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卷)

己二 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

分二:庚初、初销倒想说空如来藏 二、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庚初

分二:辛初、如来破妄显真 二、阿难明心生信

辛初

又分二:壬初、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 二、显示所遗真性令见如来藏体

壬初

又分三:癸初、取心定判 二、正与斥破 三、结归其判

癸初

又分二:子初、问取见相发心 二、普判众生误认

今初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此科以阿难启请最初方便,故如来审问最初发心。要知最初方便,即在最初发心,若明不生不灭之真心,依之为本修因,此即最初方便。然心有真妄之分,未知阿难最初发心,是依真心耶?妄心耶?故有此问,一探便知。佛告阿难三句,先叙世情。阿难乃白饭王之子,四王八子之一,为佛堂弟。因同祖之气脉,故曰同气。世教父子兄弟名为天合之伦,故告阿难曰:汝我既同一祖气脉,其至情即同天伦,犹言无异同胞手足也。当初下问发心,大凡发心出家,必有所见,故问阿难,当初发心出家,于我佛法之中,见何者胜相,而能顿舍世间父母之深恩?妻儿之重爱?若不见佛法殊胜,决不能割恩断爱,出家为僧。此处佛虽问所见何相,实欲探能见之心也。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此阿难据事直答,仰白佛言: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此相是佛百福庄严相,因中修百福,果上成一相,始从肉髻相,终至足下平满相,详如三藏法数。胜妙殊绝者,轮王不及曰胜,相相明显曰妙,殊特绝伦,为胜妙至极之谓也。形貌体质,内外明透,故曰映彻。琉璃,此云青色宝,内映外彻,佛身如之,故以为喻。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常自思惟:此思惟即第六识思想分别,便是妄心,所谓无始生死根本是也。阿难一向误认为真,常用此心,故曰常自思维。此相指佛三十二相,乃戒定慧熏修所成,故曰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下即征释非是所以。欲气粗而且浊,腥臊交遘释粗义,脓血杂乱释浊义,所以不能发生庄严佛相。清净之极曰胜净,光明无比曰妙明,全体阎浮檀金之色,金光晃耀,聚若金山,故曰紫金光聚。由是心生渴仰,从佛剃落须发,出家学道。此能发之心即攀缘心也,下所破者即是此心,不是破发心出家不好,乃破见相发心。如《圆觉经》所云:“以爱舍爱,还滋爱本。”岂能尽善?又认此为心,不知别有真心,楞严大定何自而修?佛已探得阿难病源,故下文征而破之,正欲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耳。

初、问取见相发心竟。

子二 普判众生误认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言:善哉,阿难!此赞善有二意:一、喜得病源,可以施教。二、欲加斥破,先示安慰。汝指阿难,等指大众。当知者,当以智知,不可以识知也。此段真妄双举而判定者,是欲当机取真舍妄,为最初方便也。一切众生,包括凡外权小。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依惑造业,依业受报,于果报身再起惑造业,依业受报,生死死生,相续不断,其故何也?都由迷故,则生死不休。不知者,即迷也。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所迷之真。竖穷三际,不生不灭,曰常住;法界一相,无伪无妄,曰真心。性净者,其性由来清净无染,不是浣涤而后净;性明者,其性亘古灵明不昧,不假功用而后明。体即真心本净本明之体,此心虽迷,体犹不失。

用诸妄想:诸字助语词,妄想即所执之意识妄心,亦即上文见相思维之心,下文缘尘分别影事。此想不真二句,下文佛告阿难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言其本非真心,错认为真,被其赚误,轮回流转,于生死苦海浩劫莫出也。此中常住真心,即二种根本中真本,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用诸妄想,即二种根本中妄本,为“无始生死根本”是也。一切众生,迷真所以执妄,起妄惑,造妄业,受妄报,所以轮转不息!

初、取心定判竟。

癸二 正与斥破

分二:子初、如来备破三迷 二、大众知非无辩

子初

又分三:丑初、破妄识无处 二、斥妄识非心 三、推妄识无体

丑初

又分四:寅初、教以直心应征 二、双征能见能爱 三、征诘心目所在 四、所执七处咸非

今初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此文是佛欲斥其缘心虚妄,故先勉以直心酬答。研者求也,谓汝今有欲研求无上菩提之道,必须真实发明自己本具不动摇、不生灭之根性,则无上菩提斯可希冀。发即开发,明即悟明,性即六根中性,亦即如来藏性。此性为楞严定体,若真发明,即开圆解。圆解不开,圆行不起,则圆定不证,圆满菩提之极果安望其得成哉?此即如来密示定之最初方便也。又真实发明根中妙性,不动摇,不生灭,具足如来藏。发明即微密观照,开解照了。此性为天然定体,即奢摩他;蹑解起行,一门深入,即三摩;定慧均等,中中流入,即禅那。三定不出一心,如果上根利智,观见如来胜相,不于所见分别染净,而于能见得个消息,不认妄识为心,则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矣!

应当直心酬我所问者,佛以阿难见相思惟,分染分净,于依他起性更起遍计执性,全同凡夫情见,正属生死根本,故勉以应当直心酬答,欲令舍遍计执,而取圆成实也。

直心者,不隐讳,无虚假,直心正念真如,又直心是道场。故举十方如来皆同一道为证,一道即直心之道,故曰: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直则言直,言者心之声也,心言直为直因,依因感果,因果相符。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以发心为始,究竟为终,中间经历诸位,皆中中流入,不著二边,故永无委曲相,即是直果。设或因地不真,难免果遭纡曲。

初、教以直心应征竟。

寅二 双征能见能爱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此处双征能见能爱,即是如来要审出阿难,以何者所以能见?是谁能生爱乐?审查既定,方可施破。所见二字,不可作色尘解。良以凡迷取舍多皆颠倒,佥以肉眼为能见,爱乐为真心,观下阿难答处自知。此中将何者所以能见,是要阿难认真见;谁为能生爱乐,是要阿难明妄心。可惜阿难不能领会。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阿难被佛一审,即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此二句心目浑答,下三句分解。由目观见如来胜相,此分明认见属眼;心生爱乐,此分明认识为心。全同凡迷颠倒,遗真取妄。劾验取舍已定,下文如来破识显根,一卷半之文,皆以此三句为张本。故我发心,愿舍生死者,因见相爱乐,发心出家,愿舍生死。其志愿可谓不错,而不知能爱之心正生死本,即下文二种根本中之妄本,以攀缘心为自性者。

又根识难分,凡愚莫辨。目中能见之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体,在阿难日用中放光动地。阿难终日承渠恩力,不知这个就是主人翁,就是真心,而反认见属目,终取爱乐为心。此即迷真认妄,执妄为真矣!

二、双征能见能爱竟。

寅三 征诘心目所在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上科如来审问,都从向上一著提撕,曰:“将何所见?”曰:“谁为爱乐?”若能向能见处得个消息,则大事毕矣!无奈阿难未离常情,只知合尘,不知合觉,曰:“由目观见”,“心生爱乐”,则心目双迷,辜负世尊甚矣!此科佛欲施破,先为按定其说曰: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则应知心目所在。下四句反言,若使不知心目所在,就不能降伏尘劳。尘有染污义,劳有扰乱义,尘劳即本末烦恼也。若不识知心目所在:此心即六识,此目即肉眼。肉眼乃无知色法,本来无见,众生多认见属眼;识心乃生死妄本,本来非心,众生多认识为心。阿难既执此为心目,佛欲索其处而破之,故下举喻国王讨贼。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国王喻本觉真性;贼喻六识妄心;目为贼媒,引识奔走。国贼谋叛,僭号称王,王被贼侵;妄心扰乱,混淆本真,真被妄覆。国被贼侵,发兵讨贼,是兵定要知贼所在,方可捣其巢穴,擒其贼首,国泰民安;若不知贼在之处,则徒费饷需,于事无济。兵喻始觉妙智,全仗始觉有功,方能降贼。

昔有僧问善知识云:“家贼难防时如何?”答曰:“知之不为冤!”又子湖枞禅师,乃于夜起大叫:“有贼!有贼!”其徒竟起逐之。枞把住一人曰:“拿住了一个!”其徒曰:“不是,是某甲。”枞托开曰:“是则是,只是不肯承当!”若承当得去,贼即是子;不能承当,子反成贼。恁么说话,却与国王讨贼另是一审播弄,具眼者别之。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故直指生死根本,识为过咎,目亦带言者,以目为贼媒,媒贼相依,责须连带。此曰:使汝流转诸趣,生死长劫不休者,心目为咎也。此破意识缘佛相好之胜善功能也。前双征见爱,如捉贼追赃,今则见赃,预备擒贼,故特征之曰: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此即第一次征心,下阿难转计七处咸非,并非七处征心,乃是七番破处。此经只有二次征心之文,第二次在斥破妄识非心文中,佛举金色臂,擎拳验见之后,征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当面斥之曰:“咄!阿难,此非汝心!”

