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经济的三个趋势性变化:原因与对策

方福前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三个趋势性变化:一是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二是消费取代资本形成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马车;三是消费率偏低并且呈下降趋势。中国经济内向化趋势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和国际经济关系大变局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占比持续超过第二产业,是中国经济内向化的主要国内原因。中国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而且还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造成的。从劳动者自身来看,受教育年限低,自雇而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是低收入群体的主要特征。这就提示我们,实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要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实现“三个共同”,即共同提高、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内向化;消费;消费率;双循环;收入分配;深化改革

1979-2019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38%,以1978年为基期,到2020年,中国GDP增长了39倍多,刷新了世界经济史上国别经济长期高增长的纪录。伴随40多年的高增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世界第一大体量的制造业,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8∶4.8∶2.4变化为2020年的0.8∶3.8∶5.4,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结构性矛盾也水落石出。面对这些变化,中国政府先后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积极应对。自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虽然遭遇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耐力强劲,经济稳定向好。不过,结构性改革、调整和升级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征程,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优化的高级化的经济结构为依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列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战略导向之一。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哪些,其症结何在,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本文就是基于这个逻辑对近些年中国经济结构的若干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建议。 zREP/pn1BVzvBDf5KmJix7LmEYkqtrNUGLvze4aeXeRaj83Yb93gRbNd7ykso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