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各个木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有一定弹性空间的框架,可有效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榫卯这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不费一颗钉子实现环环相扣,让所有部件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
哈哈,榫卯是不是现代积木和乐高玩具的鼻祖呢?
榫卯结构有上百种,有的名字形象而又浪漫,比如燕尾榫、粽角榫、穿带榫、抱肩榫等。榫卯工艺的运用源远流长,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到了明清时期,榫卯结构被广泛运用于家具制作中。
古人云:“榫卯万年牢。”榫卯这个极为精巧的发明,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在地震中可通过变形来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故宫建成超过 600 年,遭受地震 220 多次,宫内建筑却几乎未遭严重破坏,这得益于榫卯的运用。榫卯是古人发明的“黑科技”,是中国古建筑的灵魂,它凸显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