此处心目双征,有人以为佛既双征,下必双破,实则不然。心目媒贼相依,语须连带。佛之本意但征其心,而目只带言而已。故下文三番破识之后即是十番显见,显见即是显真,以见性即真心也。更有一解:阿难既认见属眼,爱乐为心,佛已双责心目为咎,破心之后,定有破目。当知破心则毕竟全破其妄,乃至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皆所不取,而破目但带破与略破而已。或于破识中带破,文曰:“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否?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此皆破目之文。或于显见中破,第一番显见文云:“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或于显见后破,十番显见之后,破别业、同分二种见妄。于此诸文,带破与略破,不特令阿难不认识为心,并不认见属眼矣!

三、征诘心目所在竟。

寅四 所执七处咸非

分七:卯初、执心在身内 二、执心在身外 三、执心潜眼根 四、执心分明暗 五、执心则随有 六、执心在中间 七、执心乃无著

卯初

分二:辰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 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此执心在身内。一闻征诘,便白佛言,先称呼佛为世尊,下叙执,则引十生同计,自己不负责任。一切世间:三界内六凡世间也。十种(类也)异生:于十二类众生中,除去空散销沉之无色,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此二种无心目之可言,其余十类,业报形体各各差异,故曰异生。同将识得心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佛之眼目清净修(长也)广,状若青莲,故以称焉。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浮根即浮尘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胜义非天眼、圣眼则不能见故。阿难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与佛无异;如是识得我心实居色身之内,与十类众生亦无有异。《正脉》云:“只此一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乃至三途苦形,自执妄认,受无量苦,辗转不能自脱者,皆由此计,以为障之深根也。”此执心在内,为本计;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迫成转计耳。

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竟。

辰二 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分五:巳初、举例辩定 二、仍存原文 三、即例反难 四、就例攻破 五、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此段以上文,当机执心在内,乃引十生同计,自以为是。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能见中一一举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不知所以。文有三番问答,第一番自“佛告阿难”下,至“实在堂外”,此例定内外之境也;第二番自“阿难,汝今堂中”下,至“方瞩林园”,此例定先后之见也;第三番自“阿难,汝瞩”下,至“得远瞻见”,此例定见外之由也。佛以能例之法既定,然后依例反难,无从申辩,始知如来说法之巧。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密例心在身内应同乎此。观祇陀林,今何所在?祇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佛有深意存焉!要阿难自己说定,至施破时无所逃遁。故阿难乃答世尊云: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层檐重叠,曰重阁;红尘不到,曰清净;世尊说法之处,标名为讲堂。

在给孤园者,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所买,故以命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之善名,以长者财富无量,乐善好施,生平周给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之人,故人以给孤独称之。堂在园中,密例身在室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密例一切诸法皆在身外,此就所见分内外也。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堂中先何所见,亦明知故问,令其自说。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密例心在身内,应先见心肝脾胃,次见爪生发长,筋转脉摇。如是由内及外,方瞩林园,密例心在身中,应最后方见身外,此就能见分先后也。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此定外见,因何而见,亦明知故问也。答以门户窗牖开通,故得瞻(视也)见,密例六根窍穴通达,故得见外。

初、举例辩定竟。

巳二 仍存原文

本科科名,因此段之文,现在流通本皆安置此处,以致上下文被此段横隔于中,文意不得贯为一气,细究此段之文,是如来告示阿难佛定总名。因阿难虽求佛定,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乃以平日所闻三定共名加一妙字以拣之。佛闻悉,即示以佛定不共之名,亦理所固然,应在阿难求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大众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之下。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已将此段移置于前,为使前文问答相应,本文不致隔碍。今仍存原文于此,以便后贤参考。

二、仍存原文竟。

巳三 即例反难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此佛告阿难,前五句是引前文。身在讲堂,例心在身内;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例由五根通达而知外境。中四句故问,亦有众生在堂,例心在身内;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例心在内,竟不知内,而独知外也。后阿难答言下四句,阿难于能例法知谬,以在堂不见堂中如来,独见堂外林泉,绝无此理,故曰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

此一句如来即例反难。谓汝阿难所计,心在身内,竟不知内,而能见外者,亦如众生在堂,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无以异也。

三、即例反难竟。

巳四 就例攻破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心灵者,心为万物之灵,又心有灵知之用,凡心在之处,一切皆能分明了知也。若汝现前所以能明了心实实是在身内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之腑脏。颇有,犹言可有,此乃诘难;谓世间可有此一类众生,先见身中腑脏,后观外物万象耶?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此段纵夺兼施。上二句是纵,谓心肝脾胃皆身内之物,应当有见,或因相处太近而不能见,如眼不见眉睫,其说似乎近情,故纵许不见。纵后便夺,故云:纵不能见心肝脾胃,而爪之生、发之长、筋之转、脉之摇,皆在内与心稍疏者,汝心诚合明了,如何亦不知耶?此夺也。下二句指谬,必定不能内知心肝脾胃,又不能内知爪生、发长、筋转、脉摇,云何反能知外耶?

四、就例攻破竟。

巳五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是不能知内之故,应当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内,不知其内,断无是处;亦如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岂有是处耶?此一处乃阿难本计,下之六处皆属被迫转计。

初、执心在身内竟。

卯二 执心在身外

分二:辰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 二、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

今初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阿难见处未真,不免随语生解,闻佛破内,即便计外。故稽首白佛: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即前云:“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悟知者,此悟非真悟,以不见身内,悟知不在身内;以了见身外,悟知必在身外,故决之曰:实居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此阿难自翻前执之非,引喻作证。先用异喻,首句征云:所以我说此心实居身外者,何也?引喻云:譬如灯然室中,此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照出,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以下,此用同喻。以一切众生都不能见身中腑脏,独见身外诸法,此亦如灯居室外,照明外境,不能照及室内也。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此阿难自负。以灯光居在室外,以喻是心在身外之义,必定明白,将无所疑惑矣!同佛了义二句,其意以此义同佛所说了义未知是否吻合,故问得无同前之妄耶?此文观前二句,阿难计心在身外,似有十分把握,观末句耶字,心怀犹豫,还是脚跟不曾点地。

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竟。

辰二 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

分三:巳初、喻明无干 二、验非无干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此佛喻明,心若在外,则心有所知,身当不觉,犹如彼食,不能我饱。适,才也,谓诸比丘,才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亦名段食,有形段可抟取而食者。此西域国风,以手抟食。一切众生依四食住,更有:触食,鬼神等触气而食;思食,色天等禅思为食;识食,空天等识想相续。此抟食拣异余三种食故。佛制比丘行乞食法,为除贪心、慢心故。乞食资身,随缘度日,不贪好食等。又向人求乞,可以折伏骄慢故。又乞食,不事积蓄营办,免妨道业也。归祇陀林,我已宿(止也)斋,又斋毕也。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此故问阿难,令自审知,人分彼此,到底相关与不相关。阿难于喻不迷,答言:不也。即一食不能众饱。世尊下征释所以,是诸比丘,虽证阿罗汉道,果缚尚存,须假饮食,各各身躯性命不同,自应各食各饱,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此以法合喻,辨明无干。觉了知见之心即攀缘心。觉了,同前明了。知见者,随六尘境而起见闻觉知之用。如果此心实在身外,而身心相外(离也),心离于身,身离于心,彼此无干,则内心有所知,而身不能觉,觉在外身边际,而心不能知,如前比丘,彼食而我不饱,我食而彼不饱,如是方许心在身外。

初、喻明无干竟。

巳二 验非无干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此验心非外。佛云: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而汝之心生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眼见心知也。佛告阿难:若身心相知者,则并不是无干,亦不相离,云何汝说心在身外?

