法,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联动,呈现有内容、有深度、有影响的特色实践。而“四翼”,则是联合学校的四个代表性二级学院基于“文艺铸魂”的理念共同打造思政与文艺协同育人的新境地,为文艺铸魂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强大的多方位的动力支撑。

七,结语。对本研究做抽象和升华性的总结,与此同时,对今后南京艺术学院思政课文艺铸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展开主要依托文献法、调查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三种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形式为主的文献资料来达到某种研究目的。研究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的功能与实现,除了需要通过调查研究、亲身参与来获取第一手资料,还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以大致掌握该研究领域的科研动态和现有成果。因此,一方面,要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文献资料,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形成脉络,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趋势,为开展深入研究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细致阅读当下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相关著述,尤其是探讨文艺与思政有机结合的各类文章,了解当前学界对文艺铸魂的研究现状,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起点。

2.调查法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调查点,通过实际观察、个案访谈、师生座谈会等形式,梳理我校将文艺与思政相结合的具体做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整理筛选所获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取得成绩,揭露存在问题,从而为文艺铸魂的路径设计奠定事实依据。

3.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文艺铸魂”这一概念本身就不是基于单一学科领域提出来的,而是涉及文学、艺术学、艺术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以拓宽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y3nw0TVI5wcCT2GUCl+QnVqxGHSpadNNMJPFxyockSmdk/4I/dMVY8qIHn/JfFC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