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市场运行

本篇由5篇文章构成。

《稳增长与防风险权衡下的宏观政策——宏观政策评价报告2022》总结出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和“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为助力2022年宏观政策更好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宏观调控改善的空间包括: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力度应有所加大,从而更好地熨平负向的产出缺口与潜在的增速缺口;二是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需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三是在实施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同时,可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四是宏观政策协调性有待加强,要实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的“三重压力”。

《中国经济的三个趋势性变化:原因与对策》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二是消费取代资本形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马车;三是消费率偏低并且呈下降趋势。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和国际经济关系大变局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占比持续超过第二产业,是中国经济内向化的主要国内原因。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且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从劳动者自身来看,受教育年限低,自雇而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这就提示我们,实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要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实现“三个共同”,即共同提高、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

《如何理解债券市场的风险?》从不同角度对债券市场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索。中国经济正在面临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结构革命性剧变,一方面,以投资拉动和人口红利推动为主要特征的效率优先模式已经走向式微,房地产预期已经改变,城投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另一方面,主动迎接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我国正在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我革命,主动加快“碳中和”进程,经济能源结构正在酝酿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巨变。重大结构革命正在引发全方位的行业调整,金融资源先行对推动低碳转型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相关行业内的微观主体的经营风险将加大,相应的债券市场局部系统性违约风险隐患将进一步扩大化、显性化。

《世界向何处去——从工业化历史和发展角度看世界走向》试图从18世纪以来各国相继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角度考察21世纪20年代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走向。特朗普时代到拜登时代均在组团围堵中国。在美国的打压下,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实现了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稳步增长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不免担忧世界的未来走向。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判定,今天的世界依然处于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依然是各国人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喀布尔时刻”的出现意味着再强大的国家也很难征服组织起来的弱小民族和国家。然而今天的世界依然为大国政治所左右。由于核武器的极端性以及世界主要大国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可预见未来的世界主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国民过着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处于贫困状态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摆脱贫困,拥有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电力、能源等国家基础设施,这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潮的兴起,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遭遇如下可持续发展困局:部分海外投资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部分投资容易引致环境问题;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海外项目环境信贷监管有待提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环保目标,与东道国一道进行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运营和绿色创新,积极践行《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大力发展跨国绿色投融资,构建绿色金融硬性约束机制;加强“双循环”的有效协调,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 SwJhiGUSPJ8sNt0NlzRanXbsVt8NXAmfZsSHtJhCN3SJ12HEEkLYhscyEr3kk+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