兜罗,此云细香,西域有此棉,极柔软,色白如霜,佛手柔软似之,亦三十二相之一。今眼见佛手,而心即分别,知是兜罗棉手。眼属身分,心能分别,若心在身外,则是相离,自不相知,若是相知,云何可说心在身外?此正难破。

二、验非无干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是身心相知之故,应知彼此不相离,则知汝言此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二、执心在外竟。

卯三 执心潜眼根

分二:辰初、阿难以琉璃合眼为喻 二、佛以法喻不齐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此转计心潜眼根。如佛所言,引上二科佛所破之言,不见内之心肝脾胃,故不居身内,此破执心在内之言;身心相知,眼见佛手心即分别,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此破执心在外之言。前二既皆被破,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此二句与真妄二心皆不相应,真心不落思惟,妄心本无处所。今思惟,知在一处者,即拣前内外,另计一处也。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

首句佛征所在之处。阿难以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就此事实,思惟忖度,欲脱前二之过,遂计潜伏眼根里面。潜者藏也,如鱼潜于渊;伏者处也,如鸟伏于巢。根里即眼根之内,不见内者,因根相隔故;能见外者,有窍可通故。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此阿难恐复招难破,故设喻证明。琉璃此云青色宝,其质明彻;碗即眼镜。此以能合之琉璃碗喻眼根,所合之眼根喻心。尤如有人,取眼镜合其两眼,虽然有物(即琉璃碗)合眼,而眼镜竟不留碍于眼,心潜眼根之内,如眼在眼镜之内,而眼根亦不留碍于心,故曰:彼根(眼根也)随见外物,而心随即分别。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阿难法合,以脱前二昧内知外之过。觉了能知,重举前心,此心不见内之心肝脾胃者,为在根中,不在身内之故,此脱昧内之过;而能分明瞻视外境而无障碍者,因此心潜在根内,而根如琉璃碗,不相妨碍之故,此脱知外之过。任纵阿难自恃小慧,善喻善合,由不务真修,皆非自性中流出真知真见,后被如来一语便破。

初、阿难以琉璃合眼为喻竟。

辰二 如来以法喻不齐为破

分三:巳初、正辨不齐 二、双开两破 三、正为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此如来依喻问定,故云:如汝所言。心潜根内,如琉璃笼眼之喻,法喻本不相齐,如来将欲施破,先为问定。彼人当用琉璃笼眼,琉璃固不碍眼根,当远见山河之时,还近见琉璃否?此故意问定。阿难据事直答: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远见山河时,实亦近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此正难法喻不齐。谓汝心潜伏眼根之里,若同琉璃合者,则是汝心同眼,汝眼同琉璃。喻中琉璃笼眼,当见山河之时,眼见琉璃;法中眼根笼心,当见山河之时,心不见眼。既不见眼,则法喻不齐,而所计潜根者不极成矣。

初、正辨不齐竟。

巳二 双开两破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此双开能见眼、不见眼两途,俱落非量。正所谓:平剖玉环施异饵,任渠左右上吾竿。若见山河时能见眼者,则眼即同所对之境,非能对之根,则不得成随见随即分别,此能见眼不极成矣。若见山河时不能见眼者,则心非潜根,以不同琉璃笼眼,故责曰: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此不见眼又不极成矣。阿难费尽心机设立一喻,以期避免斥破,奈被如来能见眼、不见眼一问,则两头俱堕矣!

二、双开两破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是能见眼、不见眼两俱负堕之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同琉璃合眼者,无有是处矣!

三、执心潜根内竟。

卯四 执心分明暗

分二:辰初、阿难以见明暗分内外 二、如来以不成见内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

此文虽双计内外,确论仍欲曲成最初所执在内,以明不知内而能见外之故。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在外身心相知固错,潜根不能见眼亦非,到底还是在内。然心在身内,何以不能见内?因是众生之身,腑脏在中,有藏则暗故。如何反见于外?因是众生之身,窍穴居外,有窍则明故。是众生身三字,双贯下两句。腑脏者,腑同府,即六府也;脏同藏,即五藏也。

《素问》曰:其传化物而不藏者,曰府;能藏精气而不泄者,曰藏。《白虎通》云:五脏,即肝、心、肺、肾、脾;六腑者,即五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五脏者:肾为精藏,心为神藏,肝为魂藏,肺为魄藏,脾为志藏。腑脏皆身内之物,故曰在中。窍穴即七窍:眼二、耳二、鼻二、口一,为七孔穴,皆面上所具,故曰居外。藏者包藏义,有藏则必暗;窍者通达义,有窍则必明。阿难思惟,此有藏则暗,可脱前昧内之过;有窍则明,可脱前知外之过,故下举事以证。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自释窍明藏暗。以对佛开眼,窍有故见明,名为见外;有时闭眼,有藏故见暗,名为见内。此还同第一番审在内之执,因已被破,未敢自决,故请决于佛曰:是义云何?观阿难此处语气,与前第二番云:“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两相比较,其勇气又相去几何?

初、阿难以见明暗分内外竟。

辰二 如来以不成见内为破

分三:巳初、破所见非内 二、破能见非实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眼对?

因阿难所执还同在内,故佛独约见暗破。此就所计双开对眼不对眼,下分破两途皆非。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何成在内?

此破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见暗之时,此暗境界若与眼对,则暗在眼前,相对于眼,何成在内,名为见内耶?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执眼前之暗成为见内者,则居暗室中,无有日、月、灯三种光明,此室暗中境界都成在内,皆汝之焦腑,岂有是理耶?焦是三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三焦为命府,乃六府之一,故曰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防转计,对既被破,遂计不对,故并破云:若所见之暗不与眼对,云何可以成见?凡见必定根境相对,此为世间共许。

初、破所见非内竟。

巳二 破能见非实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此恐阿难救云:我开眼见明,乃直视对外;我闭眼见暗,乃返观对内,不取眼前暗室为焦腑。故先按定,设若汝之见暗是离直视对外之见,乃是返观,内对身中所成之见。下二句释此一句,合眼见暗名为返观身中,则难之曰:合眼既能返观,开眼亦当返观,见是一个,开合理当一致,则开眼见明之时,何不返见自己之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此蹑上,双破见面不见面。若开眼见明,不能反见自面,可证闭眼见暗,亦不能反见身中,则内对之义不成矣。下纵云:开眼见明,反见自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反见汝面,竟成心眼在空之过,何成在内耶?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心眼若在虚空,反见汝面,已离于汝,自非汝之自体。此两句下应补足其意:汝若定执离体之见不妨仍是汝体。下接云:即应如来,今离汝体,而见汝面,难道亦是汝身耶?如是则有认他成己过。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如若执如来之见亦是汝身,则汝眼已知,汝身合当非觉,如是则有身成不觉过。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此恐更转救,眼虽在空,何妨身眼两觉,故破云:必汝执言,身眼两皆有觉,则汝一人应有二个知觉。人身知觉即是佛性,既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岂有是理耶?

二、破能见非实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是必不能见内之故,则应知,汝言闭眼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四、执心分明暗竟。

卯五 执心则随有

分二:辰初、阿难计心随合随有 二、如来破其无体无定

今初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此计心在随合之处。阿难既已四处被破,未敢再逞己见,故下三处皆引昔教,以为把柄,无奈多闻人率皆闻言昧义,殊不知昔说心法互生者,以诸法本无,由心故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所以前二句,心生法生,明法不自生,从心而起;后二句,法生心生,明心不自生,由法而现。正显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俱无体,乃心法皆空之旨也。

此四句通大小乘,故佛常说,阿难常闻。而小教指六识为心,六尘为法。《灌顶》云:“由内心而攀缘外境,境随心起,故曰心生法生;由外境而激发内心,心逐境现,故曰法生心生。”

大乘指第八识为心,根身器界种子为法,由业识动故,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使能见故,妄现境界相分,此则法随心生也。复由境界为缘故,起智分别,觉心相续,执取计名,生后七转识,此则心随法生也。《正脉》云:“今阿难失旨,反证缘心有体有处,在彼心法偶合之处,可谓迷之甚矣!”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指体标处。以思惟体认作真实心性,并不知思惟即缘尘分别之妄想心,乃非真实心性。正下文所谓:“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者,随所合何法,心则随何法而有。为心在之处,亦非内、外、中间三处。此句要总脱前过,第一番十生同计在内,第四番见暗名为见内,第二番实居身外,第三番潜在根中。今非此三处,当可总脱前过,岂知心与法合,法在外,而心亦应在外,何得谓非三处耶?

