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之二:重庆推进中欧班列(成渝)建设的进展、形势和展望

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是党中央在新时代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十三五”时期,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能力显著增强,为推动形成陆海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开放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时期是重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阶段。其中,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十多年来,以渝新欧铁路班列为先导的中欧班列(成渝)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程见证了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光时刻。

一、建设进展:日积跬步以至千里

中欧班列(渝新欧)是中欧班列(成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开行增量的重要力量。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沙坪坝团结村中心站驶出,自此开启了重庆西向大通道的建设。2012年4月12日,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重庆中欧班列品牌有了专业的运营平台。十多年来,渝新欧埋头精进,阔步向前,凭借全国开行最早、运行最稳定、辐射范围最广、带动产业最强等发展优势,逐步形成“3+8+N”集结分拨体系和“东南西北”多点扩散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网络,成为重庆出海出境和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通道,为推动重庆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国际化物流战略枢纽注入动力。

物流通道的建设完善必然伴随着区域联动发展的切实深化。2020年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地,西部地区两大“重要增长极”加强合作成为必然趋势。重庆积极主动携手成都探索中欧班列合作运营,于2021年1月1日同时发出中欧班列(成渝)首趟列车,首创跨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为全国中欧班列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优秀样本,成为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典型范例,并为重庆市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蓬勃发展,范围拓至亚欧全域

渝新欧发自中国重庆,终点为德国杜伊斯堡,先于“一带一路”倡议而行,又因“一带一路”倡议而发展壮大,是重庆“行千里,致广大”的最佳代表。这条全长11179千米,平均运行时间16天左右的西向物流大通道高效、稳定、便捷、环保,以物流促开放,助推重庆外向型经济发展,将重庆原有的区位劣势转化为辐射四周的通道优势。向北——重庆以渝新欧为基础,于2014年成功开行首趟直达俄罗斯的“渝满俄”班列,将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以及中亚各国紧密串联到了一起。向南——重庆推动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于2018年首次开行“重庆—河内”国际铁水联运班列,随后以多式联运方式实现了与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常态化往返开行。向东——重庆以两江新区果园港为重点,谋划建设中欧班列与长江经济带的铁水联运示范工程,进一步拓展了重庆物流大通道网络。

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展十余年,目前稳定运行线路近50条,境外辐射近40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境内通达59个铁路站点和29个港口,汇集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干支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开行的中欧、渝满俄、中亚、中越、中老泰等班列不仅拉近了重庆与世界的距离,也为深化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欧班列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重庆积极探索新发展道路,以定制化班列和线路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营。2020年4月,重庆首次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布达佩斯直达专列。到2022年底,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的定制路线已近40条,这既是中欧班列(渝新欧)坚持创新、勇于开拓精神的体现,也是市场和企业对其高度认可的体现。

(二)变身“邮差”,改写铁路运邮历史

根据铁路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Cooperration of Railways,OSJD)1956年颁布的《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国际铁路直通货物联运中不准运送邮政转运物品。渝新欧则突破了这一禁邮规则,开创了一套兼容铁路、海关、邮政部门认可的国际货运列车常态化运邮标准流程。2013年以来,重庆市牵头先后组织9次国内段测试。2014年,渝新欧成功完成重庆至哈萨克斯坦的邮包运输测试。2016年,海关总署批复重庆为唯一的中欧货运班列运邮试点城市。2017年,渝新欧去程至波兰全程运邮测试成功。2018年,重庆被明确为中国邮政第一个铁路口岸;同年,渝新欧首次国际回邮运邮测试成功,至此实现了国际铁路运邮双向互通。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重庆邮政承担了全国邮政欧向邮件疏运任务,首创“整箱转关模式”。2020年,渝新欧共发出14趟“中国邮政号”运邮专列,在全球防疫的关键时刻,疏运了全网60%的欧向邮件。

以应急疏运国际邮件为契机,中欧班列(渝新欧)成为亚欧大陆上的“新邮差”。为此,重庆积极创新,大胆改革。以重庆国际邮件互换局和重庆邮局海关同场地办公作业为例,重庆海关建立了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邮包日清工作机制,利用智能化监管系统实现出口邮包在海关作业环节“零等待、零延迟”,保障了渝新欧运邮的顺利开展,大幅提升了邮件通关效率。2021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多地铁路国际运邮探索暂缓,但重庆仍保持每周至少一个固定班次发运,并于2022年提高到每周2班。据统计,截至2023年初,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运输国际邮包超3000万件,货值约21亿元,运邮总量居全国首位。2023年上半年,中欧班列(渝新欧)重庆—白俄罗斯—欧洲13国运邮专线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此外,2023年2月,重庆市中欧班列运邮项目还成功入选商务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最佳案例”,成为全国邮政快递业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

(三)携手共进,创新班列运营模式

积跬步以至千里,经年累月,重庆在中欧班列发展、运营等方面积攒了众多宝贵经验。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号召,重庆主动与成都携手共进,以合作运营的新模式改变原先川渝地区中欧班列各自为政的局面,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发挥两地在中欧班列中的带头作用,进一步引领和促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速建设“多通道跨境、多口岸过境”的国际班列大通道。

