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太极拳缠丝法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上描述真人的话。说上古的真人都能效法天地阴阳之规律,能与阴阳生变的规范(数量化的规律)相和合。术,指方之法、技之术。数,指理之数、数之理(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广雅》:“数,术也。”数即术,术也是数,均指太极阴阳互变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和应用规范。“术数”为道家之术(所谓阴阳家皆出自道家),而太极阴阳五行理论也一直为道教推行。太极拳缠丝法,是在太极阴阳五行理论、人体经络理论和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练习太极拳内劲之一的缠丝劲的一种特殊方法,它表现为自转和公转相统一的螺旋运动。这种运动形式,过去由于人们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就用农村生活中纺车纺棉花成线来作比喻,要先转动绽子,然后用手外拉棉穗抽丝成线,再使线螺旋缠绕到绽子上。这种生活的动作包括轮子转动、力的传送、旋转抽丝、公转自转、螺旋缠绕等各种运动力学现象。

纺车图

虽然说太极拳缠丝法是陈鑫先生根据河图悟创的,但应该是先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者生活体验才行。陈式太极拳是建国后国家命名的,原来肯定会有别的名字,杨露禅从陈长兴学习拳法,回到永年后曾叫绵拳、长拳(连绵不断之意)。陈家拳曾经把大架和小架分别叫大圈锤、小圈锤,据陈家沟人小架太极拳传人陈立清考据,陈氏家传武技,来自山西洪洞的“太极通臂掌”,也称“五行通臂缠拳”,其拳谱歌诀曰:“先师留下通臂掌,无影无形无柔刚。混元一气太极象,令敌无处测阴阳。”其特点是以松为本,伸筋拔骨,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势走螺旋,柔化刚发。劲走:“沾、粘、连、随,绵、化、缩、空”。有大圈、中圈、小圈和乱环等练法。这些历史事实说明转圈之法、缠绕之法在陈氏拳中一定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加之过去思想保守,没有公于世人罢了。从陈鑫先生之《陈氏太极拳图说》中丰富的理论阐述和对招势的极细致的讲解来看,无论是学于陈长兴的杨露禅、学于陈清平的武禹襄,还是学于陈发科的洪均生先生,都能够在某一特点上深入精研,而特色独开。而间接学于陈式拳的吴鉴泉、孙禄堂等均能专一而成其大成。

缠丝法作为洪传陈式太极拳的核心技法之一,习练者应该着重理解、研究,编者对太极拳缠丝法做些梳理工作,以期有兴趣的同学做进一步的研讨。 hEO/HGBS4o/FlC+O3irN8xXpnuXoA6qppoSTszpIOQcjoYg2c2L8+32iShOMa7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