初、阿难计心随合随有竟。

辰二 如来破其无体无定

分三:巳初、约无体破 二、约有体破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前阿难所引昔教心法互生四句,其意但取后二句,以前二句心先有,不可说随合随有,故佛亦但牒后二句,既法生心生。是心本无体矣,无体则无所合,且根尘识三必各有体,三六合成十八界。若无体而能合者,则十八界外另有一无体之十九界,六尘外另有一无体之七尘,与他相合,岂有是理耶?故曰:是义不然。

初、约无体破竟。

巳二 约有体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此下约无从来,以破随合。因前破无体,恐其转计有体,故复破云:若汝所知心是有体者,此指心之体;汝且以手自挃其体,此指身之体,挃者捏也。试看汝所以能知心,为复从内而出?为复从外而入?若从内出,是心在内,还应先见身中腑脏;若从外来,是心在外,现要入身,先合亲见汝面。今二俱不见,则是无所从来矣!既无从来之相,岂能随合耶?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因闻内出还见身中,外来先合见面,阿难以心能觉了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故言见是其眼,见是眼家之功能,心但能知而非眼,不可责心令见,故曰为见非义。不知眼不能见,因心有见,观佛喻破便知。此阿难认肉眼为见,更反劣于认识为心耳!一、眼有坏故:少著灰沙即不能见,不若识心,卒难破坏也。二、眼有碍故:但隔一纸即不能见,不若识心,驰思千里也。三、眼有限:明前昧后,三分阙一,不若识心遍缘一切也。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知见本来皆属于心,阿难妄分见属眼,知属心,反谓如来责心令见为非义。佛言:若有眼即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此佛用喻,显见唯心,以阿难喻心,以门喻眼,以室喻身。《正脉》云:“喻中门虽通见,须有门内之人而后有见,非人而门岂能见乎?法中眼虽通见,须有具眼之心而后能见,非心而眼岂能见乎?”则诸已死下,验明眼不能见,若眼能见,眼在皆当有见,故难曰:则诸世间已死之人,识已离体,尚有眼根存在,应皆见物?下二句恐阿难谬辩能见,又不好唤死人而问见与不见,故曰:若见物者,云何名为死人?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此下约无定体以破随有。先开一、多、遍、不遍四相。文中共有五个体字,前三个是心之体,后两个是身之体,先要认清楚。一体者,四支共一心体,多体者,四支各有心体,此约数征。遍体者,一心遍满四支之体。不遍者,局在一处身体,此约量征。必有数量,方成有体之宗,下逐一分破。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

此约一体破。若四支共一心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皆咸觉。恐阿难谬答咸觉,先辨云:若咸觉者,挃应当无有一定所在。下申正破,若挃有所者,但觉一支有挃,则汝一体之义自不能成。

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此约多体破。一人一体,世间共许,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阿难之体?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此约遍体、不遍体破。此遍体,是一心遍满四支之体,与前四支共一心体其义相似,故曰同前所挃。若不遍者,谓一心不遍于四支也。若是,则汝头足同时被触,若头有所觉,则心在头不在足,足应无知。文中影略两句:若足有所知,则心在足不在头,头应不觉,如是可云不遍,今汝不然。

二、约有体破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是无从来、无定体之故,应知汝言,随所合处,既无从来,哪能随合?又心则随有,既无定体,哪能随有?故曰无有是处。

五、执心则随合竟。

卯六 执心在中间

分二:辰初、阿难执心在根尘之中 二、如来以兼二不兼为破

辰初

分三:巳初、引教泛计中间 二、如来确定中相 三、阿难别出己见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此当机泛计心在中间,引教为证,全然不达佛之说意。佛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正显真心无相,既无相则无在,乃说无相之实相,故云: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法王子是菩萨之别称,佛为法王,于法自在,菩萨能弘扬佛化,承绍佛位,为佛真子,故名法王子。谈实相时: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即吾人本有真心之名。实相有三:一曰无相之实相,即无一切虚妄之相,并非本体亦无也。二曰无不相之实相,即随缘显现一切妙色,并非完全无相也。三曰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则绝相离名,本无一物;若言其无,则灵光不昧,应用自在。如摩尼宝珠,此云如意宝珠,能如人意,出生一切宝。其体清净本然,一尘不染,远离一切相,此无相之实相也;其用能随人意,自珠中出生一切宝,此无不相之实相也;正当雨宝珠时,其体本空,虽然体空,出生无尽,此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所谈实相,不在内、不在外,乃谈真心清净本然,离一切相,此即第一种无相之实相也,既无相则无在,故不在内不在外。又真心圆满周遍,犹如虚空,无在无所不在,岂可说在内在外耶?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当机人引佛圆顿大教,不解真理,反用缘虑之心思惟忖度,附会己意,故曰:如(据也)我思惟,而内无所见,外非不相知。此阿难自知前失,初计内,而不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故曰无所见;次计外,眼见佛手心即分别,故曰非不相知。不字上旁补一非字,其义则不反矣。长水法师谓:“外不相知,不字应是又字。”其理极是,与下身心相知可合,今解但于不字上旁补一非字,于原文即不必改。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者,重申计内,不能知内,所以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者,重申计外,眼见佛手,心即有知,不相离故,计心在外亦非其义。故检去前之内外而不用,拟同佛所言,心不在外,亦不在内。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者,此蹑上内外不成之义,泛言中间,阿难意取根尘两楹中间,但未明言耳。

初、引教泛计中间竟。

巳二 如来确定中相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上阿难泛言中间,此如来确定中相。故语阿难言:汝先言当在中间,中间之相一定不迷,迷则不言,既言非无所在,今汝推度中相,毕竟何在?为复在于外境之处?为当在于内根之身?此虽双问,身下即双示不成中相。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

身有中边,边即左右前后,如在边则属非中,在中则为同内,应见内矣。处即外境之处,外处既宽,欲立中相,故问为有表耶,为无表耶?若无所表,则同于无中,若有表,则亦无有一定中相。表是设立标杆,以表显也。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此征释无定。首句征云:何以故无定?下文释云:如人以能表之物表显此处为中位时,即此所表本属无定,在东看时则表在西,在南观时则表成北。内影略二句,西看则东,北观成南,可以意会也。表体既混者,即能表之体,既四方混淆不定,汝心在中间亦应不定,而杂乱矣。

二、如来确定中相竟。

巳三 阿难别出己见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言:我所说当在中间者,异佛现前所说,非此身处二种,乃同佛昔日所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引佛相宗,随顺世间所说。若根(眼也)不坏,境界(色也)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盖眼能发识,是增上缘,色能牵心,为所缘缘,所缘之境能为生识之缘,根境和合,识乃得生故。

大乘眼识九缘生,谓:空、明、根、境、作意、分别、染净、种子、根本,缘具方生。耳识唯从八,除明缘。鼻、舌、身三七,除空、明二缘。后三:五、三、四,意识五缘,除空、明、根、分别;末那三缘,只有作意、种子、根本;阿赖耶四缘,但具境、作意、染净、种子。此大乘生识具缘多寡之分也。

眼有分别下四句乃阿难谬断,其意以眼有分别,属内身,色尘无知,属外境,内外各有定相,识生于眼色之中,历然不混,故曰则为心在,乃在根尘中间也。

此处谓阿难谬断者何也?眼本无分别,以浮尘、胜义二根俱属色法,无有分别,识乃有别。纵指根性,但如镜照像,亦无分别,如下文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今云眼有分别,是根识不分之谬。

又如来前征云:唯心与目,今何所在?阿难所计五处皆非,此第六处,转计中间,当然还是意识。现在所云:眼色为缘,识生其中,此属眼识,是问答相乖之谬,此亦多闻人循名昧义之故。

初、阿难执心在尘根之中竟。

辰二 如来以兼二不兼为破

分三:巳初、双开两途 二、两途俱非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心之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此双开兼与不兼两途,兼是连带义。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二者中间,则此之心体,为复兼带根尘二者?为不兼带根尘二者?

