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袁枚像·(清)罗聘
“扬州八怪”中的罗聘心里有鬼,所以他画鬼。他是金农的弟子,很有才华。有人称其“五分人才,五分鬼才”。
罗聘画鬼,很多人不理解。而才子袁枚是罗聘的知己,对其《鬼趣图》大加赞赏,在画上题:“见君画鬼图,方知鬼如许。得此趣者谁?其惟吾与汝。”鬼之趣,二人默契地意会了,相视而笑。
说起袁枚,有个插曲。随园老人袁枚,交友十分广泛,罗聘便是其好友之一。某日,罗聘兴起,给袁枚画了一幅像。这幅像,据袁枚的家人说,根本不像袁枚。且袁枚自己望着这幅画像,也眉头直皱。罗聘问他还满意吗,袁枚不好意思说不满意,这毕竟是好友的心血之作,又不能违心地说满意。才子毕竟是才子,最后,他动用了一番心思,写了颇为拗口的大段题跋:“两峰居士为我画像,两峰以为是我也,家人以为非我也,两争不决……我亦有二我,家人目中之我,一我也,两峰画中之我,一我也……两峰居士既以为似我矣,若藏之两峰处,势必推爱友之心,自爱其画,将与《鬼趣图》、冬心、龙泓两先生像,共薰奉珍护于无穷,是又二我中一我之幸也。”
袁枚的意思是,家人眼中的我,罗聘眼中的我,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我”,世间哪有定论呢!最后,怎么处理这幅画呢?袁枚又说,且将此画交由两峰居士保管吧,跟《鬼趣图》一样,让朋友们都能欣赏到。众人猜测,这是袁枚并不满意画像,所以不肯亲自收藏。
袁枚的这幅画像,流传甚广。且看画中袁枚,光头,长脸长髯,像罗汉,右手持两枝菊花,严肃中有点戏谑,端庄中夹杂风流。写意的风格,笔墨相当自在松弛,正是罗聘眼中随园老人的形象。后来人想象袁枚的样貌,大多以此像为蓝本,只是很多人不晓得作者是谁。
(谷 梦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忽有山河大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