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促进共同富裕应对消费率下降

前面所述的第三个趋势性变化与第二个趋势性变化是不相称、不匹配的。第二个趋势性变化表明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马车,消费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越来越重要,但是第三个趋势表明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不但偏低而且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稳定或稳中有升,中国经济增长会获得更强的有效需求支撑,经济增长会更快更稳定。

对于中国消费率偏低和走低的原因,这些年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做过许多探讨,本文主要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如何应对消费率下降。

无论哪一种消费函数理论,收入都是其中的主要自变量,这里的收入包括绝对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人均GNI)或相对收入(实际上反映了收入分配状况)、持久收入或预期收入(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和制度状况赋予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中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385元增加到2020年的72000元,增长了186倍。2000-2019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增速稍低于GNI增速,年均增速分别为12.83%和12.94%,二者增长基本上保持了同步。但是,200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总体上是下降的(见图6)。

img

图6 2000-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

注:其中资金流量表缺少2018年“住户部门实物交易资金运用居民消费”数据,因此居民消费倾向只计算至2017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

由图6可以看出,就21世纪来看,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到谷底,为57.90%,此后虽然逐渐回升,但是仍没有恢复到2000-2005年的高度。以2010年为分界点,2000-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平均为64.64%,2011-2017年为61.79%,平均降低了2.85个百分点。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应当是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什么导致中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呢?其主要原因应当从国民收入分配中去寻找。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倾向规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这就导致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低于中收入人群,中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又低于低收入人群。一个经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的金字塔越大,其居民消费倾向就会越低。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事实,也是政府和学界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人均GDP增长了186倍,4亿多人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并且出现了富人阶层,一些人登上了亚洲富豪榜和世界富豪榜,但是低收入群体过于庞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9年20%低收入组家庭和20%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380.4元和15777元 ,40%的家庭涵盖6.1亿人,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

不难理解,这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的6.1亿人群,消费倾向应当是很高的,可能接近100%。如果他们的月人均收入提高到2000元或3000元,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很多,消费率走低的趋势将能够逆转,中国实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将会有稳固的基础。

以上收入分配状况说明,中国经济经历了差不多40年的高增长,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了实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使更多的人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的时候了。

关键是怎么促进共同富裕?我认为主要是促进以下三个“共同”。

(一)共同提高

共同提高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共同提高。这种收入共同提高包括两层含义的“水涨船高”:一是家庭收入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家庭收入增长不一定和经济增长同比例提高,但是二者必须共同增长、同方向变化。随着GNI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家庭分到的那部分蛋糕也应该越来越大。这样社会成员才会有获得感,才能感受到经济增长使他变富裕了。二是不同家庭的相对收入“水涨船高”。也就是一个家庭与周围家庭相比,其收入都是提高的。在不同阶段不同家庭的收入提高的幅度可能不同,但是不能一部分家庭的收入不断提高,另一部分家庭的收入“原地踏步”;不能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提高了,少数家庭的收入却绝对或相对下降了。不同家庭的收入共同提高不意味着不同家庭的收入同步增长或齐头并进或没有差别,而是指不同家庭的收入都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共同提高不是同比例提高,共同富裕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从长期来看,共同富裕要求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并最终保持在社会普遍认可的差距范围内,这样才能使社会成员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制度的公平性、共享性。

实现家庭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共同提高,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边际生产率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是绝大多数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应当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其次是要做好初次收入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这个大文章。初次分配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分配,是市场按照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及其发挥作用的大小来分配生产成果,多劳多得,多贡献多得,这个分配原则激励人们多劳动多贡献。但是市场是没有头脑的,它没有办法识别出各人的体力和智力差异,没有办法识别出各人的机遇差异和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差异,因而市场分配很难自动导致公平的分配结果。二次分配实际上是政府分配,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来“抽肥补瘦”“削强补弱”。但是政府分配仍然有盲区,仍然有财政税收政策覆盖不到的“死角”。因此需要三次分配。三次分配可以叫作社会分配,由社会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例如慈善基金会、公益性的协会)进行收入和财富再分配;还可以由个人和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愿组织再分配,例如自愿为灾区居民、为遭受意外灾难和重大疾病的家庭临时筹款捐赠。

(二)共同奋斗

收入和财富是劳动创造的,资本和技术也是劳动创造的。要通过共同提高来促进共同富裕,其前提条件是靠共同奋斗来创造收入和财富。没有蛋糕,再公平的分配也是画饼充饥,不关注如何把蛋糕做大仅仅把眼光盯在分配上只会导致斤斤计较甚至你死我活。

如同国际歌所唱的“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只有靠我们共同奋斗。无论是个人或家庭富裕还是全社会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天上掉馅饼,要靠劳动、奋斗、创新、创造。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更不是“杀富济贫”。我们的共同富裕应当是高于和超越西方的福利国家,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全体劳动者共同享用共同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上面所说的家庭收入共同提高主要不是靠财政供养,不是靠福利制度支持。共同富裕不是坐享其成,不是养懒人,一个人有劳动能力而不奋斗,光靠别人的劳动和贡献过着优渥的生活只能算是“分享富裕”,而不是“共同富裕”;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和享用自己奋斗的成果,其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大相径庭的。通过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努力,共同奋斗,来发展生产、创新创业,才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共同奋斗的含义有二:一是每个人在财富创造过程中都积极有为,尽力而为,有多大力出多大力。每个人的能力、起点和机会是不同的,但只要认真实干,为财富创造尽心尽力了就是奋斗了。二是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大家同心协力,团结互助,在既分工又合作的基础上贡献各人的劳动和智慧,把GNI蛋糕不断做大,并且大家都想方设法不断提高GNI蛋糕的质量和品位。财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袖手旁观、消极抱怨不会增加财富,只会削减财富。

(三)共同发展

共同提高和共同奋斗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这就是共同发展。这里所说的共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充分发展:①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②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产业之间、私人物品生产和公共物品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民族之间的均衡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充分发展是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力或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指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创新能力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丰富,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环境优美宜居,人与自然关系友好和谐。现代社会的富裕,不仅是生活富裕富足,还需要高品位的精神产品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清洁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安全文明的社会环境。在居民消费结构中,衣食住行消费客观上存在一个生理和心理界限,虽然衣食住行消费在相当大比重的人群中还有增长空间,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了,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了,衣食住行以外的消费将是居民消费的增长点。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和一部分家庭掉队落伍,必须通过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共同富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了,才能使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得到共同发展,才能缩小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家一起迈向共同富裕。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和完善总需求管理。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定的阶段后,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提高增加值和利润,应当把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福祉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人有平等的受教育、就业、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升迁、创业机会,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和财富、奋斗和贡献公平地获得相应的回报,共享发展成果;个人还有以国家主人翁的资格平等参与政治和管理社会的权利和机会,人人都能“尽其力,用其能,圆其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了,才能促进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发展。每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境况,才能通过努力奋斗融入和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机会平等和自由流动是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途径。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机会平等和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个人才不会因为“投错胎”“入错行”而在社会地位、收入、财富上长期不能翻身。个人能够通过努力奋斗实现其人生梦想,就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就会使人们对社会充满信心,对未来满怀期待,如此,经济和社会发展自然就有足够强大的民心民意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有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机会平等和自由流动?答案是改革和创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充分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改革和创新,个人的机会平等和自由流动的条件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创造出来的。因此,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5Z9TdIpMGt/FR+4h3+zbetzr3pwuIeUfnV8sSminqqEPtlJPSUSLig/lXoPAQt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