初、双开两途竟。

巳二 两途俱非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此处当作二释,先就阿难谬解释,次顺大乘正理释。先就阿难,以眼有分别,则根属有知之体,色尘无知,则尘属无知之物。若兼二者,谓汝心若兼带根尘二者,则色尘无知之物,与眼根有知之体,夹杂混乱矣!下二句释杂乱义,以尘之外物非是有知,根之自体乃是有知,则知与非知成为敌对,两相各立,如蜗牛之二角,汝心若兼二者,一半属有知,一半属无知,堕在二边,云何为中?兼二不成,即紧接上文,兼二既已不成,即应不兼二。若不兼二,则汝心既非同根之有知,又非同尘之不知,离此根尘二者,即无识之体性,汝说心在中间,何以为相?

次顺大乘正理,根亦色法,四大所成故,实无分别。则根尘皆属物,体即指识,若兼二者,则所兼根尘二物与能兼识体夹杂混乱矣。何以故?尘根二物无知,非同识体有知,知与无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承上双兼根尘二者既不成立,即应不兼根尘二者,若不兼二,既非有知之识双兼不知之根尘而生,即无识之体性可得。汝言识生其中,既无体性,则中何为相?

二、两途俱非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是兼二不兼,心相不可得故,应知当在中间亦无是处矣。

六、执心在中间竟。

卯七 执心乃无著

分二:辰初、阿难以不著一切为心 二、如来以心相有无为破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当机以六处计有悉皆被破,至此乃计无著,复引昔教附会己意。曰:我昔见佛与四大弟子:学在师后曰弟,智从师生曰子,称以大者,为众中上首故。共转法轮者,领受佛敕,从佛转轮,故置共言。佛法能推辗无明烦恼,故以轮喻。觉知分别心性,即六识妄心,《圆觉》呼为六尘缘影,此经斥为虚妄相想,全无实体。佛与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此心不在内、外、中间者,正明大乘无相实相之义,所谓:“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空,妄缘空处即菩提,无相光中常自在。”阿难闻言昧义,己意推度释成,谓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虽己释成,不敢自决,又曰:则我无著,名为心否?实因阿难不了,觉知分别心性随境生灭,原无实体。虽然至此,迫成无处,尚认有体,但不著一切而已。观佛下文破意自明。

初、阿难以不著一切为心竟。

辰二 如来以心相有无为破

分三:巳初、双征有无 二、双示不成 三、正与结破

今初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此佛欲破其计,先牒其语,谓: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所在,一切无著者,当知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品类差殊,是诸所有物象名为一切。汝言不著者,为汝之心离诸一切物象,别有心之所在,但不去著一切耶?为汝之心离一切物象,本无心之所在,名不著一切耶?

初、双征有无竟。

巳二 双示不成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此对上为无二字说。如汝心离一切物象之外,本无所在,即并心相亦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但有其名,本来无体,云何还要说个不著?

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此对上为在二字说。如汝心离一切物象之外别有所在,但不著一切者,便不可名无著。下四句释上二句,果然无相,则同于龟毛兔角之本无,何必再说不著?如若非无,则当成有相,相既是有,则定有所在,在何处即著何处,云何得说一切无著耶?

二、双示不成竟。

巳三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是双示不成无著之义故,应知汝言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矣。

以上七番皆破妄识无处,并非七处征心,若论征心,只有一次。佛云:“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由是阿难执心在内在外,乃至无著,七处咸非。是佛欲破妄识,先破所依之处,如讨贼者,先捣其巢穴,则贼无所依,易于讨伐也。《正脉》云:“七处皆非,则妄情已尽,而世人计心之住处者不出于此,至此,则平日所恃以为心者,杳无住处可跟究矣!”此七番中,确定成处者唯四处而已。谓:一内、二外、三根里,及六根尘之中是也。以第四还在内,第五乃无定处,第七并处亦无。又第一引众同计,二、三、四己意推度,后三引教谬释,不可不辨也。

初、破妄识无处竟。

丑二 斥妄识非心

分二:寅初、阿难责躬请教 二、如来显发非心

今初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阿难所计七处皆已被破,至此乃欲舍妄处,而求示真处,还是未达佛意,佛破无处,是欲其了悟无体非心矣。今依旧求佛说处,足见仍然认识为心,认识有体,但自恨未知其处,故自责而请益耳。即从座起:以听法在座,请益故起。偏袒右肩:袒,露肉也,我国以袒肉为慢,印度以袒肉为敬,故偏袒,但袒露右肩。右膝著地者,以右膝有力,跪能久安,又复易起。合掌乃合十指爪。上属身业虔诚。恭敬者,严肃曰恭,尊重曰敬,属意业虔诚。而白佛言,是仰白于佛,属口业虔诚。此文是结集家叙仪而置。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

阿难是四王八子中年龄最小,故曰: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悲爱念,虽然今已出家,犹恃憍怜,心中恃佛憍爱怜惜,所以徒事多闻,不勤定力,故未得无漏。须证四果罗汉,无欲漏、有漏、无明漏方称无漏。阿难初果,未得无漏,定力不足,故不能折伏娑毗罗咒,被邪咒所转,溺于淫舍。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真际者,真如实际之理地,即真心之异名。亦即本经之如来藏,为首楞严之定体。诣即在也。阿难所举真际之名似同,未悟所执之心非是,故仍呼为真际。虽前七处被破,此时尚欲求处,所诣即所在之处,但以己不知,求佛示其处耳。意以不能降伏邪咒者,当由不知此心所在也。阿难还是认识为心,错误非小,故佛下文斥其非心,推其无体,令得舍妄求真也。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此求佛别说真处。以不知心处,大定无路可修,故愿佛发大慈心,哀怜愍念我等久处迷途,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奢摩他即所请三名中之第一名,为首楞严定所依之体,即是本觉理体,天然本定,不生灭、不动摇,而能开解照了此体,是为奢摩他微密观照。观照即是始觉智用,依正因佛性而起了因佛性,乃即定之慧也。路即修证之道路,未悟真如实际,则此路不通。

阿难欲知心处,正拟进修佛定,故急急求开奢摩他路,而不知前之征心破处,已是开奢摩他路,以所执之心非真,奢摩他路竟被此心壅塞矣。佛下破妄识非心,破妄识无体,即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而指见显心,会事归理,会相归性,皆开奢摩他路也。

令诸阐提隳弥戾车:《涅槃经》云:一阐提,云信不具,或云焚烧善根,即断善根众生。隳者毁也,坏也;弥戾车,此云乐垢秽,亦云恶知见。此等全不信佛法,即边邪不正知见也。阿难求示真际,求开奢摩他路,其意中以从前不知此路,未成定力,故被邪咒所摄,溺于淫舍;若如来即为我等开示奢摩他路,不仅可令我等得成定力,而能降魔制外,即彼魔外阐提闻之亦将破恶生善,故曰令诸信不具之众生亦得毁灭恶知见,而得正知正见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此亦结集家叙仪。五体者,首及两手两足,叙其不独稽首,而竟五体投地,表诚恳之至。及诸大众,倾心渴望,翘诚伫待,如渴思饮,如鸟待哺。钦,敬也,敬闻开示教诲。

初、阿难自责请教竟。

寅二 如来显发非心

分三:卯初、光表破显诸相 二、发明真妄二本 三、正斥妄识非心

今初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曜,如百千日!

