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茶树植物的系统分类

云南生态植被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悠久的种茶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树资源,是世界茶组植物分类研究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全面系统地考察和收集茶树种质资源,主要有4次大规模的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活动。其中,1981—1984年,在云南省61个县市考察收集了410份各类资源。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地区。如此众多的茶树资源为茶叶科学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和利用空间。其中,一些珍稀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利用潜力,在茶树育种和品种改良中起到重要作用。云南省的栽培型古茶树和野生型古茶树分布于11个州市61个县,总面积93.37万亩,其中集中连片栽培型古茶树(园)面积67.66万亩,共计2062.68万株。

科学的分类、统一的描述规范和编目,是茶树种质资源深入挖掘和利用的基础,也是茶树种质资源科学管理和共享利用的前提。1958年,Sealy将茶组分为茶[C. sinensis(L.)O. Kuntze][包括C. sinensis var. sinensis、C. 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Kitamura 2个变种]、滇缅茶(C.irrawadiensis Barua)、大理茶[C. taliensis(W. W. Smith)Melchior]、细柄茶(C. gracilipes Merrill ex Sealy)、毛肋茶(C. pubicosta Merrill)5个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庄晚芳、张宏达、闵天禄和陈亮等先后提出了不同茶组植物分类系统。陈亮等既充分考虑到茶树种间形态(主要是花器官)上的差异,又兼顾了分类学和生物学种的特点,将茶组植物分为大厂茶(C. tachangensis F.C. Zhang)、厚轴茶(C. crassicolumna Chang)、大理茶[C. taliensis(W. W. Smith)Melchior]、秃房茶(C. gymnogyna Chang)和茶[C. sinensis(L.)O. Kuntze]5个种,其中茶又包含阿萨姆茶[C. sinensis 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和白毛茶(C. sinensis var. pubilimba Chang)2个变种。

野生型茶树主要属于大厂茶、厚轴茶、大理茶和秃房茶,栽培型茶树主要属于茶、阿萨姆茶、白毛茶等。长期以来,茶树资源的鉴定和评价缺乏统一的描述规范,不同单位采用的性状描述、鉴定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各异,导致鉴定数据缺乏可比性,影响了国内不同单位之间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从2005年开始,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茶树种质保存、鉴定、评价的描述术语规范和茶树重要性状的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包括《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茶树》(NY/T 1312—2007)、《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茶树》(NY/T 2031—2011)和《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NY/T 2943—2016)等。此外,原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于2013年发布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茶树》(NY/T 2422—2013),为茶树种质创新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

全球茶组植物共4个系31个种4个变种,中国共4个系30个种4个变种。除分布于越南的毛肋茶(C. pubicosta),我国香港的香花茶(C. sinensis var. waldensae)、广东的毛叶茶(C.ptilophyla)、湖南的汝城毛叶茶(C. pubescens)、重庆的2个种[南川茶(C. nanchuanica)和缙云山茶(C. jingyunshanica)]和广西的3个种[膜叶茶(C. leptophylla)、防城茶(C. fengchengensis)和狭叶茶(C. angustifolia)]等8个种1个变种外,疏齿茶(C. remotiserrata)、广西茶(C.kwangsiensis)、大苞茶(C. grandibracteata)、广南茶(C. kwangnanica)、大厂茶(C. tachangensis)、厚轴茶(C. crassicolumna)、圆基茶(C. rotundata)、皱叶茶(C. crispula)、老黑茶(C. atrothea)、马关茶(C. makuanica)、五柱茶(C. pentastyla)、大理茶(C. taliensis)、德宏茶(C. dehungensis)、秃房茶(C. gymnogyna)、突肋茶(C. costata)、拟细萼茶(C. parvisepaloides)、榕江茶(C.yungkiangensis)、大树茶(C. arborescens)、紫果茶(C. purpurea)、多脉普洱茶(C. assamica var.polyneura)、茶(C. sinensis)、苦茶(C. assamica var. kucha)、普洱茶(C. assamica)、白毛茶(C.sinensis var. pubilimba)、多萼茶(C. multisepala)、细萼茶(C. parvisepala)等23个种3个变种在云南均有分布,占全球比重的74.3%,占全国比重的76.5%。在35个种中,以云南茶树作为模式标本定名的16个种2个变种(16个种1个变种为云南独有),占茶种的51.4%。此外,我国以广西茶树作为模式标本定名的有9个种,其中,我国重庆2个、贵州1个、广东1个、湖南1个、香港1个,越南1个,早期定名的有2个[茶(C. sinensis)和普洱茶(C. assamica)](《中国植物志》第49卷第三分册,1998)。 ce/YYiCHYFzD7OVZDtnOU9F2PKnO8pAjfXNow0vD+/X3LolRZ+sAJnAGQOyG9a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