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德先生近六十年研习、传授洪传陈式太极拳,其理法融入自己深究细研之心得体悟,风格独特,心法独运,新意独出。对太极拳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刘成德推手
1.首次提出“拳由道出,道以拳显”的太极大道理念,为太极拳练习者提供了通过练习太极拳而彻悟自然之道的明径,将太极拳的境界提高到前所未有高度。刘师之太极大道理念与《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太极道器论”一脉相通,但更加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编注】老子《道德经》云:道,可道,非恒道也。宋·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黄帝内经》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可数推,以象之谓也。”
太极恒久之道、不变之道乃天道、自然之道,太极拳之道皆依天然,动静之变化,刚柔之变化,正隅之变化,公转自转之变化,皆天道也。所谓天动、地动、人亦动。
道即规律,太极拳的运动规律是特殊的运动规律,是太极阴阳生化复归变化的规律。我们通过了解阴阳生化的规律,来体会太极的合和状态。太极态即临界状态,发而未发、未发中有发的一种阴阳平衡状态。在动静中找平衡,在不平衡中找平衡,在平衡中找不平衡。在有意无意中找真意。在拳中找规律,用规律练拳,无论我们是通过划圈、走步,还是单势单招练习,甚至练习推手,模拟实战的散推、散手等,都应该是这样。
2.首次提出沾粘在手、连随在步,丰富发展了太极拳技击内容。
刘成德先生在深入研究太极拳论之“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的基础上,结合近六十年练拳之心得体悟,完成了“粘走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深入探索,实现了“收放同时、化打一体”太极高级技击效果,丰富发展了太极拳技击内容。
3.丰富发展了太极十三势的内容。
太极十三势是“太极拳释名”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太极拳,又名长拳,一名十三式(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隅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洪均生先生根据自己的体悟,认为“太极十三势”说法中的五行,并非全为步法,不仅有进退的步法,还有顾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刘成德先生根据洪均生先生师传,结合自身近六十年的练拳体悟,对太极拳十三势的理解更加深刻,内容也更加丰富。认为“太极十三势”是八卦(方位)加五行(方向),手脚运动为方位,腰裆旋转为五行,在方位与五行中体现阴阳为太极。八卦寓五行,五行含八卦,十三势即为一混圆太极。
【编注】原为十三式,式者,程式也,但“式”现代用于区别太极拳的流派。势即有动作的招势,也有气势、势能等内涵,故改十三式为“十三势”。八卦即一个圆按四十五度分为八个角度,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的圆形成一个立体球,手肘臂、足膝腿在立体圆球空间形成的复杂的劲力变化。五行即在手足立体螺旋缠丝的状态下向前、后、左、右、中五个方向所形成的劲力变化。“太极十三势”即太极劲在不同的空间、速度、角度和力度上所形成的复杂变化的综合性劲力表现,是丹田内转、裆劲暗换形成的手随腰走、步随身换在劲力上的完美体现。内容包括手上八法、足下八法,肘部八法等等。虽然在说法上感觉与洪公均生先生不一致,比如没有明确眼法、身法等内容,但具体实践起来,每一个势、每一个劲力都包含着眼法和身法,所以不用单独地再用“势”来说明了。刘成德先生之“十三势”的内容,实际上完全包含了洪均生先生所传授的精髓,并且更加丰富全面。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内容创新,更加符合传统的道家之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