此佛放光以表破妄显真诸相。良以破妄实为显真,以妄不破而真不显,故佛从面门放光,以施无言之教,令得触境会心。面门为五根都聚之处,众生面门亦终日放光,无奈迷而不识!阿难迷晦(即无明),终日背觉合尘,认物为己,是以七计咸非;如来发明便解脱,终日背尘合觉,融妄即真,所以六根皆是。此正欲破六种攀缘妄识,显六根现量真性,故先从面门放光,以表显也。

其光晃曜,如百千日者,其字指面门诸根,光从此放,乃显示本觉妙理、始觉妙智不离根中。其光晃曜:光明极盛貌,喻如百千日光,一日在空光照无遗,况百千日耶?以表自性光明辉天鉴地。此光非佛独有,一切众生皆有,迷之似失,悟之显露。临济义玄禅师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诸人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诸人未证据者,看!看!”临济可谓深得如来面门放光的旨也。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

普佛世界,即普遍十方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动、起、涌,此三属形,震、吼、击,此三属声,正表六处妄识将破也。微尘是空中之尘,以喻国土之多。六识未破,缘尘自蔽,常处暗暝,无量智境皆不能现。今表六识将破,弃生灭,守真常,常光现前,故微尘国土一时开现。此事人或怀疑,且以爱克司光镜比之,虽隔衣服、皮肤,身中五脏六腑无不悉见,何疑之有?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

为有妄识,执我执法,分自分他,一切世界悉成隔越。今仗佛威神之力,破识显根,会相归性,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遂融合为一矣,即一真法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诸大菩萨住持本地风光,而得全体照用,故得心闻洞开,遍周沙界。正显根性、尘性、一切诸法皆是不动周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一切众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迷真执妄,内为六根所局,外为六尘所障,中为六识所锢,故于众生世间生缠缚,器世间不能超越,自他隔碍,见闻功劣。若肯舍识用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自可与诸大菩萨把手共行,同一鼻孔出气矣。

初、光表破显诸相竟。

卯二 发明真妄二本

分二:辰初、举过出由喻显 二、征释二本名体

今初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此因当机请奢摩他路,欲诣真际,故示二本,以指真心实际,此一经之要旨也。一切众生,通指泛尔凡夫,不知修行者。自从无始根本不觉而来,迷真执妄,背觉合尘,无我计我,非法计法,于我法种种颠倒分别,此属惑道。依惑造业,熏成种子,名为业种,为将来因,种即因也,此属业道。自然二字,乃依惑业因,自然感生死果,乃一定之理,不可改移。译人字略,自然下意含定招苦果,此属苦道。惑、业、苦三不相舍离,喻如恶叉聚,西域果名。《灌顶》云:此云线贯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惑业苦三道似之,故以喻焉。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诸修行人,别指依识心为因错乱修习者。凡夫起惑造业轮回生死固是可怜,纵令有志修行,果遭纡曲,亦为可愍。果由因感,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故曰: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菩提,此云觉道,三乘皆有,唯佛无上,即究竟果觉之佛道也。乃至别成声闻缘觉:乃至超略菩萨,犹言非但不能得成无上菩提,而复不能得成实教菩萨,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解见在前,小乘也。但破我执,而证我空之理,虽别成乎此,犹是出世小圣,已断分段生死,也有小益,不至堕落。

更有误之甚者,迷自本真,游心道外,而成外道者,生无想外道天,报尽必招堕狱之苦。或修有漏戒善及四无量心、世间禅定,厌染欣净与厌有取空者,谓之诸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或耽著欲境而恼害正修者,谓之魔罗,此云杀者,能杀害众生法身慧命故。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下皆魔眷属,报尽必堕三途苦趣。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此总出其由。以上泛泛凡夫无知造业者固不必论矣,而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或滞化城,或生天界,甚至误入魔外,求升反堕,其故何也?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故也。二本,即真、妄二本。不知者:一、妄心,本无而错认,非心似心,此属妄本,即本科所云:“无始生死根本。”上文普判误认科中所名妄想,下文所谓前尘虚妄相想是也。二、真心,本有而迷背,非失似失,此指真本。即本科所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上文所指:“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下文所谓:“妙精明心。”错乱修习者,由迷真认妄,以妄为真,独修于妄也。犹如煮沙欲成嘉馔:此喻错乱修习,依识心妄本,而不谙根性真本。识心非菩提因,喻如煮沙欲成嘉馔(好饭也),沙非饭本,纵经尘劫,煮之只名热沙,终不成饭。错用因心亦复如是,纵经尘劫修之,终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也。

初、举过出由喻显竟。

辰二 征释二本名体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初句总征,下别释二本名体。先释妄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此出妄本名,谓从无始无明妄动以来,浩劫轮回生死之根本,此本非他,就是汝现今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此指妄本体,乃无体之妄体,攀缘心(即第六意识心)妄攀所缘诸尘之境,妄起分别,妄生憎爱取舍,时起时灭,尘有则有,尘无则无,虚妄无体,本非真心,亦非自性。一切众生皆迷认妄执,以为心性,阿难亦然。前云:“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后云:“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今已分明指出是生死本,阿难后犹不觉,仍认为心,亦可悲矣!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次释真本。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出真本名。真妄二本俱称无始者,如金与矿,二俱无始,不可分谁先谁后。

菩提译云觉道,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也。即众生本觉,法身之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乃是妙真如性,故曰真性。二曰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也。即众生始觉,根本之智,照彻心源,无明皆尽,所得真实之智,故曰实智。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透机施教为道也。即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以后得智观机施教,广开方便之门,故曰方便。

涅槃译不生灭,亦三:一曰性净涅槃,自性清净,一尘不染,故曰性净。二曰圆净涅槃,真无不圆,妄无不净,故曰圆净。三曰方便净涅槃,随缘方便,示现生灭,故曰方便净。

此三菩提、三涅槃,前一皆属因,是性具;后二皆属果,是修成。此真本取众生本具觉性,如如理与如如智,应属真性菩提与性净涅槃耳。菩提属智,涅槃属理。元清净体者,清净有二,曰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此属自性本元清净之体,并非澄之使清,本来离烦恼浊故,即显为真性菩提;亦非治之使净,本来离生死染故,即显为性净涅槃。此体一切众生本来元具,不假造作,不待修成,故曰元(本来也)清净体。此体无他,即汝现今根中所具圆湛不生灭之性,名为识精,元是妙明之心,并非磨之使明,乃本来自明,虽处长夜昏暗之中,其性不昏,故曰元明。在眼能见,在耳能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身觉触,在意知法,虽分六和合,元是一精明。此为真本,修行当取为因地心者。

又识精者,第八识精明之体。此体虽带少分之妄,究竟全体是真。如捏目所见第二月,全体是真月,但多一捏之妄,放手全真。在众生现前身中,舍此则无真可显,故阿难求索真心之后,如来十番显见,即显此也,请修之后,所指入门,亦指此也。五卷诸佛证云:“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验知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决指根中见、闻等精,识精为总,六精为别,六精本是一精也。

如来首显见精者,即示真本也;文殊独选耳根者,即用真本也。须知此经宗要即是舍识用根,前普判误认科中首明之,此中再明之。第四卷末:“若弃生灭,守于真常。”(生灭者,识心也;真常者,根性也。)复重明之,此皆出自如来本意。有以此处见其名为“识精”,便不敢认为真者,误矣!岂不观“元明”“元清净”之语乎?