自2021年1月1日首发以来,仅开行第一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总开行数量即超过4800列,占全国开行量的30%,运输货值超2000亿元,均列全国首位。截至2022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2万列,运输线路覆盖欧亚超过40个国家100个节点城市,是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的中欧班列品牌。另据成都国际铁路港数据,2023年1—6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2732列,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29.6%;运输货物超过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中欧班列(成渝)运行线路拓展近40条,境外可辐射亚欧多个国家近百个城市,境内可辐射59个铁路站点和29个港口,惠及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中欧班列(成渝)交出的优秀答卷既是重庆和成都两市通力协作的成果,也是双方树牢“一盘棋”思维的体现。

重庆市积极主动开展合作,大力支持中欧班列运营改革,通过与成都共营中欧班列,整合两地优势资源,优化物流运输通道,错位布局境外主枢纽,为中欧班列运营模式改革翻开新篇章。重庆在通道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同共促四个方面与成都强强联手,充分发挥重庆运营中心和成都商贸中心功能,大力提升了中欧班列(成渝)的吸引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其他区域中欧班列的运营改革做出了表率。

二、建设形势:规划布局方向明确

(一)以国家发展战略谋势

2022年1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巩固提升中欧班列等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水平,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干线通道,提高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这一要求为重庆推进中欧班列(成渝)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运营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国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蓝图中,重庆的战略定位是“两中心两枢纽”,即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为匹配这一定位,重庆在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当下,力图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中欧班列、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枢纽,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四梁八柱”,切实提升重庆对外开放竞争力。

为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的货源集结和运行效率,推进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重庆需要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继续加快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和物流组织能力,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加强与欧洲和通道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并通过日益完善的大通道网络将中欧班列(成渝)的辐射范围继续拓展延伸到其他区域。

(二)以区域发展战略为纲

《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的“十项行动”中,专辟一章要求开展“实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行动”。该项行动为重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明确了发展方向——要求重庆加快建成“一带一路”倡议枢纽。其中,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国际航空网络接驳联系;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成渝),统筹优化去回程线路和运力,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力争累计开行超过3.2万列。这一具体行动要求明确了中欧班列(成渝)的未来发展任务。

围绕中欧班列合作共营,重庆与成都两地建立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制定了近、中、远期“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携手打造“全国运营网络最优、运行效率最优、服务体验最优”的中欧班列第一品牌。在区域合作战略的引领下,重庆推动中欧班列发展改革的步履不停、创新不止,这一物流大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拓市场,利用通道优势助力产业升级。同时,吸引前来的企业在成渝地区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既有利于两地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壮大。重庆与成都在中欧班列运营上的紧密合作不仅推动了成渝地区协同发展,还有效整合了两地优势资源,对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三)以城市发展战略注力

2022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重庆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形成新格局,初步建成以重庆为中心,立足西部、辐射全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互联互通、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其中,推进中欧班列线路优化和资源整合为重庆物流通道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作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龙头,重庆市大力支持中欧班列改革,与成都协作优化重复线路,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以国际直达为重点拓展国际及地区线路,优化西部地区大通道体系建设,更好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倡议枢纽。《规划》还指出,“十四五”期间,重庆基本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并加快构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体系,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网络。

在具体目标指引下,重庆市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更具针对性,可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载体作用,并通过真正的资源共享、机制共建,与成都一道打造中欧班列“第一品牌”,保持班列多路径、多通道安全稳定运营。依托政策引领和班列优势,未来实现通道带动物流、贸易、产业高标准融合、高质量互促,形成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三、建设展望:多层推进融合共生

(一)增强风险防控,安全稳定运营

2023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欧班列运营的通道风险和短期困境也逐步显现。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重庆应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协调各部门、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安全稳定开展运输服务。同时,政府应与沿线国家协调合作,在海外设置物流节点以减小或规避突发状况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并对可能预见的各类风险进行划级评判,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安全化发展保驾护航。

(二)建设智能平台,统筹信息对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成为必然趋势的当下,重庆需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对接,继续增强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通道无缝衔接,构建各运营主体的常态化协作机制,推动线路运行信息有效整合,完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共建服务网络,实现数据资源的软联通,打造新时代的数字智能中欧班列。

(三)深化成渝合作,加强品牌建设

在合力运营中欧班列(成渝)的过程中,重庆应与成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合作,提倡良性竞合,注重实际需求,健全有效的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定期讨论班列开行和运营中的各项问题,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促进两地通道与物流、贸易、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更好建设内地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

(四)推动均衡运输,提高集结效率

在优化中欧班列开行和货物运输方案,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上,重庆应继续发挥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营平台公司的对接和组织作用,加大对高质量农产品、整车和零配件、医疗器械、冷链产品等货源的进口规模,推动中欧班列双向均衡运输,并继续提高货源集结能力和班列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五)加强多式联运,推动高效衔接

重庆应立足全局,助推现代物流运营体系建设完善,深度挖掘重点领域潜力,实现开放平台优势互补,推动中欧班列(成渝)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以及国际航空枢纽之间无缝衔接,提高口岸和通道协同发展水平,有效促进口岸和通道融合发展,以通道促物流、以物流促经贸、以经贸促产业,推动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四川外国语大学陆海新通道研究院 宋国华 赵子宁] cigFYcgCZMXrzWrjv+Hf/xink/nUCWGF2+yIprNYJm0d9PIuD5t8aRK8jD3PbY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