4.明确提出实现太极拳的“阴阳平衡”运行规律的方法是上肢与下肢“同侧相异,异侧相同”。如在做正反手太极圈时,手逆缠开时同侧腿顺缠、异侧腿逆缠;手顺缠收时同侧腿逆缠、异侧腿顺缠。明确了划圈时腰手运动的范围,即在腰转 90度角时,手要转运180度的范围。明确右手实则左足实而右足虚,反方亦然。解决了《陈氏太极拳图说·人身缠丝图》中“手虚足亦虚,手实足亦实”的手足配合问题。以正反圈统领所有太极拳的招势动作,均按此运动规律要求进行练习和运用。
5.强调手形在太极拳缠丝法中的重要性。明确将螺旋掌、缠丝捶作为主要手形。洪传陈式太极拳的突出特色是:阴阳平衡、收放同时、螺旋缠丝。手部的螺旋缠丝运动是太极劲形之于手的根本实现形式,强调手部缠丝运动均要以中指为中轴,手指梢开根合,拇指与食指的距离最大,食指与中指的距离稍小,依次减少,形成一个逐渐开张的抛物线形,五指不能平齐,有一个斜向 45 度的倾角。
任何动作在训练时不得折腕,如单鞭的勾手时不得使腕部弯曲。强调意达四梢、中指领劲的重要性,五指内通脾土(大指)、肝木(食指)、心火(中指)、肺金(无名指)、肾水(小指),通过经络与五藏相通,是缠丝劲运用的关键,寓含五行生克制化。强调转指不转腕在缠丝运动的特殊作用,强调缠法是实现“收放同时、化打合一”的唯一核心技法。
6.数量化地解决了双重问题。无论是马步、弓步还是赴步,重心均保持在中心,双腿力量保持比例为“前四后五中间一”,明确“中间一”为虚领顶劲,强调颈部要竖起才能真正做到顶劲上领,不能只做百会朝上,还要做到玉枕向后,与大椎穴竖齐,将“竖颈贯顶”的身法要求落到实处,但又不能真实用力,或者故意做出竖颈贯顶的动作,造成颈部肌肉僵硬,运转不灵。体现太极拳“虚中有实、实中还要有虚”的阴阳平衡原理。
7.明确提出意气劲的螺旋缠丝运行路线。强调练好太极拳的三个核心是“松圆意”。在洪均生先生的“松,圆,缠”的基础上,着重“意,气,神”的训练,强调“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劲与形合,形与神合”,练拳时目视远方地平线,将精神放远,劲意要走开放的螺旋线。运动轨迹与河图之开放螺旋线一致,与《陈氏太极拳图说》之缠丝法要求一致。任何时候意气劲的运行路线不得走直线,因为这样就丢了缠丝劲。多做螺旋缠丝运动,尽量少做曲伸运动。明确缠丝劲是长期正确练习的结果,单独的想象是不会产生缠丝劲的。
8.强调身法中正是根本。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要求长强后翻,洪均生先生着重强调尾闾后翻 15 度。刘师成德先生强调坐(合胯坐臀)下来划圈和练拳,用合胯坐臀和尾闾中正来调整重心。此要求与《实用拳法》中所说的陈发科先生要求其(洪均生先生)练拳要坐下来“如坐在杌上”的规矩一致。所以我们有理由确认尾闾前裹后翻的要求,都是为了解决身体重心问题,目的保持立如平准的“平准”,立身中正的“中正”。立身中正,支撑八面,形正则气正,气正则劲力畅达。立身中正的关键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沉丹田的方法是将膈肌松下来,腹式呼吸。强调任、督、冲脉等对训练缠丝劲的重要作用,是内动的关键,强调注意上下鹊桥贯通,以保证内气的正常循环。
【编注】编者就尾闾后翻问题专门向刘师请教,刘师风趣地问答:小羊羔尾巴也会上翻,他也会太极拳?行拳还是要以中正为主。
9.规范创新了部分拳架招势动作。严格按照公转和自转相统一的缠法规范训练拳架招势,刘师结合多年武学实践,对老套路中不适合实战的动作进行大胆的改革,使其缠劲更足,威力更大,效率更高。如金刚捣碓第三动采手后增加左盘步掤采。单鞭第二动右手不直接钩手而是加大顺缠掤挤。高探马第二动由原来的撤退步改为进右步,以加大左手顺缠法力度。前招后招的身手配合由手与腰同向改为反向。十字摆脚的左手不向右而是收肘手向左前上方斜角等等。
10.创编了太极养生十三势。自觉向自然学习,运用仿生学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创编了养生十三势,内容包括鹤点头、猿通臂、熊晃膀、虎扑食、凤展翅、燕抄水、龙翻身等,同时增加了壁虎游等几种仿生爬行法的训练,强化了身法缠丝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