能生诸缘者,以识精即第八阿黎耶识本具精明之体,由此识体即如来藏,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故曰能生也。诸缘指能缘、所缘,有二种:一、八识能生见相二分,见分为能缘,相分为所缘。见分乃转本有智光为能见之见分,要缘八识本体自证分,八识由无明力晦昧真空而成顽空,本无可见,见分定欲见之,于是空晦暗中,结暗境而成四大之色,带起相分,为见分所缘之境,而本生识海还是缘不到,故曰缘所遗者。二、即七转识,由第八识相分境界而生。《论》云:“境界为缘长六粗”,长即生义。前四粗即是七转识,各有能缘功用,而六识能缘之力最胜。所缘即一切万法,皆从识生,而为所缘之境,故曰诸缘。

缘所遗者,此一缘字作二解:一、以转识能遍缘一切,而不能反缘本生识海;如眼有见,能遍见一切,而不能反见自眼。既不能缘本识,则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非失似失,故曰缘所遗者。二、缘者由也,由诸众生迷此识精元明之体,迷则虽有不知,非遗失等于遗失,是谓缘所遗者。问:“第七识能缘第八见分,岂不能反缘耶?”答:“七识虽然能缘第八见分,因执之为我,故落于非量,必遗元明之体,正是缘所遗者,非同如如智缘如如理,现量昭然可比。”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结归指过。通结一切众生皆然,故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本明即元明也。此承上文,反缘识精元明缘不到,由缘不到,毕竟不见,非遗似遗,故曰遗此本明,即是迷却真本也。

虽然终日承渠功能力用,行即用也,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知法,无非本明照用,而不自觉,即日用不知能见能闻者是谁。既已迷却真本,自必全用妄本,攀缘六尘,依之起惑造业,随业受报。

枉入诸趣:即舍生趣生,趣向六道,轮回不息。枉入者,不当入而入,众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依之修证成佛有分,今反入诸趣,即是系珠乞丐,岂不枉屈乎。

二、发明真妄二本竟。

卯三 正斥妄识非心

分三:辰初、如来重征直呵 二、阿难惊索名目 三、如来指名出过

今初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正脉》云:“奢摩他路,问、答意别:阿难以求知心处为路,如来则以了此妄识无体无处,而别觅真心为奢摩他路也。”佛以阿难请示奢摩他路,故为说二种根本,令知真妄,庶可舍妄求真,圆悟真心,以为修习佛定之最初方便。此下更试验一番,且看阿难如何荐取!先征能见,后斥妄心,以示奢摩他路。故曰: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如汝甘受生死,不求奢摩他路,则亦毋庸问矣,今既求开奢摩他路,不得不抉择真妄二本,舍妄依真,方免错乱修习也。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

即时如来先以无言说法,举拳验见。佛身全体黄金色,故臂亦金色。屈五轮指,佛之指端有千幅轮相,指屈成拳,举示阿难,此如来欲以向上一著接引阿难,阿难果能于金拳举处,当下回光返照,识得本明,则可谓机教相扣,不负如来矣!无奈钝根不契,还要费尽如来苦心,于无言说中再施言教。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此处是非未定,见尘也是见,见性也是见,未知阿难是见尘耶?是见性耶?

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以阿难答见,见尘、见性未分,故问: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照耀我之心目。此见尘也。如果见性,自可忘尘,则合真性,今既见尘,自然迷性,正属妄本。

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佛已知阿难但见尘不见性,尚不肯放舍,仍复亲切提撕,深锥重劄,正见婆心太切。复问:汝将谁见?若能在这里回光返照,尚属未晚,无奈阿难迷执太深,如来重重显示,阿难头头错过,仍答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前“见是其眼”早被佛破,至此依然不悟,还答:“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若是,则辜负世尊甚矣!佛举拳以示,正欲阿难向眼根中识取真见,以为奢摩他出生死入涅槃之正路也。可惜阿难但知循尘,不知返本,遗却识精,故认肉眼为能见。此即上文所云:“缘所遗者。”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前来世尊步步迫拶,当机阿难寸步不移,故只得再征妄心,而直破之。前文:“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合此处“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只是两次征心,有谓《楞严》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不知前七番乃破处,非征心,复未尽破妄之文,后八还虽辨见为真心,岂全收显真之旨?经中实系三番破识,十番显见,请试思之。

世尊举手擎拳,原欲以无言之道,向上一著,接引阿难,令向见色闻声处亲见自己本来面目也。奈阿难直指不会,只得再加曲指,重行审问:“汝何所见?”一审也,“汝将谁见?”二审也。世尊则循循善诱,阿难则处处胶着,不能认见为心,而反认见属眼。世尊见其始终不悟,只得落草盘根,更征之曰:“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此三审也。正属二次征心。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上来如来三审,全是宗乘语气,其如当机熟处难忘,不知转身,犹曰:“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用也)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此认妄本也。能推之心即攀缘心也,正是阿难尘相未除,依旧认贼为子,此第二次征心,又自呈妄心也。

佛言:咄!此非汝心!佛到此见其迷情深固,非大力不能破,故奋起踞地狮子之威,直与一喝曰:咄!此非汝心!此一喝正如金刚王宝剑,擒贼斩首,向其命根不断处猛下一剑。佛举手擎拳,要阿难向眼根见处回光返照,识取真心,无奈阿难只知合尘,不知合觉。如是如来换一方针,以阿难惯用耳根,遂乃振威一喝,欲令向耳根荐取能闻闻性,果能于此,妄心死得了,自然可许法身活得来。阿难非特妄心不死,下文反与如来争辩不休。

初、如来重征直呵竟。

辰二 阿难惊索名目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被喝惊起,矍然,惊惧不安之貌,故以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能推者,既非我心,应当名为何等?可见阿难一向唯知此心,今说非心,如人执石为玉,认为至宝,今闻说非玉,失其至宝,无怪其惊惧不安,故欲索其名。

二、阿难惊索名目竟。

辰三 如来指名出过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如来先指妄名,后责错认。此能推心也,是现前尘境虚妄相上所起之分别想心。诸尘境界于妙明心中虚妄显现,如空中华、梦中境,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故曰虚妄相。从此相上所起之想,则妄上加妄,当名妄想,乃是尘影,尘有则有,尘无则无,随尘生灭。但此心功用颇大,而能惑乱汝之真性,由汝无始劫来至于今生,都认此妄想为真心,譬如认贼为子,反弃真子而不寻觅。既经认妄,自必遗真,故云:“失汝元常。”元者本也,常者常住真心。此心迷时,非失说失,完全不知都是妄想用事,依之起惑造业,依业感报,而受轮回六道流转生死之苦。前云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故有轮转是也。

二、斥妄识非心竟。

丑三 推妄识无体

分二:寅初、阿难述怖求示 二、如来安慰显发

今初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此因闻非心之斥,乃述怖求示也。历叙生平皆用此心。先云:我是佛之宠(重爱也)弟。心爱佛故者,因见佛之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心生爱乐,令我发心出家,是用此心。我心何独供养如来:谓我何止为佛执侍巾瓶,供养于佛,若从此回小向大,乃至遍历恒沙国土,供养一切诸佛,如普贤行愿,劝请诸佛转大法轮,久住世间,以为众生作大依怙。及诸善知识:善字双贯知识二字,善知众生根性,善识方便法门,具正知见,能为人天眼目者,亦皆一一承事之。发大勇猛者,竖精进幢,披忍辱铠,破魔兵众,上求佛道,下度众生,行诸一切难行法事,悍劳忍苦,不惜身命,皆用此心。上历叙作善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此设言作恶心,谓纵令谤大乘经,断学般若,成一阐提,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此心为善恶司令,一身之主。

若此发明不是心者:若此能推之心,如佛发明,是虚妄相上所起一种妄想,不是心者,则我便成无心,岂不同土塑木雕之偶像耶?我今离此觉知更无所有:阿难岂知即此觉知何尝是有,此觉知者乃是尘影耳,尘有则有,尘无则无。阿难果能悟得觉知之心本无所有,如二祖求初祖安心,初祖伸手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即时求觅自心,乃答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曰:“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阿难若能如是,即可千了百当,免得许多葛藤。云何如来说此非心:云何怪问意,说此妄觉非心?我闻之下,实生惊疑怖畏。兼此大众:指小乘一类之机,但知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闻此非心,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我等未悟。

初、阿难述怖求示竟。

寅二 如来安慰显发

分四:卯初、标垂教深意 二、示常说妙心 三、况真心有体 四、显妄识无体

今初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此许示真心有体,以慰无心之惊疑,乃先安慰,而后开导。欲令悟见性为真心,得入无生法忍,若证此忍,于三界内六凡法界,三界外四圣法界,不见有少法生,有少法灭,于一一法当体如如,而忍可于心,唯证相应,怀之于心,亦不能向人吐露,其谓无生法忍。

问:“现有十界诸法,何以不见少法生灭?”答:“都缘眼中有翳,妄见空华之十界,若悟空华,即无少法生灭。翳眼见空华,华实不曾生,生既不生,灭何所灭?众生虽见十界,实则涅槃生死等空华,哪有生灭之相可得?故不见有少法生灭,即一切事究竟坚固,首楞严大定也。”观世音菩萨“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入此忍。众生所以不入者,正妄识障之也。今将破生灭识心,显发无生法忍,故先标焉。

