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忘我

蔡志忠

南郭子綦靠几案坐着,仰头做深呼吸,悠然地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颜成子游问:“老师,难道说,人的形体可以变作枯木,心灵也能化为死灰吗?您今天的样子与往日大不相同。”

南郭子綦答:“子游,你问得好。刚才我正是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南郭子綦接着解释道:“你知道吗?你听过‘人籁’,却未曾听过‘地籁’;即便听过‘地籁’,也未必听过‘天籁’。”颜成子游问:“这是什么意思?”南郭子綦说:“大地吐出来的气,叫作风。风一起,所有的孔窍便大声鸣响。还记得那阵大风吗?大风一吹,山林中巨木的孔窍,有的像鼻子、嘴巴、耳朵,有的像圆圈、舂臼,有的像深地、浅坑。这些孔窍同时发声:有的像激流奔涌,有的像羽箭呼啸;有的如叫骂,有的如呼吸;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深远,有的急切。所有的孔窍仿佛在彼此唱和。大风过去后,所有的孔窍都静了下来。”

颜成子游说:“‘地籁’就是风吹孔窍而发出的声响,‘人籁’就是用竹管吹出的乐声,请问‘天籁’是什么?”

南郭子綦说:“‘天籁’就是风吹众多孔窍而发出的不同声响,这些不同的声响都来自孔窍本身,哪有谁命令它们响呢?”

声音本身并无喜怒哀乐。以人的立场去听,便有喜怒哀乐;以自然的立场去听,则无喜怒哀乐。所以,喜怒哀乐是人为的分别,并非出自自然本身。

(田宇轩摘自微信公众号“蔡志忠”) 52XIME+2Ed61gNH2SX9SdpO0u3QEaP1lQOCA3WZjPREAM/4DWDINzL1I1bxheG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