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历史学家约书亚·盖茨勒(Joshua Getzler)强调了水资源的用途和水资源总量的增加对于英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水不仅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能源来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资源。酿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特别是需要用水来清洗和过滤的制造业,如纺织、染色、印刷、化工和采矿业等,都需要使用水。此外,水资源也是这一时期交通运输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具备了成熟的内河航运系统,其中包括在17世纪30年代所改良的河道和17世纪80年代所建造的人工河,以矿产能源为基础的新兴经济发展所需的重型矿产原料和工业制成品,能够跨越区域空间的壁垒,实现远距离运输。因此,水资源网络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内部自由贸易区,可以使人们减少对小规模本地生产产品的需求和依赖,为人们增加了一道可应对物资匮乏的保障,并且得益于经济范围、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加之水运网络的建造,这种模式有利于各地经济更好地发挥区域农业和工业化的比较优势。
与水资源相关的航运和技术发展促进了大英帝国的工业化,也对将大英帝国类似的发展模式推广到欧洲和西方世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发生于1750—1830年间,其表现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的关键发明上,如蒸汽机、棉纺织机、铁路和汽船。这些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大英帝国成为全球经济和政治的主导国,并且直至1900年之前,这些创新对所有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体都产生了深远的经济影响。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技术创新聚焦于蒸汽机的发明,英国所具备的充足和可开采利用的矿产资源,为这些机器上发动机的运转提供了有利的原料条件,化石燃料的兴起也对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尽管煤炭资源和蒸汽动力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基础,但内河航运和工厂使用水力发电的举措,对始于大英帝国并扩展到全欧洲的这场工业革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前现代时期,在人们使用运河和河网进行水上运输之前,绝大多数货物必须通过陆路或沿海运输。同样,直至19世纪时,英国和欧洲的钢铁工业完全依靠水力发电。因此,大部分的工厂最初是位于河流附近的。事实上,正如社会历史学家泰耶·特维德(Terje Tvedt)所指出的那样, “如果没有水车驱动设备,以冶炼钢铁、制造气缸和其他蒸汽机制作所需的金属部件,那么蒸汽机是无法在工业革命之初就出现的”
。
最终,蒸汽机的普及以及煤炭资源和其他化石燃料的使用,确实取代了水力动能在工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蒸汽机车的发明意味着铁路网取代河流和运河,成为货物和人员的主要运输网络。在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开始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截至1839年,英国的纺织业使用了2230辆水车和3051辆蒸汽机。
在1870年至1900年,即工业革命第二阶段,人们又发明了众多重要的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继续取代了水作为工业动能,并取代了运河和河流作为主要内陆运输网络的作用。
同时,包括电力、内燃机和卫生条件改良技术在内的这些新的技术创新,又促进了20世纪最为重要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及至1970年,技术创新、工业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并促使美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先进的经济体。
但是在现代经济中,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简单取代了人们以水作为工业动能并依靠水进行内部交通运输的生产方式,也使水资源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取和开发。工业革命可能改变了水资源的用途,但也使人们获取、开采和运输淡水资源的成本相比以往更为低廉,这意味着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使用量之间的基本联系,呈现出更为正相关性的态势,而不是减少水的使用。正如布莱恩·法根(Brian Fagan)所指出的, “至19世纪中叶,人们用早先时期难以想象到的工业化方式开采、买卖和再分配水资源,使水成了一种工业商品”
。因此,工业革命所提供的技术基础,促进了现代经济中创新、制度和激励措施的发展。这些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扩大对水资源的控制和管理,而不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而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水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这种联系,会随着全球水资源边界的开发、现代城市水网系统的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大规模公共供应,而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