初、标垂教深意竟。

卯二 示常说妙心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此欲示妙心,先为安慰。于者在也,狮子座,并非以狮子为座,亦非座有狮子之像,乃是我佛说法无畏,喻如狮子王,故其座称狮子座。佛在座上,舒金色臂,摩阿难顶,一示安慰意,二表将授以最胜顶法。而告之言,在上语下谓之告。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者,如来说大乘性宗,常说一切诸法并非别有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现起。如《起信论》所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一切十界正报,凡圣、染净、因果,与依报,大之世界,小之微尘,一一皆是因心成体。古德云:“天地与我同根,万物皆吾一体。”正此意也。

二、示常说妙心竟。

卯三 况真心有体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承上唯心所现之世界,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一切所有,乃至微细之一草一叶、一缕(丝线)一结,追诘其根本元由,咸有体性,纵令至大之虚空,亦有名貌。虚空是名,通达无碍为貌。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何况反显意。清净者,即下文带妄所显之见精,体本无垢,由来清净故。妙净明心:妙字双贯净明,曰妙净妙明之心,指剖妄所出之真心,出障离染曰妙净,寂照含空曰妙明。

性一切心者,性即体性,此性平等,能为一切法所依,不为一切法所变,下文四科七大,一切诸法,皆依此心为体。而自无体句与何况二字相照应,正是反显真心所现之物尚皆有体,而能现之心岂反自无体耶?即是言真心决定有体,为汝执此妄心,所以迷彼真体,岂真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乎?

三、况真心有体竟。

卯四 显妄识无体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

此佛先为按定,故曰:若汝执吝分别觉观云云。执谓固执妄识为心;吝为吝惜,不肯放舍。分别觉观:即心之功能,对境起念曰分别,内守幽闲曰觉观,粗心缘虑名觉,细心静住名观。所了知性者,即所以能了知之性,正属妄本,不是真心,必定要认他为真心者,此心即应当离尘有体。一切色、香、味、触,六尘但举四种,声、法二尘摄在诸尘之中。事业者,营业之初曰事,事办之后曰业,即六尘事业。如果真心,即应离却诸尘事业别有完全体性,此乃就理而论必当如是,下乃就事以验。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此举闻法之心,以例见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诸心,皆属对境起念,不能离尘有体。如汝现今承听我说法,此心则因有所分别之声,才有能分别之性,离尘毕竟无体。此断执吝分别者非也,即破意识缘佛声教之胜善功能也。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纵灭二字承前,纵使能把前五识及同时意识,不缘外面五尘境界,灭其见闻觉知之用。但由定中独头意识内守幽闲寂静之境,此境即凡外在定所守之境,取为所证法性者,不知此非法性,犹为法尘。即能守境之觉观,虽离外尘分别,亦非真心,犹属定中独头意识微细分别耳。影事者,以法尘乃前五尘落卸影子,意识分别亦属缘影之心,即此内守幽闲定中独头意识,犹是微细法尘,分别缘影之事,岂可认之为真乎?此断定执吝觉观者亦非,即破意识止散入寂之胜善功能也。

然此中根、尘、识三差别之处,应辨析明白,庶免疑误:一、见闻觉知有根性、识性之分。二、法尘境界有生尘、灭尘之异。三、第六意识有明了、独头之别。唯识云:“愚者难分识与根。”因根识同有见闻觉知之用。见单属眼,闻兼耳、鼻,觉单属身,知兼舌、意,须知六根对境,如镜照像,本无分别,六识缘境则有分别,即此有分别无分别为根识之分。

古德有云:“见闻觉知无非妄想。”此约六识言。又僧问善知识:“如何是佛性?”答曰:“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尝味,在手执捉,在足运奔。”此约六根言。识性虚妄,故名妄想;根性真常,故称佛性。古来宗门祖师多从六根门头接引学人,擎拳竖指,令向眼根能见处荐取;振威一喝,令向耳根能闻处荐取;木樨香否?令向鼻根能嗅处荐取;这个滋味如何?令向舌根能尝处荐取;当头一棒,令向身根觉痛处荐取;不思善不思恶,令向意根正恁么时荐取。这等见闻觉知,即本经所显的,为如来密因,亦即二根本中真本,亦即四科七大中如来藏妙真如性,所应取为本修因者。

此中所灭之见闻觉知,即前五识之任运分别,及与前五识同时而起明了意识之随念分别,尘有则有,尘无则无。凡外权小诸修行人亦知这个散动,有欲修定必须止之归静,成一种内守幽闲之境,不知犹是独头意识法尘分别影事,正二根本中妄本。凡外所修之定宁能出此境界?法尘境界有生、灭之异者,法尘无别体,即五根对境,五识起时,有明了意识与其同时而起,缘五尘性境,接归意地,合五尘落卸影子,成为法尘之境,如照像之摄影焉,故为影事。有一分生尘,散位独头意识所缘,起计度分别者,有一分灭尘,即此内守幽闲之境,定中独头意识所缘者,亦全托分别而后分明,一不分别境即沉没。此之分别甚细,如无波之流,望如恬静,流急不住,非实无流,故曰法尘分别影事。

意识有明了、独头之别者,明了意识,缘境明了,亲得法之自体,故以为名,亦名五俱意,与前五识俱时起故,亦名同时意识。独头意识复有四种:一、散位独头,缘独影境。二、狂乱独头,缘病中狂乱所发境。三、梦中独头,缘虚妄梦境。四、定中独头,缘定中所住境。此中幽闲之境即属定境。定中独头所缘者,因有守境之心,所守之境,故为法尘分别影事。此破意识止散入寂之胜善功能也。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此纵其离尘有体,许为真心。故曰:我非强制敕(令也)汝,一定执此缘尘分别以为非心。但汝于自心中微细研究揣摩,汝所执吝不舍之心,若离前尘有分别之体性,即许真是汝心。此暂纵也。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此随夺,若能分别之性离尘无自体者,此则前尘分别影事耳。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尘非常住不生灭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托之尘若变灭时,则此能托影事之心亦应与之俱灭,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但有其名,全无其体。则汝法身同于断灭者,以阿难认缘影为真心。心即法身,属性具,依之修习,证无生忍,属修得。今此心随尘变灭,故难曰:则汝法身同于断灭。以同龟毛兔角之本无故,其谁更来修因,而证无生法忍之果乎?

三、推妄识无体竟,并前二科,初、如来备破三迷竟。

子二 大众知非无辩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即时,推破妄识无体之时。阿难与诸大众,已闻妄识无体,既不知何者为真,又不敢依旧认妄,至此辞穷,默然无语,自觉若失,如贾人失其所宝也。

并前一科,二、正与斥破竟。

癸三 结归其判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结归。前取心定判之判辞,前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自定判之后,备破三迷已竟,到此仍结归其判。

一切诸修学人,统该凡外权小,错用妄本而修者。九次第定:由一定一定,次第而入,故名九次第定。前八即四禅四空八定,凡位所修;后一灭尽定,圣位所成。若但灭六识,名无心定,兼灭七识,名灭尽定,又能令染末那相应之受想伏而不行,亦名灭受想定。既得此定,于小乘法中已为漏尽,即是罗汉。

今云现前虽成此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者,《正脉》云:“当知彼所谓无漏圣位,皆一时权许,诱进而已。《法华》破云:‘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既非真涅槃,岂名真漏尽乎?故长水谓:‘十地为漏尽罗汉。’”余谓不得漏尽,此与前文“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句相照应,意谓依识心修,纵成九次第定,超出三界,沉滞化城为止,不能成佛也。

皆由执此生死妄想(第六识)误为真实(常住真心)。此执妄为真,故枉受轮回之苦。即破第六识界外取证之胜善功能也。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者,小教许四果皆圣,今阿难位居初果,而谓非圣者,以九次第定尚非漏尽罗汉,而初果安得成圣耶?

初、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竟。

楞严经讲义第二卷终 97VURZk455XA0NBTonJfJIwcwXm6rxVBumRGyVFbTNfOptle3cQkhIs99uM7KXT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