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青春筑星海 梦想扬风帆

《哪吒2》背后的中国动画人

●李聪

章鱼怪和李靖的打戏

殷夫人哭泣

宏运在尝试模仿殷夫人哭泣

“直径3公里的天元鼎?10万人的捕妖队?”交给分镜师于淼的剧本,只有一页半A4纸的文字,但他要绘制的是从业20年以来最宏大的场面。

在陈塘关大战中,章鱼怪和李靖的打戏在剧本上仅有“厮杀在一起”5个字。分镜师谢小彬却画了整整半年。

这部144分钟的动画电影,耗时五年半,背后有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以及4000多名动画人参与制作。这种大规模协作的背后,是无数动画制作人日复一日地拆解时间,将每一个镜头拆解到极致的坚持。

如何一比一制作

于淼负责的是“破鼎”剧情。

他是《哪吒2》的联合分镜师之一,工作内容是与十几位分镜师一起,根据剧本和有限的概念图,去想象和设计,用电脑绘制出剧情画面。

刚开始,他无从下笔。现实中没有这么大的鼎,空间中的尺度感很难把握。于淼尝试从透视关系出发,他思考,海水破开的宽度比鼎还宽两倍多,也就是整片海被剖开的范围是六七公里。要准确呈现,必须把握正确的比例关系,一比一制作。

正常情况下,于淼一天可以画10~20个镜头,但在做《哪吒2》的分镜时,画面内容体量大,他常常一天只能画两个镜头,在电影里还不到一秒钟。

陈塘关大战中章鱼怪和李靖的打戏,分镜师谢小彬画了整整半年。

“怎样让6只手拿6把剑的人跟拿一把剑的人打,还打不过?”谢小彬记得,那时候晚上做梦都想着要怎么画。

在此前的故事里,可以设定厉害的人,吹一阵风就赢了。但“导演不允许”,于是他只能绞尽脑汁。

“装模作样的表演骗不了观众”

动画是想象的艺术,创作者们需要从无到有,把想象中的世界完整地呈现出来。有人捏泥塑骨,有人点石成金,有人为角色量身裁衣,有人建构世界,还有人负责让神仙打架时带火花、闪电。

据27岁的动画师宏运介绍,整个动画电影制作分为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

前期分镜设计和概念设计结束后,会交付至中期制作部门,包括模型组、动画组、场景组、特效组、灯光合成及配音组等,同步进行工作。

在中期,动画师决定着角色表演的精准度。在制作“殷夫人化为灵丹前和哪吒相拥哭泣”的动画之前,宏运这个健壮的小伙子已经在公司楼道里“哭了好几次”。

这是他的工作日常。“装模作样的表演骗不了观众”,观众需要真诚的表演。

为了表现出女性哭泣时的状态,宏运反复观看各种影片里女性哭泣的画面。女性哭泣时,怎么皱眉,怎么流泪,胸腔的起伏、肩膀的颤抖等,他都要试着模仿。

感觉到位后,他需要把这段表演录制成视频,通过审核后才能开始制作动画。

正向循环

在《哪吒2》中,特效制作是核心环节之一。比起一遍遍修改的分镜头或者动画,一个震撼观众的特效镜头可能是经年累月的技术接力。

在《哪吒2》中,崔晓亮和团队参与制作将近70个镜头的特效,历时9个月。申正道与哪吒竹林大战时,申正道从水中升起时放的大招,这个大概5秒的水爆镜头,崔晓亮的团队迭代近20次,来回调试了两个月。

他回忆,水的高度、形态、层次、节奏需要一版一版去调。“在水里放个炸弹炸出来是什么样的,电脑模拟就得去接近真实效果。”尽管现实中水爆是混乱的,但电影里的混乱也必须是美的。

水在特效制作里算是难度比较大的,就像“用数学公式在电脑里造一个虚拟的物理实验室”,通过不断调整各个参数,模拟真实物理现象,例如爆炸时水流的轨迹、冰晶形成的过程。这背后是海量的计算,对设备和特效师本人水平的要求都非常高。这种消耗内存的运算,一个镜头改一版可能就需要一周多的时间。

在崔晓亮2006年刚入行时,这些技术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当时国内的特效领域,不仅硬件设备落后,软件也多为国外产品,技术自主性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崔晓亮感受到,技术和行业大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才有了《哪吒2》制作中,138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参与。从建模、渲染到动作设计等环节,4000多名动画人各司其职,搭建起了相对成熟的工业体系。

动画行业的浪漫与残酷如同硬币的两面。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创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回报却难以预测。

但无论如何,当银幕亮起时,动画制作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看到。

(丙丙摘自微信公众号“剥洋葱people”,本刊节选) /ABzdKy2LvHS0CtIm7POFYSGQaRfgAPvtdmZA6pAX2B/HkAvfnEZjUiWV62APc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